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18 西太后好食驴肉丝(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光绪二十七年惊蛰,紫禁城御膳房的铜锅蒸腾着热气。掌案太监李德全踮着脚尖凑近灶台,鼻尖却被驴肉的腥臊味激得一缩:"张师傅,这驴肉的腥味去得可干净?"

正在翻勺的张守义额头沁着汗珠:"回李总管的话,小的用了七味香料,又添了三斤绍兴花雕,连煮带焖三个时辰。"他掀开锅盖,琥珀色的驴肉在浓汤里起伏,"您闻闻,这香气里可还带半点腥气?"

李德全半信半疑地吸了吸鼻子,突然脸色大变:"混账!这香味里怎么带着狐臊?"他抄起银筷夹了块肉丝,在烛火下反复端详,"你莫不是用了野驴肉?"

张守义扑通跪倒在地:"总管明鉴!这驴肉是从京东驴肉张那里订的,人家家养的黑驴,每日喂黑豆配枸杞,绝无半点野性。"他磕头时帽檐擦过青砖,"若有半句假话,小的甘愿受杖刑!"

李德全盯着颤抖的厨子,突然噗嗤笑出声:"逗你玩呢。这肉丝红亮如玛瑙,汤汁醇厚似琼浆,老佛爷尝了保管满意。"他拍了拍张守义的肩膀,"明儿卯时三刻记得送进宫,老佛爷今儿要在长春宫用早膳。"

望着李德全离去的背影,张守义瘫坐在地,后背的汗湿了整片衣襟。自从去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老佛爷西狩归来后,这御膳房的差事愈发难做了。前几日刚有个御厨因菜里少油星子被打了三十大板,如今他每道菜都要反复查验三遍。

二更梆子响过,张守义带着徒弟王五蹲在御膳房后巷。王五揉着酸痛的肩膀:"师傅,这驴肉要炖足三个时辰,咱们哪有工夫睡觉?"

"闭上你的乌鸦嘴!"张守义压低声音,"老佛爷尝遍天下珍馐,若不用心侍候,你我脑袋都得搬家。"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把这包野山参须子撒进汤里,记得别让旁人看见。"

王五接过纸包时,指尖触到张守义掌心的老茧:"师傅,您说老佛爷真能尝出这驴肉的不同?"

"能。"张守义望着宫墙上方的残月,"老佛爷的舌头比秤杆还灵,去年冬至的鹿肉,她只尝了一口就说少放了一味砂仁。"他突然攥紧王五的手腕,"记住,驴肉虽好,可不能多吃。上个月驴肉张的儿子吃多了驴肉,全身发起红疹子,像被开水烫过似的。"

卯时三刻,长春宫的琉璃灯映着慈禧太后晨起的身影。李莲英捧着金丝珐琅痰盂跪在一旁,看着太后将第三块驴肉丝送入口中。

"小李子,这驴肉的火候比上次足了些。"慈禧用银匙舀了口汤,"不过这香料配得不对,绍兴花雕放多了,盖住了驴肉本味。"

李莲英额头渗出冷汗:"老佛爷圣明,奴才这就去御膳房传话。"

"慢着。"慈禧放下汤匙,"哀家听说驴肉张家养的黑驴每日要喂黑豆配枸杞?"

"回老佛爷的话,确有此事。"李莲英躬身道,"奴才前日还见他们往宫里送了两头活驴,说是要现宰现做。"

慈禧突然轻笑一声:"这些奴才,倒会变着法儿哄哀家开心。"她起身走向窗边,晨雾中的宫墙泛着青灰色,"传哀家的话,明日起改在养心殿用膳,让御膳房把驴肉张的厨子也带进来。"

李莲英退下时,看见慈禧指尖轻轻摩挲着翡翠镯子,那是光绪帝去年中秋进献的。他知道太后此刻心情甚好,只是不知这驴肉的美味还能持续多久。

驴肉张的作坊设在东四牌楼附近,青砖灰瓦的院子里飘着肉香。张守义的父亲张德福正在后院给黑驴刷毛,看见儿子进来,脸上闪过一丝忧虑:"守义,宫里的差事还顺当?"

"爹,您放心。"张守义从怀里掏出个钱袋,"这是这个月的俸银,您留着给妹妹看病。"他望着圈里膘肥体壮的黑驴,"这些畜生养得可好?"

张德福叹了口气:"好是好,就是吃得太多。每日三斗黑豆,两斤枸杞,比人吃得都精贵。"他压低声音,"守义,我听说驴肉吃多了会伤身,你可别让宫里的人多吃。"

张守义心头一紧:"爹,您知道什么?"

"上个月老赵家的小子吃了驴肉,全身起红疙瘩,找郎中看说是血热妄行。"张德福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这是我托人从长白山弄来的野山参,你炖汤时放些进去,能中和驴肉的燥热。"

张守义接过瓷瓶,突然听见前院传来喧哗。他快步走出后院,看见几个戴瓜皮帽的汉子正揪着账房先生推搡:"驴肉张欠我们三个月的草料钱,今儿若不还清,就拆了这作坊!"

张守义正要上前理论,忽见一辆绿呢小轿停在门口。帘子掀开,露出李莲英尖瘦的脸:"驴肉张的人听着,老佛爷有旨,即日起作坊由内务府直管,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他扫了眼地上的账房先生,"至于这些债务,自有宫里替你们料理。"

张守义望着被抬走的绿呢小轿,突然想起父亲的话。驴肉的燥热,野山参的寒凉,这其中的平衡,难道真的只有他们父子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