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十字路口(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最新章节。
图书馆位于省城东南,是一幢十二层的巨型建筑,在省内规模最大、藏书最多,也是多家媒体的集中办公地、各类文化活动的聚集地。从自在湖到图书馆,公交车开了半个小时。沈依乔的鬓角挂着汗水,推门进入图书馆,只觉一阵强大的空调冷气袭来。她顾不得骤冷骤热,专注地根据路标指引找到电梯。图书馆里人来人往,沈依乔步履匆匆,轻盈的身影如骄阳穿过树丛,明媚耀眼、一闪而过。
等了两趟电梯,终于来到七楼。偌大的宣传厅座无虚席,连过道也被席地而坐的学生和家长占满。宣传册和笔记本被当作扇子在人们手里摇晃,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期待。沈依乔索性盘腿坐在人群最前面的一小块空地上。这个位置已经贴近讲台,以致于她要最大程度地后仰身子抬起头,才能看到讲台上的人物。
只见萧梓舟穿着白衬衫,挺刮的白衣与他乌密的短发、坚毅的眉眼相得益彰,依乔看着他,心头浮起一句诗: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萧梓舟也看到雀跃而来的沈依乔,二人相视一笑。
今年文理科状元常思君、丁青阳分坐在萧梓舟两侧,还有一位女生叫吴蜜,她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综合得分全国第二,被燕园大学提前录取。吴蜜和萧梓舟作为多样化招生政策的代表来参加交流。
常思君是个“名人”,沈依乔早在小学时便有所耳闻。她是国家级优秀少先队员、游泳国家二级运动员、省级“三好”学生,钢琴业余十级。她形象好、气质佳,曾是重要会议上为重要领导献花的代表……今天,沈依乔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常思君本人。只见她穿着一套白色连体网球裙,麦色皮肤透着健康的光泽,舒展的四肢彰显着高挑健美的身形和平稳淡然的心态。她静静地坐在萧梓舟身边,沉着和礼貌中透露着冷淡,与台下的热情与迫切形成了一种跨越阶级的对比。面对观众及主持人的提问,常思君像是早早准备好了答案——她把自己所有的成就毫不吝啬地归功于她民主、和谐、充满关爱的家庭——她的父亲是省立医院的外科主任,母亲是省立大学的副教授,而她将要奔赴燕园大学读金融,理想是成为银行家。
第二个发言的是丁青阳,他还不到十七岁,身形尚小,板寸头,是个黑灿灿的小男孩,但嘴角已经迫不及待地冒出了胡渣子。说话时,他突兀的喉结在纤细的脖颈中央一上一下,反而显得稚嫩。和往年理科状元不同,丁青阳没有金光闪闪的竞赛履历,没有特长项目带来的加分,但是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均得满分。他稚气未脱,认真少语,严肃谦卑。从他简洁的回答中人们得知,他来自南部山区,是县城历史上第一位省状元;他的父母曾是县里老矿厂职工,父亲的工作是挖矿,母亲则在厂里食堂做饭。在他出生后不久,工厂改制,父母双双下岗,父亲因长年做工留下了慢性肺病,无法出城打工。为了获得生活来源,父母在亲戚的帮助下,在高速公路边开了一家小排档。丁青阳没有上过幼儿园,四岁直接在当地小学入学,中考之前他的成绩都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直到进入县城高中,他似乎才找到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能凭卷面裸分成为省“状元”。这次,他选择了水木大学“领航基地班”,和萧梓舟一样。
丁青阳很受欢迎,现场和网络上关于他的问题很多,但时间有限,主持人不得不按照流程切换到萧梓舟和吴蜜,来自观众的问题与热情就此减退了下来。
