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太公道:“教头在上,我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华阴县界,前面就是少华山,我们这个村子叫史家村。村里三四百家,都姓史。我这儿子从小就不爱务农,只喜欢舞枪弄棒。他母亲管不了他,被气得去世了。我也只能由着他的性子,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给他请师父教他。还请手艺高超的匠人,在他身上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一共有九条龙,所以全县的人都顺口叫他九纹龙史进。教头今天既然来了,就成全了他吧。我一定会重重酬谢您。”

王进高兴地说:“太公放心,既然这么说,我就把公子教好再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那天开始,大家吃了酒食,太公留下王进母子二人住在庄上。史进每天都向王教头请教,王教头也把十八般武艺,一样一样从头开始悉心教导。这十八般武艺分别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话说史进每天在庄上款待王进母子,跟着学习武艺。史太公则去华阴县担任里正,这事儿暂且不提。不知不觉,时光飞逝,一晃半年多就过去了。真可谓是: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一杯未进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史进把这十八般武艺重新学得非常精熟。这都多亏了王进尽心尽力的指教,每一项都被点拨出了其中的奥妙。王进见史进学得差不多了,心里想:“在这里虽然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有一天,他便提出要告辞,前往延安府。

史进哪里肯放,说道:“师父,就留在这儿吧。小弟会奉养您母子二人,为你们养老送终,这样不好吗?” 王进说:“贤弟,多谢你的好意,在这里确实很好。但我担心高太尉追来,连累了你,让你也遭受牢狱之灾,这样不稳妥,所以我很为难。我一心想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谋个差事,那里镇守边疆,正是用人之际,足以让我安身立命。”

史进和太公苦苦挽留,但王进心意已决,他们只好安排了一场送行宴。席间,太公拿出一个托盘,里面有两个绸缎料子和一百两花银,作为谢师礼。

第二天,王进收拾好担子,备好马,带着母亲向史太公和史进告辞。他扶母亲上马,朝着延安府的方向出发。史进让庄客挑着担子,亲自送了十里路,心中满是不舍。最后,史进拜别了师父,流着泪与他们分别,带着庄客回庄去了。王进则依旧自己挑着担子,跟在马后面,和母亲一起踏上了前往关西的路。

这里先不说王进去投军的事,只说史进回到庄上后,每天都刻苦锻炼力气。他正值壮年,又没有家室拖累,常常半夜三更就起来练习武艺,白天就在庄后射箭骑马。

不到半年,史进的父亲太公染上重病,卧床不起。史进四处请医生来看治,但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最终太公还是去世了。

史进一面准备棺木收殓父亲,一面请僧人做法事,诵经超度,追斋理七,以慰藉太公的在天之灵。还请道士设斋醮,为太公超度往生。前后做了十几场法事道场,选了个吉日良辰,将太公出丧安葬。村里三四百户史家庄的人,都来送丧吊孝,把太公埋葬在了村西山上的祖坟里。

从那以后,史进家没人打理产业,而史进又不愿意务农,只想着找人切磋武艺,比试枪棒。

史太公死后,又过了三四个月。当时正值六月中旬,天气酷热难耐。有一天,史进闲得无聊,搬了个交椅,坐在打麦场边的柳荫下乘凉。对面的松林里吹过一阵风,史进不禁赞叹道:“好凉快的风!” 正乘凉时,他突然看见一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地张望。

史进喝道:“奇怪!谁在那里偷看我家庄子?” 他跳起身来,绕过树后一看,原来是猎户摽兔李吉。

史进喝道:“李吉!你在我家庄里张望什么?莫不是来踩点的?” 李吉上前作揖行礼说:“大郎,小人是来找庄上的矮丘乙郎喝酒的,因为看到大郎在这里乘凉,所以不敢过来打扰。”

史进说:“我问你,往常你总是担些野味来我庄上卖,我也没亏待过你,怎么最近一直不来卖了?是不是欺负我没钱?” 李吉回答说:“小人怎么敢!只是最近一直没打到野味,所以不敢来。”

史进说:“胡说!偌大的少华山,那么广阔,怎么可能没有獐子兔子。” 李吉说:“大郎您有所不知。最近山上新来了一伙强人,扎了个山寨,聚集了五七百个小喽啰,还有百十匹好马。为首的大王叫神机军师朱武,第二个叫跳涧虎陈达,第三个叫白花蛇杨春。这三个人带头,打家劫舍。华阴县里都不敢去抓他们,还出了三千贯赏钱招人去捉拿。谁敢去招惹他们?所以我们这些人都不敢上山打猎,哪有野味拿来卖!”

