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师生情谊,兄弟情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的时光支教往事》最新章节。

除了有歌声外,校园里更多充满着欢笑声、打闹声。所有学生宿舍的灯都已点亮,路灯下可见一队队脸上洋溢着快乐、身着校服、脚踩凉拖鞋的孩子们,在高年级舍长的带领下,沿着铺到宿舍门口的水泥小路,往洗漱台走去。

如此冬夜,寒风凛冽,从学校四周山顶还未消融的雪中就可见一斑。陈千想着,孩子们肯定是很冷的,但他们从来不怎么抱怨,只会几个小伙伴互相在那里笑闹着,假装自己是最不怕冷的那个存在。可能有人会问,那这些小孩儿在家里就不说冷啦?大部分小孩儿都来自海拔更高的山里。那些人可能不清楚,家里和学校还真不一样。在山上村落,这帮小孩儿的家可能是村子里经济条件最差的,没有在学校里的温暖漂亮衣服和被褥、干净整洁房间,但家里再穷,也会有火。只要身体冷了,往火塘边上一坐,就暖和了。实在不行,把擦尔瓦毡子裹紧一点,晚上睡觉也是可以把擦尔瓦毡子铺在被子上面。

但不得不说的是,小孩儿们的卫生习惯,在山上是一丁点没有培养出来。经常性的不洗漱、不换洗衣物被子,一整天在山野里跑来跑去,帮着大人耕作放牧,回来胡乱扒拉一下,倒头就睡。就说那擦尔瓦毡子,虽然羊毛擀制,但在山坡地里也用,在高山牧场里也用,在寨子里闲聊席地而坐也用,到了床上还用,明明是一件工艺品味儿十足的生活用品,活生生地被打熬成一件只为方便生活的工具。陈千总是提醒自已,可以更好!可以更好!可以更好!

不同方言区各式各样擦尔瓦毡子在倮僳历史长河里的出现,就明证了倮僳先祖同样是有着独一无二的审美存在!

在陈千每一年暑假里的入村入户调查,每个学期里的入户家访,见那几乎家家户户成堆衣服随意搭晾在土墙上,小孩儿身上穿着的,都已经黑的包浆了……看了实在太多太多,对自己而言,似乎已经有些麻木了。唯一剩下的执念,唯一的执念,就是一定要让这些小孩儿养成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管现实条件再怎么艰难。

所以,水,不是泉水,是远处山上蓄水池里流出来的,寒冰刺骨,那又怎样?

所以,鞋,是凉拖鞋,不少男生的凉拖鞋还断了半截,洗完脚后走起路来都要垫着脚,生怕不小心弄脏了,回宿舍检查不过关,待会儿就只能自己一个人摸黑来洗漱台这边洗,听说还有些鬼怪故事,那又怎样?

去往洗漱台的路,一直通往厕所,刚好把学校的教学区和宿舍区分开。学生宿舍区在比教师宿舍低了几个台阶,在教师宿舍的南侧,教师宿舍往北走十余步,就是升旗台,毗邻操场,西端是厕所,厕所南侧便是学校的最高台地,是学校厨房和办公室所在,据说,曾经是尼窝村的村委会,后援建单位在早期设计中,计划修建圆形礼堂,不知后来为何作罢。长度近30米的水泥砌成的双层洗漱长台便是位于这个台地之下,与厕所成直角状相连。双层洗漱长台,一高一低,水龙头错落分布。

倒不是非要孩子们排成整整齐齐的一支队伍去洗漱,只是,哪怕我们再修砌一个长度30米的洗漱长台,也不够全校近800个小孩儿在同一时间完成洗漱。关键是这洗漱台的水,它还并不充。排队,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也是最容易避免因用水问题产生矛盾,甚至是校园霸凌的有效途径。

想象着洗漱台附近的热闹场景,不知不觉间便快到了玛薇班的教室。从教师宿舍出发,向西南方向的水泥小道走过百余米便到了,中间会与洗漱水泥小道交汇,然后会路过一片扇形阶梯休息区,休息区内种有一棵桂树,阶梯上方有两垄土地,种了两排海棠。扇形阶梯休息区是我在去年给施工队说了个大体思路,桂树和海棠是校长惹石从市区采购回来栽植的。学校虽然建成时间不长,但历经颇多磨难,我俩都希望有朝一日,这所大山深处的特殊学校能够花香四溢。

