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寿礼(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最新章节。

二人一同来到了致云阁。

致云阁位于官沿街北侧,是杨一舟听从杨灼的吩咐独自开了间阁楼,日常却不用对外营业,只用做官用。不仅如此,整个官沿街上的铺子的主人都是一群当官的人物,他们不靠这些铺子赚钱,但却是秘密会谈的最好地点。

这一次,杨一舟将致云阁借给了陈文迁和孙六奇,让他们俩务必将此事办好。

如意酒楼的三位大厨在致云阁的后厨忙活了一上午,就等着今日午间开饭。那是用尽了浑身解数想要给徐院长留下一个好印象。不仅如此,杨灼也过来帮忙了,三位大厨这才发现原来杨灼的经商天赋完全是靠着他那奇奇怪怪的美味赢来的。

他们这些酒楼的厨子做出来的吃食无非是靠着色、香、味取胜,但是杨灼却能补上一个形。五颜六色奇奇怪怪的形状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这东西特别是放在糕点上,效果最为明显。难怪北城区那么破旧,杨小公子的酒楼却依然能开下去。要知道北城那个地方,属青楼奴仆下等民居多,去那里的人要么是去寻乐子,要么是去买下人,基本上都是不缺钱的主,招待好这些客人,也不怕没有银子进账。

三位大厨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向杨小公子多多学习,这奇形怪状的手法说什么也要学个一两分。

很快,在杨小公子这个美学家的指导下,三位大厨做出来的食物是色香味形,样样俱到,特别是那盘泉水鱼,在经由杨灼的摆弄后,那是怎么好看怎么来。

一番操作后,新鲜美味的鱼上桌了。

徐郃吸了吸鼻子:“嘶~什么味,这么香?”

待他看见上来的泉水鱼后,瞬间整个人的眼睛就移不开了。

“陈大人,这……”

陈文迁也不客气,给孙六奇免费打了波宣传,笑道:“这是西区富贵街如意酒楼新推出的泉水鱼,院长尝尝?”

徐郃也顾不上形象了,连忙举起筷子,可他看了半天不知从何处下手,着实是这鱼的摆放像一条匠人手下雕刻出的艺术品,他实在是不忍心吃。然而架不住嘴巴里不断分泌口水,最终吃货属性占上上风,终于下筷了。

一口鱼肉下肚,清泉味蕾在口中绽开,是让他整个人神清气爽!他又尝了一口汤,没一会儿,那是整个身子都热乎了起来。

徐郃虽然不是个吃货,但美食谁能不爱?他连忙问道:“大人,这鱼的味道甚是香鲜,在下斗胆问大人一句,做出这道菜的大厨现在在何处,方不方便见上一面?”

这要是拉过去给他爷爷做寿席,那是绝对的锦上添花!

“院长,其实,能做出这道菜,可不仅仅是厨子的功劳,这鱼和厨子啊,一样不能少。”

“此话怎讲?”

“院长可知西区富贵街两家酒楼的对立?”

徐郃想了想,不太确定:“偶有听院内学子谈论过,但具体什么情况并不详知。”

“这泉水鱼是如意酒楼的孙掌柜最新推出的一道菜品。杨大人也尝过,你猜怎么着?”

“怎么说?”

“这泉水鱼经由大厨做出来的味道能够加强这鱼的功效。鱼肉可以提神,多吃能够增补,而鱼汤可以暖身。”

“嘶~真有这么神奇?!”

陈文迁点了点头:“没错。院长适才也尝过,知晓我所言非虚。这次邀院长前来,是有事相求。”

“你说,什么事?”

从一开始便知晓陈大人有事,可这到了现在也没听他开口。

“是这样的。县城今年百姓不好过,杨大人已经开始准备赈灾事宜了。”

徐郃一下子就明白了:“可是需要我做什么?能为百姓们出点力,我必全力相助!”

“杨大人的本意其实是想请徐阁老出山,坐镇茗香书院。”

“嗯?请爷爷出山?”

“正是。大人想着这次赈灾若是有人想要捐赠银钱,这东西放在自己手中恐遭外人诟病,思来想去,便只有茗香书院能担此重任了,遂请我前来当说客。”

徐郃有些不解:“大人,若是捐赠银两,只我一人便可办妥此事,为何要请我爷爷坐镇,这有些不妥。”

陈文迁无奈苦笑一声:“院长,你也知晓,茗香书院是官私合并院制,只院长一人说了不算。院长可有想过,银子一旦落入朝廷手中,书院能得几分?百姓又能分得几成?”

这话一下子就点醒了徐郃:“你的意思是……先斩后奏?”

“正是。”

陈文迁接着道:“请阁老出山,是希望朝廷能看在阁老的面子上,放县城一马。”

“可爷爷年岁尚高,当真经不起折腾。”

“院长,这泉水鱼,便是杨大人能送出的最好寿礼了。”

说到这里,徐郃算是彻底明白了。

陈文迁让他品尝泉水鱼的美味,如果真如他所言泉水鱼有此功效,这寿席上爷爷定是容光焕发。而这场赈灾,也不需要老人家做什么,只需要事后写个折子呈上京秉明情况即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这边倒没什么意见,爷爷这个月的二十五日过寿之际是一定会出来和众人见面的。只是写个折子而已,若是老人家拿不动笔了,便是他自己也可代劳。

陈文迁说的对,他一个人再怎么样,也不能和朝廷抗衡,可有爷爷的坐镇,那就不一样了。但这件事情,他还是想征求爷爷意见。

“大人,您的话,我算是听明白了,我这边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不过老人家愿不愿意出山不是我说了算,得看他自己的意愿。我回去后定帮大人争取一番,还请大人静候一段时日,一定尽快给大人回复。”

听到徐郃这么说,陈文迁悬着的那颗心总算是放下了,因为杨一舟告诉他,此行的目的是二人至少要有一人同意,如今徐郃已经答应了下来,他这次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至于徐阁老,如果最后选择拒绝,杨大人背后也会有人保着,出不了什么问题,当然了,阁老如果愿意出面,那自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陈文迁连忙起身行礼:“如此,那就多谢院长了。”

“大人客气了!不必多礼!您这送我这么大的寿礼,应是我感激大人才是。那大人,做这鱼的厨子……”

“厨子自是如意酒楼的人,再算上杨大人家的小公子杨灼,最是精通厨艺,他们都愿为阁老的寿席做一份贡献。”

“好好好,这我也正愁着准备事宜呢!有大人的推荐,我这也省了很多事儿啊!”

能拉来杨县令的儿子给他爷爷做饭,他也不用担心宴会上有人闹事了!

这抱大腿的感觉还真是不一样。

徐郃看的很开,对他没什么损害的事儿,他能帮就帮。杨一舟得了银子没想着往自己兜里揣,反而愿意将它们交给书院,一是信得过他们,二是实打实地为百姓们做事,这不正是爷爷所期望看到的吗?

为官者,为民做主。不得不说,杨一舟和陈文迁确实是很好的父母官。

解决了这场大事,陈文迁又和徐郃商讨了学子刻字一事,听得徐郃是一愣一愣的。没能想过便是在这赈灾时日里,竟然还能挣得一些铜板,而且价格还不低。他瞬间想到了院内的两百多位学子,家境贫寒,能来书院完全是举全家之力,如若真的能挣上一些钱,也能过个好年。

徐郃连忙致谢,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将这刻字的任务多分配一些给竹院了,这个院的学子全是家境贫寒之人,想来有了这笔进账,这个冬天不会过得太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