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陈平(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刘邦听后,虽然心中有些犹豫,但此时已别无他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于是咬咬牙,依计而行。

陈平派人用重金在楚军中四处散布谣言,说钟离眛功劳极大,却一直未被封王,他心怀不满,欲与汉军联合,共同灭掉楚国,然后瓜分楚国的土地;又对项羽派来的使者进行区别对待。

当使者到来时,先以丰盛的酒宴热情款待,故意让使者误以为是在招待范增的使者。

可当得知是项羽的使者后,又立刻换成粗茶淡饭,态度也变得十分冷淡。

使者回去后,将此事如实禀报给项羽,项羽果然中计,对钟离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

同时,他对范增也开始心生嫌隙。

范增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

他找到项羽,大声说道:“天下大事如今已基本定局,君王您自己好自为之吧!我请求告老还乡,安度晚年。”

项羽此时已被陈平的反间计迷惑了心智,竟没有挽留范增。

范增在回乡的途中,又气又急,背上的毒疮发作,最终悲愤离世。

项羽失去了范增这一重要谋士,犹如失去了左膀右臂,实力大减。

范增死后,刘邦依旧被困在荥阳,形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陈平见状,又想出了一条妙计。

他让两千名女子扮成士兵,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从荥阳东门出城。

楚军见汉军突然出城,以为是刘邦要突围,顿时全军出动,将东门围得水泄不通。

而刘邦则趁机带着少数精锐部队,从西门悄然逃脱。

此计成功后,刘邦得以保存实力,与项羽继续展开周旋。

后来,韩信在平定齐国后,派人向刘邦请求封自己为假齐王。

刘邦得知此事后,顿时火冒三丈,他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我被困在此处,日夜盼着他来救援,他却想着自立为王!”

就在刘邦大发雷霆之时,陈平悄悄踩了刘邦一脚,同时向他使了个眼色。

刘邦瞬间醒悟过来,意识到此时不能得罪韩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立刻改口道:“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齐王,何必做假齐王!”

随后,刘邦派张良前去齐国,正式封韩信为齐王。

这一举措稳住了韩信,避免了内部矛盾的激化,使得刘邦能够继续集中精力与项羽对抗。

刘邦称帝后,天下初定,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一次,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

刘邦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他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大臣们纷纷建议刘邦立刻派兵征讨韩信,可刘邦深知韩信军事才能卓越,若贸然出兵,胜负难料,很可能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给刚刚建立的汉朝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他问计于陈平。

陈平深知韩信的厉害,也明白此时不能轻易动武。

他沉思片刻后,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名,在陈县会见诸侯。

他分析道:“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必然会前来拜见。到时候,大王只需派几个壮士,便可趁机将他擒获,这比兴师动众地去征讨要容易得多,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

刘邦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依计而行。

韩信果然不知是计,前来拜见刘邦。

刘邦事先安排好的壮士一拥而上,将韩信当场擒获,带回了洛阳。

后来,刘邦念及韩信的赫赫战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刘邦晚年,匈奴冒顿单于不断侵扰北方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刘邦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亲率大军出征。

然而,他却中了匈奴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山上粮草断绝,士兵们饥寒交迫,士气低落,形势万分危急。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陈平再次挺身而出,献上了一条奇计。

他派人暗中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对她说:“汉朝有许多貌若天仙的美女,若单于继续围困,汉朝必定会派美女求和。到时候,这些美女来到匈奴,您的地位恐怕就会受到威胁。”

阏氏听后,心中十分担忧。

她深知自己的美貌在众多汉朝美女面前,恐怕难以相提并论,一旦汉朝真的送来美女,自己很可能会失宠。

于是,她在单于面前苦苦劝说,让他撤围。

冒顿单于原本就与韩王信的部将王黄、赵利约定好会师的时间,但他们却迟迟未到,单于担心他们与汉军勾结,于是听从了阏氏的建议,下令解开了包围圈的一角。

刘邦抓住这个机会,率领大军迅速突围,这才得以脱险。

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握了朝政大权。

陈平担任丞相,表面上对吕后言听计从,曲意逢迎,实则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吕后一心想封诸吕为王,以巩固吕氏家族的势力。

她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许多大臣都表示反对,认为这违背了刘邦生前“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约。

但陈平却假意赞同,他说:“太后英明,如今天下太平,封诸吕为王,乃是顺应民心之举。”

吕后听后,十分高兴,对陈平更加信任。

然而,陈平并非真心支持吕后封诸吕为王,他只是为了避免与吕后正面冲突,保存实力。

在私下里,他与太尉周勃等人秘密联络,商讨如何应对吕氏家族的威胁。

吕后死后,陈平觉得时机已到,他与周勃合谋,发动政变,诛杀了诸吕,成功地恢复了刘氏江山的统治。

汉文帝即位后,陈平与周勃共任丞相。周勃因在诛吕行动中功劳最大,在朝中威望极高,每次退朝时,都昂首挺胸,得意洋洋。

而陈平则十分谦逊低调,从不居功自傲。

汉文帝对国家事务十分关心,经常在朝堂上询问一些具体的情况。

有一次,汉文帝问周勃:“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顿时一愣,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汉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

周勃急得满头大汗,还是答不上来。汉文帝见状,心中有些不满,于是转头问陈平。

陈平不慌不忙,从容答道:“这些问题都有专门负责的官员。陛下若问判决案件的情况,可以询问廷尉;若问钱粮收支情况,可以询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又问:“那你这个丞相负责什么呢?”

陈平微微一笑,说道:“丞相的职责,在于辅佐天子,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亲诸侯;外镇四夷,内使卿大夫各尽其职。”

汉文帝听后,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对他更加敬重。

周勃看到陈平对答如流,而自己却一问三不知,心中十分惭愧,意识到自己确实不如陈平。

不久之后,他主动辞去丞相之职,陈平成为了唯一的丞相。

晚年的陈平,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心中感慨万千。

他曾对家人说:“我一生多阴谋,这是道家所忌讳的。我的后代或许会因此而断绝,就算不绝,也会因祸事而衰败。”

然而,他的智慧和谋略,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文帝二年,陈平病逝,谥号献侯。

他从一个贫寒书生,凭借着过人的智慧、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历经数朝,成为西汉开国功臣,为汉朝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传奇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智慧与谋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