史进说:“我也听说有强人,没想到他们这么嚣张,肯定会来骚扰百姓。李吉,你以后要是有野味,记得找些来。” 李吉行礼后,便离开了。

史进回到厅前,心里琢磨:这些家伙这么嚣张,肯定会来村里捣乱。既然这样,他便叫庄客挑了两头肥水牛来宰杀,庄里原本就酿好了好酒。他先烧了一叠纸钱,然后让庄客去请村里三四百户史家庄的人,都到家中草堂来,按照年龄大小依次坐下。

庄客开始倒酒劝大家喝,史进对众人说道:“我听说少华山上有三个强人,带着五七百个小喽啰,打家劫舍。这些家伙既然这么嚣张,肯定迟早会来我们村里闹事。我今天请大家来商量,要是那些人来了,各家都要做好准备。我庄上一旦敲响梆子,大家就各自拿着枪棒前来救援。要是你们各家遇到事,也是一样。大家互相帮助,共同保卫村子。要是强人来了,都由我来应对。” 众人说:“我们这些村民,全靠大郎做主。梆子一响,谁敢不来。”

当晚,众人喝完酒道谢后,各自回去准备器械。从这以后,史进修整门户墙垣,安排庄院,整理衣甲,准备刀马,时刻提防贼寇,这些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在一起商议事情。为首的神机军师朱武,虽然武艺不高,但足智多谋。朱武对陈达、杨春说:“如今我听说华阴县里出了三千贯赏钱,要招人来捉拿我们。恐怕他们真的会来,到时候免不了要厮杀一场。只是我们山寨钱粮短缺,不如去抢些来,以供山寨使用。在寨里储备些粮食,防备官军来的时候,能和他们对抗。”

跳涧虎陈达说:“说得对。现在就去华阴县里,向他们借点粮食,看看他们怎么说。” 白花蛇杨春说:“别去华阴县,去蒲城县,保证万无一失。” 陈达说:“蒲城县人少,钱粮也不多。不如就攻打华阴县,那里人口多,钱粮也丰富。”

杨春说:“哥哥有所不知,要是去攻打华阴县,必须经过史家村。那个九纹龙史进可不是好惹的,我们可不能去招惹他。他怎么会放我们过去呢?” 陈达说:“兄弟你太胆小了!连一个村子都过不去,还怎么对抗官军?” 杨春说:“哥哥可别小看了他,那人真的很厉害。” 朱武说:“我也听说他非常英雄,确实有真本事。兄弟,还是别去了。”

陈达却叫嚷起来,说:“你们两个闭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也不过是一个人,又不是三头六臂,我才不信他有多厉害。” 他喝令小喽啰:“快给我备好马!现在就去先攻打史家村,然后再取华阴县。” 朱武、杨春再三劝阻,陈达根本不听,随即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四五十个小喽啰,敲锣打鼓,下山朝着史家村去了。

且说史进正在庄内整理刀枪、喂好马匹,这时庄客前来报告,说少华山的陈达带着人马朝村子来了。史进一听,立刻命人在庄上敲响梆子。一时间,庄前庄后、庄东庄西,三四百户史家庄的村民,听到梆子声,纷纷拿起枪棒,迅速聚集起来,不多时就凑齐了三四百人,一同来到史家庄。

众人只见史进头戴一字巾,身披朱红色铠甲,上身穿着青锦袄,下身着绿色靴子,腰间系着皮搭膊,前后都有铁制的护心甲。他背着一张弓,挂着一壶箭,手里握着一把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庄客牵来那匹火炭般通红的骏马,史进翻身上马,手持长刀,前面是三四十个身强力壮的庄客开道,后面跟着八九十来个质朴的村民,史家庄的众人都跟在队伍后面,大家齐声呐喊,浩浩荡荡地来到村北路口,摆开阵势。

这时,远远地就望见了来犯的军队。只见军旗飘扬,红旗闪闪,赤帜翩翩。小喽啰们乱糟糟地拿着叉枪,那些莽撞的大汉们则一起扛着刀斧。他们的头巾有的歪着,有的正戴着,宛如三月里盛开的桃花般杂乱;衲袄紧紧系着,恰似深秋飘零的落叶。每个人都圆睁着凶狠的眼睛,仿佛一个个夜叉般凶狠。

少华山的陈达率领着人马,迅速奔到山坡下,随即指挥小喽啰们排开阵势。史进仔细看去,只见陈达头戴干红凹面巾,身披裹金生铁甲,上身穿着一件红衲袄,脚蹬一对吊墩靴,腰间系着七尺长的攒线搭膊,骑着一匹高大的白色骏马,手中横握着丈八点钢矛。小喽啰们在两边大声呐喊助威,两位将领在马上对峙。

