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孙度的霸业之路与权力交接风云(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公孙熙》最新章节。

公孙熙的信件被快马加鞭送到公孙度手中,彼时,公孙度正于营帐中与诸位心腹商讨应对袁绍之策。他展开信件,细细阅读,神色愈发凝重。读完后,他陷入沉思,良久,才将信件递给一旁的田丰,说道:“熙儿此计,诸位以为如何?”

田丰接过信件,快速浏览后,微微点头:“公子所言,不失为良策。如今我军内部虽有分歧,但若是能让绣儿继位,可暂时平息纷争,且绣儿聪慧果敢,加以辅佐,定能带领我军继续前行。”

审配却面露犹豫之色:“话虽如此,然立女子为继承人,恐遭各方非议,军中将士也未必都能信服。”

公孙度摆了摆手,沉声道:“如今局势紧迫,若因继承人之事导致内乱,那才是万劫不复。先依熙儿所言,待日后再做打算。”

于是,公孙度召集文武百官,将公孙熙的提议告知众人。众人议论纷纷,起初,不少人面露惊讶与质疑之色,但在公孙度的耐心解释以及田丰等谋士的支持下,最终都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公孙度随即下令,调公孙绣前往平原城陪伴自己。同时,安排赵云、颜良等猛将先行攻打晋阳。他深知晋阳地势险要,道路崎岖,易守难攻,但此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能拿下,便能对袁绍形成包围之势。

赵云等人领命出征,一路上,他们遭遇了诸多困难。道路两旁遍布袁绍设置的箭楼,敌军凭借地利优势,不断放箭袭击,给他们的行军造成了极大阻碍。而且,由于路途遥远,粮草运输困难,军中粮草逐渐紧张起来。

然而,赵云等人毫不退缩,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在战斗中,赵云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颜良则带领精锐部队,多次冲破敌军的防线。尽管伤亡不断增加,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终于成功占领了晋阳。

占领晋阳后,公孙度留下赵云镇守此地,稳定局面,其余猛将则调往平原,准备发动攻克邺城、一统河北的伟大战略行动。平原方面军的表现十分出色,在与袁绍的战斗中,他们打败并招降了袁绍的大将张郃、高览,还迎来了一位女将桓青。桓青武力值高达91,与公孙绣、公孙熙皆是好友,她的加入,为公孙度的军队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

此时的袁绍,虽与曹操结盟,但在公孙度的不断进攻下,势力范围逐渐缩小,如今整个河北,只剩下邺城一座孤城。袁绍不甘心失败,不断地进攻平原,然而,他的进攻除了白白送人头、送人才之外,什么也改变不了。陷入绝境的邺城守军变得极度疯狂,连续不断地进攻平原城。公孙度等人越发觉得占领平原城的策略无比正确,袁绍为了夺回平原,不得不全力进发,这使得他的兵力被分散,防守更加薄弱。

公孙度望着地图,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他深知,只要拿下邺城,就能一统河北,到时候,雄踞邺城,南望中原,何等威武雄壮。然而,多年的征战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渴望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霸业。

经过一系列的休整和治理,晋阳终于被稳住了。李严还领着一支骑兵,快速将晋阳西面的几座无主的港口占领,进一步扩大了公孙度的势力范围。此时,公孙度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决定出兵攻打邺城。

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平原的方面军兵分南北两路,自己走南路,带着冲车部队,凭借冲车的强大攻坚能力,突破敌军的防线;晋阳的赵云带着骑兵,让田予也带着冲车部队从北面攻打壶关,然后夹击邺城,与平原大军会师邺城。

战斗打响后,起初极为顺利。邺城出征的敌军被公孙度的军队消灭得所剩无几,平原方面军的北路已经摸到了邺城的城墙,赵云和田予也快要抵达邺城,南路军的公孙度也开始转头向北,眼看着邺城在望,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命运却在此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公孙度在攻打邺城的半路上,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他强撑着身体,想要继续指挥战斗,但最终还是轰然倒下。

一时间,整个军队陷入了混乱。将士们听闻公孙度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仿佛山岭崩塌,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按照公孙度生前的决定,由女儿公孙绣继承大位,由诸位兄弟辅佐。

但这一消息传开后,整个辽东军的势力范围顿时人心浮动。不少文武官员因对未来感到迷茫,选择下野离去,不过这些大多是些能力平平之辈,真正的人才,一个也没有走。大批文武官员不知所措,忠诚度大幅度下降。

此时,接任大位的公孙绣还在攻打邺城的前线。她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但她深知此刻绝不能退缩。她毫不迟疑地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立即攻下邺城,同时,在整个统治区里广布恩泽,给大量人心不稳的人员赏赐钱粮,以稳定人心。

在公孙绣的果断指挥下,将士们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奋勇地进攻邺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邺城终于被成功解放。公孙绣站在邺城的城墙上,望着这片刚刚被征服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一心想要统一河北的父亲,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撒手而去,令人不禁悲从心来。

