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安置流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救驾之饼》最新章节。

常兰的新铺开张,一大早,烧饼铺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常姑娘,给我来五个烧饼!”

“我要三个!”

常兰和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熟练地揉面、包馅、贴饼,动作行云流水。

“大家别着急,都有都有!”常兰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一边加快手中的动作。

新出炉的烧饼香气四溢,引得路过的人也纷纷驻足。

“这烧饼看着就好吃,给我也来两个!”

不一会儿,准备的烧饼就卖得所剩无几。常兰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满是成就感。

中午时分,烧饼全部卖完,还有不少客人遗憾没买到。常兰笑着对大家说:“明天请早,谢谢各位的捧场!”

收摊后,常兰,老常头,阿诚和菲菲数着今天的收入,个个喜笑颜开。

常兰算了成本,比临西镇要高,她决定去找菜农专供,猪肉也找专供的。

“爹,我出发了。”常兰和老常头说道,她安排好烧饼铺事宜,就出发去京郊找菜农和猪倌。

找到菜农才知道,北方的天气对雪里蕻有要求,冬天没办法种,只能春秋两季可以种。

常兰皱起了眉头,与菜农商量着:“大叔,这可如何是好?我这烧饼铺用量可不小。”

菜农也是一脸无奈:“姑娘,这天气使然,咱也没办法啊。要不你看看换种别的菜?”

常兰思索片刻,摇了摇头:“不行,这雪里蕻是我烧饼的特色配料,换不得。”

随后,她又去找猪倌谈猪肉专供的事。猪倌倒是爽快答应了,但价格上却让常兰有些犹豫。

“这价格,比我预想的要高些啊。”常兰说道。

猪倌摆了摆手:“姑娘,这已经是最实惠的价了,我这猪可都是精心养的。”

没有达成合作,常兰满心忧愁地离开了猪倌那里。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眉头紧锁,不断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风呼呼地吹着,似乎也在为她的难题而叹息。

回到烧饼铺,伙计们见她神色不佳,纷纷询问情况。常兰无奈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大家也都跟着发起愁来。

“这可怎么办呀?没有稳定的猪肉供应,咱们的生意怕是会受影响。”一个伙计忧心忡忡地说道。

常兰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大家先别慌,咱们再想想办法。我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猪倌。”

接下来的几天,常兰四处打听,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各个村庄之间,只为能找到一个价格合适又能稳定供应猪肉的合作对象。

朱启明听到赵逸尘的回禀,说常兰近几日一直在找合作伙伴,也赶去京郊看看,远远看到常兰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

她的裙摆沾上了不少泥巴,发丝也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可脚步却没有丝毫停歇。朱启明心中一疼,连忙加快步伐迎了上去。

“兰儿!”朱启明喊道。

常兰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到朱启明的那一刻,眼中满是惊讶。

“你怎么来了?”常兰问道。

朱启明走到她身边,轻轻拂去她头发上的落叶,说道:“听闻你一直在奔波,我放心不下。”

常兰苦笑一下:“生意上的事,让我有些焦头烂额。”

朱启明握住她的手:“别太辛苦了,我会帮你的。”

常兰摇摇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想靠自己解决。”

朱启明看着她倔强的模样,既心疼又欣赏:“好,那我陪你一起想办法。”

两人并肩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朱启明的陪伴让常兰感到无比温暖,也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忽然遇到一群流民,大概十几人,有老人两三人和一个七八岁小孩,六七个妇人和五六个青年,是从外地逃难来的,因为家里发大水。

已是入冬时节,寒风凛冽,吹得人骨头都发冷。这群流民个个衣衫褴褛,补丁叠着补丁,根本无法抵御这寒冷的天气。那两三个老人面容憔悴,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深刻,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疲惫与沧桑。他们哆哆嗦嗦地相互搀扶着,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那个七八岁的小孩,骨瘦如柴,小脸冻得通红,嘴唇发紫,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根本不足以保暖。他怯生生地躲在一位妇人的身后,眼睛里满是恐惧和无助。

六七个妇人也是面容枯黄,头发凌乱,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和对生活的绝望。她们紧紧地抱着怀里为数不多的破布包裹,仿佛那是她们最后的希望。

五六个青年虽然尚有一些力气,但也是面黄肌瘦,身体虚弱。

常兰和朱启明看到他们,顿时心生怜悯。

常兰忍不住走上前,轻声问道:“各位老乡,这是怎么了?”

一位妇人带着哭腔说道:“姑娘啊,我们家乡发大水了,啥都没了,只能出来讨口饭吃。”

朱启明皱起眉头,说道:“这天寒地冻的,你们如何过活?”

一个青年叹了口气:“能走一步算一步吧,只求能有个容身之所,给口热乎饭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孩冻得直发抖,小声说道:“我饿……”

常兰的眼眶湿润了,她赶忙从怀里掏出一些干粮,递给小孩:“快吃,孩子。”

朱启明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为这些流民做些什么。

常兰心生一计,转头看向朱启明说道:“启明,我有个想法。咱们现在不是正需要菜农和猪倌嘛,不如先由你出资把这些流民安顿下来。给他们提供住所和基本的生活物资,让他们能安定下来。然后教他们种菜养猪的技术,等以后他们有了劳动成果,再还回这份资助。这样既解决了我们的人手问题,又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朱启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应道:“兰儿此计甚好,就这么办!”

常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流民们说道:“各位,我们愿意帮助你们,给你们一个安身之所,只要你们愿意学习种菜和养猪的手艺,以后共同努力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