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天辟地见苍凉》最新章节。

如果不是你,那也依然会有像你一样去牺牲的人,他们一样会走在人群里接受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嘲笑,仿佛这些嘲笑就可以淹没了理想,其实,你就让他们去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去吧。哪怕那些接受嘲笑的人也不成就理想,那依然还有受到他们震撼,而去以血肉擎天的人啊,所以,你可以放心的把理想交给那些从你手上接过光明的人。

所以,理想者一个接一个,自然还会有下一个,你以为他们会互相嘲笑前人或嘲笑后人,实际上,如果一个理想者最终才发现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的后来者,他一定用尽全力、大声叫好。因为,这些力量要是能持续长久的团结起来,那么,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任何力量敢去嘲笑一个不论是否可能100%实现的理想了,因为怯懦者是不敢孤身一人便对着历史而大声说话的。

当天。

有些人的目光不解,但有些人暗地里受到了震撼,回家以后常常想起一个乞丐直接去斥责一个国王的行为。

连一个衣不蔽体的人都在为其它不幸的孩子们出头,这说明了真正的天下兴亡,连乞丐都有责任去背负它,此刻,连一个孩子都没有忘记正義。所以,可笑的恰恰是那些颠倒是非的家伙而已。即使你可以辩驳一时,但是,你最终必将成为永远的反面教材罢了。

这么一来,不少人久后也会感叹自己当时也应该像那个大臣一样站出去说几句公道话,不应该站在人群里选择沉默。

接着,还是小乞丐的人生。

过上这么几年食不果腹,挨饿受冻的悲惨流浪后,这小乞丐流浪到一个道观里,被一个前往乡下,靠副业教书的老道士给收留了。

他也长成了少年,便留在道观里干些杂活,抽空下山去干些别的为生。

1430年,少年在附近替村民砍柴的时候遇到一头幼年灰熊袭击。他拿着石头砸瞎了熊的眼睛,而后用伐木斧做武器、模仿道观里那些老师傅们使用剑法一般,在生死关头奋力和灰熊搏斗较量许久。

附近一个给地主看家护院的武师听到他的呼喊和厮杀声,携带佩剑爬上山后,两人合力杀死了灰熊。

少年虽然浑身狼藉,处处是血。不过,由于他每次都闪躲及时,所以到头来都是轻伤,敷上些金疮药,不需十日就可以恢复。

后来,武师听说少年在山上和灰熊搏斗了许久,当中的激烈,不比放在比武场上较量五十个回合轻松,便是啧啧称奇。

『像你这种年纪的人,遇到灰熊能活下来,不落的个断胳膊断腿都老天保佑了,居然能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冷静的与之搏斗,可见少侠确实是个习武的料子。』

这么一来,少年在树林里向他磕头拜师,武师则把这头被杀的小熊分为两半。一半当做拜师礼,一半让少年带回去送给道士师父了。

此后,约莫是两三年的时间,每隔十日,武师就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出现。他一次次暗传少年战场厮杀、还有赤手空拳如何对敌的武艺。

史书也调查不了这位武师的姓名,只说他是无名之人。

到了他知道少年已经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便在山上考验了少年的武艺。

双方各战五十回合后,武师便认可了他的武艺。

『我们村里的很多人在前些时日都被附近的强盗给杀害了,现在我已经没有遗憾了。我一辈子只会舞刀弄枪,如今将我的武艺全部传授给你了,只要我的武艺没有失传,我就可以为他们报仇了。』

于是,武师去给遇害的村民们报仇了,从此一去不回。

时间到了1436年,某一日,还是白天的时候,道士在村子里传授完了学业以后,却让学生们纷纷回家,而让这位年轻人随自己回道观去了。

回到山里,老师父闭门谢客,连弟子们都不让进门,只是让少年到他那儿谈谈。

实际上,老道士是极其看重圣贤之道的,他也听说了少年拜师学武的事情。一方面他有些不快,觉得少年是看不起自己道观里的文化。

老道士问说:『我知道你是身强力健的年纪,可是,我之所以让你在我这儿打杂,从不传授你武艺,就是怕你惹事生非,现在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我们修道之人去学习世人痴迷的武术是为了什么呢?』

少年说:『为了下山去降妖除魔,这样,我们后世的修道之人就不用躲在深山里面修行了,这个所谓的魔不仅仅是世界上那些霸道强横,杀伐万千的妖孽。更是人们的“心中之魔”,人们心里的魔如果不去除的话,就算那些妖孽死掉了,也会有新的魔头出现,我们破除凡界的妖魔是容易的,可是,破除世人心里的魔就更是每个修道之人该做的!!!我上山历练以来,我从不为了求道成仙而活着,而是为了破除世上一切一切的心魔而亲身感受!!!』

