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诞据广陵谋叛乱 庆之讨逆建奇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桓阆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想找个突破口逃出去。

可是,刘诞的士兵们紧紧咬住不放,眼看他就要被活捉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桓阆身边的一个亲兵大喊一声:“将军,快走!”

说着,他挺身而出,挡住了追兵。

桓阆趁机策马狂奔,可是已经太晚了。

刘诞的士兵一箭射来,正中桓阆要害,他应声落马,当场毙命。

这一场混战,桓阆的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

只有戴明宝,他机灵得很,一看形势不对,早就趁乱溜走了。

他一路狂奔,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跑得快,不然也得跟桓阆一样,把命丢在这儿了。

宋主接到消息,心里头那个急啊。

他立马就任命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还让他兼着南兖州刺史的职,统率大军去讨伐刘诞。

这刘诞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一听沈庆之大军要来,赶紧就把城外的城墙给拆了,把城外的老百姓都赶进城里,还四处发文书,想拉拢远近的人心。

不光如此,他还派人送了份表文到建康城外。

有人捡起那表文,一路小跑送进宫里。

宋主接过表文,急忙打开来看。

只见上面写着刘诞对朝廷的种种不满和抱怨,还有他对自己的忠心表白。

宋主看完后,心里五味杂陈,对刘诞的恨意又多了几分。

话说那刘诞的表文被特意记录下来,里面的话让人不禁感叹。

诞这家伙,其实也有他的苦衷,这表文算是揭开了宋主骏一些不义不友的秘密。

宋主骏看到这份表文,那怒火简直是冲天高啊!

他立马就派官员四处搜查,凡是和刘诞有亲戚朋友关系的,还有刘诞的同党以及他们的近亲,只要留在都城里的,不管他们有没有和刘诞勾结,一律砍头。

就这么一下子,死了上千人。这残忍的刑罚,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宋主刘骏自己呢,则搬到了宣武堂去住,宫里宫外都戒严了。

此时,宋主骏还是赶紧催促沈庆之快点进军广陵,同时还命令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让他们一起会师广陵城下,限定时间要攻破城池。

说到这个宗悫,他是南阳人,字元干,从小就有大志向。

他的叔父宗炳是个高尚的人,不愿意做官。

宗炳曾经问宗悫:“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啊?”

宗悫回答说:“我要乘长风破万里浪!”

宗炳听了感叹道:“你要是不富贵,那我们家可就要被你给败了!”

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那天,晚上有盗贼闯进来。

那时候宗悫才十四岁,他挺身而出抵挡盗贼。

盗贼有十多个人呢,都被他吓得不敢进屋,宗悫的勇名就是这么传开的。

后来,宗悫跟着江夏王义恭,义恭派他去南征林邑,打了胜仗回来。

之后,他又做了随郡太守,还征服了雍州的那些蛮族。

元凶劭作乱的时候,宗悫跟着去讨伐,立了功,被封为左卫将军,还赐了洮阳侯的爵位。

宗悫这一家人,真是一代人杰啊。

现在话题再回到诞。

诞占据了广陵,完全不服从朝廷的命令,一副要与朝廷对抗到底的架势。

这时候,宗悫正好在豫州驻节。

他一听说诞在广陵作乱,立刻上表请求去讨伐诞。

表文一送上去,宗悫就骑着快马,风尘仆仆地进了都城,准备接受朝廷的节制。

宗悫这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你看他,还是精神抖擞,顾盼之间,满是自豪。

他进了宫,见到宋主骏。

宋主骏一看他这精神头,心里头就挺高兴,连声嘉勉。

“宗悫啊,你这次去讨伐诞,可得给我好好干啊!”宋主骏拍着宗悫的肩膀说道。

宗悫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宋主骏点点头,又说:“你这次去,归沈庆之节制,你们可得配合好啊!”

宗悫又拱手道:“臣明白,沈大将军是我国的栋梁,臣一定听从他的指挥。”

诞在广陵城里,一听宗悫来了,心里头那是真害怕。

但他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还下令军中说:“宗悫是来帮我的,大家尽管放心!”

这话说得,他自己心里都没底,纯粹是自我安慰。

宗悫到了城下,一打听,城里头竟然传出这么一道伪令,说他是来助逆的。

宗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索性就绕着城转了一圈,然后跃上马背,大声喊道:“我是宗悫!我只知道讨逆,不知道助逆!”

