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贾迎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一、贾迎春的人物背景

1.家族出身

贾迎春在贾府的家族地位较为特殊,她是荣府大老爷贾赦与一位姨娘所生之女,属于庶出。这一身份在封建家族等级分明的环境中,注定了她的地位不及嫡出子女。她的父亲贾赦,为人荒淫无道、冷漠自私,对迎春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导。在家庭事务中,贾赦只图自己享乐,全然不顾子女的感受和未来。而迎春的继母邢夫人,刁钻刻薄,对迎春也毫无温情可言,更多的是漠视和嫌弃。

迎春的异母哥哥贾琏,虽为兄长,但在复杂的家族关系中,对她也并未给予太多的关心和照顾。嫂子王熙凤精明能干、权势滔天,却也无暇顾及这位懦弱的小姑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迎春缺乏温暖和支持,逐渐形成了懦弱、胆小、与世无争的性格。家族背景如同沉重的枷锁,限制了她的成长和发展,使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为她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2.外貌形象

原着中对贾迎春外貌描写为“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她有着微微丰盈的肌肤,身材恰到好处,脸颊似新鲜荔枝般红润,鼻子如鹅脂般细腻。

从外貌上看,她的形象给人一种温柔、和善之感。“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直接点明了她的气质特点。这种外貌特征反映出她性格中温柔善良、与世无争的一面。她不像王熙凤那般精明干练、锋芒毕露,也不像探春那样精明强干、争强好胜。她的外貌和气质更倾向于内敛、柔弱,让人感觉她是一个容易亲近、不会与人发生冲突的人。然而,这种温柔和善的外貌下,也隐藏着她懦弱怕事的性格弱点,使她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公时,往往选择默默忍受,无力反抗。

3.居所环境

贾迎春在大观园的居所是紫菱洲上的缀锦楼。紫菱洲四周环绕着菱角,水面波光粼粼,景色清幽宁静。缀锦楼则是一座典雅的楼阁,建筑风格古朴,给人一种静谧、祥和之感。

这样的居所环境与迎春的性格十分契合。清幽宁静的氛围正对应着她温柔沉默、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她喜欢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独处,不喜欢参与过多的纷争。然而,居所的宁静也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边缘地位,如同这被人遗忘的角落。

从命运角度看,紫菱洲的菱角虽有生机,但也容易被风雨侵袭,这似乎预示着迎春命运的脆弱。她在这看似美好的环境中,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最终被父亲贾赦许配给孙绍祖,遭受虐待而死,就像紫菱洲的菱角在风雨中凋零一样,令人惋惜。

二、贾迎春的性格特征

1.温柔善良

贾迎春的温柔善良在诸多情节中都有体现。

在对待下人方面,她展现出极大的宽容。当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乳母拿去赌钱时,她并未大发雷霆,也不追究乳母的责任。即便绣橘和探春设法替她追回并惩处乳母,她却觉得“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这种态度体现出她对下人的体谅,不愿因财物之事让身边人陷入困境,希望维持和谐的相处氛围。

在与姐妹们相处时,她也总是以温和的态度相待。在大观园的日常活动中,她从不与人争抢风头,对于姐妹们的才华和表现,她总是给予默默的欣赏和支持。诗社活动里,她虽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但从不嫉妒,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以平和的心态参与其中,与姐妹们友好相处。

面对抄检大观园时司棋被逐的情况,她虽坚持立场,但内心也充满了伤感。她含泪对司棋说的话,既体现出她对司棋犯错的无奈,也流露出她对司棋的不舍和怜惜,并非是冷酷无情地将司棋抛弃。她的温柔善良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虽不强烈,却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慰藉。

2.懦弱怕事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这一情节,将贾迎春懦弱怕事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乳母拿去赌钱,这对她来说本就是一件失了颜面的事。然而,当绣橘和探春设法要替她追回并惩处乳母时,她却表现得极为懦弱。她称“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这种态度表明她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害怕惹出麻烦。

