第72章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一、《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概述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回目为“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此回目精准概括了本回的核心情节,同时也暗示了贾府内部的诸多问题。

本回开篇,鸳鸯因司棋姑舅兄弟私逃、司棋病倒之事,前去探望并安慰司棋,承诺不会揭露其丑事。随后,鸳鸯发现王熙凤气色不佳,得知她患了“血山崩”,但王熙凤要强,羞于说病,仍操劳着府中事务。与此同时,官媒朱大娘为孙家给迎春提亲,这一情节暗示了迎春未来的不幸命运。

贾琏为解决府中经济困境,央求鸳鸯偷出贾母值钱的东西去押银子。他巧言令色,以各种理由说服鸳鸯,尽显其在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与狡黠。而旺儿媳妇则倚仗王熙凤的权势,为儿子求娶王夫人屋里的丫鬟彩霞。彩霞本人及父母都不愿意,可在王熙凤出面施压后,彩霞之母只得答应。此外,林之孝与贾琏交谈,提及雨村降职,并建议削减用人,但贾琏因贾政刚回家,暂不考虑此事。

这一回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进一步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经济危机、管理混乱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矛盾,预示着贾府的衰败已不可避免。同时,各个人物的命运也在这一回中悄然发生变化,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是《红楼梦》悲剧主题逐渐深化的重要环节。

二、情节线索梳理

1.司棋与鸳鸯的情节线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司棋与鸳鸯这条情节线充满了无奈与悲凉。此前,司棋与姑舅兄弟潘又安两情相悦,在大观园里私会,不巧被鸳鸯撞见。这一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司棋原本平静的生活。

鸳鸯前来探望司棋时,司棋正卧病在床。她的病情,一方面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更主要的是心灵遭受重创。潘又安因害怕奸盗相连之事被曝光,竟选择了私逃。这一行为对司棋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她原本以为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两人的感情在大观园的隐秘角落中悄然生长,然而潘又安的怯懦和自私,让她的希望瞬间破灭。

司棋躺在床上,眼神黯淡无光,往日的活泼与灵动早已消失不见。她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痛苦,悔恨自己看错了人,痛苦于爱情的破灭。她或许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回忆着与潘又安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瞬间如今都变成了刺痛她心的利刃。

鸳鸯看着病中的司棋,心中满是怜悯。她深知司棋的遭遇,也明白这件事对司棋的伤害有多大。鸳鸯轻声安慰着司棋,告诉她不要过于伤心,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她承诺会替司棋保守秘密,不会将此事外传。鸳鸯的安慰和承诺,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了司棋些许慰藉。

司棋此前在大观园中的形象是大胆而热烈的。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不畏惧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与潘又安的私会,虽然违背了贾府的规矩,但也展现了她对自由爱情的向往。然而,这次事件让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从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少女,变成了一个被爱情伤害、卧病在床的可怜人。

司棋的遭遇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和悲哀。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她们的爱情和婚姻都受到家族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司棋即使有勇气追求爱情,最终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她的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声控诉。

鸳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司棋精神上的支持。但司棋的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她的爱情已经破碎,而她在贾府的处境也变得更加艰难。这一情节线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悲剧色彩,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2.王熙凤病情相关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王熙凤的病情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情节,深刻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和艰难的处境。此时的王熙凤,病情已然加重,然而她却羞于说病,这种矛盾的表现背后蕴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

从具体表现来看,王熙凤的病状已经十分明显。她的身体日益虚弱,精力大不如前,但依然强撑着处理贾府的大小事务。平儿与鸳鸯的对话中,透露出了王熙凤病情的严重程度。平儿向鸳鸯诉苦,提及王熙凤“虽有精神,到底也不是铁打的”,这表明王熙凤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然而,王熙凤却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病情,在众人面前依旧表现出一副精明强干、雷厉风行的样子。她害怕一旦宣布病情加重,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会逐渐流失。

王熙凤讳疾忌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权力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在贾府中,王熙凤掌握着管家的大权,这让她拥有了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她享受着权力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一旦因病放权,她担心自己会失去现有的一切。她之前在管理贾府的过程中,做了许多勾连之事,放了不少利钱,如果此时称病放权,这些事情很可能会被曝光,她将面临巨大的危机。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她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病情。