才一句话,老道士便被震撼了,睁大眼睛。

少年以为他没听见,继续说道:『我要降尽世上每个人的心魔!!!每一个人,所有的人,我会不惜一生去为之行动。』

老道士点点头,因为,他从收留这个小乞丐的时候,从来没有在他的眼里看见过迷茫和无知,犹豫或认命。

『孩子,你真要破除世界上每个人的心魔??』

『是的,虽然我在师父这儿没有学到我想要的武艺,您也没有收我做关门弟子,可是我在您这儿已经有所感悟,如今是时候了,如今我学有所成,是时候该下山去降妖除魔了。』

老道士说:『我当了一辈子教书先生,没想到我教授的那些孩子并不完全懂得圣贤之道。反而是一个整天挑水砍柴的孩子竟然要下山去破除世人之苦!你已经懂得了最大的道理,换句话说,别人一辈子都不懂的,你已经掌握了。去吧,出山,降妖除魔!』

『我生在世上,为此而死无悔,避此而活才是痛苦的。』

『这些年你在我这儿也读了不少书,认了不少字。是到了你该离开这儿的时候了,并不是我不愿意让你留在我的道观里学成了再走,只是你既然认为自己已经有所感悟了,在我这儿劈柴挑水也实在是浪费光阴。』

老道士特意从柜橱里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好茶叶。

他们对谈多时,直到结束。

少年抱拳说:『文笔如果不能振兴世间仁義,那就使用武力惩恶,唤醒世人对于它的信念。如果武力不行,又不能继续滥施武力,不可横行无忌妄害无辜,这就是我从先生这儿身体力行所学到的。』

道士说:『前些日子听说白家有乔迁的主意,路上大概是需要些随从护卫吧,我再赠你五天干粮,你去他那儿报道吧。我跟白老爷虽然没有什么交情,但是如果你本事过人,他一定会看重你。』

『如此之事,你愿去否?』老道士认真的盯着少年。

后者则是道:『生之于世间,只要我心里还有一丝卫道除恶的信念存在,今天我就出发。』

道士心中不由得感叹一番。

外面正是黑云压顶,云雾笼罩山里。

两人却是问也不问,一人收拾起了行李,一人从大殿之上拿来了自己的佩剑。

这夜起了大风,下山的道路异常难走。

老道士说:『可以改天再走吗?』

少年摇头道:『我今天就要出发。』

老道士说:『这样下山会非常危险。』

『师父,如果我一定要降妖除魔的话,那么我将来面对的事情肯定会比此刻下山还危险一千倍一万倍。』

老道士言之:『看来,这个修道人真正已经可以下山了,他不得不下山去。因为,他的心非常明朗,哪怕是天上要降雷、降下命数来各种各样的打他,而地上要起洪水淹他或是百般磨难,他的心志却已经完完全全的明朗起来了。这才是天地寿福无量之时,大慈大悲的孩子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是……你这一去,要是将来有了困难或无言之苦,还是回到道观里来继续安度余生吧。今夜你也可以不走。』

『师父,我从书里看到了一句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在是风是雨、如露如电,我都要下山去看看天下苍生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我现在必须出发。这场雨不是一场凡间的雨,而是降在我心中的各种杂念,我宁可身死也要让这些杂念从此消失不见。』

