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亲事成明年八月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穿农户女》最新章节。

这边丫鬟刚刚退下,兰花看着赵夫人真心实意的感激了一番“夫人或许不知,姎与家人是逃难来的,初时生活困苦,遇到冯叔后他帮姎很多,与松仙楼合作后,借着酒楼姎家里的日子过得也更是舒心了不少,是以姎和家人是受了夫人的恩惠,一个食方与姎受夫人的庇护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赵彤华听她这一番真挚的话心里也熨帖不少,同时也狐疑眼前这不到十五岁的小娘,为何说话举止如此进退有度?心下好奇不已“这些都不当什么,不过吾很好奇你是否读过书?”

读书?冯叔写字她看过,零星认识几个就不错了,大多都是那种很古代的文字很多都不认识。

“夫人,姎逃难时经常听闻有学识得人讲道理,也识得几个字但不多。”除非这辈子她当个哑巴,不然以她现代人得灵魂,又经历九年义务教育得思想,很难不被人发觉她得不同。

赵彤华若有所思不过很快也就释然,这小娘如此聪慧听了一些见闻,言谈举止则有所不同也属正常。

初雨很快端着匣子回来了,匣子在她面前打开的那一刻,虽是见多了现代的金银首饰花样,可这一匣子做工精细,有金有玉的首饰,也是大开眼界。

“夫人,这些太贵重了,这.....\"

赵彤华摆手“你还是个小娘家,要多多打扮,好年华可莫要辜负。”她思索了几吸后又道“吾见你很是有眼缘,真心喜欢你这小娘,也盼着你往后常来府里与吾说说话。”

她表现出受宠若惊“谢过夫人,能得夫人喜欢是姎得福分。”

一旁的柳氏适时开口“东家,酒楼那边还等着张小娘回去,您看......\"

这话其实就是柳氏帮着赵氏开口下逐客令,能做赵彤华府里得大管事,看眼色知心意自然很重要。

她识趣的起身,在柳氏带领下行了个常礼准备离开。

赵彤华微笑点头“初雨送送张小娘。”

初雨行礼不忘拿起首饰盒,初雨的带领下她再次来到小门。

初雨向着她和柳氏行了常礼告退了。

柳氏这才欣慰的笑了“回去与你冯叔说让他放心吧。”细细打量眼前的兰花喟叹一声“你冯叔走之前最挂着你的亲事,如今看着八九不离十。我想不出几日夫人会找保媒人登你家门,望你日后好好经营这门婚事,这样我和你冯叔也能安心。”

她抱着首饰盒也认真看着眼前的柳氏,真心诚意的道“谢过叔母的照顾,我一定不辜负您和冯叔。”

柳氏连连点头“好,好,去吧,回家与家人通个气,这几日或许会有保媒人登门。”

她向柳氏行了一个肃拜礼后出了小门,回到酒楼冯叔就迫不及待问她结果,听到自家婆娘带回来的话,冯叔笑得开怀,一整天心情都不错。

下午关门歇业时又嘱咐了一遍,回家别忘和家人通气。

……

她一路往家走,不知道该如何与张家人说这事,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回家说自己要成亲了……

即使灵魂已经步入老年的她,也忍不住脚趾扣地尴尬的很。

她在张家生活的并不是很不自在,她很想逃离这里,却无处可去。

或许婚姻就是另一种逃离原生家庭的方法……

这一刻她若有所悟,在现代的她为什么早早结了婚,或许就是为了逃离家庭。

如今来到这个朝代,没想到还是需要靠婚姻逃离张家。

想想自己也挺缺心眼的,虽然她对爱情已经不抱有期待了,可真要嫁人……是不是自己要去了解一下对方长的好坏呢?

她信任冯叔,冯叔说好的她自然不怀疑。

可这回她又开始担忧起来了,毕竟这可事关到她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

所以等她到家后犹犹豫豫了半天还是没说出口,想着明天还是要再去了解一下这个叫什么谦的。

第二日她就拉着冯叔问起男方,冯叔取笑她“终于想起问问未来的郎君了?”他知晓女娃儿面皮薄逐转移话题“听闻家主还有一个儿子。远在盛京但从无来往,具体为何咱们也不清楚。

论排行知谦称二郎,可远在盛京的大郎无人见过,所以咱们就一直称呼知谦为大郎。

知谦相貌堂堂,如今束发之年(16岁)却一表人才,身高已然八尺(一米八左右)有余。

她蹙眉看着冯叔的长相,又回想穿越来的这几年.....或许问长相也没什么用了,这古代的男人,不管年轻年老,都胡子拉碴掩盖了大半的容貌。

帅哥?不存在的,这个时代的男人更像是糙汉子,野蛮人。

冯叔宽慰她“兰花,这门亲事当初是为我闺女,我如何会亏待我自己的女儿,如今她没福分,你能得了这门亲事,叔也算是放心了。”