在贾母得知园中有人斗牌赌博,严惩迎春乳母时,邢夫人责备她不说说乳母,她也只是无奈回应“我说她两次,她不听也无法。况且她是妈妈”。她不敢对乳母强硬,不敢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尊严,任由乳母这般欺负,尽显懦弱与退缩。

抄检大观园时,丫鬟司棋因与表弟潘又安秘密往来被抄出“罪证”。司棋百般央求迎春援救,迎春虽伤心,但还是坚持让司棋离去。她虽清楚司棋犯下大错,但更多的是不敢违背众人的决定,不敢为司棋说情,害怕引火上身,这也是她懦弱怕事的体现。

迎春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父亲贾赦荒淫冷漠,继母邢夫人刁钻刻薄,他们对迎春缺乏关爱和教导,使她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支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她逐渐养成了懦弱、胆小、不敢反抗的性格,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只能默默忍受,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3.与世无争

贾迎春在诗社活动和姐妹相处中,充分展现出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

在诗社活动里,她作诗猜谜的能力远不及姐妹们。但她从不为此感到焦虑或嫉妒,而是坦然接受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当姐妹们才华横溢地吟诗联句时,她总是安静地倾听,给予真诚的赞美和欣赏,从不试图去争抢风头。她参与诗社活动,更多的是享受与姐妹们相聚的时光,而不是为了在才华上一争高下。

在与姐妹们相处时,她也总是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大观园中姐妹们性格各异,时常会有一些小摩擦和竞争,但迎春从不卷入其中。她不会为了一些小事与姐妹们计较,也不会为了争夺长辈的宠爱而耍心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中,还是在各种活动的安排上,她都表现得十分随和,尊重姐妹们的意见和选择,从不强行坚持自己的想法。

她的这种与世无争,并非是对生活的消极逃避,而是一种内心的淡泊和宁静。她深知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争斗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和伤害,所以选择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寻找安宁。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格,使她在贾府中虽然不引人注目,但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

4.木讷寡言

贾迎春木讷寡言的特点在原着中十分明显。在日常交流里,她话语极少,面对他人的交谈,常常只是安静倾听,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姐妹们热烈讨论诗词、趣事时,她往往只是微笑着附和,话语简短且缺乏热情。

在处理事情时,她也表现得不善言辞。如累金凤事件中,面对绣橘和探春的积极处理,她只是淡淡地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没有更多的解释和主张。抄检大观园时,司棋向她求救,她也只是简单地表明立场,没有过多安慰或挽留的话语。

这种木讷寡言的特点对她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贾府这个热闹的大家庭中,她因不善言辞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难以与姐妹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姐妹们可能觉得她不够热情、不够亲近,从而在相处中与她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她的木讷寡言也让她在面对他人的欺负时,无法有力地为自己辩解,进一步加剧了她在贾府中的弱势地位。

三、贾迎春的主要情节

1.累金凤事件

累金凤事件是《红楼梦》中展现贾迎春性格的重要情节。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她的乳母偷偷拿去赌钱。当时,迎春的丫鬟绣橘发现了此事,气愤不已,想要为迎春讨回公道。绣橘认为这金凤是迎春的重要首饰,乳母的行为不仅是偷窃,更是对迎春的不尊重。

然而,迎春面对此事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和懦弱。当绣橘和探春等人积极想要追回金凤并惩处乳母时,迎春却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淡淡地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她不愿因为这件事与乳母起冲突,也不想将事情闹大。即便后来邢夫人责备她不说说乳母,她也只是无奈地表示自己说过但乳母不听,且认为乳母是长辈,自己也没办法。

在整个事件中,迎春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她懦弱怕事、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她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害怕得罪乳母,更害怕引发更多的麻烦。这种处理方式也反映出她在贾府中缺乏安全感和自信,不敢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尊严。