『思念澄明的人,他的方向已经在自己心中了。』老道士只得一笑:『你要的已经不是你的祸福了,可是你这一下山,这一定是苍生之福。你可以去了,今日我不再挽留你。』

他的弟子们有些忍不住在附近偷偷观望,有几个聪明的人猜到了。

因为,对方穿着蓑衣,背着行囊,还有师父的剑。

这个被狂风吹拂的少年,即将要下山去了。

而少年能做的,只是对众人一拜。

『师父,各位师兄,各位道友,我一定不负你们所望,我走了…………』

对于这时候的任何人来说,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要难走许多。

人生兜兜转转,长夜无光。

上山是改变现实,下山是践行理想。

人在上山的时候,至少会看见自己未来时登上高处光芒万丈时的模样。

可是,如果想往山下走去,不仅仅要面对风雨和黑暗,再无光明可言,而且,在这儿再也没有光,路途严寒。

甚至可以说一句可怕的就是——这才是在人生之中去走“回头路”。

少年也知道下山的路非常难走,在雨中走了几个时辰,身后的庙宇仍旧闪烁着灯火,仿佛随时可以选择回去。

可是,降魔人没有任何后悔,因为,世上真真正正的光芒绝不在自己身后,而在前方。

这种光是眼睛看不到的,或许价值不大,然而——他已经决定为找寻光芒而行走下去。

下山路上唯一的那座木桥也在哀嚎,在狂风暴雨的摧残下不断摇晃,它发着抖,一直吱吱呀呀。

少年刚刚站上浮桥,自己所站立的木板立刻彻底崩断,他半个身子落了下去。接下来命悬一线了,双腿已经悬空。

他极其愤怒的咬着牙,在电闪雷鸣之中接受着雨水洗刷。

这在半空中苦苦挣扎的仅短短数十秒,却已经足以使得他冲破生命中一切疑惑。

自己结合历年来那些悲痛难忘的遭遇,在黑夜里苦苦思索。

一切如梦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应做如是观。凡所有相,届是虚妄。

乞丐不惧死亡,即使是九死一生的情况下都要披肝沥胆,然而,这一夜、这一刻仍然极其漫长。

你的命是你自己的吗?

你的命不是你自己的。

因为,你从来没有选择。

就算明天走,你以为你就不会死吗?

你的命不是你自己的。

你今天不死,明天就要死,因为你的命不属于你。

老天迟早会把你的这条命收回去,一切都不是你的。

那么,你要怎样处置这个不属于你的生命。

所以,痛苦是最漫长的,收获是短暂的。

那么,乞丐怎样处置他的生命?

即使不是他的,用来有所追求,定会一次又一次饱受伤害和磨难,也要去找到黑暗中的光明。

即使一个个古往今来的追求者失败了,也不代表每一个抛却生命来追求信仰的人错了。不是错了一点点,而是信仰从来没有错,千万不要用人的行为去代替他的信仰,他做的事情可能不对,但不代表他相信的那个希望不对。

在人类历史之中。我们过去的自相残杀,民众们的苦难,已经蔓延到了没有意义也没有止境的地步,许多人已经在这种情况下日复一日的丧失人性,沦为禽兽不如之辈,这是人类历史上即将到来的无尽黑暗。

预言诞生于世,光明诞生于世。

古代的巨人们奔跑着追逐太阳,希望自己可以触摸光芒,或是把光芒带给自己的同胞。

他们把河水喝干了,牺牲在天地尽头。

最终,少年走过木桥,因为失血而步伐虚弱了起来。

大雨很快停止,太阳升起于天空尽头。

破晓之时,少年站在曙光之中,再度对着道观的方向行拜。

此时,道观只留下了一个非真非假的幻影。

『我抛弃了过去的生活……这究竟是我大彻大悟了,已经决定下山,战胜心魔……还是说……我这样才是被心魔所执?为此而着了魔的去一意孤行?』

一个战士,很快对着武器自言自语。

『师父,我只能庆幸于光芒仍留在身上,太阳升起了,而这不是我一个人看见的光芒,那么就一定不是我的心魔还存在着……弟子认为——历史存在着可以降尽世间妖魔的希望,起码我现在看见的光芒就是这样。』

这个问题,人们的回答完全不同。

有人说,上山是降心魔,下山是着心魔。

有人说,下山是降心魔,上山是着心魔。

有人说,上山是着心魔,下山是着心魔。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有山这样的去处存在,一切地方都是这座山。

有人说,上山是降心魔,下山是降心魔。既然苦海无边,那么只要你有心超脱自己于俗世的话,那么哪里都不是这座山,哪里都只是无边无尽的大海而已。

实际上——甲之良药,乙之毒药。

每个人的思想既然是不一样的,那么,属于他的心魔也与他人并不一样。

最后,他在渐渐强大的光芒之中一步步朝着山下走去。

这时候,附近有数十户人家正在出殡移棺,这都是被强盗屠杀了的——附近正不断着回荡着一阵阵哭泣声。

死难的民众很多,为他们报仇的武师虽然杀了很多强盗才回来了,但也死了,正躺在送殡队伍最后的那口棺材之中。

少年一言不发的背着佩剑,从载着数十口棺材的出殡队伍旁边默默擦身走过。

他迎着太阳而去。

此时此刻,甚至有些人正在目光怪异的转头观察起少年,怀疑他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急着逃命的鸡鸣狗盗之辈。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在此处释放任何悲悯,反而在曙光的照耀中留下一道孤身只影继续跟随自己的方向。