也是,这门亲事冯叔本意是说给自己女儿的,虽不知道什么原因要假死,可她凭借着这几年的相交,她还是了解冯叔的脾性。

当天她回家也下了决心将此事告知张老汉,一石激起千层浪。

张老汉惊诧失语好一阵才讷讷得开口“冯掌柜说媒得是亭长家的儿郎?”亭长?张老汉这辈子想都不敢想,自己得娃儿能攀上当官的人家。

在榆州这样的大城,一个负责乡里治安的小小亭长实在没有看头,可和庄稼打了半辈子交到的农户们,对亭长那可是望而生畏。

亭长相当于乡里的负责治安的巡逻队,类似现在乡镇派出所,对市里的公安局来说没啥看头,可对乡民来说这亭长管的可是十几个村子的人。

他孙女竟然要许配给亭长家的儿郎,这可是老张家主坟冒青烟了?这等荣光的事,他一定要给阿翁阿母烧纸磕头告知他们这天大的好消息嘞。

这如若能与亭长结为亲家,以后他们张家腰板也挺直了!

张家众人心思各异,可想法出奇一致,那就是攀上了亭长,他们张家日后谁也不怕了。

张大顺没想过他这个闺女这么争气,能挣银钱都没今个这事让他感触这么大。闺女的好运道得老天爷庇佑。

李桂香既是欣慰又是难过得看着闺女,一眨眼闺女就这么大了,前些日子她还日日犯愁咋给她寻个好人家。

如今却有这天大得好事,闺女要是能嫁去亭长家,那以后就不愁吃不上饭嘞!

可......看着闺女她眼圈泛红,闺女真要嫁人嘞,以后想多见见都难。

正在张家人七嘴八舌讨论亭长是多威风的人物时,院门叩叩叩被敲响“张家可有人在?吾是咱们榆州城的媒妁,今日特意来保媒来了!”

这么快?她愣怔,张家人也呆愣一瞬,还是张老汉当家之主反应过来“大顺快去开门!”

大顺麻溜得去开门,木制旧门拽开,门口站着一男孩与一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身穿麻衣对襟长褙,四方脸单眼皮,眼角皱纹很多,看着不像多亲和之人。

看向院里老老少少也不拘谨,服了个常礼声音高亢“吾乃榆州媒灼,今日特替榆州城朱玉街曹家曹大郎,向咱张家兰花小娘提亲,不知家里做主的大父与阿翁可在?”。

张老汉佝偻着背,张家人也紧张的纷纷站立在一旁。

张老汉握拳行了个礼,沧桑褶皱的老脸满是局促,心里胆怯可话还是要说的“俺就是兰花的大父。”

官媒由官府设立,虽不给媒灼工钱,但媒灼靠的就是撮合婚姻在其中挣取银钱度日。

官媒灼与私媒婆还有一定的差距,官媒灼毕竟挂职朝廷,比起私媒婆更体面。

谁家能由官媒来提亲,那可是十分有体面的。

“张老,吾今日来向你家兰花小娘提亲”说着眼神流转在张家几个孩子身上,倒也不是兰花的相貌多出色,只是在两个小娘之间,兰花的个头很打眼,收拾的也算干净。

做了十几年的媒灼,这点看人的眼力还是有的,媒灼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几眼兰花后直接开口询问“想必这位就是兰花小娘了!”

张老汉瞥了一眼兰花点头“是、是、是兰花!”

媒灼看着兰花笑,恭维话一句接一句““兰花小娘生得这般标志,与曹大郎甚是相配。曹大郎年少有为,品行端正,且曹家在这榆州城里也是家境殷实。兰花小娘嫁过去定不会吃苦,衣食无忧自是不必说,且曹大郎极为上进,日后说不定还能谋个官职,兰花小娘到时便是官夫人喽。”

媒妁说得天花乱坠,张家人听得又惊又喜。

她心跳的有些快,不免暗骂自己不争气,又不是没结过婚!

只是……她还是头一次经历官媒上门提亲,即使明知道这门亲事大体差不了,还是不免心头狂跳脸颊微红。

“那张老,您意下如何呀?”媒妁问道。

张老汉忙不迭地点头,“这是兰花的福气,我们张家求之不得。”

媒妁笑道:“那可太好了,三日之后,吾自会带着礼物前来正式提亲。”

众人皆喜,事情便这样定下。

就在她心中忐忑不安中,三日时间匆匆而过,媒妁果然带着大雁和丰厚的礼物登门。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一系列环节下来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直到日期定下,明年八月八日,在夏朝,数字“八”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因为其发音类似于“发”,寓意财富和繁荣。因此农历八月八日,这一天通常与丰收、团聚、美好的意义相关。

八月八日被称为“八八”节,起源于天干地支和五行理论。这一天通常被认为是黄道吉日,适合进行各种重要活动,包括结婚?。

双方按照礼仪流程走完,按着夏朝订婚风俗,订了婚的女子除了特殊事情外是不允许再出门的。

媒灼也带了曹家的意思,松仙楼的馒头可以停到明年成了亲以后再说。

眼瞅着离成亲也不过半年,曹家希望她能在家好好待婚。

这半年在家?开什么玩笑!半年啥也不干那不憋屈死她?

