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公孙绣的霸业征途:从河北崛起至中原称雄(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公孙熙》最新章节。
公孙度骤然离世,宛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公孙绣集团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公孙绣临危受命,扛起了领导的重任,然而摆在她面前的,是重重的艰难险阻。邺城,这座刚刚攻克的城市,经济凋敝,民生困苦,治理起来千头万绪。而最为紧迫的问题,便是粮草的极度匮乏。十万大军驻守邺城,粮草却仅有四万多,军队几乎陷入了动弹不得的困境。于是,从晋阳和南皮源源不断地运输粮草,成为了头等大事,负责押运粮草的士兵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确保着邺城的供给。
与此同时,公孙绣深知军事布局改革的必要性。以往整个河北地区一座城便是一个军团的松散架构,在如今的局势下已难以应对复杂的战争局面。经过深思熟虑,她果断下令:襄平和北平合并为一个军团,蓟城和南皮合并为一个军团,平原城独立成一个军团,晋阳单独作为一个军团,而邺城则由君主公孙绣亲自统领,成为第一军团。这一举措大大优化了军事指挥体系,提高了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这艰难的休整时期,公孙绣与赵云的婚礼终于举行。赵云时年38岁,公孙绣36岁,在那个时代,这已属于晚婚晚育。婚礼上,尽管局势依旧紧张,但众人还是暂时放下了忧虑,为这对新人送上诚挚的祝福。这场婚礼不仅是两人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公孙家族与赵云的紧密联盟,为公孙绣集团增添了一份稳固的力量。
此时的天下局势错综复杂。曹操占据洛阳、陈留、许昌、汝南等地,势力如日中天;孙策占领了袁绍的小沛,袁绍则仅剩下濮阳、北海、下邳三城,且在之前与公孙绣集团的交锋中,丢土失地,损失惨重,精锐部队所剩无几,已无力掀起大的波澜。反观曹操,麾下军队精锐程度极高,人才济济,多达六十余人。若这些人才能够加入辽东军,统一天下或许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曹操却不断出兵攻打邺城南面的白马港,这让公孙绣深感不安。经过与公孙熙等谋士的商议,她决定主动出击,渡过黄河占领濮阳,进而谋取陈留。原本计划先攻打陈留,但陈留位置偏远,且拥兵近五万,防守严密;而濮阳仅有一万多兵力,且距离更近,于是公孙绣果断决定先拿濮阳开刀。
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公孙绣亲自带领冲车南下,冲车那庞大的身躯如同一座移动的堡垒,碾碎着敌人的防线。妹夫赵云率领骑兵紧随其后,骑兵们马蹄声如雷,扬起滚滚尘土,气势汹汹。颜良、文丑、公孙熙等将领也随后杀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坚毅。两军在顿丘港相遇,袁绍的军队在公孙绣集团的猛烈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几乎没打几仗,便被全歼。曾经不可一世的袁绍军队,如今已如强弩之末,战斗力越来越差。很快,濮阳便宣告陷落。
占领濮阳后,公孙绣迎来了一位重要的人才——智力高达99的金阳。金阳的到来,让智力只有91的公孙熙自觉退位让贤。公孙熙虽然有些失落,但他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唯有贤能者居之,才能带领集团走向胜利。
此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他们的死对头袁绍去世了,长子袁谭继位。袁绍一去,他的整个势力范围顿时陷入混乱,许多人才纷纷下野,另谋出路。这无疑让公孙绣集团所受到的威胁更小了。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西面陈留城的曹操军和南方的孙策军开始蠢蠢欲动。公孙绣集团占领濮阳时,孙策军趁机夹击袁绍,成功占领小沛,一时间气焰嚣张,竟然出兵向濮阳城杀来。
公孙绣毫不畏惧,与公孙熙、赵云、颜良、文丑等大将一起出征迎敌。战场上,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杀得敌军丢盔弃甲,四散奔逃。此役不仅大获全胜,还俘虏了众多敌军。然而,曹操却派了一部分军队从黄河上前来攻击白马港和顿丘港,这让公孙绣等人十分郁闷。在黄河里作战,不仅困难重重,敌军还能不断损坏靠近河边的各种设施,让他们防不胜防。公孙绣深知,不拿下陈留城,这个麻烦将永远存在。而且,一旦拿下陈留城,曹操的势力便会首尾不能相顾,他必然会拼命攻击陈留,试图摆脱困境,如此一来,又将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被俘虏,充实到公孙绣集团之中。
说干就干,还是攻打濮阳的那批人马,在稳定好了濮阳之后,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向陈留横扫而去。不得不说,曹操比袁绍聪明得多,在自己的地盘内到处都设置了箭楼。这些箭楼如同一颗颗钉子,牢牢地钉在各个要道,每前进一步,公孙绣的军队都要耗费不少时间。不过,曹军虽然防御布置巧妙,但战斗力却不尽人意。在公孙绣集团的猛烈进攻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陈留很快便被解放。
然而,陈留刚刚解放,立足未稳之时,曹操和孙策竟然联合起来,向陈留发动了一次凶猛的进攻。公孙绣并未慌乱,她坚信陈留城内的五六万守军足以抵挡敌军的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士兵们众志成城,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成功顶住了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留的建设逐步完善,军队也增加到了九万多,官渡也顺利拿下。
此时,袁谭大军收复了小沛城。公孙绣见状,决定整军待发,下一步便是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她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先从陈留出兵,直奔小沛,以雷霆之势拿下小沛后,顺势进攻下邳,对北海城形成合围之势。随后,军队绕道而行,不顾一切地占领北海城,彻底吞并袁谭的地盘,收编其庞大的人才储备。
