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夜哭郎(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更讲鬼》最新章节。

“天惶惶,地惶惶。”

“俺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首顺口溜,大家应该也都该听到过。

那么,念诵三遍,真的管用吗?

小孩啼哭不停,问他哪不舒服,摇头大哭,就是不说哪疼。

或许,这本就不是医学能够解释的。

当然,也没法解释。

唯一的解释,就是——看见“生”人了。

这个“生”字,代表的是在自家见到了陌生人。

而这个陌生人,出现的时间,很不对!

也就是这个“人”,出现的时间,是深夜里或者凌晨一点多钟,而且,他本不该出现在你的家里,但,他却真实的在了,甚至是站在你的床边。

你不信?

那我讲讲我的真实经历,也是因为这次经历,更让我坚定的开始写恐怖小说了。

2022年12月3号,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

我们镇上西街有家李姓,是开蜡烛厂的,从1987年就开始做了,为什么前文说,蜡烛在农村,当时是头号商品?那是因为这姓李的人家是做蜡烛发家致富的。

蜡烛厂每天都是昼夜不停的制作,供不应求,那家人赚的也是盆满钵满,跟市场的那些批发部,都是生意伙伴。

用他们做生意的话来说“打货,先打蜡。”最后,蜡烛成了人们每天得必需品。

但是,随着时间的更迭,电,不断了。

蜡烛,再也没人找了。

蜡烛厂也没落了。

只有每年自家给神灵上贡的时候,点点香烛,而蜡烛是红色的。

做蜡烛,虽说不赚钱了,但开蜡烛厂的已经传了一代,传下来的东西,谁也不舍的扔……我也做过。

蜡烛厂没名字,就叫蜡烛厂,说的好听是个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

直到现在,蜡烛厂每年年底12月开,就开始准备过年用的红烛了。

以前先不说。

先说一下我那晚的经历,再讲蜡烛厂的故事。

2022年12月,这年的冬天,比不得那时候了,一点也不冷,而且疫情还没走。

那天晚上,做蜡烛要进原料石蜡,用大锅熬成液体,倒进蜡烛床里,然后过冷水冷却,只要一压杆,两排红彤彤的蜡烛,就出来了。

进原料那天,原料厂打电话,说要到晚上十一点送过来了。

农村,不比城里,就算电用不完,但也没有安路灯什么的,尤其是冬天,没人出来走动,吃完饭,钻被窝,无疑是最舒服的,何况疫情期间,你可以随便睡,没人说你懒,因为大家都在家钻着睡觉。

我由于在家没个工作,(就算有工作,也干不了啊,毕竟疫情呢,说走又回来,回来了又走,反正全镇都封路了,本来镇上不允许任何人出门,但都说过年点给全神点个根蜡烛,也能祈愿疫情早些结束,后来就同意让做蜡烛了。)蜡烛厂的老人李怀杨,就找到我家,说让我帮着卸一车石蜡,说卸完,给我50块钱,我答应了,好歹50块钱,能买七包红钻香烟。

那晚,我吃罢饭,就去了,我知道很久不干活的人,卸起车来有多吃力。一包石蜡一百多斤,而且包装袋都是有蜡油,滑滑的,很难抓紧,卸它,可不是个轻松活。

不过,为了50块钱,我也得咬着牙卸完。

我在李怀杨家,从晚上八点等到晚上十一点,送原料的车,始终没到。

李怀杨打电话问了,司机说路不通,到处都是封着呢,现在正找路呢。

李怀杨担心原料送不来,一脸的愁绪,李怀杨年纪快七十了,满头白发,只不过剃光了后,不显老,他身体还算很硬朗的。但我喊他大爷,辈分在那放着,相差快四十岁了,也是喊大爷。

此时他忧心了起来:“别今年做不成了。”

我笑笑:“别担心啊,总会有办法过来的。”

李怀杨他除了会做蜡烛,其他的都不会,自从他儿子结婚后,本来以为要舒舒服服过下半生了,可谁知,人老惹人烦,当你没了赚钱的能力,就没了抬头的能力,这种感觉,深有体会,我没工作的这些年,就连吃饭,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吃饭的动静,会惹我爹不开心,想来,李怀杨也与我一样吧。

他每年,就等着过年时,做做蜡烛,让家人知道,他还能干活赚点钱,人老心不老。

可也就这一个月,他是开心的。

平时,他坐在太阳底下,都不敢抬头,生怕惹来儿媳的不满。

他夜夜盼,终于盼到了过年。

你们也许会问我,他做了半辈子蜡烛,积蓄呢?

其实也没啥积蓄,时代在发展嘛,银行里的钱,贬值了,他曾经是万元户,可是呢,他不懂钱生钱,他一直存着,谁知现在一万块钱都啥也不是了,存起来的钱,也没趁时增值。

有没有感觉过,忽然一万块钱就不算钱了呢?

就算增值了,给儿子盖盖房子,娶娶媳妇,也就掏空了。

在农村你有一个儿子,那你还得为孙子挣钱。

有邻居说过李怀杨,说他都一把年纪了,还干这么厉害干啥啊?

李怀杨笑笑说,帮着儿子给孙子存点钱。

别人说他傻,也只有他自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当父母的,谁不想儿子过的好呢……

时间快十二点的时候,李怀杨又打了个电话,司机说,快到了。

他这句快到了,让我们又等了一个钟头。

终于在凌晨一点的时候,原料终于送到了。

李怀杨不但不生气,反而赔着笑的给司机递烟。

司机抽了烟,皱着眉头问:“就你俩?”

李怀杨尴尬的一笑:“对啊。”

司机脸抽了抽:“五吨呢。”

李怀杨说道:“慢慢卸吧。”

司机看了一眼我:“这小子肉挺多的,能出力。”然后又看向李怀杨:“可你这体格,够呛啊。”

李怀杨说道:“没事,我们歇着干。”

司机说:“我可没工夫跟你们掺忙,我还得去补补觉。”

李怀杨说:“你休息你的,我俩慢慢卸。”

我看着那车一包一包的石蜡,心里只犯怵,没见到时,觉得不是事,等看到了,才知道有多恐怖。

没办法,为了50块钱,拼了吧。

可是,我太高估自己了,身体下滑的厉害,还没抬两包,就开始呼哧大喘气了,这他娘的就算是大力士,也得皱眉,何况我那是虚胖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