公孙度,这位功勋卓著的君主,带领整个辽东集团从寒冷偏僻的辽东半岛杀出,占领了整个河北大部。虽然他最终没能亲眼看到河北的统一,但他留下的丰厚家业,让继任者毫不费力地拿下了邺城,完成了统一河北的大业。公孙绣深知,自己肩负着父亲的遗志,她将继续带领公孙家的军队,在这乱世之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公孙绣在稳定了邺城的局势后,立刻着手处理内部事务。她首先安抚了军中将士,亲自前往各个军营,慰问那些在战斗中受伤的士兵,表彰他们的英勇表现,让将士们感受到新主的关怀与重视。对于父亲留下的谋士团队,公孙绣虚心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展现出了作为领导者的谦逊与胸怀。

在治理地方方面,公孙绣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官员,前往各个郡县,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她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加强商业贸易,促进物资流通,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逐渐恢复生机。

然而,公孙绣也清楚地知道,统一河北只是一个开始,他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曹操在中原地区势力强大,对河北虎视眈眈;周边的其他势力也在观望,随时可能对他们发动进攻。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公孙绣在公孙熙的帮助下,重新整顿了军队。

她将军队进行了合理的编制,分为步兵、骑兵、弓兵等不同兵种,分别进行专业化训练。同时,积极招募新兵,扩充军队规模。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公孙绣还从民间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打造先进的兵器和铠甲。

在外交方面,公孙绣延续了父亲与曹操的联盟关系,但也保持着警惕。她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势力,了解他们的动向,试图寻找更多的盟友,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绣逐渐站稳了脚跟,她的领导能力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公孙家的势力在她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乱世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公孙绣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她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父亲的霸业和公孙家的荣耀而努力奋斗。

公孙绣接手大权后,迅速在河北大地掀起了一系列变革浪潮。她深知,要想稳固统治,必须赢得民心,于是亲自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在邺城的集市上,她看到百姓们虽然在庆祝胜利,但眼中仍藏着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说:“姑娘,这些年打仗,地都荒了,我们往后可怎么活啊。”公孙绣听后,心中一阵酸涩,当即下令减免百姓三年赋税,还从官仓中拨出种子和农具,分发给农户,鼓励他们尽快恢复生产。

为了提升行政效率,公孙绣对官员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评估,对于那些贪污腐败、不作为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同时,她广开言路,设立了专门的谏议机构,鼓励百姓和下级官员对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让官场风气焕然一新,百姓们对新政权的信心也逐渐增强。

军事上,公孙绣深知,河北虽定,但周边强敌环伺,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她将军队分为多个军团,分别部署在河北的各个战略要地。除了加强常规训练,她还引入了新的战术理念。公孙绣从西域商人那里听闻了一种骑兵游击战术,便找来赵云、颜良等将领商议。“这种战术强调机动性,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打完就跑,让敌人防不胜防。”公孙绣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赵云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妙,我军骑兵众多,若能熟练运用,定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于是,公孙绣亲自参与训练,和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很快,这一战术便在军中推广开来。

随着公孙家势力的不断壮大,曹操坐不住了。他表面上维持着与公孙绣的联盟,暗地里却在调兵遣将,准备对河北下手。公孙绣得到消息后,与公孙熙等人紧急商议对策。公孙熙分析道:“曹操此人,野心勃勃,他忌惮我们在河北的发展,早晚会动手。我们必须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打乱他的部署。”公孙绣沉思片刻后,决定先派使者前往曹操营帐,以商议联盟事宜为由,探探他的虚实。

使者来到曹操营帐,曹操热情款待,但言语中却透露出对河北的觊觎。“公孙小姐年轻有为,只是河北初定,恐难抵御各方势力。不如与我军合并,共图大业。”使者心中一惊,回到河北后,将曹操的话如实禀报。公孙绣大怒:“曹操欺人太甚,想吞并我河北,绝不可能!”她立刻下令,让赵云、颜良等将领率领大军,在黄河沿岸布防,同时准备粮草和兵器,随时准备迎战。

与此同时,公孙绣还积极联络其他诸侯。她得知荆州的刘表与曹操素有矛盾,便派使者前往荆州,向刘表表达了结盟的意愿。刘表收到书信后,召集谋士商议。蒯良说:“公孙绣在河北势力渐大,若能与她结盟,可共同对抗曹操。”刘表觉得有理,便答应了公孙绣的请求。

在与刘表结盟后,公孙绣的底气更足了。她亲自到前线视察,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曹操妄图吞并我们的家园,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击退曹操,守护好我们的河北!”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曹操却突然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信中,曹操言辞恳切,称自己并无吞并河北之意,之前的举动只是一场误会,希望公孙绣能够谅解。公孙绣看完信后,心中疑惑不已。她找来公孙熙、田丰等人商议。田丰说:“曹操生性多疑,这封信恐怕另有深意。或许他是在拖延时间,等待时机。”公孙熙也表示赞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继续加强戒备,同时也回复曹操,看他下一步如何行动。”

公孙绣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一边加强防御,一边回复曹操的书信。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公孙绣带领着公孙家的势力,在权谋与战争的漩涡中艰难前行,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生死存亡,而她,正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