在准备出征的日子里,公孙绣亲自到军营中鼓舞士气。她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台下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胜利就在眼前。袁谭的势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将其彻底消灭,完成统一大业!”士兵们听后,群情激昂,齐声高呼,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出征的那一天,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照着士兵们坚毅的脸庞。公孙绣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她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军旗飘扬,剑戟如林。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小沛进发,即将开启一场决定命运的征程。
大军如汹涌的浪潮,从陈留向小沛滚滚推进。公孙绣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银色战甲,英姿飒爽。她身旁,赵云一袭白衣,枪尖寒光闪烁;公孙熙则手持羽扇,眼神深邃,不断观察着周边地形,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颜良和文丑一左一右,如两尊铁塔,气势逼人。
小沛城的袁谭得知公孙绣大军来袭,顿时乱了阵脚。他匆忙召集城内将领,商议对策。一位年轻将领站出来说:“主公,公孙绣兵强马壮,我们不可硬拼,不如坚守城池,等待援军。”袁谭皱着眉头,心急如焚:“可北海和下邳自顾不暇,哪有援军可来?”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没了主意。
公孙绣的军队很快抵达小沛城下,摆开阵势。公孙绣高声喊道:“袁谭,你已大势已去,早早投降,尚可保全性命!”袁谭在城墙上怒目而视,却不敢贸然出城迎战。公孙绣见状,下令攻城。冲车在前,士兵们推着它缓缓靠近城墙,巨大的冲锤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的声响。城墙上,袁谭的士兵拼命放箭,试图阻止攻城部队。
赵云一马当先,带领骑兵绕到城墙侧面,寻找突破口。他瞅准一处防守薄弱的地方,大喝一声,挺枪而上,瞬间突破了敌军防线,杀上城墙。士兵们见主将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颜良和文丑也不甘示弱,各率一队士兵,架起云梯,强行攻城。公孙熙则在后方指挥着弓箭手,用密集的箭雨压制城墙上的敌军,为攻城部队提供掩护。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小沛城的城门终于被攻破,公孙绣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袁谭见大势已去,带着少数亲信,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往了下邳。公孙绣占领小沛后,立刻安抚百姓,恢复城中秩序。她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下令严禁士兵扰民,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赢得了小沛百姓的拥护。
稍作休整后,公孙绣马不停蹄,率领大军向下邳进发。下邳城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袁谭逃到下邳后,收拢残兵,企图凭借下邳的天险,负隅顽抗。公孙绣在城下仔细观察地形,发现下邳城三面环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往城门。她与众人商议后,决定采用火攻之计。
夜里,公孙绣派一支精锐部队,带着易燃之物,悄悄绕到下邳城的后方,点燃了堆积在那里的柴草。火势迅速蔓延,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袁谭的士兵们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公孙绣趁机下令攻城,赵云、颜良、文丑等人各率一队士兵,从正面发起猛攻。袁谭的军队腹背受敌,很快便抵挡不住,下邳城被公孙绣顺利拿下。
占领下邳后,公孙绣距离吞并袁谭的地盘仅有北海一城之遥。此时,曹操和孙策听闻公孙绣接连攻克小沛和下邳,心中十分忌惮,他们担心公孙绣势力继续壮大,威胁到自己。于是,曹操和孙策再次联手,企图在公孙绣进攻北海时,从后方偷袭陈留和濮阳,迫使公孙绣回援。
公孙绣得知消息后,并没有慌乱。她留下一部分兵力镇守下邳和小沛,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日夜兼程赶回陈留。在陈留,她与公孙熙等人商议后,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公孙绣让赵云率领一支骑兵,佯装回援濮阳,吸引曹操和孙策的主力部队前去追击。而她自己则带领大军,在半路设下埋伏。
曹操和孙策果然中计,他们以为公孙绣的主力部队已经回援濮阳,便放心大胆地率领大军进攻陈留。当他们进入公孙绣的埋伏圈时,公孙绣一声令下,伏兵四起。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曹军和孙策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曹操和孙策见势不妙,急忙率领残军撤退。
经过这场战役,曹操和孙策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再对公孙绣发动进攻。公孙绣抓住这个机会,再次率领大军向北海进发。此时的北海城,已经成为袁谭最后的希望。袁谭在北海城内,集结了所有的兵力,准备与公孙绣决一死战。
公孙绣的军队抵达北海城下,袁谭亲自登上城墙,指挥作战。公孙绣深知,北海城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能强攻,只能智取。她让士兵们在城下安营扎寨,做出长期围困的架势。同时,她派人混入城中,散布谣言,制造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海城内的粮草逐渐耗尽,士兵们士气低落,百姓们人心惶惶。袁谭的军队开始出现哗变,一些将领甚至偷偷打开城门,迎接公孙绣的军队入城。公孙绣趁机发动进攻,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海城。袁谭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公孙绣终于成功吞并了袁谭的地盘,收编了大量的人才。她站在北海城的城墙上,望着这片刚刚纳入版图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自己离统一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曹操、孙策等势力依然强大。然而,公孙绣毫不畏惧,她将继续带领着她的军队,在这乱世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