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暂且不说柴进成了驸马之事,且说宋江率领大队人马,水陆并进,船骑同行,离开了杭州,朝着富阳县进发。当时,宝光国师邓元觉以及元帅石宝、王、晁中、温克让五人,带着败残的军马,守住富阳县的关隘,并派人前往睦州求救。右丞相祖士远立刻派遣两员亲军指挥使,率领一万军马前去支援。这两员指挥使,正指挥名叫白钦,副指挥名叫景德,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来到富阳县,与宝光国师等人的兵马会合,占据了山头。
宋江的大队军马已经抵达七里湾,水军引领着马军,继续前进。石宝见状,跨上战马,带上流星锤,手持劈风刀,离开富阳县的山头,前来迎战宋江。关胜正要出马,吕方喊道:“兄长稍等,看我吕方与这厮大战几个回合。” 宋江在门旗后观望,只见吕方骑着一匹马,手持一枝戟,直取石宝,石宝则挥舞着劈风刀迎战。两人大战了五十回合,吕方渐渐体力不支。郭盛见此情景,立即手持戟,纵马向前,与吕方一同夹攻石宝。石宝以一口刀对抗两枝戟,防守得密不透风,毫无破绽。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南边的宝光国师急忙敲响铜锣,收兵回营。原来,他看到大江里的战船趁着顺风,纷纷驶向上滩,即将靠岸,担心被宋军水陆夹攻,所以鸣锣收兵。然而,吕方和郭盛紧追不舍,缠住石宝厮杀,不肯罢休。石宝又勉强支撑了三五回合,这时,宋兵阵中的朱仝,骑着一匹马,手持一条枪,也上前加入夹攻。石宝难以抵挡三员大将的进攻,便分开兵器,拨马逃走。宋江挥动鞭梢,指挥大军乘胜追击,一路杀过富阳山岭。石宝的军马一路溃败,无法屯扎,一直退到桐庐县境内。宋江连夜进兵,在白蜂岭下安营扎寨。
当夜,宋江派遣解珍、解宝、燕顺、王矮虎、一丈青取道东路,李逵、项充、李衮、樊瑞、马麟取道西路,各带领一千步军,前往桐庐县劫寨;同时,命令江里的李俊、三阮、二童、孟康七人从水路进兵。
且说解珍等人率领军兵杀到桐庐县时,已是三更时分。宝光国师正与石宝商议军务,突然听到一声炮响,众人匆忙上马,却已来不及。急忙查看时,只见三路火起。众将跟着石宝,只顾逃命,哪里还敢迎敌。三路宋军横冲直撞,杀将过来。温克让上马稍慢,便朝着小路逃窜,正好撞上王矮虎和一丈青。他夫妻二人一齐动手,将温克让横拖倒拽,活捉了回去。李逵和项充、李衮、樊瑞、马麟则在县里四处杀人放火。宋江接到战报,催促军兵拔寨起行,一直来到桐庐县屯驻大军。王矮虎和一丈青献上温克让,请求记功。宋江赏赐了二人,并下令将温克让押解到杭州张招讨处斩首,此事暂且不表。
次日,宋江调兵遣将,水陆并进,一直来到乌龙岭下。过了乌龙岭,便是睦州。此时,宝光国师带领众将,都登上乌龙岭,守住关隘,屯驻大军。这乌龙岭的关隘正靠着长江,山势险峻,水流湍急,岭上设有严密的关防,岭下排列着战舰。宋江的军马在岭下扎营,安设寨栅。宋江从步军中挑选出李逵、项充、李衮,带领五百牌手前去哨探道路。他们来到乌龙岭下,岭上立刻扔下擂木炮石,宋军无法前进,无计可施,只好回报宋先锋。宋江又派遣阮小二、孟康、童威、童猛四人,先带领一半战船驶向上滩。
当下,阮小二带着两名副将,率领一千水军,分乘一百只战船,摇船擂鼓,唱着山歌,渐渐靠近乌龙岭边。原来,乌龙岭下靠山的一面,是方腊的水寨。水寨里屯驻着五百只战船,船上有五千水军。为首的是四个水军总管,号称 “浙江四龙”。这四龙分别是:
玉爪龙都总管成贵
锦鳞龙副总管翟源
冲波龙左副管乔正
戏珠龙右副管谢福
这四个总管的绰号,是方腊加封的。他们原本都是钱塘江里的船工,后来投奔方腊,被授予三品官职。当日,阮小二等乘坐战船,顺着急流而下,朝着滩头摇去。南军水寨里的四个总管早已得知消息,提前准备了五十连火排。这些火排是用大松杉木穿成的,上面堆满草把,草把里暗藏着硫黄、焰硝等引火之物,并用竹索编扎在一起,排列在滩头。
