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冬日暖阳(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最新章节。

(1)

随着寒潮来临,宜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好在这个冬天没有大风和雨雪,太阳每天都以一种温和的姿态出现在蓝灰色的天幕中,空气很干、很冷。

沈若乔感到严寒超越往年,就算在家里穿着厚厚的棉鞋,捧着滚热的暖水袋,她依然手脚冰凉,胸口也似乎一直有一团寒气,堵塞呼吸。她顾不得考虑电费,只要在家,便蜷缩在卧室的空调下读书、做题,坐一会儿就起身跳一跳、跺跺脚。

她警觉地感到,除了体感寒冷,“风火轮”期间出现的疲惫、倦怠、注意力涣散又重新找上了她。她的食欲持续下降,吃的不多,人却不见瘦,但体力和精力不足,仅仅是爬三层楼都会让她气喘吁吁。尤其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她会出现头晕、胸闷的症状。她知道自己需要早睡,可是看着积压已久未完成的试卷,看着分秒走动的时钟,她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再挣扎着多练一题。但她不得不承认,近期的她,在数理化面前太“弱小”,面对习题、考试,甚至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她都有种以卵击石的无力感。

元旦期间,高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模考。这是全省统一安排的考试,以高难度著称。理综和数学超越了若乔的知识、能力范围,她连试卷都没有完成,整体排名掉落到了年级一百五十名。而同时,沈依乔却因政治、历史主观题近乎完美的作答,取得了综合年级第一、文综全省第二的亮眼成绩。成绩公布的那天是周六,学校没有晚自习,一家人安静地吃了晚饭后,沈若乔走进卧室,打开暖气,“砰”地关上门。

她坐在床边,想躺下去,觉得罪恶;想站起来,觉得无力,只能和衣靠在被子上,渐渐进入了一种迷糊的梦境。

她看见自己置身一片旷野中,无人理睬,无法动弹,一摞摞空白试卷从天而降,落在她身上,砸在她脸上。她感到自己身处一场可怕的游戏,唯有解开了试卷上的题,试卷才会停止落下,否则,那一片片巨大的白色将快速将她砸倒、将她淹没。她能清晰地看到试卷上的等比数列、空间几何、化学方程式、物理电路图,似曾相识,却又毫无思路。突然,她在一张试卷上看到一道曾经练习过的题,就在快要找到解题思路的时候,那一片承载着她希望的试卷却突然消失了,紧接而来的是更多更新的试卷和更难的题,以更快的速度向她袭来。她眼睁睁地看着雪花一样的试卷以无法对抗的速度将她覆、掩埋,让她窒息。她多希望此时有位神灵从高处发出号令,让这些“白色恐怖”停止下降;或者在她的维度上有一位有力之士奔向她、拯救她——可知道她清醒前,在那样的时空里,只有她一个人。

她感到心脏剧烈地跳动,震颤让她睁开了眼睛,坐直了身体。她走到书桌前拉开藕色窗帘,眼前冷热空气交汇,在窗上形成水雾蒙蒙,迷糊视线。这个冬天,不再浪漫,不再清丽,像个美艳却恶毒的妖,用冰霜之绳索束缚了她全部的热情与力量。

沈若乔孤独地期待着遥远的温暖。

(2)

“咚咚咚”,沈依乔敲门进来,见若乔双眼深陷,一副疲劳模样。

“只是这一次,好与坏都不代表什么”,沈依乔在床边坐下。

“你说得轻松”,沈若乔掐了一缕头发,拿在手里撕分叉,

“别撕了,你最近不是揪头发就是撕分叉,不怕秃、不怕疼吗?”

“哎,我就是忍不住嘛!”沈若乔不耐烦地站起来,转身靠在了写字台边,面对沈依乔。

“我来请教个问题,你帮我想想,说完你就睡觉。”

“你有什么问题?”

沈依乔见妹妹来了兴致,说:“这次考试数学太难了,有几道从未见过,我今天中午约了梓舟帮忙讲解。”

沈依乔停了一停看若乔的反应,只见若乔等着,说:“然后呢?”

