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给她开门这件事,错把气都撒在了宝玉身上。到了第二天,又恰好赶上饯花之期,她本就满心的无名怒火无处发泄,这下又勾起了伤春的愁绪,便拿着些残花落瓣去掩埋,情不自禁地感花伤己,哭了几声后,随口吟诵了几句。没想到宝玉在山坡上听到了,起初只是点头感叹;后来听到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等句子时,不禁悲痛得倒在山坡之上,怀里兜着的落花撒了一地。想想林黛玉那如花似玉的容貌,将来也会有消失不见的时候,怎能不让人心碎肠断!既然黛玉最终会无可寻觅,以此类推,像宝钗、香菱、袭人等人,也终会有这样的一天。宝钗等人都有不可追寻之日,那自己又将身在何处呢?况且连自身都不知会去往何方,那这地方、这园子、这花、这柳,又不知该属于谁了!—— 宝玉如此反复思量,真不知道此时自己到底算什么,一无所知,恨不得逃离这世间的造化,挣脱尘世的罗网,才能排解心中的悲伤。正所谓: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林黛玉正沉浸在伤感之中,忽然听到山坡上也传来悲声,心里想着:“人人都笑我有些痴傻,难道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痴人不成?” 想着,抬头一看,原来是宝玉。林黛玉看到他,便说道:“啐!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个狠心短命的……” 刚说到 “短命” 两个字,又连忙捂住了嘴,长叹一声,转身就走。
这边宝玉悲痛了一阵,忽然抬头发现黛玉不见了,便知道黛玉看到他后躲开了,自己也觉得无趣,抖了抖身上的土站起来,下山沿着原路往怡红院走去。正巧看见林黛玉在前面走,他连忙追上去,说道:“你先站住。我知道你不理我,我就说一句话,说完以后就不再纠缠你。” 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本想不理他,但听他说 “只说一句话,从此就不再纠缠”,这话里似乎有深意,便不得不站住说道:“有什么话,你说吧。” 宝玉笑着说:“其实是两句话,说了以后你听不听?” 黛玉听了,转身就走。宝玉在她身后叹道:“既然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又何必当初那样呢!” 林黛玉听到这话,不由得停住脚步,回头问道:“当初怎么样?今天又怎么样?” 宝玉叹着气说:“当初姑娘刚来的时候,哪次不是我陪着你玩笑?只要是我心爱的东西,姑娘想要,拿去就是;我爱吃的东西,只要听说姑娘也爱吃,我就赶紧收拾得干干净净,等着姑娘来吃。我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在一张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事情,我怕姑娘生气,都会替丫头们想到。我心里一直想着,咱们姊妹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亲密、热络,和和气气的,才能显得比别人更亲近。可如今,谁能想到姑娘长大了,心思也变了,不把我放在眼里,反倒把宝姐姐、凤姐姐这些外人放在心上,对我却是三天不理、四天不见的。我又没有亲哥哥亲姐姐。—— 虽然有两个兄弟,但你难道不知道他们和我是同父异母的吗?我就像你一样,也是独来独往的,我以为咱们的心思是一样的。谁知道我这是白操心了,满心的委屈都没处诉说!” 说着说着,忍不住掉下泪来。
黛玉听了这些话,又看到宝玉这副模样,心里顿时凉了大半,也忍不住落下泪来,低下头不说话。宝玉见她这副神情,便又说道:“我也知道我现在可能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但不管我怎么不好,我绝对不敢在妹妹面前犯错。就算有一两分错处,你可以教导我,让我下次改正,或者骂我几句,打我两下,我都不会灰心。可谁知你总是不理我,让我摸不着头脑,失魂落魄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算我死了,也是个冤死鬼,任凭高僧高道来做法事超度,我都无法超生,还得你帮我把事情说清楚,我才能投胎转世呢!”
