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再次入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最新章节。

县城内如火如荼的准备着赈灾事宜,苏荣带着七里乡的二十三人也在十二月十四来到了南城门口。

——十二月十四,县城今日依旧是暖冬。

葛桑看着壮观的南城楼,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县城,平日里都是她爹前往五乡或者县城,她根本就没得机会,这一次也是因为家里的冬菜地要收割了,云爷爷又和爷爷打了招呼,所以她才得以过来。

沈佑天还没亮就做起了准备,直接等城门打开,刚一出城门便看见了一处较远的地方有几头驴子,因为冬日进城的人少,十辆板车二十多人的阵仗一眼就能瞧见。沈佑在人群中看见了恩人,连忙跑了过去。

“伯伯,这里!”

众人正在等城门开放,冷不防看见一个小家伙跑了过来,嘴里还喊着“伯伯”二字。

苏荣眼睛亮了一下,往前走了几步路来到沈佑面前,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小佑,几天不见,看着是有精气神了。想来这几天过的应该很好。”

“那是当然了。掌柜的给了我们吃住,他手底下的人又都心善,总喜欢给咱们塞零嘴,现在要比以前好太多了,不过还是要谢谢伯伯。掌柜的早就安排好了,所以我一大早就过来南城了。”

众人见小家伙这么说,都猜到了他是此次前来接洽的人,不免有些好奇。

“荣啊,他是……”

苏荣笑着将沈佑介绍给众人,没提他小乞丐的身份。

“这就是与我们合作的孙掌柜他手底下的人,别看小佑年龄不大,但甚是聪明,很多东西一学就会,之前就是他帮我和大哥与孙掌柜联系上的。”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对于一个能给他们送钱的人来说,二十几人瞬间不敢再小瞧这个只有十三四岁大的孩子。

“伯伯,掌柜的已经在院子里面等着了,咱们这就进城,我带你们去,用不了多远路程的,离南城门还算是较近。”

“没关系的,咱们昨晚就已经到了,这歇了一晚上,现在也是精力旺盛呢!”

“行,叔叔伯伯们,那你们跟我来。”

有着苏荣和沈佑带路,一行人交了进城费,赶着驴,走了近一炷香的时间,进入了孙六奇在南城的院内。

院内的伙计丫头们知晓今日东家有一笔大生意要谈,那是所有人都低调地不行,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不张扬也不多嘴。

众人进入院内才发现院子大的不像话,当然,这是七里乡的众人感受到的。来往的下人们都老实本分的干着自己手中的活,偶有见到一些比沈佑大一点的长辈,沈佑与他们打过招呼后便继续往前走着,便是这么大一个院子,小路众多,众人也要花大半炷香的功夫才能走到尽头。

院子内,孙六奇专门开辟出了一块地出来用来接待这次的客人,他早早地在门外等候,不多时,便见沈佑带着一群人进来了。

“掌柜的,人已经带来了。”

“辛苦了。苏兄,过来了?”

“孙掌柜,今日如约而至,我带着乡亲们前来叨扰,还望孙掌柜不要嫌弃。”

“哪里的话,我这边备好了休息的地方,让小二带他们先去,等一会儿来验验货。”

“好说。”

苏荣满口应下,和大家伙说了一声,众人先去了休息的屋子内。

孙六奇将苏荣单独拉到了一边。

“苏兄,不瞒您说,我要这鱼,是有大用处,所以马虎不得,这两个月的鱼我是要严格把控的,所以是要一条一条地称重。”

“掌柜的,这……”

“苏兄不必多虑,我可以实话告诉你,县城今年要赈灾,你们村里的鱼已经被我全部赠了出去。不过也就只有这两个月的时间,我信的过苏兄,但赈灾一事关乎到全县百姓的口粮,着实是马虎不得,所以只是称重一遍,我们不嫌麻烦,也望苏兄不要太过计较。”

毕竟做生意讲的是信任二字,孙六奇要一条一条的称鱼,要是不说明情况的话,无疑是信不过他们。

苏荣愣了愣:“赈灾?”