不错。

历史上的《大秦神龍》决定下山来了。

如此一来,少年便仗剑往数十里外的大富人家——白家报道去了。

史书记载——白家之所以打算乔迁,主要原因也是为了规避战乱。

1436年(16岁)的时候,白家所在的国家已经爆发了激烈战争,因此,此时的白家主正打算带着几千白姓的族人迁移到更远的地方躲避战乱。

几千族人,光是家资和路上的干粮就得装满好几十辆车,正因为携带的东西太多,白家主需要有人照应它们。即便是算上本族里面一些武艺精湛的白家弟子,护卫的人数依然远远不够。

于是,他又出资招募了一些壮士,最后愿意效力的有二百多个外人。

白家之中,旁族里有个最强的弟子,他自告奋勇说要给白家小姐充当亲卫。但实际上,谁人不知这位白姓弟子同样是仰慕家主之女。

正因为两人都姓白,家主心里更加犯难,不愿意答应他。长辈们也不想本族通婚,大家商量下来都觉得应该另寻高明。

白家主为那些前来助阵的外姓武师们摆了一个擂台,要用他们之中最有本事的高手来办妥此事。

三五个人脱颖而出,其中就有一位天赋极佳的年轻人,也正是辞别先生——长途赶来效力的史书主角。

史书记载——白家弟子听说家主要用外姓人,竟然冷落他,于是心里无比愤恨。

他带着七八个同辈兄弟上街围殴恫吓那些打算答应此事的护卫。

史书还记载——其他人都答应了他,有些是害怕,有些是不想与他计较。可是,当他最后去威胁那位年轻人(大秦神龍)的时候,年轻人奋勇,无人可当。更是当街将他们七八人全部狠狠的打了一顿,一个能爬起来的都没有。

有人自称搏熊勇士,在街上出手帮助那些白家人胡作非为想要讨点钱财,结果也被年轻人(大秦神龍)一拳打的直吐胃水。仅仅挨了一拳,就直接爬都爬不起来了。

年轻人指着白家弟子鼻青脸肿的地方说道:『我尚未使出全力,否则你们这些人顶不住我接下来的第二拳。像你这种人,我见得太多了。你若是真心求我,自然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我现在打你们一顿,不是我也贪慕白家小姐,而是为了每一个受你欺负的人报仇雪耻!!』

白家弟子却是依然不服,再度发出挑战书和他公开比武。这次,事情闹得很大。

不过,此等滑稽之徒也只会取闹,却没有取胜的本事,于是失败了之后,他被年轻人提着脖颈走了一路,丢到村外的河里。

然而,正因为事情闹大,年轻人只好向白家主辞了差事,说自己殴打他的族人在先,如今又羞辱比武者,已经得罪了白家。

白家主这时候说:『我如果再让被你痛打的那些家伙们去护卫我女儿,那是绝对不行的。第一,他们是别有居心的人,不可能抛弃其自身利益去捍卫世上更重要的东西。第二,他们七八个人都打不过你。难道我糊涂到这个地步吗??此时我以阁下之举为豪,心生赞赏,你虽然不是白家的人,但我认为你才是值得结交的英雄。而他们都不过是些留之无益的酒囊饭袋,迟早是害群之马。』

正因为战乱加剧,白家的迁移之路也变得艰险异常。即便他们已经招聘了二百个习武之人作为卫队,仍有不少歹人打算抢劫他们。

白家主低估了乱世的可怕,在他们的车队离开居住地、行进了一百里以后,竟然有两千个强盗聚集起来了,甚至要把他们全族上下杀个片甲不留!!!

不错,白家还有几万银两的家产,这些东西请两百个人护卫,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然而,巨财之下,对方的贪欲也会更加强大。

沿途有两个一千山贼的山寨聚集了起来,靠着几乎十倍于对方的人数,便打算事成之后五五分成。

于是,当强盗们的骑手出现在埋伏路线,挥舞着马刀和各种武器向守卫们杀了过来时,白家的护卫们直接就逃跑了接近一百人。

其余人则是战斗一阵以后,纷纷投降。白家的武人们也放下武器,不再反抗。

可怜,二百个护卫之中,只有三十多人浴血奋战,然后他们纷纷被杀死在路边。

强盗首领看见大事已成,猖狂的笑道:『男人们可以杀掉了,他们个个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女人们都抓回去做压寨夫人,要么就卖到妓院去吧!!』