其次,王熙凤的性格也是导致她讳疾忌医的重要因素。她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自尊心极强,不肯承认自己的软弱。在她的观念里,强者就应该无所不能,不能被疾病打倒。她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担心会因此遭到他人的轻视和嘲笑。她试图用坚强的外表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即使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她依然要在众人面前维持自己的威严和形象。

再者,王熙凤对贾府的责任感也是一个原因。她深知贾府这个大家族已经摇摇欲坠,需要有人来支撑局面。她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管理好贾府的人,如果自己倒下了,贾府可能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维持这个将倾的大厦,所以即使身体不适,她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养病。

然而,王熙凤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她的强撑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贾府的管理。由于她身体不适,处理事务时难免会出现疏漏,这也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王熙凤病情加重却羞于说病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和艰难的处境。她在权力、自尊和责任感的驱使下,选择了隐瞒病情,继续操劳。但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她陷入更深的困境,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贾琏借当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贾府繁华表象下日益严重的经济困境,同时也深刻展现了贾琏复杂的心理状态。

贾琏向鸳鸯借当的过程充满了无奈与讨好。他先是百般奉承鸳鸯,试图拉近与她的关系。在言语上,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鸳鸯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夸赞,希望能博得她的好感。他深知鸳鸯在贾母身边的重要地位,也明白只有得到鸳鸯的帮助,自己才能解决燃眉之急。在与鸳鸯交谈的过程中,贾琏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借当的请求,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生怕被鸳鸯拒绝。

从贾琏的心理来看,他此时处于一种极度焦虑和无奈的状态。贾府表面上依旧是钟鸣鼎食之家,但实际上内部的经济状况已经岌岌可危。贾琏作为贾府的管事之一,深知家族的财政困境。他需要资金来维持贾府的日常开销和各种应酬,然而手头却十分拮据。向鸳鸯借当是他在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他希望通过偷取贾母闲置的物件去典当换钱,来缓解眼前的经济压力。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动歪脑筋动到了贾母身上,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只能冒险一试。

这一情节背后反映出的贾府经济困境是多方面的。首先,贾府的日常开销巨大,维持着奢华的生活方式。府中的主子们吃穿用度都极为讲究,各种排场和应酬不断,这使得贾府的财政支出居高不下。其次,贾府的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田庄的地租和一些祖产,但这些收入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支。再者,贾府内部管理混乱,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使得大量的钱财被中饱私囊,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贾琏借当的物品虽然在文中没有详细描述,但可以推测这些物件应该是贾母平时不常用但具有一定价值的东西。这些物品的典当,也从侧面反映出贾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贾母的私藏都要拿出来应急。

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贾府经济上的困境,也展现了贾琏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他的行为是贾府衰败的一个缩影,预示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已经走向了末路。这一情节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以及经济困境对家族命运的重大影响。

4.来旺妇求亲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来旺妇求亲这一情节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生动展现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社会的诸多社会现象。

来旺妇求亲的过程充满了恃强凌弱的意味。来旺妇作为王熙凤管理外面账房的助手,倚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太太房里的丫鬟彩霞。她自恃有王熙凤撑腰,行事颇为嚣张,根本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彩霞不过是一个丫鬟,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媳妇,那是莫大的荣幸。

彩霞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她原本有可能成为贾环的姨娘,在贾府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地位。然而,来旺妇的强行求亲,将她的命运推向了另一个方向。彩霞深知来旺儿的儿子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托付终身。她内心充满了反抗和无奈,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她的反抗在来旺妇的强势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只能暗自悲叹自己的命运。

各方人物对这门亲事有着不同的反应。贾琏得知来旺儿儿子的品行后,觉得来旺儿不该糟蹋了别人,非但不能给他说媒,还想把他抓起来打一顿。这表明贾琏还有一丝良知,对来旺儿儿子的行为感到不齿。但由于他有求于王熙凤,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支持了这门亲事。这体现了贾琏在贾府复杂人际关系中的无奈和软弱,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贾环对彩霞的命运却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彩霞只是一个丫头,不值得他过多关注。这反映出贾环的薄情寡义,也显示出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虽然不低,但却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赵姨娘则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因为彩霞是她的大助力。她直接找到最高统治者贾政吹枕头风,试图阻止这门婚事。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赵姨娘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反映出她在贾府中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她还顺带告了王夫人偷将袭人给宝玉的状,进一步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