“没错。今年县城的粮食收成并不好,虽说比去年要强,但是去年安稳,今年上头动荡,百姓有苦难言。我这也是为县令排忧解难,提前知会你一声,这鱼肉也过了明路,有粮食和上头的人做担保,不会太过轰动牵连你们,苏兄大可放心。”

苏荣还是有些不解:“可是县城少说也有上万百姓,咱们村里的鱼哪里够?”

“已经够了,苏兄应该也不想这鱼的美味引来上头的觊觎吧?每月九千斤,我这边满打满算,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毕竟除了鱼之外,还有他们收上来的粮食作为掩护,不会太过张扬。

苏荣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但他相信孙六奇,尤其是知晓不会牵连到他们时,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他知道自家泉宝产的鱼吃多了能强身健体,但一个月九千斤的鱼分给上万的百姓,怎么样都达不到“多”的标准。孙掌柜愿意告诉他,还是为百姓谋算,他也只当是为泉宝攒福气了。

“没问题,掌柜的愿为百姓谋划,我这心里也高兴。况且鱼卖给了掌柜,如何食用并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掌柜愿意如实相告,是大义。”

“多谢苏兄体谅,银钱早已备好,待称重完毕后便可结算,苏兄可还有什么其他问题?”

苏荣想了想,才开口问道:“掌柜的能不能多准备一些散钱?这三千斤的鱼是全村人凑出来的,若是按照银子来算,怕是村里不好分。”

“依苏兄看,要备多少银子,多少贯钱?”

“这我算的不太清楚,属实是第一次有些乱,没能想到这一层面。”

孙六奇见这么大的数也不是苏荣一个人能在短时间内算出来的,便没有为难他,只说道:“那我备一百两碎银,三十贯铜钱,也正好是一百二十两,到时候苏兄自行分配即可,若是需要倒换的,再来找我也不迟。”

“行,那就多谢掌柜了。”

道了谢,孙六奇也不耽搁时间,和苏荣一起前去称鱼。苏荣来到休息的地方,打算称到谁家的鱼就叫上他们一起过来帮忙。

最先称的是十五户八十斤的鱼,云家六户,苏家两户,潘家三户,葛家四户,按照四姓分了四批来称,众人只见称鱼的小伙手脚麻利地将他们带过来的鱼一条两条或三条一起地放在秤上,一遍一遍地计算着重量。

不多不少,每户八十斤,刚刚好。

苏荣一点也不担心会出什么差错,这些鱼都是在乡里称好后再送过来的,再称一遍也还是这个数。只不过乡里没有孙掌柜这么细致,会一条一条地去称。

很快,伙计就称重完毕,交到每户的手上有三两银子三百文。

众人手里捧着银钱直哆嗦。

潘田广:“荣弟啊,这……这真是银子?!”

他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银子长什么样,只听长辈提起过,突然间一下子得了三两银子,感觉有些晕晕乎乎的。

苏荣:“是真的,田广兄,不信你咬一下,看看有没有牙印?”

潘田广和在场的一些人还真的咬了下去,果然看见了银子上面的牙印。

苏康惊呼:“是真的!”

苏荣:“好了好了,乡亲们,拿了银子,大家去跟掌柜的道个谢,去买该买的东西,大冬天的,咱们都不容易,今年总算是能过一个好年了。大家不要走散了,若是有要板车的,可以几个弟兄一起去采买,咱们就午时六刻(12:30左右)在南城门口汇合。”

“得嘞,荣弟,咱们这就去。”

于是,孙六奇便接二连三地收到了一众人的感谢,人多的让他直呼受不了。

他跟苏荣道:“我本就是个商人,拜苏兄所赐,这么多声谢还真是头一次听到,你的这些弟兄们啊,人是真的老实。”

孙六奇已经不仅一次用老实来形容这群人了,苏荣见怪不怪:“大家都是山里人,家里稍微有一些闲钱的基本上都看不起咱们,都不会把女子往山里嫁,主要是因为穷。掌柜的给他们送钱,可不是大善人嘛!”

孙六奇对苏荣所说的山有一丝好奇:“你说的山在什么地方?我只听说过县城下方有五乡,五乡后有个稷山,要比五乡还要大,要是没人引路的话,很容易迷路,该不会就是那里吧?”

“差不多是,要往深山里面走,掌柜的想去一去?”

“能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