玛薇班的教室在整个学校的西南角,可以说算是远离学校喧嚣处,但他们又可以说是活跃在整个学校的最前沿,甚至可以说引领着学校各方面的成长。

这栋楼里有3间教室和1间小型办公室。办公室供老师们教案、批改作业和日常休息所用。三间教室,除了玛薇班,一个是二年级,一个是一年级。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想让六年级的玛薇班发挥帮带作用,陈千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样是不是让玛薇班的学生精力过于分散?但最终决断下来,还是以孩子们品行的培养和心理的成长为侧重。这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在寨子里的地位也是卑微的,那种来自同伴的恶意甚至成年人的假装善意,早已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一处处伤疤。

他们这栋楼,就叫启德楼。

站在启德楼前,远处宿舍区的喧嚣淡了几分,但玛薇班教室里的讨论声也是此起彼伏的,陈千甚至还听到了有人在说“今年你家的过年猪好不好?我家的那头太好了,所以明年小升初考试肯定顺利!哈哈哈!”这个声音立即迎来了一阵拥呼。

旁边又有声音响起“看把你们美得!那干脆现在开始我们就玩儿呀?”

“话不能这么说是不是?美好的寓意,懂不懂!”

“就你懂得最多,厉害厉害!”

“诶!你们给小陈老师他们带肉了没?”

“你这不是废话嘛!小陈老师他们都很喜欢吃腊肉和香肠的,尤其是小陈老师,他那十根手指,就像香肠,嘿嘿嘿……”

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唉,带是肯定带了,但每次小陈老师都不给卡巴,我倒不是非要这个卡巴,但别的老师都给卡巴的嘛,所以,心里难受,难以抉择,阿巴巴!”

“看你能的?一个卡巴就把你给收买啦?一看你这种人以后就靠不住。”

“打住打住!我又没说不给小陈老师,你咋还上升到人生攻击了呢?”

“小陈老师不是我们倮僳的嘛,偶尔可以不按我们的规矩来撒!但是次次都这样,我猜小陈老师是故意的,六年了呀,心痛!”

“呦呵!你也知道是六年了,你看你想第七年给小陈老师背腊肉,看看还能不能实现?”

“你啥意思?小陈老师要走呀?你说清楚。”

这句话一出,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刚才那个声音似乎赌气道:“你问我,我问谁?我只记得小陈老师曾经说过,我们毕业了他都会走。他的压力也很大的,在这里工资又不高,条件还这么差,他是重点大学出来的呀?听说我们整个卑水都没有这么一个本地的重点大学生。”

教室里沉默无声,隔了一会儿,一个声音说道:“我有个想法,你们看看可行不可行哈!我们可以匀一些腊肉和香肠,不用全部都给小陈老师,选一些好点的腊肉香肠也背给我们其他老师,本来就是要背肉的,对不对,只是说,这次我们多背点到其他老师那里,我们毕业了,也是要跟老师们再见了嘛!然后,我们其他倮僳老师肯定会给我们卡巴呀,这个卡巴我们私底下统计起来,存起来,小陈老师的生日不是马上就要到啦?我们给小陈老师策划一个生日吧?你们觉得怎么样?明年我们中间可能也会有人在小陈老师生日的时候给他打电话问候啥的,但是我们都没在一起了,这个生日,可能就是最后一次我们集体给小陈老师庆生了!”

紧接着的窃窃私语听不真切,再到人声鼎沸,以至于后来整个教室的人都为这个出谋划策的人鼓掌起来。

“好家伙!让你们在这里讨论冬季趣味运动会的事情,你们在这里有的没的!看我待会儿怎么收拾你们!”陈千嘴里嘟囔着,但脸上泛起了温暖的笑意,不自知地,整个人也温柔了下来。

收敛了情绪,迈上三级石板台阶,陈千跨进了启德楼的房门。

——

我故意落后几个身形,走在陈千的身后,看着路灯拉长的陈千的身形,消瘦的身影——

落寞,孤单,踽踽独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