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叶氏行医(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破晓之明:天命之烬》最新章节。

叶语闲带着林黛玉和贾宝玉缓步走进了前院的一处偏屋,那是他特地辟出来的一间“医馆”兼“实验间”。屋内布置整洁,一张木榻临窗而设,旁边摆着几个药柜与一张长案,上面铺着各式银针、药罐,还有他从仓库中取出的奇形仪器。

这处屋子虽不大,却是整个叶家宅中最为“现代”的角落之一。平日家眷后院不得擅入,此时黛玉入内,已是破例。

“你俩都算是我的人吧,而且这里是医馆,我也算主治。”叶语闲半开玩笑地说道,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就别跟我讲什么男女有别了。该配合的配合,该脱外套的脱外套——我可不是没见过小姐们的胳膊。”

林黛玉本有些羞赧,闻言却也低下头轻轻点了点,算是默许。

他让黛玉躺下,动作娴熟地将一盏油灯拨亮,将灯光挪到她一侧。接着,他探身过去,让她张嘴,仔细看了看喉咙和舌苔,又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听诊器模样的东西贴上黛玉的胸口与后背。

“深吸气……停……再来一口。”

黛玉乖乖依言,只是面色微红,神色羞怯。她从未经历过如此检查,但叶语闲的态度平和如常,反倒让她放松了些。

贾宝玉站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终于忍不住道:“叶大哥,这……你不号脉吗?”

叶语闲一边调整听诊器,一边漫不经心地答道:“号脉嘛,看个头疼脑热还行。可你林妹妹这病,不是靠号脉号得出来的。肺有痰鸣,有压迫,有空鸣,我得听肺。”

他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没有半分轻佻,反倒是专业得很。

“我学的不是传统中医,”他继续说道,“也不打算遵从你们这边‘望闻问切’那一套规矩。因为——姑娘的病,在传统医学上,最多只能拖延,谈不上根治。”

听完一番话,宝玉倒是被他说得愣住了,黛玉的脸色也更加复杂了几分。

叶语闲收起器具,在一旁坐下,语气恢复了平常调侃的那种温和,“不过好消息是,我觉得治起来问题不算太大。”

他顿了顿,补充:“但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等小年那天,我再给黛玉姑娘扎针,还得打一针药水进去,疗效才会起效。”

“打一针药水?”贾宝玉惊讶地看着他,“不就是扎针,怎么还要等?”

“因为我要等橘子皮发个霉。”叶语闲说得理所当然,“而且我还得喂它们喝水。”

这话听得贾宝玉一头雾水,黛玉也颇为茫然。

“你们别管这些细节。”叶语闲起身走向药柜,一边说着,“我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负责到底。但前提是这法子对你这病是真有用。两天后,等我准备好,咱们再做这场治疗。”

林黛玉沉默片刻,最终轻轻点头,“我信你。”

贾宝玉也握住她的手,点头道:“那我们就听叶大哥的。”

叶语闲回过头,轻声一笑。

“你们就安心等着吧,我这两天——让橘子皮发个霉。”

走出主宅,叶语闲脚步未停,沿着一条铺满青石的回廊径直前往后院药房。

这处药房,是他亲手主持布置的“复合药研所”,并非传统意义上堆满草药的医馆,而是参照后世实验空间所规划,占据一整排屋舍,分门别类设有洗药间、晒药廊、藏药阁、熬药房,另辟有独立的温室实验间与简陋无菌操作台,甚至连地砖都选用了特制防潮石材。

刚踏入药房,一众着灰袍的药师便迎了上来,恭敬地行礼。

“叶大人。”

为首的是一位五旬老药师,曾在江南医馆当过总掌药,阅药无数,对药理自负。

“都在啊。”叶语闲点点头,径自穿过内廊,来到靠东侧温室间,“我有事吩咐你们,暂时放下手头的活。”

几人面面相觑,仍是依言跟了上去。

叶语闲随手拣了一只干净的竹编盘,在里面垫了一层润布,又取出一堆刚剥下的新鲜橘皮,逐片平摊于上。

一名年轻些的药师忍不住开口:“叶大人,这橘皮是要制陈皮么?可这屋中湿气重、气不通,照理说不宜存放,若久而久之……”

“会发霉?”叶语闲头也不抬,“正是我要的。”

说罢,他“啪”地一声将最后一片橘皮拍在盘中,橘香四散,湿润的空气里混着淡淡的涩味。

众人皆是一愣。

“从今日起,每隔半个时辰用清水轻喷一遍,不能让它干。气窗不用开,保持潮气。我要看它发霉。”

老药师皱眉:“这……是要……”

“培养霉。”叶语闲淡淡道,“我要从中取用某种菌体精华,之后再配合特制溶液施药。”

他顿了顿,又道:“明日还要备一块猪皮,熬出胶来,冷凝之后放进无菌罩下,另备石片、银刀、镊子、火酒。那无菌罩,是上次我让小林照我的图纸做的,记得么?”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