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告别时刻(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最新章节。
张致分别向主席台和观众席鞠躬,迅速离场。
沈若乔认真体味着张致的演讲——他讲得太好了!最末那一句似曾相识的“年少有惑,人生无悔”,像一声清脆响铃,让沈若乔从沉浸式的跟随与思考中猛地惊醒,努力用目光寻找张致——可他已消失在被掌声与欢呼所笼罩的人群中。
紧接着进入视线的是化学老师向六野,人称“六爷”。
六爷还不到四十岁,小麦肤色,鼻梁挺拔,剑眉之下有双棱角分明的眼睛,是个帅哥。他的化学课充满插科打诨、戏谑嘲讽,生动有趣。他还有“弹指神功”,一旦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分心走神,他会用灵巧的指尖发射出粉笔的残端,让这从天而降、圆圆滚滚、威力无比的撞击点醒“梦中人”。因为六爷年轻帅气,学生们自然地将他区别于“理科巨头”们,当成大哥般的存在。
今天,六爷是宣誓领头人。他跳上讲台,边走边用夹杂宜田口音、硬拗出来的普通话说:“好,下面我们一起宣誓,请全体起立!”一声令下,礼堂里的学生们纷纷站起,座椅啪嗒啪嗒落下,一片喧哗。
六爷一手拿话筒,另一只手潇洒一挥,似乎要仰天长啸,学生们一句一句紧紧跟随:
“在这神圣的时刻,在这庄严的殿堂,我们用青春宣誓:
不负父母期盼,不负老师厚望,
奋战!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
奋战!让理想的花在六月绽放芬芳!
我们是百年母校的宜七学子,
我们要继承熠熠生辉的高考辉煌!
宜七学子,高考辉煌!
宜七学子,高考辉煌!
宜七学子,高考辉煌!
宜七学子,高考辉煌!
宜七学子,高考辉煌!
……”
情感的惯性让六爷带着大家把最后八个字高喊了不下十遍。同学们跟随着六爷,反复提醒自己是“宜七学子”,不断呼唤着要“高考辉煌”。
没有教室的拥挤与闷热,没有紧张的倒计时,没有无从下手的难题,没有发榜排名的失落……此刻,只有年轻的斗志,骄傲地飘扬在礼堂上空,卷着壮阔的音乐和响亮的誓词一起,裹挟所有人,一起感动,一起兴奋,一起为参加高考而骄傲。
沈若乔第一次感受到群体的影响力。她注意到,哪怕是平日里最不喜欢学习的人,比如陈方圆,此刻脸上也是难得的认真与昂扬,仿佛自己早已认准了方向、做足了准备,想要奔向触手可及的自由或成功。再看看身边的许楠、付青青、刘伶利、章晓菀、江盛、薛志翔、刘小波,远处的林栩栩、鲍安琪、朱立冬……那些平日里戏谑的、骄傲的面孔在此刻变得严肃而柔和,那些拘谨的、困惑的表情也被这激昂的氛围哄染出了勇敢与自信。
与此同时,站在最前排的沈依乔已经热泪盈眶了。
依乔的眼泪包含着激动、不舍,更包含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此刻,她眼前是无可避免的告别,心里又是期待已久的前程,她不知该留恋还是憧憬,该悱恻还是激昂。
在新一波更热烈的掌声与欢呼中,巨幅七中校旗从礼堂后方、从观众头顶徐徐泄下,一双双舞动的手接过它、传递它、抚摸它。
依乔跟随声浪望向旗帜飘来的方向,等待红旗抵达。没想到,她热泪充盈的双眼触碰到另一双凝望而来的眼睛。那少年之眸清亮又深沉,带着温暖与珍视,毫不吝啬着关切,向她投射而来。在这一瞬间,欢呼与音乐似乎都消失不见,依乔被这四目相对的碰撞击中,长久潜伏在脑海中的某个意识像一道闪电,倏地撕裂了因萌动而受压抑的青春。红旗掠过依乔头顶,她白皙俏丽的脸庞红云阵阵,荡漾着喜悦,就像那少年的眼里,星光点点,融化着微甜。
校旗传递到了前排,八名事先安排好的高二护旗手接过旗帜,人浪、声浪渐渐平息。校旗收放稳妥,校长开始了年年相似又年年激昂的叮嘱式演讲,并一以贯之地以“今天我以七中为荣,明天七中以我为荣”的模板式号召结束。
最后一个项目是拍毕业照。
学生们还沉浸在仪式带来的情绪中,他们欢呼着涌出礼堂,室外是春日下午灿烂的阳光。
沈若乔跟着队伍来到南广场,这里是两年前她肆意玩雪、不怕湿鞋的地方,此刻她竟觉得这里明媚清新,像是许久未见。她环顾四周,想在人群中找到张致——至今,她都没和他说过哪怕一句话!
