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县城招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最新章节。

县城里,卢正平今日的任务是要下发各路招工文书。

两份文书,四城的每条街道各要贴一遍,不仅如此,他作为招工的负责人,还要带头拉一些人过来。

西东城区是官商混杂之地,想要招百姓,还得看南北两区。卢正平是早早起床,西北东南四处各街跑了个遍张贴告示,等他到达最后一个南区时,正巧赶上了冷清的一段时间。

南城区有好几条条主路,百姓居多,铺子多为密密麻麻的商铺。今年限商令的下发,因为有着杨一舟的镇压,南城街道的影响不算太大,只是各大铺子的租金都上涨了一小部分,勉强还撑得下去。但这大冬天的,百姓们更愿意足不出户,因此这个时间段,南城区家家户户的生意算不上特别好。这个时候,街坊邻居们都凑在了一起,商讨着近段时日的八卦趣事,家长里短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两三句。

“锵,锵,锵——招工喽招工喽,快来瞧一瞧啊!招工喽!”

街上的冷清使得这锣声贯穿整个长道,一时之间,店里的人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怎么啦?怎么啦?这是怎么啦?”

“哎呦喂,听说县城要招工了,有铜板嘞!”

“别挤别挤!”

“我看看!”

“有没有人告诉咱们,告示上写的什么呀?”

“是啊,俺们不识字儿啊!”

“锵锵锵!安静安静!大家伙安静!”

见华宁街正中央的位置挤满了人群,小士兵不得不拿着铜锣震慑着众人。靠近前排的人七嘴八舌问道:“这位大哥,敢问这告示上招的什么工啊?”

“两份工。要工匠和厨子,男女老少皆不限,只要大家肯干活,那是铁定能过个好年。”

“大哥,这话怎么说呀?”

“是啊,没听懂!”

“咱们县城招工匠和厨子。工匠每三天有一百个名额,三日一换,要全部去北城区做活,自带干粮,同时第一批被选中的人要去六天,时间从明天开始算。大人会给大家发备好的材料,工匠们只需要制作木签子出来,但质量一定要合格!每五条签子一个铜板,每三日均算能拿一百个铜板呢!最少要持续一个多月,能挣得的铜板不少嘞!”

“三日一百文!”

“这活也不错了,也比现在挣不到钱要好啊!”

“大哥,您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大人亲自张贴的文书,还能有假?!麻烦大家向后面传一下,有本事的想要报道的半个时辰后来我这里登记!”

得到了小哥的肯定回复,一传十,十传百,人群沸腾了。

三天一百文啊!

这家里要是有人摆卖小摊小贩的,每天多做一点活,岂不是三天就能将一个月的地租给挣回来了?要是再多做三日,这连每个月的税也给交上了啊!

这白给的活不要白不要啊!去!一定要去!

很快,人群中又有人发问:“大哥,那厨子是怎么个招法呀?”

“城内要招二十到三十个手艺极好的厨子,大家要是觉得自己厨艺好的就来报道,就只有今天这一天的报道时间,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啊!报完道之后,明天要去西城区参加厨艺选拔,等所有人选出来之后才会给大家安排任务。放心,被选上的人,工钱不会少的!均算下来每人每天至少能拿二十个铜板呢!而且后续还会有一项惊喜在等着大家!不过厨子数量有限,只有二三十个名额,一定要是厨艺极好的人才能选上,同时往后是不会再招的,所以报道需要考虑一下啊!”

“每天二十多个!”

“我的天,这么多的吗!”

他们这群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有种田的,有做活的,也有摆摊的,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也只有七八十个铜板的进账,更别提县城已经有两年粮食收成都不好了,一文钱恨不得掰两半来花。这只是做一顿饭啊,每天还能有二十多个铜板!去去去!赶紧报道去!

“惊喜?大哥,是什么惊喜呀?”

小兵神神秘秘,故作玄虚:“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他只是听从吩咐来传话的。

“大哥,这竞争会不会很激烈呀!”

“会有一点,其他三座城区也是一样的。知晓大家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田地,所以,能和家里人商量的,赶紧下手啊!这是大人对南城百姓们的厚爱,千万不要错过了!”

“得嘞,俺这就回家跟爹娘商量一番!”

“我也去,我也去。”

“我公爹在田里干活,我得赶紧回去跟他们商量商量。”

“赵家娘子的,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回去。”

众人七嘴八舌,奔走相告,不一会儿,招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南城区的所有街道。

一时间,工匠家的喜不胜收,田里种地的人得了消息也是纷纷收了农活,商讨着派谁前去,小兵面前早已排起长队,一个个地等着报名。无疑,今年的粮食收成不好,在街道上摆摊还要应对上涨的租金,上涨的物价以及各种各样的税收,最近时段生意又冷清,冬天大家足不出户,更是一天都进不了账,不赔本已经算是好事了。偶然天降一个多月的活,那是攒着劲地想要报上名。毕竟工匠的手艺都不错,有些农户家里的妇人做饭也不差,怎么着都得试一试。

卢正平是真没想到,这效果是出奇的好。虽然他不知道杨大人制签子和招厨子意欲何为,但就看这么多人的报名数,他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不得不说,他挑人的眼光还真是不错,这挑出来的这个喊话小兵办事能力妥妥的!

其他三城区也不惶多让,最后统计下来,光是工匠的报名数就有五六百户,每户出一个或两个人,将近县城工户总数的一半。

最终按照报名先后选定出来的第一批工匠,西城区给了五个名额,东城区给了十个名额,北城区给了二十五个名额,南城区给了六十个名额。

卢正平将这第一波人带了出来,顶着其余人羡慕的目光离开南城,前往北城区早已收拾好的房间内。

房间在深山林脚下,北城区最北边的山林由县城管辖,关押着一大批刑奴做着免费的苦力,从昨个开始,他们便已经砍伐一大堆木头往山脚下的院子里送。

院子前后堆满了木头,一群人看见木头那是犹如看见宝贝一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群工匠们常年跟木头,跟铁打交道,仿佛是在看自己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