黛玉听了这番话,不知不觉把昨晚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便说道:“你既然这么说,那昨天我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让丫头给我开门?” 宝玉惊讶地说:“这话从何说起啊?我要是这么做了,立刻就死!” 林黛玉啐了一口说:“大清早的,说什么死呀活的,也不忌讳。你就说有这事儿还是没有,发什么誓呢。” 宝玉说:“我真的没看见你去。当时宝姐姐在那儿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林黛玉想了想,笑着说:“哦,想来是你的丫头们偷懒,没好气地敷衍人,也是有的。” 宝玉说:“肯定是这个原因。等我回去问问是谁,好好教训她们一顿。” 黛玉说:“你的那些丫头们确实该教训教训,只是按理说我不该说这话。今天得罪了我还算小事,要是明天宝姑娘或者其他什么姑娘来了,也被她们得罪了,那事情可就大了。” 说着,抿嘴笑了起来。宝玉听了,又是咬牙,又是忍不住笑。
两人正说着话,只见丫头来请他们去吃饭,于是便一起往前厅走去。王夫人看见林黛玉,便问道:“大姑娘,你吃鲍太医开的药,感觉好些了吗?” 林黛玉说:“也就那样吧。老太太还让我吃王大夫的药呢。” 宝玉说:“太太您不知道,林妹妹这是内症,天生身体就弱,所以经不住一点风寒,吃两剂煎药把风寒散了就好,之后还是吃丸药比较好。” 王夫人说:“前几天大夫说了一种丸药的名字,我给忘了。” 宝玉说:“我知道那些丸药,估计是让她吃人参养荣丸吧。” 王夫人说:“不是。” 宝玉又说:“那是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再不然,就是麦味地黄丸?” 王夫人说:“都不是。我只记得名字里有‘金刚’两个字。” 宝玉摊开双手笑着说:“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金刚丸’。要是有‘金刚丸’,那岂不是还有‘菩萨散’了!” 这话把满屋子的人都逗笑了。宝钗抿着嘴笑道:“我猜是天王补心丹吧。” 王夫人笑着说:“对,就是这个名字。如今我也糊涂了。” 宝玉说:“太太您可不糊涂,都是被‘金刚’‘菩萨’这些词给弄糊涂了。” 王夫人说:“你这混小子,又欠你老子揍你了。” 宝玉笑着说:“我老子才不会因为这个揍我呢。”
王夫人又说:“既然有这个药名,明天就叫人去买些来吃。” 宝玉笑着说:“这些药都不管用。太太您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给妹妹配一副丸药,保证吃一副就好。” 王夫人说:“胡说八道!什么药这么贵?” 宝玉笑着说:“我是说真的,我这个方子和别的不一样。药名也很古怪,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就说那刚出身的胎盘,人形带叶的人参,三百六十两都买不到的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稀奇,只是在配药里常见。而那作为主药的,说出来能吓您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两年,我才把这方子给他。他拿了方子去,又找了两三年,花了上千两银子,才把药配成。太太要是不信,问问宝姐姐就知道了。” 宝钗听了,笑着摆摆手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说过。你别让姨娘问我。” 王夫人笑着说:“还是宝丫头老实,不撒谎。” 宝玉站在那儿,听到这话,转身拍了一下手,说道:“我说的可是真话,反倒说我撒谎。” 正说着,忽然转身,只见林黛玉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还用手指头在脸上比画着,羞他。
凤姐在里间屋里看着下人摆放桌子,听到他们这么说,便走过来笑着说:“宝兄弟没撒谎,这事是有的。前几天薛大哥亲自来找我要珍珠,我问他做什么用,他说配药。他还抱怨说,不配也就罢了,没想到这么麻烦。我问他配什么药,他说是宝兄弟的方子,说了好多药名,我也没工夫听。他说不然就买几颗珍珠,可一定要是头上戴过的,所以来问我要。他说:‘妹妹要是没有散的珍珠,珠花上的也行,拆下来给我,过后我挑好的再给妹妹重新串起来。’我没办法,把两枝珠花拆了给他。他还拿了一块三尺上好的大红纱,去乳钵里研磨,过滤药面子呢。” 凤姐每说一句,宝玉就念一声佛,说:“太阳都照到屋子里了!” 凤姐说完,宝玉又说:“太太您想想,这还只是将就着配的。要是按正儿八经的方子,这珍珠宝石一定要从古坟里找,那些古代富贵人家陪葬的头饰,拿来才好。可如今哪能为了这个去刨坟掘墓啊,所以活人戴过的,也勉强能用。” 王夫人说:“阿弥陀佛,可别这么说!就算坟里有这些东西,人家都死了几百年了,这会儿去翻尸盗骨的,就算做成药也不灵验!”