“他讲完之后,我说要感谢他,因为晓菀最近没空理我,如果萧公子再不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结果他说,他和张致不约而同,都觉得要帮帮江盛,但不知道什么方法比较合适,让我出主意,就当是谢他了。”

沈若乔越听越认真,等依乔说完,她掌心相对搓起手来,边想边说:“要帮江盛,又要方法合适?意思就是要给江盛钱,但既要让他接受,又不能伤害他的自尊。你知道的,江盛又硬气、又敏感。”

沈依乔觉得室内暖气开得太猛,脱了外套,听若乔继续说。

“其实江盛不是最困难的。你知道坐在我前面的刘伶俐为什么一直用铅笔吗?因为她觉得碳素笔芯贵,一块钱一根,只能用两个星期。李群超你记得吧?你知道为什么他总是让萧梓舟拿手机帮他拍照吗?因为他从来没有拍过照,甚至没见过照相机。高一开学那会儿,他一天只吃三个包子,早中晚各一个,亏得柏老师发现了,帮他申请了助学金。我听说,他爸妈身体都不好,放假回家他还要干农活呢。还有李志,我们初中也同班。他妈妈一个人养他,在群众广场卖粽子,她的豆沙粽子特好吃,你还记得吗?他妈妈腿脚不好,有一次我们去那儿还遇到李志在帮忙呢!这些都还只是我们班的同学呢。你想想七中有多少人?”

依乔说:“你记性真好!不过,这么一说,单独帮江盛一个人似乎更不合理了。”

若乔说:“萧梓舟若是真想做好事,不如就此发挥他的个人魅力,号召全校同学,有能力、有意愿的捐一些零花钱,汇聚成一笔大的,再把大家平日里熟悉的困难同学列出来,平均分,每个人都分得到。”

依乔说:“你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这动作可不小啊。”

“怎么?你是担心梓——舟——辛苦,还是自己零花钱没了?”若乔刻意放缓语速,加重了“梓舟”二字。

依乔顿时脸红红到耳根,双手拍打了几下若乔的膝盖,说了句:“我走了,你早点睡觉”,咬了下嘴唇,扭身走出房间。

(3)

募捐的提议让萧梓舟兴奋不已,他和张致分头和班主任、教导主任沟通,得到允许后又联系了高三年级各班班长,文科班以林栩栩和鲍安琪为首,积极响应,高一、高二年级也迅速加入,捐款活动就这样在教室里、走廊上开展起来。如沈若乔所言,萧梓舟的号召力强大,活动进行得热烈、顺利。一周后,教务处整理出捐款明细,全校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们从五元到一百元不等,足足捐了两万元。校长、老师感动不已,纷纷加入捐款,凑足了五万元。这件事还惊动了市领导和企业,一时间整个宜田的暖意汇集到了七中,学校里仅有的两名专职会计忙得不可开交。最终账务一汇总,总捐款额近八十万!

经过班主任以及同学们的共同提名,七中共有四百多名困难学生,这其中还有有一部分人参加了捐款。这些学生,或是家遇变故,或是留守少年,有的双亲不全,有的父母目不识丁,有的住在城郊的棚户屋里,有的放暑假还需要帮忙务农。他们每个人都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难的路来到七中,在接到录取通知的时候,他们的青春闪耀了片刻,但在随后的更加紧张的学习日常中,又再次将自己默默地隐藏在人群里。

这场活动让更多人知道,为什么沉默寡言的王爱娣总是怯生生地找沈依乔借习题册和笔记,熬夜将题目和解题过程抄写到信笺纸上——因为一本数学习题册八块钱,一个笔记本两块钱,那需要她七十多岁的奶奶在风里雨里捡一百个废弃饮料瓶才能挣得到,而一打信笺纸,只要一块钱。江盛不参加物理竞赛并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为了省下两百元材料费和报名费给他妈妈买药。而张致和江盛熟识,则缘起于最初的竞赛选拔与培训——他俩是同桌,张致亲历了江盛从积极报名、刻苦学习到中途放弃的全过程。

这个冬天,七中四百多名学生收到了每人一千元助学金。接下来,在市教委及爱心企业的帮助下,七中捐出剩下的善款,联络宜田市及下属县大大小小二十多所中小学,共同成立了一个助学基金,取名“暖冬计划”,集合并利用社会爱心捐助,持续资助宜田市困难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少地为财务问题而分心,专注学习。

萧梓舟没有想到,一个心血来潮帮兄弟的想法竟演变成了宜田市引人注目的社会热点,他作为学生代表接受了《宜田日报》的采访,第二天便登上了头版。继中考全省夺魁后,这个品学兼优、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再一次成为宜田的明星人物。人们交口称赞,一来二去,大家再次想起,萧梓舟的父亲宜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萧振业、母亲是新闻主持人杨玉立,而这次七中内部捐款能在全市范围内引起关注,萧振业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不过,萧梓舟的热度没持续多久,七中乃至整个宜田市的目光又聚焦到了另一个人身上——这次活动的另一个策划人张致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