陈达在马上对着史进微微欠身,行了个礼。史进却大声喝道:“你们这些人,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下了滔天罪行,都是罪该万死之人。你也长着耳朵,居然如此大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陈达在马上回应道:“我们山寨缺少粮食,打算到华阴县去借些,路过贵庄,想借一条路走,保证一根草都不碰。请放我们过去,回来后一定登门拜谢。” 史进说:“胡说八道!我家现在担任里正,正打算捉拿你们这些贼寇。今天你们自己送上门来,经过我的村子,我怎么能不抓你们,反倒放你们过去呢?要是让本县知道了,我肯定会受连累。” 陈达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还请行个方便,借条路吧。” 史进道:“别废话!就算我肯,有一个人不肯,你去问他肯不肯让你们走。” 陈达问:“好汉,你让我问谁?” 史进道:“你问我手里这口刀肯不肯,它肯了,就放你们走。” 陈达顿时大怒:“做人别太过分,休要逞强!” 史进也怒火中烧,挥舞着手中的刀,催动坐下的战马,向陈达冲去。陈达也拍马挺枪,迎向史进。

两人交起手来,只见他们一来一往,一上一下。这打斗的场景,就好像深水中戏耍宝珠的蛟龙,又似半山腰争抢食物的猛虎。左盘右旋,仿佛张飞大战吕布那般激烈;前回后转,犹如尉迟敬德对战秦琼一样精彩。九纹龙史进满脸愤怒,三尖两刃刀直往陈达头顶劈去;跳涧虎陈达也十分生气,丈八长矛不停地刺向史进心口。两位高手在这场较量中,都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战胜对方。

史进和陈达两人打斗了许久,只见战马嘶吼咆哮,蹄子扬起,带动着手中的兵器;枪来刀往,双方各自防守、招架、格挡。打到激烈处,史进故意卖了个破绽,诱使陈达把枪往自己心窝刺来。史进见状,猛地将腰一闪,陈达收势不及,人和枪一起扑进了史进怀里。史进趁机轻轻伸出猿臂,巧妙地扭动狼腰,只是一挟,就把陈达从嵌花鞍上轻松摘了下来,稳稳地揪住他的线搭膊,把他扔在马前,陈达就此被擒。那匹战马像一阵风似的跑远了。史进让庄客把陈达捆绑起来。众人朝着小喽啰们一阵驱赶,小喽啰们吓得纷纷逃窜。

史进回到庄上,把陈达绑在庭院中央的柱子上,打算等把另外两个贼首也一并抓住,再押解到官府去请赏。他先拿出酒来犒劳众人,让大家暂且散去。众人纷纷喝彩:“史大郎真是豪杰,名不虚传!”

且不说众人高兴地饮酒,再说朱武、杨春两人正在寨中满心猜疑,坐立不安,便让小喽啰再去探听消息。只见去探听的人牵着空马,跑到山前,大喊道:“糟了!陈达哥哥不听二位哥哥的话,这下丢了性命。” 朱武连忙询问缘故,小喽啰详细地讲述了双方交锋的经过,直说史进太过英勇。朱武说:“我之前的话他不听,果然招来灾祸。” 杨春道:“我们全部出动,跟他拼个你死我活怎么样?” 朱武说:“那可不行。连陈达都打不过他,我们去了又怎么能赢呢?我有个苦肉计,要是救不了陈达,我和你也都没好下场。” 杨春问:“什么苦肉计?” 朱武凑到杨春耳边,低声说出计策,杨春听后说:“好计!我们赶紧去,事不宜迟。”

再说史进正在庄上,心中的怒火还未消散,这时庄客飞奔来报告:“山寨里的朱武、杨春亲自来了。” 史进说:“他们这是自寻死路,我正好把他们两个也一并押解到官府。快把马牵过来。” 他一边命人敲响梆子,众人很快都聚集过来。史进上了马,正要出庄门,只见朱武、杨春徒步已经来到庄前,两人双双跪下,眼中满是泪水。史进下马,大声喝道:“你们两个跪下干什么?有什么话说?” 朱武哭着说:“我们兄弟三人,屡次被官府逼迫,实在没办法才上山落草为寇。当初我们发过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虽然比不上关羽、张飞、刘备的义气,但我们的心意是一样的。今天小弟陈达不听劝告,冒犯了您的虎威,已经被您擒获,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前来送死。希望英雄能把我们三人一起押解到官府请赏,我们绝不皱眉。我们愿意死在英雄手里,毫无怨言。”