宝玉对林黛玉说:“你听见了吧,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吗?” 他脸朝着黛玉说话,眼睛却瞟着宝钗。黛玉便拉着王夫人说:“舅母您听听,宝姐姐不帮他圆场,他反倒拿话来堵我。” 王夫人也说:“宝玉就会欺负你妹妹。” 宝玉笑着说:“太太您不知道原因。宝姐姐以前在家住着,薛大哥哥的事儿她不清楚,何况现在住在园子里,就更不知道了。林妹妹刚才还在背后羞我,以为我撒谎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来叫宝玉和林黛玉去吃饭。林黛玉也不叫宝玉,起身拉着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等宝玉一起走。林黛玉说:“他不吃饭了,咱们走。” 那丫头说:“他吃不吃,也得等他一起去。老太太要是问起来,得让他说。” 黛玉说:“那你就等着吧,我先走了。” 说完就出去了。宝玉说:“我今天还跟着太太一起吃吧。” 王夫人说:“算了,算了,我今天吃素,你去好好吃你的饭吧。” 宝玉说:“我也跟着吃素。” 说着就对那丫头说 “你走吧”,自己先跑到桌子边坐了下来。王夫人对宝钗等人笑着说:“你们只管吃你们的,别管他。” 宝钗笑着说:“你还是赶紧去吧。不管吃不吃,陪林姑娘走一趟,她心里正不痛快呢。” 宝玉说:“别管她,过一会儿就好了。”
不一会儿吃完饭,宝玉一来怕贾母惦记,二来也记挂着林黛玉,急忙要茶漱口。探春和惜春都笑着说:“二哥哥,你整天都在忙些什么呀?吃饭喝茶都这么匆匆忙忙的。” 宝钗笑着说:“你让他赶紧吃完去看林妹妹吧,别让他在这儿瞎搅和了。”
宝玉喝完茶,便出门了,一直往西院走去。巧的是,走到凤姐儿院门前时,只见凤姐儿蹬着门槛,正用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在挪动花盆。凤姐儿瞧见宝玉来了,笑着招呼道:“你来得正好。进来,进来,帮我写几个字。” 宝玉没办法,只好跟着进了屋。到了屋里,凤姐儿让人取来笔、砚和纸,对宝玉说:“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等用的各色纱一百匹,金项圈四个。” 宝玉疑惑地问:“这算什么呀?既不是记账,又不是礼物清单,该怎么写呢?” 凤姐儿说:“你就照着写,反正我自己心里明白就行。” 宝玉听她这么说,只好提笔写了下来。凤姐儿一边把纸收起来,一边笑着说:“还有件事跟你说,不知道你答不答应。你屋里有个叫红玉的丫头,我想把她要来使唤,明天我再给你挑几个好丫头,行不行?” 宝玉说:“我屋里丫头也不少,姐姐要是喜欢谁,尽管叫去,何必问我呢。” 凤姐儿笑着说:“既然这样,我这就叫人带她走了。” 宝玉说:“尽管带走。” 说完就准备离开。
凤姐儿喊道:“你回来,我还有话要说。” 宝玉说:“老太太叫我呢,有话等我回来再说吧。” 说完,就来到了贾母这边,发现大家都已经吃完饭了。贾母见他来了,便问:“跟你娘一起吃饭,都吃了什么好东西呀?” 宝玉笑着回答:“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我倒是多吃了一碗饭。” 接着又问:“林妹妹在哪儿呢?” 贾母说:“在里头屋里呢。”
宝玉走进屋,只见地上有个丫头在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在打粉线,黛玉正弯着腰,拿着剪子裁剪着什么。宝玉走上前,笑着问:“哦,这是在做什么呢?刚吃完饭,就这么低着头忙活,一会儿该头疼了。” 黛玉没搭理他,继续忙着裁剪。一个丫头说:“那块绸子的角儿还不够平整,再熨一熨吧。” 黛玉把剪子一扔,说道:“别管它,过一会儿自然就好了。” 宝玉听了,心里直犯嘀咕。
这时,宝钗、探春等人也来了,和贾母聊了一会儿天。宝钗走进来,问:“林妹妹在做什么呢?” 看到林黛玉在裁剪,便笑着说:“妹妹越来越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 黛玉笑着说:“这也就是随便弄弄,哄人罢了。” 宝钗笑着说:“我给你讲个笑话,刚才说到那个药,我说我不知道,宝兄弟心里就不痛快了。” 林黛玉说:“别理他,过一会儿就好了。” 宝玉对宝钗说:“老太太要打骨牌,正缺人呢,你去陪老太太打骨牌吧。” 宝钗听了,笑着说:“我是为了打骨牌才来的吗?” 说完就走了。
林黛玉说:“你倒是去吧,这儿有老虎,小心把你吃了!” 说完又继续裁剪。宝玉见她还是不理自己,只好赔着笑说:“你也出去逛逛,再回来裁剪也不迟。” 林黛玉始终不搭理他。宝玉便问丫头们:“这是谁让裁剪的呀?” 林黛玉见他问丫头,就说:“不管是谁让我裁剪的,都跟二爷你没关系!” 宝玉正想说话,这时有人进来回禀说 “外头有人请”。宝玉听了,赶忙抽身出去。黛玉对着外面说:“阿弥陀佛!等你回来,我都死了算了。”