该事件对迎春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迎春性格中的弱点,她就像一朵柔弱的花,在封建家族的复杂环境中,无力保护自己。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她悲惨命运的必然性,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家族里,她的懦弱和退让只会让她受到更多的欺负和伤害,为她后来被父亲许配给孙绍祖,遭受虐待而死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2.抄检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时,当众人来到贾迎春的住处紫菱洲缀锦楼,一场风波就此掀起。在迎春的房内,丫鬟司棋因与表弟潘又安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这一发现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司棋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司棋深知自己犯下大错,面临被驱逐的命运,于是百般央求迎春援救她。她眼中满是绝望和无助,希望迎春能念及多年的主仆情分,为她说情留下。然而,迎春的反应却令人意外。她虽含泪,却少见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迎春对司棋说:“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你瞧入画也是几年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两个,想这园里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说,将来终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罢。”

迎春的这番话,既体现出她对司棋犯错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她的无奈和悲观。她明白司棋犯的是有损妇德之大罪,求情不仅无用,还可能会牵连自己。她提到入画的事,说明她清楚在贾府的规矩面前,犯错之人难以逃脱惩罚。而那句“将来终有一散”,更是充分显示了她为人悲观随波逐流的心态。

从迎春对司棋被逐的反应可以看出,她并非冷酷无情之人,她对司棋的离去感到伤心,但在封建礼教和贾府规矩的重压下,她无力反抗,只能选择顺从。她的懦弱和胆小让她不敢为司棋争取一线生机,只能眼睁睁看着司棋被驱逐。这一情节进一步深化了迎春悲剧人物的形象,也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3.误嫁中山狼

贾迎春与孙绍祖的婚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婚姻背景充满了无奈与悲哀。孙绍祖系大同府人氏,祖上军官出身,现袭指挥之职,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

贾赦将迎春许配给孙绍祖,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贾赦为人荒淫无道,挥霍无度,欠下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为了抵债,他便狠心地把自己的女儿迎春嫁给了孙绍祖,用女儿的终身幸福来换取自己的一时安稳。

此外,贾赦对迎春缺乏关爱也是重要原因。在他眼中,迎春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意利用的工具,根本不考虑她的感受和未来。他执意不听他人劝阻,将迎春推入了火坑。而迎春懦弱的性格,也让她无力反抗父亲的安排,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摆布。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迎春的悲惨结局,她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被无情地送进了“狼窟”,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4.婚后悲惨遭遇

贾迎春误嫁孙绍祖,犹如柔弱的花朵落入了狂风暴雨之中,她的婚后生活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孙绍祖本就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他根本不把迎春这个公府千金放在眼里。判词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生动地描绘出孙绍祖的丑恶嘴脸。他仗着自己的权势和迎春父亲的把柄,肆意地对迎春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在精神上,孙绍祖常常恶语相向,辱骂迎春。他嫌弃迎春懦弱无能,嘲笑她在贾府中毫无地位。他全然不念夫妻情分,将迎春贬得一文不值,让迎春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迎春本就性格温柔善良、懦弱怕事,面对孙绍祖的辱骂,她只能默默忍受,独自在深夜里哭泣。

在肉体上,孙绍祖更是毫不留情。他稍有不顺心,便对迎春拳打脚。迎春那娇弱的身躯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暴力,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原本红润的脸颊也变得苍白憔悴。

这种悲惨的遭遇对迎春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在心理上,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恐惧之中。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她时常回忆起在贾府的日子,虽然也有不如意,但至少还有姐妹们的陪伴和温暖。而如今,她却身处一个冰冷的“狼窟”,无人可以倾诉,无人可以依靠。

在身体上,她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肉体折磨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疾病缠身。她常常感到头晕目眩、浑身无力,连走路都变得困难。

最终,在孙绍祖的长期虐待下,迎春如同判词中所说“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仅仅一年时间,她就香消玉殒,结束了这悲惨的一生。她的死,是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也是那个黑暗社会的悲剧写照。

四、贾迎春的判词与曲子解读

1.正册判词解析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短短二十字,精准地概括了贾迎春悲惨的命运。

