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台湾 高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海孤帆首部曲稚梦成真》最新章节。
乌鱼一年一度回游到高雄沿岸来产卵。乌鱼子对台湾而言,如同黑海鱼子酱之于俄罗斯。所以乌鱼汛对当地渔民来说,是年度最重大的事件。
「有人告诉我,他们用围网捕乌鱼。」渔管处董事长陈良将军打电话叫我去他的办公室:「他们说:本地渔民用两条船去包围一个乌鱼群。两条船拖一张网是过去的作业方法。六年前,联合国引进单拖网渔船,现在单拖网作业取代了双拖网。在美国,渔民是怎么使用围网的?」
「同样的方式,但只用一条船。」
「你想,你能向他们示范一下,怎么用一条船捕鱼吗?那样能让工作力度加倍,不是吗?」
「是的,长官。」
「我问你,把这方法用在一个鱼群,要花多少时间?」
「那要看鱼群的大小。」
「你在美国捕沙丁鱼时,最大的捕获量达到多少?」
「可以装满一条船。但,我曾经看过捕获两条船的运载量。」
「我们的60呎澳洲式渔船的载重量是多少?」
「大约有20吨。」
「下网和渔获装船要花多少时间?」
「两到三个钟头。」
「白天你有十个小时,应该可以轻轻松松下两次网。」董事长开始大声计算起来:「假如一个渔季长达两星期,你可以下28网,也就是一季能生产560吨,这相当于一艘拖网船两年的捕获量。这只是鱼,我还没把鱼卵计算在内。它的价值就跟黄金一样。」
「但,捕鱼有太多难以预料的隐藏性因素。将军。」
「所以我说你一天下一网,可以捕获0到20吨,两个星期还是可以生产140吨。我给你两艘60呎澳洲式渔船,你只要告诉网具店怎么为你做两套围网,同时吩咐修理厂怎么改装这两条船。我们来试一试!如果你现在挑选船员,还有时间训练他们。」
可行性研究就是这么作的吗?陈良是退休将军,对日抗战时负责三个武装部队的补给。他是怎么看待一场战役的?我给你两个营和所有你需要的坦克和火炮,能在两周内拿下这座城市吗?
退休后,陈将军被指派为SH市长。共产党把他赶出上海后,他来到台湾,并担任渔业复原管理处董事长。我想这是他的第一个民间职务,捕乌鱼是他第一次执行业务。
乌鱼热一如淘金热,所有高雄的渔船会先把日常的渔捞作业搁在一边,赶着去捕捞乌鱼。我可以看到情况比圣派罗外海「101高速公路」上的沙丁鱼热还糟糕。更糟的是有人告诉我:有卵乌鱼的行为表现就像产房里的孕妇,牠们变成空中飞船跳跃过浮子蝇。我不晓得要怎么办,只好见机行事。船员签约之前,我把话说得很清楚:我们可能会一无所获。我的两位室友陈家琳和徐家政也参加了,我派他们两人各指挥一艘围网渔船。
乌鱼季到来之前,围网船已准备就绪。我们把船开到苏澳去试着捕捞一些鲭鱼。这是个小鱼群,用来训练船员再好不过。没有一个船员操作过围网,我们接二连三碰到麻烦。
首先是由未加工全新棉花编织成的150噚长、30噚深的围网无法沉入水中,所以我们把它浸在焦油里,结果又变得太重。第一次试验,其中一张网损失了三分之一。我们不知道要多花一点时间等焦油干燥,又不能奢侈地等待,导致每次下网,大伙儿从头到手都沾上了焦油。
我们掀起了乌鱼热,却一条鱼也没抓到。这个鱼季一开始就很不顺,才发现一个鱼群,就有一群饥饿的船冲过来,好几张网同时撒在一个鱼群上,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的叫嚣、咒骂、碰撞,甚至斗殴,完全没有道上的规则或礼仪。好几次我们沿着鱼群边缘急驶,就在准备下网时,总会有一组渔船直冲我们驶来,用他们的网围住鱼群和我们的船。紧接着用竹筏围住围网上的浮子绳,竹筏上高高架着伸入半空的网兜去拦截跳跃的乌鱼。
撇开捕鱼失败不谈,我必须承认:能回到海上享受渔夫的生猛生活,感觉棒极了!蹲在甲板上吃饭,在井边冲凉,在星空下的舱顶入睡。在美国待了整整一年,那些摩登玩意儿使我疏远了大自然。
陈将军泰然自若地接受我们的失败,我想他早已习惯了战场上的挫败。乌鱼季过后,两张围网被束之高阁,等待下一次任务。
有一天,有些重装备被带上船,其中一项引起我们的好奇,那是一套附带圆形金属头盔的深海潜水衣。第二天,几个日本人出现了,谣言开始满天飞,船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发表一些无稽的言论。
寻寳!
