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汉昭帝刘弗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西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汉武帝刘彻那震古烁今的统治之后,一位少年天子登上了舞台,他就是汉昭帝刘弗陵。
尽管他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却在大汉的天空中划过了一道极为耀眼的光芒,在历史的长河里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公元前94年,长安的钩弋宫仿佛被一层神秘的光晕所笼罩。
就在这一年,刘弗陵在这里呱呱坠地,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有着一段令人称奇的经历。
传说钩弋夫人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刘彻路过河间时,有善于望气的方士称此地有奇女子。
当汉武帝派人寻到钩弋夫人时,他轻轻一掰,钩弋夫人紧握的手便伸展开来,手中还握着一个小玉钩,因此得名。
而刘弗陵更是神奇,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四个月才出生,这与上古尧帝的诞生传说极为相似,汉武帝大喜,将钩弋夫人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这份特殊待遇似乎预示着刘弗陵不平凡的未来。
幼年的刘弗陵在宫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他聪明伶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汉武帝对这个小儿子宠爱有加,常常将他带在身边,给他讲述治国理政的故事,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汉武帝的熏陶下,刘弗陵从小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和沉稳,他对国家大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认真倾听大臣们的奏报,思考其中的利弊。
他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疑问,常常向汉武帝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汉武帝总是耐心地解答,看着这个聪慧的儿子,心中满是欣慰,越发觉得这个孩子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然而,宫廷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汉武帝晚年,一场惊天动地的巫蛊之祸爆发,整个皇宫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惧之中。
太子刘据被奸臣江充等人诬陷,被迫起兵诛杀江充,但最终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含冤自尽。
这场灾难如同一场狂风暴雨,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让刘弗陵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在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的其他皇子们开始觊觎太子之位。
燕王刘旦在太子死后急于求成,上书汉武帝,想回京担任皇宫守卫,以谋取太子之位,却触怒武帝,不仅使者被杀,还被削去三县。
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却又不敢公然反抗,只能在自己的封地里暗自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广陵王刘胥生性好逸恶劳,行为举止毫无法度,整日沉迷于游乐之中,根本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不得武帝喜爱。
齐怀王刘闳和昌邑哀王刘髆,又都早逝,这让汉武帝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种情况下,年幼却聪慧异常、体格健壮且举止沉稳的刘弗陵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
汉武帝认为他颇有自己年少时的风范,最终决定立他为太子。
但汉武帝深知“子幼母壮,女主乱政”的隐患,为了大汉江山的长治久安,他狠下心赐死了钩弋夫人。
这一年,刘弗陵年仅5岁,便在懵懂中失去了母亲,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
当刘弗陵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他小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这么做,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躲在被窝里哭泣。
但他也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要坚强起来。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年仅8岁的刘弗陵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史称汉昭帝。
一个8岁的孩子,本该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然而刘弗陵却不得不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刘弗陵即位后,大赦天下,尊奉姐姐鄂邑公主为长公主,追赠生母钩弋夫人为皇太后,并为她修建云阳陵墓。
在朝堂上,汉武帝临终前精心挑选的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加封金日磾为车骑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任御史大夫,太仆上官桀任左将军,让他们共同辅佐刘弗陵。
霍光本是霍去病的异母弟,他为人谨慎,侍奉汉武帝二十多年,从未有过差错,深受武帝信任。
金日磾则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归降汉朝后,对汉朝忠心耿耿。
上官桀和桑弘羊也都是朝中重臣,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
然而,这些大臣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和诉求,朝堂之上很快便暗潮涌动。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秋七月天降大雨,冲断渭桥。
刘弗陵大赦天下,百姓每百户赐一头牛及酒。
八月,刘泽谋反,意图杀害青州刺史隽不疑,被发觉后诛杀,隽不疑升为京兆尹。
九月,金日磾去世,霍光独掌政事大权。
霍光与上官桀本是姻亲,霍光每次休沐外出,上官桀代替处理政务。
后来两人因捕斩反贼重合侯马通有功,分别被封为博陆侯和安阳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桀父子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与霍光产生矛盾。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鄂邑长公主为刘弗陵挑选皇后。
上官安想将自己六岁的女儿送入宫中为后,遭霍光拒绝后,通过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游说长公主,最终其女上官氏成为皇后。
此后,上官桀父子为回报鄂邑长公主,并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与霍光在丁外人封侯等事情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加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因为子弟谋官被霍光拒绝,也对霍光心怀不满。
而燕王刘旦因未被立为皇帝,同样心怀怨恨,这些势力逐渐联合起来,意图扳倒霍光,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上官桀等人表面上对霍光恭敬有加,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着阴谋。
他们频繁地在鄂邑长公主的府邸秘密聚会,商讨着如何才能一举击败霍光。
桑弘羊凭借着自己在朝中多年积累的人脉,四处拉拢对霍光不满的官员,壮大自己的势力。
燕王刘旦则在自己的封地里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起兵响应。
而上官桀父子则利用自己在宫中的职务之便,密切监视着霍光的一举一动,寻找着可以攻击的破绽。
面对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年少的刘弗陵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冷静与睿智。
上官桀等人派人趁霍光休沐时,假借燕王名义上疏揭露霍光的阴谋,称霍光专权放肆,出行仪仗宛如帝王,还私自调动羽林军,恐有不良企图。
他们企图让刘弗陵直接发下奏书,然后由桑弘羊联合朝臣胁迫霍光退位。
然而,年仅14岁的刘弗陵收到奏书后却未下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