当然租子钱她倒是不担心,曹家送来的纳徵钱有三万钱,细麻布五匹,首饰也有不少。

这么多东西张家早已经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了,天天聚在一堆研究这点聘礼。

钱不缺,可她真待不住,但这件事情上张家人出奇一致,那就是她不准踏出院门一步。

半年……不准踏出院门一步!这特么是要她命啊!

媒灼提亲几日后,冯叔就让阿来过来送了信,他们夫妇俩已经离开榆州城了。

很可惜没能再见一面,他们就这么走了。

张大顺哥俩白日去卖咸鸡蛋咸鸭蛋,李桂香两个妯娌带着她和张小米日日忙着洗蛋腌制蛋。

每天围着张家人转,她都要喘不过气了,幸好她和小米还有个独立的屋子,不然她真要受不了了。

媒灼提亲时也说了夏朝婚姻的一些律法,例如七出三不出。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女方只要占了七条中的一条,男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妻子休掉。

有所娶无所归?:如果妻子被休弃后无家可归,丈夫不能要求离婚,如果妻子曾为公婆守丧三年,丈夫不能要求离婚,嫁给?郎君,前期贫贱后富贵?不能归。

女子也可以休夫,如丈夫有恶疾??,丈夫不事舅姑?,丈夫品行不端?。

总之大夏朝对女子甚至婚姻还是很宽容的,和夫君合离也可以再嫁,甚至嫁几次都没人管。

也可以不嫁,只需要每年缴纳一百二十钱的赋税就可以,她按着最坏的打算。

如果婚后不和谐,不喜欢,或是实在忍受不了婚姻生活,那她就选择合离,然后每年缴纳人头税就行了。

这么想想这半年也就没有那么难熬了,这半年她也应该好好规整一下空间了。

竹子、竹笋、竹节虫、竹荪、地里的芝麻、黑豆、粟米、大麦、茱萸、大茴香、胡瓜、白菜、胡笳、酸菜、鸡蛋、咸鸡蛋、咸鸭蛋、鱼、藕、莲子……

所有的东西她都要好好整理一番,该磨粉的磨粉,芝麻酱,还有黑豆已经储存了不少,她准备研制豆酱了。

她隐约记得,将黄豆磨成面,也有在黄豆中添加玉米或者麦子的,用箩筛去其中杂质,上锅蒸熟,放入容器中盖盖,待其长出黄绿色绒毛,将毛刷去,加盐和水搅拌均匀,再将盖子盖严发酵,每天中午将盖子打开“晒酱“,并且时不常地搅拌缸里的酱,到了夏至,酱基本就酿好了。

她空间别看永远都是蓝天、白云但没有太阳啊!晒酱?没有太阳成不成?再者她空间四季如春,温度始终如一,没有夏日的炎热能成不?

总之带着各种疑问与不确定,她开始了制作豆酱的工程。

其实夏朝如今已经有酱了,不过不叫大酱叫醢。

是用各种动物的肉,切成肉丁肉末,拌上熟米或其他粮食,再加入曲、盐等调料,用酒腌渍。按照制作的原材料分为醓醢(tǎn hǎi,带汁的酱肉)、鹿醢、兔醢、鱼醢。

但味道上怎么说呢……很咸,有一股淡淡的酒味,但并不是特别的好吃,和现代的酱比起来真的差太远了。

最终她的豆酱在一个半月以后才好,她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因为空间的温度没有办法经历高温发酵,所以时间上会久一些。

不仅是豆酱,她也做了肉酱,酱里面还放了一些蟹黄粉作为调味料。

有了酱可太方便了,牛肉买不到她可以烀酱猪肉。

原本包子只有一种酸菜猪肉馅,这回她开始研究做酱肉包,毕竟有了大酱完全可以炒猪肉馅。

她又专门做了一种茱萸酱,吃起来有麻味也有辣的味道,这种酱她用来烀藕片。

她又用黑豆升了豆芽,别说这豆芽用井水来培育长的十分迅速,而且长势非常好。

胡瓜拌豆芽配上一点茱萸麻油,味道简直不要太好。

接下来的大半年,她在空间各种研制美食、豆酱、豆皮,这豆皮颜色发黑。

每天泡澡也是她其中一项任务,她记得以前在某个养生频道里看过,荷花泡水喝对身体很好,也可以用来泡澡,美容养颜瘦身。

她每日开始泡荷花浴,别说她真觉得原来暗黄的皮肤慢慢变了颜色,肌肤也越来越光滑。

她倒没想过瘦身,毕竟她还在发育过程中,但适量的运动还是要有的。

而且她到现在还没来月经,真不晓得是她营养太差?还是什么原因导致迟迟不来。

荷花池的水挺清的,她试过水深也就到她胸部。

她把荷花池连着大门这边的荷花都摘了,通通放进竹子楼,平日里泡澡喝水,但最主要的是她想开辟出来一块游泳的地方。

半年她所有的精力都在空间里,当然白天在张家该干的活她还是要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