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人生无悔(一)(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最新章节。

“天!萧公子,你写了首诗?”章晓菀捧着沈若乔的同学录惊呼。

萧梓舟示意她控制音量,说:“我只是抄写。”

“我可没萧公子这么有才华,不仅写诗,还是英文诗。不仅写了满满一页,还用的是花体字。”章晓菀看着沈若乔,干脆地坐下,写道:

“成为你的朋友,我很荣幸。我很佩服你。感谢你和沈依乔对人生的精彩呈现。祝越来越好,加油!”

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大名和QQ号,顺手递给江盛,说:“你写!”

江盛正在埋头琢磨一道函数题,他被章晓菀吓了一跳,看了看本子,方才明白他要做什么,说:“让我带回宿舍好好想想再写吧,写好了给你送回来。”

过了两天,江盛把同学录还给沈若乔,说:“我达不到萧公子那种程度,但我是很认真写的。”

确实,江盛用又大又方的字体写了整整两页,简直是篇作文:

“沈若乔同学:

你好!

你们姐妹一前一后,两本同学录提醒我,真的要毕业了。高中三年很苦,但我很舍不得它。今后,我也一定会很怀念它。

上高中之前,我只来过宜田一次。我家在江河村,没有市区里这么多书店,没有好学校,没有好医院,但是在那里看到的天空更高远、河流更清澈,那里有我最牵挂的爸妈,是我永远的精神归宿。等高考结束,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转转,散散心。

来到七中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更认识了你们姐妹、晓菀、萧梓舟、张致、小波这样的朋友。说真的,一开始我担心,担心自己在你们面前抬不起头。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你和沈依乔阳光开朗、热情友善,老天爷对你们也很好,把幸福的家庭、聪明的脑袋和健全的性格都给了你们。在我眼中,你们的成长似乎是无忧无虑的。可后来发现也不是,尤其是你,曾经大家都叫你“综合王”,特别是历史——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历史能考九十多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竟然选择理科,挑战自己的弱项,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你的生活可能因为这个勇敢的决定多了一些烦恼,但是,请一定要相信自己——凭你的天赋与能力,大路越走越宽阔。

再说回我,我曾经羡慕所有人,觉得自己不够幸运。随着自己渐渐长大,我发现,我也没有不幸,至少,我脑袋不算笨、有书念、有指望,可能这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吧。当然,我的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很多问题要解决,学习压力是最大的。但我想,对于我而言,只有吃够了读书的苦,以后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我会始终这么努力,让自己和爸妈少吃点生活的苦。我曾经、现在以及将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学习。我记得你问过我,为什么不去和其他男生打篮球;你还问过我,有没有除了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哎,很惭愧,体育运动我都不会,也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我似乎,只会读书和考试,也只能读书和考试。

不知道你有没有理想的大学,我已经有目标了。我要去全国最发达的城市,学一个能赚很多钱的专业。你的目标一定也很不错,理科高考只能在短期局限你,你依然是“综合王”。加油吧!祝我们大家都有个好前程。

不要忘记我哦!

你的朋友江盛

沈若乔的同学录在高三顺利地流转开来,并在短时间内被填满。学习间隙拿来翻一翻,沈若乔惊讶于学校里竟有这么多人“佩服”她、“感谢”她;更有很多人觉得她“知识面广”“好像什么都懂”。当然,评价最多的,是“灿烂的笑容”“爽朗的性格”“感染了很多人”。同学们的赞美与祝福,似乎是肺腑之言,却又似乎多有宽慰之意。沈若乔感激之余,多少有些愧涩与遗憾。

陈方圆让她单纯地感到惊喜。不知道这男孩花了几个晚上、剪坏了多少本《天下足球》杂志,才拼凑成了交给沈若乔的同学录“作品”:

只见对开的两页上错落有致地贴着C罗、卡卡、劳尔、欧文、杰拉德、兰帕德……在这些剪影旁边,陈方圆手绘了人物对话,顺着看下去:

“C罗:沈若乔,听说你特别喜欢我,等你长大了,要来曼彻斯特现场看我踢球哦!

卡卡:等她长大,说不定你就转会了。

劳尔:那你们就都来皇马!若乔妹子,记得来伯纳乌为我们加油!

杰拉德:你英文那么好,将来一定要来英国留学啊!我请你利物浦看球。

兰帕德:切尔西没啥好学校,不过可以来看我,哈哈!

……”

一张张剪影,一句句玩笑,都是沈若乔在零零落落的平日里,有意无意说出口的“喜欢”,也是陈方圆在断断续续的相处中,有心无心听到进去的“记得”。为了不破坏“剧情”和“画面”,陈方圆仅在右下角一块小小的角落留下了手机号和QQ号。

沈若乔明白,在这样的时代,QQ足以满足长久联络的需求,同学录的意义,并非记载联系方式,而是在这小小的本子上、在高三末尾紧凑的时空里,为青春留下一份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真实。全年级有千人,这个蓝色本子在教室间飞舞了一个月,密密麻麻地也只能留下百来人的笔迹。他们当中,有萧梓舟的高雅、章晓菀的简洁、江盛的真诚、陈方圆的用心,还有更多人的诚挚祝福。这一切,都是沈若乔最想看到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在十八岁的这一年,她挑战自己、克服困难,但更加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忘、更害怕被拿来同孪生姐姐比较。她本能地需要外界或真或假的表达来告诉她,她被关注、被在意。在她的意识中,只有这样经历过被饱含深情、目光炯炯注视过的青春,才不辜负流淌的岁月与奔涌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