两名船员立刻冲上岸去找寻能到手的海图,并为自己标出航线。如果日本人找不到沈船,也许日后他们可以再来。
两星期后,这艘船回来了,那些深海潜水设备也被送走了,日本人和来时一样神秘地离开了。船员们回复到以往的单调生活,等待下一趟任务。陈家琳和徐家政却从此不再交谈。
「你们这趟航程情况如何?」公寓里的室友们都急着想知道。
「我们拖着两个像『鱼雷』的东西驶近大陆沿岸。」
「有没有遇到任何共产党的船?」
「没有,只有一艘国民党的炮艇一直跟着我们。我们打捞时候,在两枚『鱼雷』中间绑上一条缆绳。」
「你们到底在打捞什么?」
「拖行的时候好无聊,所以日本人都只是在喝清酒。我们只能从他们零零碎碎的谈话中拼出个大概:战争末期,日本从粮食到战略物资都已耗尽,所以日本政府没收民间所有的个人财产,像珠寳、金银等,用船装运去向所谓的『友好国家』换取所能得到的物资。你猜怎么着?这条船在舟山群岛附近被美国飞机给炸沈了。所以战后,中、日两国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共同去搜寻这艘船。」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段历史的?」
「从日本人那里听来的。」
「你怎么跟这些日本人交谈?」
「我们船员当中有几个在日据时代跟日本人一起捕鱼。几杯黄汤下肚,我们还能用手语沟通。」
「那你们拖的缆绳有钩到什么吗?」
「你怎么这么天真?你还真以为日本人会让你登上装着日本人所有财寳的船吗?」
「那为什么要进行这次演练呢?」
「你想,首先谁会知道这么一艘高机密船舶的航程?再来,就算有生还者,在没有海图的情况下,水手怎么会知道船位呢?就算知道,你想他会告诉我们吗?你听过有日本兵在南太平洋小岛的丛林里被发现时,即使日本帝国承认战败已经好几年了,他们还是拒绝投降?我已经发现这些王八蛋根本就知道运寳船沉没的地点,只是不太确定。他们已找到几个极为可能的沈船点,然后故意把它们排除在外,同时也能打消中国人继续寻寳的念头。等着瞧,他们过些时候会回来拿那些寳物,这下全归他们所有了。」
「所以你们被日本人愚弄了,你们测绘的海图,全都是日本人的圈套。」
「是的,不过在他们的搜寻过程中,我们已看出一个模式。我已经很清楚他们所认为的沈船点。」
「在哪里?」
「我才不会告诉你。」
陈家琳是个技术高超的桥牌玩家。
「说吧。」我试图拉扯他的手:「你和徐家政之间到底怎么了?我注意到你们两个都不跟对方说话了。是和寻寳的事有关吗?」
「去问徐家政吧!」
「渔业复原管理处原订的复原和训练任务,永远不能实现了。」有一天,渔管处董事长对我说:「今后,我们必须把这个管理处当成营利事业来经营。但,我们的拖网渔船正面临台湾周边水域过渔的问题,延绳钓面临在公海上被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炮艇逮捕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唯一的办法是在别处寻找新渔场,例如印度洋。你想,我们可否朝这个方向,把两条拖网船改装成远洋探勘船?」
他指的是我们船队仅有的两艘烧煤的渔船帕豪号和阿瓦特里号。因为煤箱的限制,储量只能维持每次不超过十天的海上作业,所以只能在基隆北部最近的水域捕鱼。如今面临过渔的问题,渔捞作业再也无利可图。
「它们是我们船队里最大的船,」董事长指出:「而且有最好的钢制船壳。你想,我们可以为它们装上柴油引擎和冷冻设备吗?」
「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可以的。」
「那就来做吧。我要你负责设计,并监督这个计划。我们把改装的工作交给台湾造船厂。等一切就绪,我要你领导这项探勘任务。如果你能向我们显示印度洋可以维持渔捞作业,我们会建造更大的船。由于印度洋是国际水域,我国的船不会被他国骚扰。」
这项转变可没有董事长所想的这么简单。二战时,这两艘拖网船被当作诱饵混进敌人控制的港口,用来运送突击队上岸。为了避开有磁性的水雷,船壳经过消磁,并安装了电线。所以大部份的改装工作,就是要取出先前配接的电线和蒸气引擎,再安装新的柴油引擎和驾驶机具。
咨询过驻港工程师桂祖凯、修理厂的机械师和我们的两名曾在日本受训的前辈渔业专家蔡增祥、郭进兴后,我写了一份招标技术条款,准备采购两具550匹马力柴油引擎,以及两套自动驾驶系统。来投标的包括丹麦、日本、美国、英国的厂商。我们所有的船都是用美国引擎,修理厂的工具都是英国系统,所以我排除了日本和丹麦的公制(十进制)系统,只留下美国和英国的。我挑了我们渔船轮机员和维修厂所熟悉的美国阿特拉斯牌引擎。令我震惊的是,上呈请求批准的案子竟然被驳回了!董事长挑选的是日本的新潟牌引擎。
新潟牌引擎标价较高,以重柴油为燃料也比较脏。最困扰我的是--它是日本货。抗战胜利已经9年,这也是母亲「失手」把我的生日礼物掉落地上摔破后的第21年。至今,我仍本着良心不买任何日本货。
我直接去找陈将军,向他陈述我在所有产品中选择美国引擎的理由。
「重柴油便宜多了。这些船去印度洋要跑很远的路程,捕鱼的天数更长,会烧掉很多柴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