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筒子楼和珍妮纺纱机(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海南这地儿,自打五万流民一来,人气儿那叫一个旺。可这人一多,新问题就冒出来了,住房成了个大难题。李长风心里明白,得赶紧想法子给大伙安顿个像样的住处。思来想去,他决定设计筒子楼,盖社区,给这些新海南人一个安稳的家。

李长风这人,点子多,主意正。他先找来了几个平日里做事靠谱、脑袋瓜灵活的流民,跟他们说:“咱得给大伙盖新住处,就叫筒子楼。这楼啊,得能住不少人,还得方便大伙生活。你们也帮我琢磨琢磨。”这几个人一听,那是干劲十足,当下就和李长风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说干就干,李长风带着人在海南四处溜达,找合适的地儿。他们这儿瞅瞅,那儿看看,既要考虑离水源近,方便大伙用水,又得想着交通得便利,以后出门干啥都方便。好不容易,在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李长风一拍大腿:“就这儿了!”

定下地儿,紧接着就是设计图纸。李长风没日没夜地画,画完了又改,改完了再琢磨。他想着,这筒子楼得实用,一层得有好几户人家,每户虽说地方不大,可该有的都得有。楼道宽敞点,方便大伙碰面唠唠嗑,增进增进感情。

图纸画好了,可盖楼不是个简单事儿,材料从哪来?人力咋安排?这都得细细思量。李长风又开始四处张罗,他跑到附近的山林,找那些粗壮的树木,安排人砍伐、运输。又让人去烧制青砖,准备盖楼要用的材料。

盖楼的消息一传开,流民们那是踊跃报名帮忙。不管男女老少,都想为自己的新家出份力。年轻力壮的后生们负责搬砖运瓦,姑娘媳妇们就帮忙烧水做饭,照顾大伙的吃喝。老人们呢,虽说干不了重活儿,可也没闲着,在一旁给年轻人们指点指点,传授点自己的经验。

这盖楼的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大伙齐心协力,你递给我一块砖,我帮你抬一根梁。累了,就坐在一旁喝口水,擦擦汗,互相开两句玩笑,接着再干。孩子们也在一旁凑热闹,学着大人的样子,搬个小砖头,跑来跑去,给大伙加油打气。

这边筒子楼盖得热闹,那边社区的规划也没落下。李长风想着,光有住的地儿可不行,还得有个能让大伙休闲娱乐、互帮互助的地儿。他规划着在社区中间建个大广场,广场上修个戏台子,逢年过节的,大伙能在这儿乐呵乐呵。广场旁边再盖个大仓库,谁家有个多余的东西,都能放这儿,互通有无。

还得有个学堂,让孩子们能念书识字。李长风四处打听,找来了几个有点学问的流民,让他们先当先生,教孩子们读书。又安排人去收集旧书本,能凑一本是一本。虽说条件简陋,可孩子们那学习的劲头足着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筒子楼也渐渐有了模样。一层一层的楼体慢慢立起来,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流民们看着自己亲手盖起来的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这儿的美好生活,一家人住在这宽敞的筒子楼里,邻里之间和和睦睦,孩子们在社区里快乐地玩耍。

可这盖楼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麻烦事儿也不少。材料有时候供应不上,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得停工。而且这么多人一起干活,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产生点小矛盾。李长风就像个大家长似的,这边安抚安抚这个,那边调解调解那个,忙得脚不沾地。

李长风正沉浸在筒子楼与社区建设带来的忙碌与憧憬之中,又一则重磅喜讯突如其来。工坊里一位名叫李彦鑫的工匠,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不懈的钻研,成功研制出了珍妮纺纱机。这一消息瞬间在海南炸开了锅,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李长风风风火火地赶到工坊,一见到那静静伫立的珍妮纺纱机,眼中立刻绽放出惊喜与激动的光芒。这看似普通的机器,在他眼中却仿佛是开启财富与繁荣大门的神奇钥匙。李彦鑫站在一旁,满是汗水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火花。李长风大步向前,紧紧握住李彦鑫的手,声音中难掩激动:“彦鑫,你可立下了不世之功啊!这珍妮纺纱机,必将改写海南的未来!”

“来人呢!赏银一千两!”

珍妮纺纱机的诞生,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照亮了海南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它使得纺纱成本大幅降低,大规模生产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片土地上开始茁壮成长。李长风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海南经济腾飞的契机,更是稳定边疆局势的关键一步。

他的思绪迅速飘向北方广袤的蒙古草原,那里有着取之不尽的羊毛资源。李长风当机立断,马上着手安排与蒙古部落展开合作,大量收购羊毛。消息传到蒙古,牧民们无不为之振奋。长久以来,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收入微薄且极不稳定,时常为了生计而奔波。如今,与海南的合作如同一场及时雨,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多年以后,随着羊毛收购计划的稳步推进,蒙古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帐篷里添置了各种生活用品,孩子们也能穿上崭新的衣裳。以往,迫于生计,许多牧民不得不跟随建奴四处征战,在血与火中挣扎求生。而现在,生活的改善让他们对战争的热情一落千丈,他们更愿意守着自己的妻儿老小,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稳。边疆地区的局势因此逐渐缓和,和平的曙光开始照耀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

在李长风的日夜操劳与精心规划下,一座规模宏大的纺纱和织布工厂终于在海南拔地而起。这座工厂犹如一座钢铁巨兽,矗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它的每一寸砖石、每一根钢梁,都凝聚着李长风的心血,也承载着无数流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工厂的外观气势恢宏,高大的烟囱直插云霄,厂房宽敞明亮,巨大的窗户整齐排列,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入其中。走进工厂内部,只见珍妮纺纱机与织布机有序排列,它们静静地伫立着,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等待着被唤醒,奏响工业化生产的激昂乐章。

随着工厂的落成,李长风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流民们进厂工作。对于这些流民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改变命运的契机。他们怀揣着激动与期待,走进这座象征着希望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