宝玉出门,来到外面,只见焙茗说:“冯大爷家请您呢。” 宝玉一听,知道是因为昨天的约定,便说:“我去拿衣裳。” 说完就往书房走去。焙茗一直来到二门前等人,这时,一个老婆子走了出来,焙茗上前说道:“宝二爷在书房里等着出门的衣裳,您老进去给带个信儿。” 那老婆子骂道:“放你娘的屁!好啊,宝二爷如今在园子里住着,跟着他的人也都在园子里,你倒跑这儿来带信儿了!” 焙茗听了,笑着说:“骂得对,是我糊涂了。” 说完,便径直往东边二门走去。巧的是,门上的小厮正在甬路下面踢球,焙茗把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小厮跑了进去,过了好一会儿,抱着一个包袱出来,递给了焙茗。回到书房,宝玉换好衣服,让人备好马,只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出发了。
一行人径直来到冯紫英家门口,有人进去通报了冯紫英,冯紫英出来迎接他们进去。只见薛蟠已经在那儿等了很久,还有许多唱曲儿的小厮,以及唱小旦的蒋玉菡、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大家相互见了礼,然后喝茶。宝玉端着茶,笑着说:“前几日您说的幸与不幸的事儿,我日夜都在想着,今天一听到召唤就赶紧来了。” 冯紫英笑着说:“你们这表兄弟俩还真是实在。前几天我不过是找个借口,真心想请你们来吃顿饭,又怕你们推脱,所以才那么说。没想到今天一邀请,你们都信以为真了。” 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接着便摆上了酒席。众人依次坐下,冯紫英先让唱曲儿的小厮过来敬酒,然后又让云儿来敬酒。
薛蟠喝了三杯酒,渐渐没了分寸,拉着云儿的手笑着说:“你把那些新鲜有趣的曲子唱一个给我听,我喝一坛酒怎么样?” 云儿听了,只好拿起琵琶,唱道: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唱完后,云儿笑着说:“你喝一坛酒吧。” 薛蟠听了,笑着说:“这曲子可不值一坛酒,再唱个更好的来。”
宝玉笑着说:“听我讲啊,像这样毫无节制地喝酒,很容易喝醉,还没什么意思。我先喝一大杯,然后出个新酒令,要是有不遵守的,就连罚十大杯,还要被赶出宴席,去给别人斟酒。” 冯紫英、蒋玉菡等人都说:“有道理,有道理。” 宝玉拿起大酒杯,一口气把酒喝干,接着说道:“现在要说悲、愁、喜、乐四个字,而且要结合女儿的情况来讲,还要说明这四个字的缘由。说完后,喝一杯酒。酒面要唱一首新鲜时兴的曲子,酒底则要以席上的某样东西为引子,说一句古诗、旧对,或者《四书》《五经》里的成语。” 薛蟠还没等宝玉说完,就先站起来阻拦道:“我可不参与,别算我。这简直就是故意为难我呢!” 云儿也站起来,把他推回座位,笑着说:“怕什么呀?你天天喝酒,难道还不如我!等会儿我也说。说对了,就没事;说错了,不过罚几杯酒,哪能就醉死了。你现在要是搅乱酒令,反倒要被罚十大杯,下去给人斟酒,那可划不来。” 众人听了,都拍手叫好。薛蟠无奈,只好坐了下来。
接着听宝玉说道:
女儿悲,青春已逝,独守空闺。
女儿愁,后悔让丈夫去追求功名。
女儿喜,晨起对镜梳妆,容颜娇美。
女儿乐,春日里在秋千架上,春衫飘飘。
众人听了,都觉得说得在理。唯独薛蟠仰着脸,摇着头说:“不好,该罚!” 众人问:“为什么该罚?” 薛蟠说:“他说的我完全听不懂,怎么不该罚?” 云儿伸手拧了他一把,笑着说:“你自己悄悄想想吧。等会儿说不出来,又该被罚了。” 于是,众人拿起琵琶,听宝玉唱道: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唱完,大家齐声喝彩,只有薛蟠说没板没眼。宝玉喝完门杯里的酒,便拿起一片梨,说道:
雨打梨花深闭门。
宝玉的酒令完成,接下来轮到冯紫英。冯紫英说道:
女儿悲,丈夫染病,生命垂危。
女儿愁,大风刮倒了梳妆楼。
女儿喜,头胎生下了双胞胎。
女儿乐,偷偷去花园里捉蟋蟀。
说完,端起酒杯,唱道: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唱完,喝了门杯里的酒,说道:
鸡声茅店月。
冯紫英的酒令结束,该云儿说了。云儿说道:
女儿悲,将来终身依靠谁?
薛蟠叹了口气,说道:“我的宝贝,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 众人都说:“别捣乱,别捣乱!” 云儿接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