这一情节所反映的贾府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来旺妇倚仗王熙凤的权势为儿子求亲,体现了主仆之间的依附关系。王熙凤为了给自己的手下谋福利,不惜牺牲彩霞的幸福,显示出她在贾府中的强势和专横。贾琏为了自己的利益向王熙凤妥协,反映出贾府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贾环、赵姨娘等人的不同反应,也展现了贾府内部各房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从社会现象的角度来看,这一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和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婚姻往往不是基于男女双方的感情,而是由家族的利益和权势决定。彩霞作为一个丫鬟,她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只能听从主人的安排。这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同时,来旺妇倚势霸亲的行为,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势阶层的横行霸道和对弱势群体的压迫。

来旺妇求亲这一情节,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情节描写,深刻展现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社会的诸多社会现象,为读者了解《红楼梦》所描绘的那个时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5.其他相关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除了前文所述的主要情节外,朱大娘提亲、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等情节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对推动故事发展和揭示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大娘前来提亲,欲为宝玉说亲。这一情节看似平常,实则暗示了宝玉的婚姻大事已被提上日程,反映出贾府众人对宝玉未来的规划。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往往是家族利益的结合,宝玉作为贾府的重要人物,他的婚姻关系到家族的兴衰。朱大娘的出现,让读者感受到了封建礼教下婚姻的功利性和不由个人意志左右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批判。

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则聚焦于贾府的用人和管理问题。林之孝向贾琏提及府中一些小厮的不良行为,如吃酒赌钱、聚赌斗殴等,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如蚁穴般侵蚀着贾府的根基。贾琏虽然表示要整顿,但言语中透露出的无奈和敷衍,暗示着贾府的衰败已难以挽回。这一情节揭示了贾府表面繁华下的内部危机,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这些情节与前文的司棋事件、王熙凤病情、贾琏借当、来旺妇求亲等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贾府世界。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贾府的生活百态和社会风貌,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家族兴衰的必然性。通过这些情节的交织,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即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

三、人物形象分析

1.王熙凤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王熙凤的形象展现得极为复杂,她恃强羞说病的性格特点以及精明、强势、病弱等多面形象跃然纸上,每一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和行为动机。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的性格特点在本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病情已然十分严重,平儿与鸳鸯的对话中透露,王熙凤患的是“血山崩”,身体状况糟糕透顶。然而,她却羞于承认自己的病情,依旧强撑着处理贾府的大小事务。这背后的心理动机主要源于她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掌控欲。在贾府,王熙凤手握管家大权,这权力给她带来了极高的地位和荣耀。她深知一旦宣布病情加重,手中的权力就会逐渐旁落。她之前在管理贾府时,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放利钱等事一旦被曝光,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为了保住权力,她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要在众人面前维持自己的权威形象。她的自尊心也不允许她表现出软弱,在她的认知里,强者就应该无所不能,不能被疾病打倒,她害怕被人轻视和嘲笑。

王熙凤的精明在本回中也有诸多体现。当贾琏向鸳鸯提出借当的请求时,王熙凤虽然卧病在床,却依然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利益关系。她询问贾琏借当之事自己是否有好处,这一细节展现了她的精明算计。她深知贾府的经济困境,也明白借当并非长久之计,但她更清楚如何在这种困境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在处理来旺妇求亲一事上,她也展现出了精明的一面。她知道来旺妇是自己的手下,为手下谋福利可以巩固自己在府中的势力。同时,她也利用这个机会,要求旺儿把放货出去的账在年底收回来,既做了人情,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王熙凤的强势在本回中更是显而易见。来旺妇倚仗她的权势为儿子求娶彩霞,她对此事并未过多阻拦,反而默认了这门亲事。她根本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丫鬟的命运就应该由主子决定。她的强势还体现在处理事务的果断上。当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索要二百两银子时,她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迅速想办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她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得罪宫里的人,否则会给贾府带来麻烦。她的强势让她在贾府中说一不二,无人敢轻易违抗她的命令。