史书记载——年轻人仍在远处厮杀,护卫着白家小姐的马车。后来,他看见这个强盗像是发号施令的人,便独自策马迎风冲来,诛杀对方于千军从中。

只有刺死此贼,才能令贼人们混乱起来。

这场战斗的速度非常快,众人直到首领被阵斩以后都没有反应过来。

首领死后,他的跟班们没有一个人敢去追赶,因为刚刚有强盗追上去,这个年轻人立刻就用弓箭杀了追击者,随后,他们都被年轻人大杀四方仰天长啸的模样深深震慑。

少年冲出去以后愈战愈勇,独自单骑牵制数十个强盗,他用马弓杀死了几十个强盗,又用长矛杀死了几十贼人。

这时候,少年长啸道:『不要害怕这些无名鼠辈!!!这些渣滓连名字都不敢报出来,还要蒙着脸上来和我们交战,分明就是害怕官府追缉和逃避我等报复的软弱之辈!!!杀呀!!!』

联合及时赶来救助的五百官兵们纷纷抵达,他们看见少年杀的马匪们人仰马翻不战而逃,于是己方也大受鼓舞。

『杀啊!!!跟着这位壮士上啊!!!』

然而,另一边的白家人此时仍旧乱成一团,丢下家眷逃命的人也有,被杀了给强盗们临死垫背的人也有,还有些在原地只会求饶的人也有,伺机反抗的人也有。

白家主逃出战场,见到少年伤痕累累,最终杀断了几把武器,正策马围着女儿的马车继续绕圈护卫。

他对少年的方向屈膝一拜,大声叫住。

『此处凶多吉少,壮士请带着吾女突围。请到安全的城镇等待,事成之后,我可将吾女许配之。』

少年说:『我可以把她护送到城镇,但我保护她本不是贪图她的姿色,也不是觊觎白家的财产。而是我定要言而有信。』

白家主道:『恳请速行!』

少年说:『刚才马车的缰绳已经在乱战中被几个到处乱砍的贼人们弄断了,令嫒不会骑马的话,单凭两条腿根本就逃不掉。』

白家主果断说:『让她和少侠乘一马便可!』

如果他注定活不下来,历史便不会记载“有个孩子上山砍柴,被灰熊杀了”。

白家小姐被从马车里扶出来以后,吓得面无人色,衣衫凌乱,四肢发抖,战立不得。少年只得将她轻扶上马。

这时,白家主立刻在旁边说:『她不会骑马,我也不会,壮士速行。』

如是这般,刚刚上马的少年感受却是截然不同。

自己早就一身血腥,甚至可以说蔓延着驱散不了的鲜血味。但与白家小姐共乘一马,反而觉得血腥味骤然不觉,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只能感觉到对方身上正沁人心乱的艳然花香。

『啊,活不成了。』白家小姐微微惊叫一声。

战场混乱,厮杀声此起彼伏,处处都是尸体。眼看着还有贼人朝她杀来。

身后之人却迎面而上,直杀出一条血路,在路上杀了一天才杀得二人脱身。

事后,白家主父女团聚的时候,年轻人只是收下报酬,然后,他没到一天就不辞而别了。

倒也不是此人乱改主意,违背前言。而是他此刻还不能接受自己,二者也并不觉得白家主真会将女儿下嫁。自己更不作久留,自觉地跟他们一家人撇清关系。

白家主亦惋惜了,说道:『这样的英雄,不知他日是否得见?』

再问女儿,此生也是非他不许了。

史书记载——1437年,一年之后,强盗们的残兵败将们暗中集结了三千人的同党,再度突袭白家所在的城市,打算杀尽白家上下,为自己认识的“绿林好汉”们一雪前耻。

城里没有多少守军,逃出去了几个传令到处求救,城里却抵御了两天就城破了。

少年此时远在百里之外,听说这儿遭难,自己号召了一百多个游侠连夜驰来救援白家。

少年和侠客们在城市中大战这些悍匪,转移了一二千危险地区的民众,侠客们死伤过半,强盗们又抓获了白家千金。

少年冲杀强盗军队,斩杀头领十五,无名强盗三十五,救出白家小姐而走。

二人逃出城后,白家千金一脸痴慕,立刻尽道真心——只言自己朝思暮想至今,盼与少年流落天涯海角永不分离,不愿返回白家。

少年还是将她留下,回城救下了许多民众,打退强盗,听说白家小姐安全了以后,他便不辞而别。

史书记载。

少年和游侠们直接或间接救下的人数在7000人以上,超过了当年“斯达之死”时被误杀的不幸者。

即便这个年轻人他日还会与白家人重逢,此刻又是不值一提的。

战争惨烈。

人间正血流成河。

然而……

天炎下篇留给了无数恶徒们极其浩然肃杀的惩罚。

下篇的历史就是通篇的去严惩他们,再无如果!!

你们在上篇作下的罪恶,在下篇必将一分不少的全部偿还!

不管他们有的恶者曾在世界上风流了多少个一千年,将来,历史也会让他们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