那声音,洪亮得跟钟似的,城里头的人都能听见。

诞在城楼上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头那个悔啊。

他暗想:“我这计策,可真是失算了。

这宗悫一来,我这广陵城怕是守不住了。”

他赶紧登上城楼,往下一望,正好看见沈庆之在指挥士兵,准备攻城。

诞心里一慌,就凄凄惨惨地喊道:“沈公啊沈公,你都快白头了,何苦来这儿受罪呢?”

沈庆之冷笑一声:“朝廷觉得你这家伙太狂太愚,不值得劳烦年轻力壮的将士,所以就派我这个老头子来了。

你以为你还能撑多久?”

这话说得,既显得沈庆之老当益壮,又讽刺了诞的不自量力。

诞一听,心里头更害怕了。

他连忙下城楼,整理了一下装备,然后留下中兵参军申灵赐守城,自己带着几百步骑兵,还有帐下的亲卒,借口说要出战,其实呢,是开门往北逃跑。

他们跑了十几里地,就看见后面尘土飞扬,料想是追兵来了。

众人一下子就慌了神,叽叽喳喳地喊道:“咱们还是回城吧,跟敌人拼也是拼,不如回城守着呢!”

诞皱着眉头问道:“我要是回城,你们能为我尽力吗?”

众人连连点头,都说愿意。

这时候,部将杨承伯拉住了诞的马,哭着说:“大将军,不管是生是死,咱们先回城守着。

快点回去,还能进城,晚了就怕来不及了!”

诞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掉头往回走。

刚走了没多远,就碰上了追军。

来将是个叫戴宝之的,他单骑直前,挺着槊就刺向诞。

那槊尖差点就刺到诞的咽喉了,亏得杨承伯眼疾手快,用刀一格,挡住了宝之的攻势,然后跟宝之打了起来。

其余的士兵呢,就拥着诞往前冲,杀开了一条血路,匆匆忙忙地回城了。

杨承伯一边打一边退。

宝之呢,因为他带的兵不多,也不敢追得太紧。

他看杨承伯这么勇猛,心里头也犯嘀咕:“这家伙,真是个硬茬子!”

就这么着,宝之也放杨承伯他们回城了。

诞进城后,心里头那个郁闷啊。

他想着自己刚才的狼狈样,又想着宗悫和沈庆之的威猛,知道广陵城是守不住了。

但他还是不甘心就这么投降,于是开始论功行赏,封官许愿,想以此激励将士们继续守城。

他先赐封申灵为骠骑府录事,提拔参军王屿之为中军长史,世子景粹就当中军将军,别驾范义也升为中军长史。

接着,诞还筑了个坛,歃血为盟,誓要众将士固守城池。

可是,这时候的广陵城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将士们都知道,诞已经走投无路了,跟着他守城,只怕是死路一条。

所以,虽然诞封官许愿,但将士们的心思却已经不在守城上了。

这时候,诞想起了主簿刘琨之,想让他当中兵参军。

原来刘琨之是宋宗室将军刘遵考的儿子,那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可刘琨之却不肯就职。

他一脸正色地对诞说:“大将军,忠孝不能两全。

我家里还有老父亲在都城呢,我可不敢奉命!”

诞一听,心里头那个火啊。

他没想到刘琨之竟然这么不给他面子,一怒之下,就把刘琨之囚在了监狱里。

刘琨之也是个硬骨头,宁死不屈,最后就被诞给害了。

再说那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他们,之前曾经奉诏去防魏。

这时候,他们都回到了广陵,和沈庆之合军一起攻城。

诞呢,他想着跟沈庆之套套近乎,就遣人给庆之送去了食物。

沈庆之是什么人啊?

他可是一心为国,忠直无比。

他看都没看那些食物,直接就让手下给毁了。

诞还不死心,又在城上捧着一函表,想托庆之转达朝廷。

庆之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对诞说:“我受诏讨贼,可不能为你送表。

你要是想归顺朝廷,那就开门遣使,我为你护送就是了!”

诞心里头郁闷到了极点,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最后,他决定遣将分出四门,去袭击宋营。

可他哪里知道,宋将们早就有防备了。

他们一出城,就被宋将们杀得落花流水。

最终诞何去何从,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