然而,王熙凤的病弱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面。她的身体已经被繁重的事务和巨大的压力拖垮,但她却不肯休息。她的病弱不仅影响了她的身体机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决策和判断。在处理事务时,她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出现疏漏,这也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隐患。她的病弱与她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王熙凤在本回中的多面形象是由她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性格决定的。她身处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权力斗争激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为了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她不得不变得精明、强势。而她的病弱则是长期劳累和精神压力的结果。她的心理和行为动机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持贾府表面的繁华。但她的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也无法改变贾府衰败的命运。王熙凤的形象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她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2.贾琏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深陷贾府经济困境的泥沼,其无奈与应对方式尽显,同时也暴露出他的性格弱点,清晰展现出他在贾府中的角色定位。

贾琏面临的经济困境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贾府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钟鸣鼎食的繁华景象,但内部经济早已千疮百孔。日常开销巨大,维持奢华生活的费用如流水般不断消耗着家底,而收入来源却十分有限,主要依赖田庄的地租和祖产,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支。贾琏作为贾府的管事之一,深知家族财政的窘迫,却无力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

为了应对经济困境,贾琏采取了向鸳鸯借当的方式。他百般奉承鸳鸯,试图拉近与她的关系,小心翼翼地提出借当请求。这一行为既体现了他的无奈,也反映出他在困境中的挣扎。他知道动贾母闲置物件的主意是冒险之举,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但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缓解眼前的资金压力,他只能出此下策。这种应对方式虽然解了一时之急,但也反映出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贾琏的性格弱点在这一过程中暴露无遗。他的贪婪和自私在借当一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为了满足自己和贾府的一时之需,不惜动用贾母的私藏,全然不顾这种行为可能对家族和贾母造成的伤害。他的短视也十分明显,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困境,而没有考虑到借当行为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贾府的经济问题。此外,他在面对来旺妇求亲一事时,虽然对来旺儿儿子的品行有所不满,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选择了妥协,这体现了他的软弱和缺乏原则。

在贾府中,贾琏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是贾府的管事之一,承担着一定的管理职责,但他的能力和决策却常常受到质疑。他在经济困境面前的无奈和应对方式,显示出他在贾府管理中的无力感。他既无法改变贾府的经济现状,也无法有效地解决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他与王熙凤的关系也十分微妙。他在家庭中受制于王熙凤的强势,在经济事务上也需要依赖王熙凤的支持。他的角色定位使得他在贾府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想有所作为,又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贾琏在经济困境下的无奈和应对方式,以及他的性格弱点和在贾府中的角色定位,都深刻地反映了《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他的故事是贾府衰败的一个缩影,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

3.来旺妇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来旺妇倚势霸亲的行为,将她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凸显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来旺妇倚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太太房里的丫鬟彩霞。她行事嚣张跋扈,全然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彩霞不过是个丫鬟,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媳妇,是高攀了自家。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她的恃强凌弱和仗势欺人。她自恃有王熙凤撑腰,便肆意妄为,根本不考虑彩霞的幸福和感受。

从性格上来说,来旺妇贪婪且自私。她一心只为自己儿子的婚事着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她没有考虑到来旺儿儿子在外吃酒赌钱、无所不至的品行,也没有考虑到彩霞可能会因此陷入不幸的婚姻。她只看重自己家族的利益,希望通过这门亲事为儿子谋得好处,全然不顾他人的死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旺妇的愚蠢也在这一事件中暴露无遗。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也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后果。她以为只要有王熙凤的支持,就可以为所欲为,却没有想到这种行为会加剧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在贾府中,来旺妇的地位是依附于王熙凤的。她是王熙凤管理外面账房的助手,负责处理一些外部事务。她通过讨好王熙凤,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然而,她的这种地位是不稳定的,完全取决于王熙凤的态度。一旦王熙凤失势,她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来旺妇在贾府中起到了加剧内部矛盾的作用。她的倚势霸亲行为,引起了彩霞的不满和反抗,也让贾琏等人心生不悦。她的行为破坏了贾府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使得原本就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她的存在就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贾府的根基,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来旺妇的行为和性格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势阶层的丑恶嘴脸,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和腐朽。她的故事是《红楼梦》中众多悲剧的一部分,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4.司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