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添新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救驾之饼》最新章节。
常兰安排好供货源,京城的烧饼铺子也上了轨道。她有研发了几种适合京城人口味的烧饼,当然传统的蟹壳黄烧饼是最受欢迎的。
她还研制了礼盒装,走亲访友也可以做伴手礼,还有御赐的救驾烧饼之名!这名声一经传开,烧饼铺子的生意更是火爆异常。
新收了三个徒弟小雪,小寒和大寒,常兰每日悉心教导,将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这三个徒弟也是心灵手巧,学得极为认真。
一日,常兰对三个徒弟说道:“等咱学成了,要继续开新铺子,你们到时候可要去做大师傅的。把咱们这手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美味的烧饼。”
三个徒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憧憬和决心。
小雪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瘦瘦小小的身子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透着灵动和好奇。那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一头枯黄的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在额前飘荡。她的脸蛋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显得有些苍白,却依旧能看出那精致的五官轮廓。身上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旧棉袄,袖口和领口都有些磨损,但被洗得干干净净。
小寒是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个头比小雪略高一些。他的头发像个鸟窝似的蓬乱,却也遮盖不住那双明亮而坚毅的眼睛。脸蛋被冬日的寒风吹得红彤彤的,犹如熟透的苹果。他总是抿着嘴唇,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整齐地穿着,裤脚处还打着几个补丁。
大寒是个十三岁的男孩,身材比小寒更为壮实一些。他的眉毛浓密而粗黑,像两条毛毛虫趴在眼睛上方。眼神中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皮肤黝黑,那是长期风吹日晒的痕迹。他总是默默地干活,不多言不多语,身上的衣服虽然补丁众多,但被他穿得整整齐齐。经过月余定居的生活,这三个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些血色,眼中也多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大寒说道:“师傅,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小寒也跟着说:“是啊,师傅,咱们的烧饼铺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小雪眨着机灵的眼睛:“师傅,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厉害!”
常兰看着他们充满朝气的样子,欣慰地笑了。
常兰让阿诚和菲菲带着她们三个新徒弟,阿诚和菲菲等新年一过,应该就可以出师了。
常兰把阿诚和菲菲叫到跟前,郑重地说道:“阿诚、菲菲,小雪大寒和小寒就交给你们带着了,要用心教,可不能马虎。”
阿诚拍着胸脯保证:“师傅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心尽力。”
菲菲也笑着点头:“对,我们会把所学都教给师弟师妹们的。”
常兰满意地点点头:“新年过后,你们俩就出师了,到时候肩上的担子更重,要好好干。”
阿诚和菲菲相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自信。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诚和菲菲认真地指导着三个新徒弟,从揉面、调馅到烤制,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亲自示范。三个新徒弟也学得十分刻苦,不时向师兄师姐请教。
常兰外出时,老常头便会在铺子里盯着,指导徒弟们做烧饼。老常头背着手,在铺子间来回踱步,目光犀利地审视着徒弟们的一举一动。
“这面揉得不够劲道,再使点劲儿!”老常头大声说道,声音中透着威严。
徒弟们不敢怠慢,赶忙按照他的指示改进。
“火候掌握不好,这烧饼可就没了灵魂!”老常头皱着眉头,亲自上手调整炉灶的火势。
他时而示范,时而纠正,一丝不苟。毕竟常兰都是他带出来的,他深知这做烧饼的手艺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老常头的严格指导下,徒弟们虽然紧张,但也在努力学习,争取能做出让老常头满意的烧饼。
老常头看着眼前的生活,偶尔会想起以前做为侠盗一枝梅的经历。那时的他,飞檐走壁,劫富济贫,在黑暗中为贫苦百姓带来一丝希望。
他想起自己身着夜行衣,在月黑风高之夜潜入那些为富不仁的豪绅家中,轻巧地避开守卫,取走不义之财,再悄悄分给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惊险与刺激,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然而现在,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那极端的贫富差距和不公。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能安心读书,大人们能安心劳作。
老常头欣慰地笑了,心中感慨万分:“现在太平盛世,不需要侠盗一枝梅了。能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真好啊!” 他知道,自己曾经的冒险生涯已经成为过去,如今这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才是最珍贵的。
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而烧饼铺子里也是一片忙碌而温馨的景象。
准备过新年了,常兰又忙忙碌碌收拾院子,开始准备年货。
她将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又把五彩的窗花仔细贴好,院子里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常兰的脸上沾着些许灰尘,却掩不住她那欢快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候朱启明来了,他一进院门,就看到常兰忙碌的身影。朱启明快步走到常兰面前,轻轻为她拂去脸上的灰尘,眼中满是温柔与爱意。
“兰儿,辛苦了。”朱启明轻声说道。
常兰抬起头,看着朱启明,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嗔怪道:“你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朱启明握住常兰的手,嘴角上扬:“想给你个惊喜。”
两人相视而笑,甜蜜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朱启明帮着常兰一起收拾院子,在这温馨的忙碌中,彼此的眼神交汇,满满的都是浓情蜜意。
去年在临西镇采买年货太匆忙,今年在京城要好好置办年货。朱启明说道。
常兰笑着应和:“是呀,今年可得仔细些,把该买的都买齐全了。”
朱启明揽过常兰的肩膀:“那咱们一起好好规划规划,定要过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两人开始商量着需要购置的物品,朱启明认真地在纸上记录着。
“要多买些红纸,写春联用。”常兰说道。
“还有烟花爆竹,不能少。”朱启明补充道。
“新衣服也要准备,给大家都做一身新的。”常兰眼睛亮晶晶的。
朱启明点头:“对,再买些孩子们喜欢的玩具。”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期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南北有差异吧!我带你去街上看看,朱启明拉着常兰上街,赵逸风跟着。
街上已经年味十足了,人群熙熙攘攘,喧闹声不绝于耳。常兰刚踏入这热闹的街道,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道路两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一眼望不到头。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新春交响曲。
“快来尝尝刚出锅的热包子哟!”“新鲜的糖葫芦,又甜又脆!”......各种叫卖声充斥在耳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