可摄影师催促着大家排队,理(5)班和理(1)班隔着两百多人。
广场上搭建起铝合金制的合影架,一级高过一级,一共四排,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廉价的光。正副校长、教导主任以及高三年级教师依次由中间向左右两边排开,坐在合影架前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他们身后,学生们按照班级顺序依次走上架子合影。四排合影架上的学生换了二十遍,摄影师一遍遍重复着:“来,看镜头,保持——茄子!”
阳光下,沈依乔笑脸高扬,反衬得领导和老师们逐渐僵硬的面容显得更加疲累。所有班级全部拍完,时间已到了下午四点。领导和老师们在毫无遮挡的广场上干坐着被晒了一个多小时,此刻都匆匆忙忙地赶回教学楼。
今天,校方允许学生自由活动,趁着天色未晚,可以自行拍照留念。
沈依乔把家里的数码照相机带了出来,在大合照结束后左邀右请,一会儿帮同学拍,一会儿拉着老师拍,一会儿在桥上,一会儿在河边,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们三五成群,或拉手、或拥抱、或高喊口号,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喊着各种音调的“茄子”,热闹非凡。
沈若乔不想拍照,她觉得自己太胖了。找她一起合影的人很多,萧梓舟还拿着那只苹果手机要给她拍几张单人照。沈若乔十分配合,努力保持微笑。拍摄的设备比较多,有的是手机,有的是相机,她也不知道这些照片最终会不会被收集到一起、一起冲印再供人欣赏,或是大家仅仅只是享受拍摄这个时刻的快感。
她心里始终装着一件事。
“年少有惑,人生无悔”。也许她能够对同学录上不请自来的八个字视而不见,但她无法对今天张致演讲的结尾置若罔闻。她知道,这不是巧合。
她在人群中寻找张致。她想:虽然我们不算认识,但如果找到他,我会鼓起勇气,问问清楚。
可天色渐晚,人群里没有张致。
倒是沈依乔,今天尤为活泼。她的身影在南广场上四处跳跃,拍人、拍景色,焦急地用镜头记录青春,仿佛这青春所剩无几。沈依乔确实是这样想的,在她的意识里,似乎十八岁就是一道门,门外是朝气蓬勃、活力无限,而门里便暮色苍苍、记忆褪色。在这春光灿烂的临门时刻,不多拍一点照片,日后就没了回忆,没了回忆,这段时光就等于不存在了。
沈若乔不这么想。虽然她的成绩依然没有达到令自己满意的水平,虽然她不像依乔那样胸有成竹,但她迫切地希望高考快点到来,迫切地希望离开七中。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展开新的人生。年龄和时间在她的意识中还没有形成意义,她觉得自己的青春还远没有开始,年少还在迟到的日子里。
暮色准时到来。少年意气升腾如火也阻挡不了太阳卸下光芒。当晚风轻抚大地,一日的喧嚣归于沉寂。温暖的南风吹起,沈若乔也松了一口气——这一整天,被鼓舞、被感动,跟着众人一齐宣誓、一齐欢呼、一齐热闹,她的头皮已经开始感到紧绷。随着夜色进一步深沉,随着人群进一步稀疏,她才感到自己能放松下来。
大家纷纷走向食堂,还有半小时,晚自习就要开始了。
沈若乔感谢黑夜,她逆人群而行,漫无目的地在灯光点点的校园中游荡了一会儿。走到北广场,七中栏杆式的大门远远地隔离了街市与灯火,这一边只有沈若乔一个人。这时,只见学校大门启动,让出了窄窄的口子,沈若乔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在单车上,在晚风的护送下,倏地从门间的空隙穿过,用不受压制的生命力向着门里的世界告别,像是在奔赴一个远近不明却令人憧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