史进听了,心里暗自思忖:“他们如此讲义气!我要是把他们抓去请赏,天下的好汉们肯定会嘲笑我不够英雄。自古道:老虎不吃伏地求饶的动物。” 于是史进说:“你们两个跟我进来吧。” 朱武、杨春毫无惧色,跟着史进一直走到后厅前,又主动跪下,还让史进把他们绑起来。史进再三让他们起来,可两人说什么都不肯起身。真是惺惺相惜,好汉识好汉。史进说:“你们既然义气这么重,我要是把你们交出去,就不算好汉。我把陈达放了还给你们,怎么样?” 朱武说:“可别连累了英雄您,这样不妥。您还是把我们送去官府请赏吧。” 史进道:“那怎么行。你们愿意留下来吃顿酒饭吗?” 朱武说:“我们连死都不怕,还怕吃酒肉吗!”

当时史进十分高兴,立刻解开陈达的绑缚,在后厅摆下酒席,款待他们三人。朱武、杨春、陈达连连拜谢史进的大恩。酒过几杯,众人的脸上都有了些许醉意。喝完酒,三人向史进道谢后,便回山去了。史进把他们送出庄门,自己也回到庄上。

再说朱武等三人回到寨中,坐下后,朱武说:“若不是用这条苦肉计,我们的性命可就没了。虽然只救回了陈达一人,但难得史进讲义气,放了我们。过几天我们准备些礼物送去,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长话短说。过了十几天,朱武等三人准备了三十两蒜条金,派两个小喽啰趁着月黑之夜,送到史家庄上。当夜初更时分,小喽啰敲响庄门,庄客连忙向史进报告。史进急忙披上衣服,来到门前,问小喽啰:“有什么事?” 小喽啰说:“三位头领再三拜谢,特地派我们送些薄礼,酬谢大郎不杀之恩。还请大郎不要推辞,笑纳这份心意。” 说着便把金子递了过去。史进一开始推辞,后来心想:“既然他们送来,我也应该回礼答谢。” 于是收下了金子,让庄客摆酒,款待小喽啰。大家吃了半夜酒,史进又拿了些零碎银两赏给小喽啰,小喽啰这才回山去了。

又过了半个多月,朱武等三人在寨中商议,他们掳掠到一串非常大的珠子,又派小喽啰连夜送到史家庄上。史进收下了珠子,这事也就暂且不提。

又过了半个月,史进心想:“这三人如此敬重我,我也得准备些礼物回赠他们。” 第二天,史进叫庄客找来一个裁缝,自己去县里买了三匹红锦,做成三件锦袄子;又挑选了三只肥羊煮熟,用大盒子装好,派两个庄客送去。史进庄上有个领头的庄客叫王四,这人能言善辩,应对官府十分得体,满庄的人都叫他赛伯当。史进让他和一个得力的庄客,挑着礼盒担子,径直送到山下。小喽啰问明情况后,把他们带到山寨里,见到了朱武等人。三个头领非常高兴,收下了锦袄子和肥羊等酒礼,还拿出十两银子赏给庄客。庄客们每人喝了十几碗酒,这才下山回到庄内,见到史进后说:“山上的头领让我们多多向您问好。”

从那以后,史进常常与朱武等三人往来,经常是王四去山寨送东西,这样的往来持续了很长时间。山寨里的头领也频繁派人给史进送金银。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中秋。史进想和少华山的朱武、陈达、杨春三人聚聚,便打算约他们十五夜来庄上赏月喝酒。他先派庄客王四带着一封请帖,径直前往少华山上,邀请朱武、陈达、杨春到庄上赴宴。

王四带着书信快马加鞭赶到山寨,见到三位头领后,呈上了请帖。朱武看后十分高兴,三人当即答应赴约,随后写了封回书,还赏给王四五两银子,又留他喝了十来碗酒。王四从山上下来,恰好碰上平日里常给史进送东西的小喽啰,小喽啰一把将他抱住,死活不肯放他走,又拉着他到山路边的村酒店里,喝了十几碗酒。