这边阮小二和孟康、童威、童猛四人,只顾摇船朝着滩头前进。四个水军总管在上面看到后,各自挥动一面干红号旗,驾驶着四只快船,顺水而下。四人的打扮都一样,只见他们:
万字头巾发半笼,白罗衫绣系腰红。
手执长枪悬雪刃,钱塘江上四条龙。
那四只快船顺水摇来,渐渐靠近。阮小二见状,喝令水手放箭。四只快船立刻掉头返回,阮小二便下令乘势追赶,朝着滩头驶去。四只快船靠在滩边,四个总管跳上岸,众多水手也纷纷逃走。阮小二望见滩上水寨里战船众多,不敢贸然上去,只能在下水头观望。只见乌龙岭上有人挥动旗帜,顿时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燃,顺着滩头顺风冲了下来。背后的大船也一起呐喊,船上的士兵手持长枪挠钩,紧紧跟随火排冲下来,只顾疯狂地砍杀敌军。童威、童猛见火势凶猛,难以靠近,便将船靠岸,弃船上岸,爬过山边,步行上山,寻找道路返回寨中。
阮小二和孟康仍在船上迎敌,火排接连不断地烧了过来。阮小二急忙跳水逃生,后船迅速赶上,一挠钩将他搭住。阮小二心慌意乱,担心被敌军俘虏受辱,便抽出腰刀自刎而亡。孟康见情况不妙,急忙想要跳水,此时火排上火炮齐发,一炮正好击中孟康的头盔,将他的脑袋打成了肉泥。四个水军总管跳上火船,杀了下来。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后面的船上,看到前船失利,沿着江岸杀来,却也抵挡不住,只得急忙转船,顺着水流,一直退到桐庐岸边。
再说乌龙岭上的宝光国师和元帅石宝,见水军总管获胜,便乘势率领大军冲下岭来。宋军因水深无法追赶,距离太远也难以追击,只好退回桐庐驻扎,南军则收兵回到乌龙岭上。有诗为证:
计拙谋疏事不成,宝光兵术更难名。
火船火炮连天起,杀得孤军太不情。
宋江在桐庐扎营后,又得知折损了阮小二和孟康,心中烦闷不已,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吴用与众将苦苦劝说,却无济于事。阮小五和阮小七守孝期满,前来劝慰宋江道:“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牺牲性命,总好过在梁山泊默默无闻地死去。先锋主持军务,不必过于烦恼,且请料理国家大事,我弟兄二人自会去报仇雪恨。” 宋江听了,心情才稍有缓和。
次日,宋江再次整顿军马,准备继续进兵。吴用劝谏道:“兄长不可过于急躁,还是再仔细想想计策,等找到合适的时机再渡岭也不迟。” 这时,解珍、解宝说道:“我弟兄二人原本是猎户出身,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我们可以装扮成当地的猎户,爬上乌龙岭,放一把火,让贼兵惊慌失措,他们必然会放弃关隘逃走。” 吴用担忧地说:“此计虽好,但这山险峻异常,攀爬起来十分困难,倘若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 解珍、解宝坚定地说:“我弟兄二人从登州越狱上了梁山泊,承蒙哥哥的福荫,做了多年好汉,又接受了国家的诰命,穿上了锦袄子。今日为了朝廷,即便粉身碎骨,报答哥哥的恩情,也在所不惜。” 宋江感动地说:“贤弟莫要说这不吉利的话!只愿早日大功告成,回京复命,朝廷定然不会亏待我们。你们只管尽心竭力,为国家效力。” 解珍、解宝随即整理行装,穿上虎皮套袄,腰间各挂一口快刀,手持钢叉。二人辞别宋江,取小路朝着乌龙岭走去。
此时才到一更天气。解珍和解宝在行进的路上,撞见了两个负责放哨的敌军小军,二人没费多少力气,便解决了这两个敌人。当他们来到乌龙岭下时,已经二更了。远远地,便能清晰地听到岭上寨内传来的更鼓之声。二人不敢从大路走,只能手脚并用地,攀着藤条、拽着葛蔓,一步步艰难地朝着岭上攀爬。
