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士家,军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最新章节。

官吏们站在一旁,目睹着魏正宣布三十税一且无口赋这一震撼消息后的百姓反应,各自的神态与心思截然不同。

有的官吏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惊讶,那模样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被这超乎想象的低税政策惊得回不过神来。

他们在心底暗自惊叹,如此大胆的税赋改革,实属罕见。

毕竟丞相在日,虽然赏罚公平,但这税赋,可一直都是极高的。

现在魏正自称丞相弟子,来到了南乡县,就要三十税一。

有的官吏则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透着几分精明与算计,他们正飞快地在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一政策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影响。

平日里,他们或多或少靠着一些税收上的操作谋取私利,如今税率大幅降低,那些灰色收入的来源恐怕要大打折扣。

账目要明细,税赋又极低......想到这儿,他们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而还有一部分官吏,一脸钦佩地望向魏正,眼神中满是敬重与赞叹。

这一决策虽然大胆,却精准地击中了民心的要害。

说句难听话,周边的县里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迁徙过来。

甚至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里的百姓,恐怕也会纷纷出山。

在他们看来,魏正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魄力与远见,实在是令人折服,对他的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在这各异的反应中,人群里还是有人忍不住心生疑惑,出声问道:“三十税一,那咱们的俸禄,还有士卒的牢直从何而来?”

这一问,道出了不少官吏心中的隐忧,这关系到他们的生计。

毕竟不能做账了......

可他的话音刚落,便引来了同僚们的一阵嗤笑。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官吏撇了撇嘴,不屑道:“你也不看看君侯是谁?

那可是大将军最爱的三公子,他还差你这两万人的税赋?!

人家背后有整个家族的支持,眼界和格局岂是你我能比的。

君侯这是在下一盘大棋,要的是南乡县长治久安,民心所向,哪会在乎这点蝇头小利。”

这番话一出口,周围的官吏们纷纷点头,原本的疑惑也在这解释中渐渐消散,他们望向魏正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敬畏。

......

推行三十税一的政策,绝非魏正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深思熟虑、早有谋划的关键策略。

低税政策看似会削减官府的收入。

可实际上,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官吏中饱私囊的灰色收入。

西汉文景之治时期,三十税一的政策推行得极为成功,甚至在某些特殊阶段,朝廷一度减免田税。

即便如此,国家依然积累起了海量的财富。

究其根源,低税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百姓开垦荒地的热情。

百姓们深知,赋税越低,自己辛勤劳作所得便能更多地留存下来,改善生活。

于是,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随之节节攀升。

粮食多了,百姓耕耘自家婆娘的底气也更厚了,于是子嗣成群。

子嗣成群之后,开垦荒地的劳力就增加了,几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作为国家,其他的不说,单货币一个手段,就可以获得海量的收入。

虽然田地不收税,但百姓手中的粮食充裕,太多了自然要换成更加方便的货币。

国家便可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将这些粮食纳入国库。

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国家的物资储备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然后国家还可以在交换的过程中征收商税......

更何况,如今大汉所使用的直百钱,相较于文景时期的货币,购买力更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含金量”更高。

只需开挖少量的铜矿,铸造成直百钱,便能轻松换取大量的粮食以及精美的蜀锦。

这些蜀锦,质地优良、工艺精湛,堪称蜀地的特色商品。

将蜀锦销往魏国和吴国,又能赚取丰厚的利润,进一步充实财政。

这也是魏正选择南乡县作为封地的原因之一。

南乡县与曹魏的魏兴郡接壤,也就是原本的汉中西城。

另外,南乡县虽然和吴国隔着巴西郡和巴东郡,但巴西郡费祎,那是魏正的小弟。

巴东郡的向宠,那也算是自己人。

当然,利用货币和贸易来发展经济的计划,还需要逐步推进,目前只是魏正心中的长远蓝图。

当下,魏正成功安抚好了民心,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而他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军营。

军队作为维护一方稳定、保障发展的重要力量,军心的稳定至关重要。

只有收拢军心,让将士们衷心拥护自己,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站稳脚跟,为南乡县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虽然军营这边暂时由亲大兄魏昌管理,可对方脑子里全是肌肉,行事作风简单直接,典型的一介武夫。

平日里冲锋陷阵,那是一把好手,可涉及到军队的管理与权谋,就有点弱项。

说句难听话,甚至有可能被人悄悄的夺走兵权而不自知。

魏正抬眼望向远处军营的方向,那里军旗飘扬,偶尔传来士卒操练的呼喊声。

接下来的计划,首先得去军营露个脸,让将士们都清楚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心骨。

再者,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和魏昌好好谈谈,把军队的管理章程重新梳理一遍,逐步将权力收拢到自己手中。

当然,魏正不会直接对魏昌的部曲动手,他的第一步,瞄准的还是曹魏的降兵。

箕谷之战,大汉大败曹魏,俘虏了数万降兵,这些人自然被丞相府众将瓜分。

首功的魏延拿了大头,他总算念着魏正,便特意分给他一千正卒和两千辅兵。

此时,这些降兵在魏昌的管辖之下,每日做着劳役之事。

军营里,尘土飞扬,士兵们扛着沙袋、搬运着石料,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传令兵匆匆跑进营地,高声喊道:“君侯魏正来了!”

魏昌听到消息,手中的马鞭一甩,急忙整理了下自己的盔甲,带着几名偏将,大步流星地迎了出去。

他们刚到营门口,就看见魏正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而来。

身后是十几名随从,都是从突将中精挑细选的精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