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置流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救驾之饼》最新章节。
流民们听了,纷纷跪地感谢,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一位老人激动地说道:“恩人呐,我们一定好好干,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
常兰赶忙扶起老人,说道:“大家快起来,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在寒风中,这群人的命运似乎迎来了一丝转机,而常兰和朱启明的心也因为这份善举而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朱启明让赵逸风去安排各项事宜。
赵逸风得令后,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找了一处宽敞的废弃宅院,安排流民一起打扫整理,准备作为他们的临时住所。又派人去采购了大量的被褥、衣物和粮食,确保流民们能抵御寒冷、填饱肚子。
赵逸风还亲自去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菜农和猪倌,让他们来教导这些流民种菜养猪的技巧。他忙前忙后,事无巨细,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当一切准备就绪,赵逸风去向朱启明复命:“皇上,都已安排妥当了。”
朱启明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逸风。”
此时,常兰也赶了过来,听到赵逸风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太好了,这下问题都解决了。”
在赵逸风的精心安排下,流民们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栖身之所,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期待。
冬季不能种雪里蕻,常兰想到了还有一种较为简易的方法,是在菜地周围用竹子或者树枝等材料扎起一个围栏样的结构,再蒙上油纸或草席等,通过阻挡冷风来创造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让蔬菜能在其中更好地生长。
常兰兴奋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朱启明:“启明,我想到办法了。我们可以用竹子和树枝扎围栏,然后盖上油纸和草席,这样或许能种出雪里蕻。”
朱启明看着她充满期待的眼神,微笑着说:“兰儿,你这想法甚好,那咱们赶紧动手。”
于是,他们带着流民们一起行动起来。大家有的去砍竹子和树枝,有的负责编织围栏,还有的准备油纸和草席。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很快就搭建好了一个个温暖的小棚子。
常兰走进棚子里,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心里默默祈祷着这个方法能够奏效。
朱启明在一旁说道:“兰儿,相信你的办法一定能行。”
常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嗯,但愿如此,这样我们的烧饼铺就有足够的配料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努力地为生活创造着希望。
想不到保温下的雪里蕻不到 40 天就成熟了。那绿油油的菜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生机,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常兰兴奋地走进菜地,仔细查看每一株雪里蕻,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她轻轻抚摸着菜叶,说道:“这可真是个惊喜,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常兰决定指导定居下来的百姓们如何做雪里蕻梅干菜:“蔡嫂,雪里蕻梅干菜要三蒸三晒。先把这菜洗干净,切成小段,然后放在锅里蒸。第一次蒸呢,时间不用太长,半个时辰就行。蒸好后拿出来晒,要晒到半干的程度。”
蔡嫂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常兰接着说:“晒好之后再蒸第二次,这次要一个时辰,蒸好继续晒。这第二次晒就要晒得更干一些,差不多七八成干。最后再蒸一次,这次要把菜蒸透,然后再晒一天,就可以收起来保存啦。”
“姑娘,这工序可真不简单呐,但听着就觉得这梅干菜肯定好吃。”蔡嫂笑着说道。
常兰也笑了:“蔡嫂,这梅干菜做好了,除了做蟹壳黄烧饼馅料,还是配粥还是做菜,那味道都是一绝。以后如何梅干菜做烧饼馅料有富余,你们可以自己售卖。等开春了,你们还可以种自己的菜。”
大家听常兰这样说,心里感激不尽。一位老者走上前来,眼中含着泪花说道:“姑娘,您真是菩萨心肠啊,不仅给了我们安身之所,还教我们这些谋生的法子。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您了。”
常兰赶忙扶起老者,温和地说道:“大爷,您言重了。大家一起努力,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蔡嫂也激动地说道:“姑娘,我们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一片心意。”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
这时,一个小孩子跑过来,拉着常兰的衣角说道:“姐姐,等我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善良,帮助更多的人。”
常兰摸了摸孩子的头,笑着说:“好呀,姐姐相信你。”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常兰继续指导大家制作梅干菜,大家纷纷动手,有条不紊地做起了雪里蕻梅干菜。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你们如果有人想学做烧饼的,可以报名去铺子当学徒,学成出师以后会协助你们开铺子。”常兰微笑着对大家说道。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大家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惊喜和期待的光芒。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率先站了出来,声音洪亮地说道:“常姑娘,我想学!我有力气,也能吃苦。”
常兰赞许地点点头:“好,有这份决心就好。”
接着,又有几个年轻人纷纷报名。
一位妇人有些犹豫地问道:“常姑娘,我家闺女心灵手巧,就是有点胆小,不知道能不能学?”
常兰温和地回答:“大嫂,只要愿意学,都没问题的。”
那妇人听了,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赶忙把身后的闺女拉了出来。
常兰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大家放心,只要认真学,都能掌握这门手艺,以后过上好日子。”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但是常兰心嘀咕着大家都去烧饼铺子,种菜养猪的人不是不够了呀!这时赵逸风又带来了十几个流民。
常兰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又露出了喜色。她赶忙迎上去,问道:“赵大人,这是?”
赵逸风笑着说:“常姑娘,这是刚到的一批流民,陛下知道这儿正需要人手,就把他们带来了。”
常兰感激地说道:“赵大人,真是太感谢你了,来得正是时候。启明他怎么知道的呀?”
赵逸风笑着回答道:“别客气,能帮上忙就好。都是陛下料事如神!”
常兰转身对着众人说道:“各位乡亲,我们这儿可以给大家提供安身之所和工作,愿意种菜养猪的站左边,愿意学做烧饼的站右边。”
新到的流民们互相看了看,很快就按照自己的意愿站好了。这下,种菜养猪和学做烧饼的人手都充足了,常兰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