这天夜里,月光皎洁,星光璀璨,四周亮如白昼。他们好不容易爬到了岭上三分之二的位置,隐隐约约望见岭上闪烁着点点灯光。二人趴在岭凹处,仔细倾听,岭上的更鼓已经敲过四更。解珍压低声音,悄悄对弟弟解宝说:“这夜晚本就短暂,眼看着天也快亮了,咱们加快速度,赶紧爬上去吧。” 说完,两人又继续艰难地向上攀爬。
正当他们爬到岩壁崎岖、悬崖险峻的地方时,由于手脚并用,忙个不停,只能把搭膊拴住钢叉,拖在身后。没想到,钢叉刮擦着竹藤,发出了阵阵声响,很快便被岭上的敌人发现了。解珍正奋力爬在山凹处,突然听到上面大喊一声:“着!” 一根挠钩猛地伸了下来,一下就勾住了解珍的发髻。解珍大惊,急忙伸手到腰间拔刀,可还没等他把刀拔出来,就被上面的人用力一提,双脚瞬间悬在了半空。解珍心慌意乱,赶忙挥刀砍断挠钩,整个人却从高空坠落下去。可怜解珍,做了半辈子好汉,就这样从这百十丈高的悬崖上倒栽下来,当场死于非命。悬崖下面布满了尖锐的狼牙乱石,他的身躯被摔得粉碎。
解宝眼睁睁看着哥哥坠落,急忙转身想要退下岭去。然而,就在这时,岭上早已滚下大大小小的石块,还有短弩、弓箭,从竹藤间朝着他射来。解宝也未能幸免,这位一世的猎户,就这样被乱箭射死在乌龙岭边的竹藤丛中。兄弟二人,双双殒命。
天亮之后,岭上的敌军派人下来,将解珍、解宝的尸首,就那么暴露在岭上,任由风吹日晒。宋军的探子得知了详细情况,赶忙回去报告给宋先锋。宋江这才知道,解珍、解宝已经死在了乌龙岭。有诗为证:
千尺悬崖峻渺茫,古藤高树乱苍苍。
夜深欲作幽探计,两将谁知顷刻亡。
宋江听闻又折损了解珍和解宝,悲痛万分,哭得几次昏死过去。他当即叫来关胜和花荣,下令点兵,准备攻打乌龙岭关隘,为死去的四位兄弟报仇雪恨。吴用赶忙劝谏道:“仁兄,切不可心急啊。已经死去的兄弟,那都是天命。如果想要夺取关隘,切不可鲁莽行事,必须要用神机妙策,智取这关隘,之后才能调兵遣将。”
宋江怒火中烧,吼道:“没想到我梁山兄弟,如今已折损了三分之一!实在不忍心看着贼寇把我兄弟的尸首就那么暴露在岭上,今夜我必须带兵前去,先把尸首夺回来,好好装殓埋葬!” 吴用依旧阻拦道:“贼兵把尸首暴露在外,恐怕其中有诈,兄长切不可贸然行动!” 然而,宋江此时哪里还听得进去军师的劝谏,他立刻点起三千精兵,带着关胜、花荣、吕方、郭盛四位将领,连夜朝着乌龙岭进发。
当他们赶到乌龙岭时,已经是二更时分。小校前来报告:“前面有两个人被高高挂起,像是解珍、解宝的尸首。” 宋江赶忙催马向前,亲自查看。只见两株树上,用竹竿挑着两具尸首。树上被削去了一片树皮,上面写着两行大字。由于夜色太黑,看不清楚。宋江下令找来点火的火种,点亮灯火一瞧,上面写着:“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宋江看后,怒不可遏,当即传令让人上树去取尸首。
就在这时,只见四下里火把瞬间齐燃,金鼓之声震耳欲聋,一大群敌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岭上的敌人率先乱箭齐发,江里船内的水军也纷纷上岸,朝着他们杀来。宋江见状,心中叫苦不迭,完全不知所措。他急忙下令退军,可石宝早已带领人马挡在了前面,截断了他们的去路;侧首方向,邓元觉也率领人马冲杀了过来。可怜宋江,一生义薄云天,豪情万丈,如今却陷入绝境,仿佛到了生死关头。这情形,就如同当年孙膑在马陵道遭遇埋伏,庞统在落凤坡不幸身亡一般。宋江的军马究竟该如何脱身呢?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折了六员将佐:
侯健段景住阮小二孟康解珍
解宝
患病寄留杭州并看视,共八员将佐:
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
白胜穆春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