沈依乔有些失望。全省共有将近七十万高中毕业生,全国所有一流高校总共录取约两千人,自主招生录取不足百人,竞赛保送只有二十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每条路都有各自的难处,自然,也有各自的光荣。但从现场的情况看,考试依然是通向“罗马”的“主干道”,自主招生和竞赛显得过于“非主流”,以致于吴蜜和萧梓舟受到的关注远不及两位“状元”。按照计划,交流会全程两个小时,他二人说话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十五分钟。
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结束已是正午,落地窗外的阳光照得一切事物都白晃晃的。厅内的人群还不想散去,巴巴地寻找机会上台,和“状元”近距离交流。只是,常思君悄无声息地溜了,丁青阳是由县政府的领导陪着来的,他被护送着赶往下一个交流会。
纷乱的人群中,沈依乔向萧梓舟挥了挥手,于是二人从台上台下相向而行,眼见着快走到一起,沈依乔刚准备开口打招呼,吴蜜却在半路中迎了上来。
吴蜜个子不高,一头齐耳短发轮廓流畅,恰到好处地包裹着她白皙红润的圆脸蛋。她长在省城,父母皆是宜田人,巧的是,她与张致是姨表兄妹。
“你是那个姐姐还是妹妹?”吴蜜的声音和她的外形一样灵动,她没有注意到背后的萧梓舟,只是笑脸盈盈地仰头看着沈依乔。
“她是姐姐”,沈依乔还没来得及回答,萧梓舟已来到两人身边。
“喔,你是沈依乔,你好呀!听说你是宜田状元,那么你也会报名燕园吧!我们会成为同学喽?”吴蜜的热情没有被萧梓舟的唐突打扰。
这个问题让萧梓舟同样看向了沈依乔。
初次与陌生人交谈,沈依乔不算自在,尤其在吴蜜的热情之下,她的回答更显得平淡:“我打算去水木。”
上一次和萧梓舟面对面说话已经是两个月前了。沈依乔本可以通过QQ告诉他自己的决定,却硬是等到这一天,就是想当面一字一句说给萧梓舟听,并确认他明明白白地听到——可没想到最终是在这样一个嘈杂混乱、甚至有第三人的场合。不过话一说出口,沈依乔反而放松了。再一次,她和萧梓舟相视而笑,四目之间已然包含了盛夏所有的光芒。
吴蜜左右看看沈、萧二人,也释然一笑说:“听说水木今年增加了文科招生名额,那么,恭喜你喽!”
沈依乔笑了笑,说:“是的,今年文科招六个人,我还挺幸运的。”
吴蜜继续问:“你去水木学什么专业呢?”
“我选的是文学大类,据说大一的时候统称文学实验班。”
“文学?”吴蜜有些惊讶,为了掩饰这似乎不太礼貌的本能反应,她赶忙问:“那你妹妹呢?她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这个问题把沈依乔难住了——她只知道若乔考得比预期好。
吴蜜心直口快:“你也不知道啊?”
萧梓舟在一旁问:“你对妹妹感兴趣?”
吴蜜哈哈一笑,说:“我小时候一直看《小记者报》,对你们姐妹俩算是仰慕已久。可惜今天只见到一个。听说你妹妹的文科成绩与你不分伯仲,却学了理科。不知道她考得怎么样?没想到你们朝夕相处,你却连她的志愿都不知道。”
萧梓舟不解:“你知道得挺多啊?”
吴蜜知道两姐妹长得一模一样,但没见到沈若乔本尊、不知道沈若乔的去向,她不满意、不甘心。她看得出来,沈依乔长得纤细温柔,却生了一张冷色调的脸,眉眼之间流露着清高与自我。她虽奔放热情,却也知道分寸,她清楚自己在这场对话中属于不请自来,于是轻松一笑,说:“我爸妈是宜田人,你们的同学张致是我表哥。你们两姐妹很有名的!听说你们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性格呢,迥然不同。我就是有点好奇。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慢慢了解的。我不打扰你们啦!拜拜!”说完,她便滑溜地离开。
时空终于回到了萧、沈二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