“子系中山狼”,“子系”合起来是“孙”字,明确指出这里说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则是对孙绍祖丑恶本质的生动刻画。在古代寓言中,中山狼是那种恩将仇报、凶狠残暴的形象。孙绍祖正是如此,他出身军官家庭,现袭指挥之职,一朝得势便骄奢淫逸、作践妇女。他全然不念与迎春的夫妻情分,也不顾及贾府的门第,肆意妄为。

“得志便猖狂”进一步描绘了孙绍祖的恶行。他仗着自己的权势和迎春父亲贾赦的把柄,对迎春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他辱骂迎春,拳脚相加,毫无怜悯之心。在他得志之后,便将自己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把迎春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

“金闺花柳质”,形象地描绘出迎春的身份和气质。她是贾府的二小姐,生长在富贵之家,如金闺中的花柳般娇弱美丽。她温柔善良、懦弱怕事,不谙世事,如同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摧残。

“一载赴黄粱”则预示了迎春悲惨的结局。“黄粱”在这里象征着虚幻的梦境,暗示迎春短暂的一生如同一场梦。她嫁给孙绍祖后,仅仅一年时间,就被折磨致死。她的生命如同流星般短暂,还未来得及绽放,就已凋零。

这首判词精准地预示了迎春的命运,她在封建包办婚姻的枷锁下,成为了牺牲品。孙绍祖的残暴和封建制度的压迫,让她柔弱的生命不堪重负,最终香消玉殒。判词也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对人性的摧残。

2.《喜冤家》曲子剖析

《喜冤家》曲子以悲愤的笔触,深刻描绘了贾迎春悲惨的婚姻遭遇,饱含着对她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直接点明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是个毫无情义的恶徒。他全然不顾与贾府的所谓“世交”情谊,不念迎春作为公府千金的身份,在婚后肆意妄为。孙绍祖本就骄奢淫逸,一朝得势便原形毕露,将迎春推入痛苦的深渊。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进一步刻画了孙绍祖的丑恶嘴脸。他沉迷于声色犬马,只知贪图享乐,对迎春毫无夫妻情分可言。他的行为不仅是对迎春个人的伤害,更是对封建礼教和公府尊严的践踏。

“窥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形象地描绘了孙绍祖对迎春的肆意作践。迎春本是侯门艳质、公府千金,如娇花般柔弱美丽,却在孙绍祖的折磨下,如同蒲柳般任人践踏,尊严尽失。这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迎春命运的悲惨和孙绍祖的残暴无情。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则充满了对迎春的惋惜和哀叹。迎春如花般的生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被孙绍祖折磨得香消玉殒。她的芳魂艳魄在世间飘荡,无处安息,令人痛心疾首。

这首曲子通过对孙绍祖恶行的批判和对迎春悲惨命运的哀叹,深刻揭示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罪恶。在那个时代,女子的婚姻往往由父母包办,她们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伴侣,只能任由命运摆布。迎春就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她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一个缩影,引发了人们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五、贾迎春悲剧命运的成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贾迎春悲惨命运的形成,家庭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贾赦的荒淫冷漠,如同冰冷的寒风,无情地摧残着迎春柔弱的心灵。贾赦为人荒淫无道,只知贪图享乐,对子女的成长和未来毫不关心。他为了一己私利,欠下孙家五千两银子后,竟将迎春当作抵债的物品,毫不留情地把她推入火坑。在他眼中,迎春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意牺牲的筹码,根本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感受和幸福。这种冷漠的父爱,让迎春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助。

继母邢夫人的刁钻刻薄,更是让迎春的生活雪上加霜。邢夫人对迎春毫无温情可言,更多的是嫌弃和漠视。她不仅不关心迎春的生活和成长,还时常责备她,对她进行言语上的攻击。在累金凤事件中,邢夫人得知迎春的乳母偷拿金凤去赌钱后,没有安慰迎春,反而责备她不说说乳母,全然不顾迎春的感受。邢夫人的这种态度,让迎春在家庭中更加孤立无援,也让她的性格变得更加懦弱和胆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