王四与小喽啰告别后往回走,走着走着,山风一吹,酒劲上来了,他脚步踉跄,摇摇晃晃,没走十里路,看到一片林子,便跑到里面,朝着那绿茸茸的莎草地上,一头栽倒下去。

原来,猎户摽兔李吉正在山坡下张网捕兔,认出倒在地上的是史家庄的王四,便赶忙走进林子里去扶他,可怎么也扶不动。这时,李吉看到王四的搭膊里露出银子,心里琢磨:“这家伙喝醉了。他哪来这么多银子?不如拿他一些。” 或许是天罡星注定要聚会,机缘巧合之下,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李吉解开那搭膊,往地上一抖,那封回书和银子都掉了出来。李吉捡起东西,他略识几个字,便拆开信来看,只见上面写着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的名字,中间还有不少文绉绉、带点武功术语的话,他不太懂,只认得这三个名字。李吉心想:“我做猎户,什么时候才能发迹。算命的说我今年有大财,没想到在这里!华阴县里出了三千贯赏钱,要捉拿这三个贼人。可恶的史进,前几天我去他庄上找矮丘乙郎,他还说我是来踩点的。原来他竟然和贼人有来往!” 于是,李吉把银子和书信都拿走,前往华阴县去告发。

再说庄客王四,这一睡就睡到了二更天,才醒过来。他看见月光微微照在自己身上,吃了一惊,赶忙跳起来,却发现四周都是松树。他连忙往腰里一摸,搭膊和书信都不见了。他在四周寻找,只看到空搭膊在莎草地上,王四心里叫苦不迭,寻思道:“银子丢了倒不要紧,可这封回书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被什么人拿走了。”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想:“要是回庄上说丢了回书,史大郎肯定会生气,说不定还会把我赶走。不如就说没有回书,反正也无从查证。” 主意拿定,他便飞快地取道回到庄上,此时正好是五更天。

史进见王四回来,问道:“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王四说:“托主人的福,山寨里的三位头领都不肯放我走,留我吃了半夜酒,所以回来晚了。” 史进又问:“有回书吗?” 王四回答:“三位头领本要写回书,是我跟他们说:三位头领既然答应来赴宴,何必写回书呢?我又带着酒,路上怕有闪失,不太安全。” 史进听了非常高兴,说道:“怪不得大家都叫你赛伯当,你办事真是靠谱!” 王四应道:“小人怎敢耽搁,一路上脚不停歇,直接奔回庄上了。” 史进说:“既然这样,派人去县里买些果品和下酒菜回来备用。”

很快,中秋节到了,这天天气晴朗。史进当天吩咐家中庄客,宰了一头大羊,杀了上百只鸡和鹅,准备了丰盛的酒食筵席。眼看着天色渐晚,中秋之夜的景象是怎样的呢?只见:午夜刚开始,黄昏已过一半,一轮明月如银盘般高悬。月光皎洁,如同白昼,正是赏月的好时候。月色十分圆满,桂花飘香,玉兔捣药的传说仿佛就在眼前。帘幕高高卷起,金杯频频劝酒,人们欢声笑语,庆贺这太平盛世。年年到了这个节日,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不要推辞整晚的饮酒,银河中闪烁着新的光辉。

且说少华山上的朱武、陈达、杨春三位头领,吩咐小喽啰看守好山寨,只带了三五个随从,拿着朴刀,各自腰间佩着腰刀,不骑马,步行下山,径直来到史家庄。史进迎上前去,相互行礼后,把他们请进后园。庄内已经安排好了筵席,史进请三位头领上座,自己在对面相陪,随后让庄客把前后庄门都拴好。大家开始饮酒,庄内的庄客轮流斟酒,一边割着羊肉劝酒。酒过几杯,东边缓缓升起那轮明月,只见:桂花从海峤升起,云叶在天空散开。彩霞照耀万里,如同银色的世界,明月映照千山,好似流淌的清水。这轮明月清爽明亮,能让宇宙变得澄澈;四海团圆,映照得乾坤皎洁。月光横照旷野,惊起独自栖息的乌鸦;光辉射向平湖,照亮双宿双飞的鸿雁。冰轮般的明月展现出三千里的光芒,玉兔仿佛要吞掉四百州的大地。

史进正和三位头领在后园饮酒,欣赏中秋月色,谈论着过去的事和新近发生的事,忽然听到墙外一声大喊,火把通明。史进大吃一惊,跳起身来,对三位头领说:“三位贤友暂且坐着,我去看看。” 他喝令庄客不要开门,搬来一条梯子,爬上墙一看,只见华阴县县尉骑在马上,带着两个都头,领着三四百个土兵,把庄院团团围住。史进和三位头领心里叫苦不迭。在外面火把的光亮中,只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等兵器,密密麻麻地摆着,像一片树林。两个都头大声喊道:“不要让强贼跑了!”

若不是这伙人来捉拿史进和三位头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了。史进因此先杀了一两个人,结识了十多个好汉,在河北闹出了大动静,使得天罡地煞的英雄们得以相聚。这一番变故,注定要让芦花深处屯驻士兵,荷叶荫中整治战船。那么,史进和三位头领究竟怎样才能脱身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