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民心 田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最新章节。

入夜,万籁俱寂,唯有魏正的房中还透着微微的光亮。

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被褥被他搅得凌乱不堪,怎么都睡不安稳。

关于如何发展南乡县,魏正心中实际上盘算了好几套详尽的方案。

每一套方案都经过了他反复的推敲与权衡,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在的风险。

究竟该启用哪一套,着实让他犯难,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着南乡县,乃至整个大汉未来的兴衰荣辱。

这实在难以轻易做出决定。

今日白天,他凭借着账目的事情,成功地摆平了南乡县的官僚体系。

那一番操作,如同庖丁解牛,精准地切入问题的关键,不仅让以后账目变得清晰透明,更彻底震慑住了董厥。

这一众官员对自己的手段与决心有了深刻的认识。

而傍晚时分,与师母黄月英的那番长谈,同样意义非凡。

因为最终两人敲定了印刷坊与造纸坊的相关事宜,这边也就交给黄月英负责。

魏正虽拥有印刷术和造纸术的理论知识。

但要将其真正落地实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仍需花费一番心思。

比如各种配料的比例,印刷术的实操等等。

诸葛家自有不少匠人,在魏正的坚持下,他和黄月英也算是达成了君子协定。

在魏正提出的股份制概念下,最终确定的是,他魏正占六成股份,而诸葛家占三成,黄家占一成。

之所以把这个现金奶牛交给黄月英来做,因为魏正的心思,要放在另外一项更重要的事情上。

那就是政事体制方面。

毕竟魏正自忖现在算个政治家。

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至于像点科技这种具体的技术研发之事,还是交给那些在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来做更为合适。

他十分认可后世有位总统说过的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所在的时代,并不允许他做这样的事情。

因为经过大汉不间断的几百年的造神,人的观念已经大大改变。

邓嘉身姿轻盈,仿若一弯柔水般轻轻盘在魏正身上。

发丝如绸缎般散落,几缕俏皮地垂落在脸颊边,更衬得她眉眼间满是温柔缱绻。

烛光下,朱唇轻启,声音软糯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丝丝缕缕钻进魏正耳中:“正郎,还不睡么?”

声音中有亲昵的关切,又藏着几分嗔怪。

魏正此时满心都是南乡县发展的难题,诸多方案在脑海里反复拉扯,搅得他心烦意乱。

可当邓嘉这般依偎过来,感受着她的温柔与关切,心中的愁绪竟莫名被抚平了几分。

魏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带着宠溺的浅笑,伸手抚了抚邓嘉的螓首,轻声说道:“睡,既然你来了,自是先伴着你一同睡。”

邓嘉听了,嘴角勾起一抹甜笑,往魏正怀里又蹭了蹭,寻了个更舒适的位置。

两人相拥着,呼吸渐渐交融,轻柔而均匀。

昏黄的烛火映照着他们的脸庞,勾勒出岁月静好的模样。

漫漫长夜,胴体相贴,温暖在彼此心间缓缓流淌。

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与纷扰,只留下满室的温馨与火热

两人相依相偎,渐渐在这宁静的夜里寻得了一丝安宁。

不知何时,悄然开始......

良久,邓嘉已然沉沉睡去,魏正的眼睛却是愈发明亮了。

乱世之中,能赢已经千难万难,自己居然纠结以什么姿势来赢,岂不是太过可笑。

咦,不知道什么时候遗传了魏延的自矜......

接下来的日子,魏正并未高高在上,安坐于县衙的大堂之中。

相反,他换上一身简洁朴素的衣衫,迈向了基层的第一线。

阳光柔和地洒落在大地上,魏正带着十几名随从,来到了百姓搬迁的现场。

只见这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百姓们肩挑背扛,有的正费力地搬运着家中的物件,有的则在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行李。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大人们则一边忙碌,一边不时叮嘱着孩子。

看到魏正亲自前来,不少官吏都急忙迎了上来,魏正挥挥手,让他们继续做本职工作。

随后,魏正快步走向一位正吃力地搬着一个箱子的老人,伸手帮忙扶住箱子,关切地说道:“老人家,你慢着点儿,可别累坏了身子。”

老人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连忙说道:“后生家是好人呐!

咱搬迁虽然累,可那是进城,若不是君侯大义,某等说不定就冻死在城外了。”

说到这里,老人一脸的感慨:“若是在山里死了也就罢了,这眼见都到城外了还冻死,可就憋屈喽。”

“老人家,放心吧!”魏正安慰着,“老人家放心,进城借住那是暂时的,后面会在城边建郭城,到时候,让每户都住在自家里。”

“啊?后生家口气很大嘛!”

老人眼中神色惊疑。

这时,魏正已经帮老人将箱子搬到了一旁的牛车上。

魏正微微一笑,并未解释,而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一群正围在一堆农具旁忙碌的年轻人。

此时,上午的阳光暖烘烘地洒在大地上,给每个人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农具坏了?”

魏正的声音不大,却透着几分关切,在这嘈杂的搬迁现场,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是啊!”一名身形魁梧的青壮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无奈,重重地叹了口气,“从山里搬到这边,还没能喘口气、安安稳稳过上几天,又要搬到城里!

这一路折腾,好些农具都磕坏碰坏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把缺了口的锄头,满脸心疼地打量着。

“好啦,”另一名稍显瘦小的青壮在一旁笑着打趣道,“以前想进城,那可都得交钱,现在君侯大发慈悲,让你进去,还安排吃住,你倒不乐意了!”

他的话惹得周围几个年轻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某知道君侯是个好人,实实在在为咱着想,可......”刚才抱怨的青壮挠了挠头,支支吾吾道,“可这一下子又要搬家,心里总归是有些不踏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