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18 西太后好食驴肉丝(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光绪二十七年霜降,养心殿的暖阁里飘着驴肉香。慈禧太后握着翡翠烟嘴,看着李莲英将第三碗驴肉羹端上桌。
"小李子,这驴肉羹的味道似乎淡了些。"慈禧轻轻啜了一口,"是不是换了厨子?"
李莲英扑通跪倒:"老佛爷明鉴!张守义染了风寒,今儿换了他徒弟王五侍候。"
"哦?"慈禧放下烟嘴,"传王五进来。"
王五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感觉后背被冷汗浸透。慈禧端详着他年轻的面庞:"你师父教了你多少本事?"
"回老佛爷的话,师傅只教了些粗浅手艺。"王五磕头时,帽檐擦过金砖,"这驴肉羹是师傅昨夜带病熬制的。"
慈禧突然冷笑一声:"哀家看你这细皮嫩肉的,倒像个读书郎,莫不是偷偷往汤里加了什么?"她转头对李莲英说,"去把张守义叫来,哀家要当面问问。"
李莲英退下时,王五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他想起师傅说过,老佛爷的舌头能尝出二十里内的水质差异,如今这驴肉羹里加了野山参,不知太后能否察觉。
片刻后,张守义被两名太监架着进来。他面色潮红,额头烫得能煮熟鸡蛋:"老佛爷恕罪,奴才实在..."
"闭嘴!"慈禧打断他的话,"哀家问你,这驴肉羹里是不是加了野山参?"
张守义浑身剧震,差点瘫倒在地:"老佛爷圣明,奴才该死..."
"你可知哀家为何让你进养心殿侍候?"慈禧的声音突然温柔起来,"哀家这身子,早年落下的病根,只有野山参能调理。可宫里的太医偏说野山参燥热,不让多用。"她起身走向张守义,"你倒聪明,把野山参混在驴肉里,借驴肉的燥热来中和人参的寒凉。"
张守义冷汗涔涔:"老佛爷恕罪,奴才只是..."
"住口!"慈禧突然提高声调,"哀家要赏你。从即日起,你升任御膳房副总管,专管哀家的膳食。"她转身对李莲英说,"去把驴肉张的作坊扩建三倍,多养些黑驴,每日喂足黑豆枸杞。"
李莲英躬身领旨时,看见王五正搀扶着张守义往外走。张守义的背影佝偻如虾米,与平日挺直的腰杆判若两人。
宣统元年冬,清东陵的寒风卷着雪花。张守义跪在慈禧太后的陵前,手里捧着个檀木匣子。匣子里装着半块翡翠镯子,正是当年光绪帝进献的那只。
"老佛爷,您要的驴肉肉丝奴才给您带来了。"张守义颤抖着打开食盒,"这是用长白山野山参炖了三天三夜的,您尝尝..."
话音未落,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鲜血染红了衣襟。王五慌忙扶住师傅:"师傅,您这病..."
"莫要声张。"张守义擦去嘴角的血迹,"老佛爷在时,总说驴肉的燥热要配野山参的寒凉。可她哪里知道,这驴肉和野山参同吃,会损耗人的元气。"他望着墓碑上的"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字样,"老佛爷贵为太后,却被这口驴肉误了性命。"
王五震惊地看着师傅:"您是说,老佛爷的病..."
"正是。"张守义将匣子放在墓碑前,"老佛爷常年吃这驴肉肉丝,体内寒热交攻,最终..."他突然剧烈抽搐起来,鲜血从七窍涌出,"王五,你要记住...驴肉虽美,不可多食..."
话音未落,张守义气绝身亡。王五跪在雪地里,看着师父的尸体渐渐被白雪覆盖。远处传来守陵人悠长的梆子声,惊起寒鸦掠过天际。
民国初年,北平城流传着"西太后好食驴肉丝"的传说。有人说慈禧太后因贪食驴肉早衰而亡,有人说驴肉张的后人得了疯病,还有人说东陵慈禧墓里陪葬着整头黑驴。
但真正知道真相的人,都已化作黄土。唯有御膳房的老太监们私下相传,当年慈禧太后用膳时,总会在驴肉里加野山参,而这道菜的发明者,正是那个暴毙在东陵的张守义。
至于驴肉张的作坊,早已在宣统年间关闭。唯有东四牌楼的老槐树记得,那里曾飘出过奇香,也埋下过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