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原生集体(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最新章节。
(1)
高一学年末的分科班会上,学生填完分科意向书交上讲台。大家落座后,柏常青从一旁走到讲台中央,在黑板上写下“见素抱朴”四个字,转过身来说:“你们来自全市不同初中、不同家庭,成绩参差不齐,不是每个人都爱学习,我们班的平均分排名也只是年级中位。但是,你们每个人都充满纯真与个性、善良与热情。你们身上,我感受到真实的美好,也时刻提醒自己,见素抱朴。所以,作为老师,我感谢你们。文理分科是一个岔路口,我和这个集体中的大部分同学将组成高二理科5班,很遗憾有一部分同学将要离开这个集体。但我希望你们无论被分在哪个班级,都能继续保持乐观、纯朴、真实,保持个性,同时保持对他人的关爱。相信自己,并积极去影响你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就如同你们在这个集体所展现出的一样。我很庆幸七中能有你们这样一批学生。高中时光还有更加紧张的两年在等着你们。人生不分文理,青春不说再见,我对你们充满希望,你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柏常青说完,教室里极其安静,片刻才出现星星点点的掌声,接着掌声愈来愈大,柏常青也不由地跟着鼓起掌来。
沈依乔也在跟着鼓掌。那时候,她犹豫不决地在意向书上填了理科,柏常青的话和这番掌声让她稍感庆幸,自己还留在这个集体里。
(2)
高二,考试频率增加,体育课、音乐课老师经常“请假”、“开会”、“有事”,取而代之的是笑而不语前来“代班”的数理化老师。
七中的理科教研组闻名全省,学科带头人、竞赛金牌指导比比皆是。这个群体以中年男子为主,外貌总体呈现圆眼睛、圆脑门、圆鼻头、圆肚皮的特征。其中有几位教学经验深厚、授课方式灵活、为人亲和幽默,宽庭大耳,脑门铮亮,被同学们尊称为七中理科“巨头”。
数学老师袁广义,圆肚突出、身姿挺拔,资深班主任,“状元”之师;物理老师张文生,圆框眼镜、讲段子的过程中讲物理题、太极拳校内推广者;物理老师李大勇,物理竞赛班及非官方航模协会牵头人及指导老师;生物老师吴孔华,头发稀疏、老中专毕业、自嘲为“烟酒生”;化学老师付忠一,付青青的亲爹,大眼睛博士、热爱难题、竞赛班“教头”……理科教研组的这群中年男子或正义满满,或幽默风趣,可严厉,可亲和。他们总是抓紧时机,讲完习题,利用剩余不多的时间向同学们灌输不在高考范围内的“科学之美”。比如,“神舟”七号载人火箭发射时,李大勇关上教室前后门,拉上窗帘,打开教学多媒体,带领全班一起看直播;张文生从科技大学研究所考察归来后,一周内的物理课都在努力地用语言给学生们复现高能粒子对撞机的“美妙”;吴孔华申请了实验楼最大的教室,将生物竞赛班设置在晚间自习时间段,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七中的理科建设在师生共同作用下,生机勃勃、成绩斐然。
不过,并不是所有理科班老师都是“巨头”——教数学的刘振彪老师虽然也圆,却不在学生们的“巨头”榜单上。
(3)
刘振彪四十多岁,师生都叫他“老刘”。他的父亲——老老刘也曾在七中教数学。那年宜田发大水,七中转移学生途中,老老刘受了伤,校方允许他待遇不变、提前退休,并安排他待业在家的儿子小老刘顶替教职。他头发茂密、面容和善,一只硕大的蒜头鼻直戳戳安置在两坨面颊肉之间,加上轮廓丰满的眼睛和嘴,形成了一张典型的“无害脸”。沈若乔给这张脸做了个小结——长成这样是想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这张脸的主人绝对不是坏人,也急于央求大家没事儿别来烦他、更不要害他。
七中的理科老师大都身兼班主任职务,刘振彪唯一的工作就是教数学,而且每年只教一个班。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和热情来干副业——炒股。以前老刘只教高一数学,但这一年他突发奇想,似乎想要证明自己,向校方要求跟进高二教学。可接手理(5)班后,老刘发现这个班不太好对付。
刘振彪的数学课和他的脸一样,该有的都有。讲知识点时,他按照教材顺序,一个不落;讲习题时,他对照着参考答案,用同一种节奏和语气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他常说:“同学们要有耐心,够细心,一步一步解,再难的题都能解出来。”章晓菀总结——套用最基本的解法,简称“笨办法”,不思考捷径、不发散思维、只做有答案的题、认认真真讲废话。
章晓菀心直口快,萧梓舟才思敏捷,这两个人常常在数学课上指出老刘思路混乱、解题错误,更会给出他们认为更巧妙的解题方法,认认真真、毫不留情。有时候,江盛、许楠、刘小波、薛志翔等人也凑上来贡献脑力。在理(5)班上课,老刘总要带一块手帕擦汗。
一次数学自习,章晓菀提前做完了功课,四下看看觉得甚是无聊,于是真诚而又不怀好意地向老刘举起手,声音清脆地说:“老师,我有个问题!”老刘捏了捏手帕,毫不情愿、慢慢吞吞地走下讲台,晃到章晓菀座位边,迟疑地问:“哪道题?”章晓菀递上草稿本,满脸虚情假意的好奇,说:“老师,您看这题。”
只见那草稿本上写着:
“1=5,2=15,3=215,4=2145,请问5=?”
老刘局促地用手帕擦了擦脑门,说:“呦,这题有点超纲了,考试肯定不考的。你们还是把心思放在我刚才跟你们说的重点内容上吧……”见章晓菀没有丝毫放弃追问的意思,又擦了擦脑门,说:“我看看……1,2,3……嗯,有点难度……可能要用到质数的……哎哎,你让我想想……”
江盛实在忍不住了,憋住笑说:“刘老师,这是个脑筋急转弯,1=5嘛,5肯定等于1呀!”
章晓菀也憋不住了,光明正大、毫无愧意地对着老刘大笑。
这是章晓菀排解怨怼的方式。她是个“靠天收”的学生,老师的水平对她的成绩几乎没有影响。从自身角度出发,她本不需要这般公然得罪老师。但是,章晓菀不喜欢老刘,甚至觉得老刘不值得被当成一个师者来尊敬,直言老刘存在于七中是个“系统性错误”。
章晓菀有愤愤不平的资本,可沈家两姐妹就不一样了——数学这门课对于天赋平平的学生而言,高手点拨太关键了。依乔、若乔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本就吃力,做题速度也慢,遇上老刘这样丝毫不讲实质、不教方法的老师,对她们的学习无疑是致命打击。理(5)班学生家长曾经联名通过柏常青向校方请求更换老师,但被学校以师资紧张的理由搁置。好在高手在民间、群众有力量,理(5)班数学老师不行,但有一众拔尖的学生先进带后进;还有一批学生在校外寻找师资“开小灶”,把收获的解题方法分享给同学。如此,理(5)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才能在全校勉强维持不垫底。
(4)
萧梓舟常为同学答疑,当他自己遇到不懂、不会的题目时,他便去办公室寻求竞赛班导师袁广义的帮助。在义愤填膺的学生中间,他几乎从不参与议论或抱怨。沈依乔看在眼里,也渐渐减少了自己对刘振彪的抱怨。最初,沈依乔以为萧梓舟是榜样,他的聪明、冷静、礼貌、慷慨,都让她羡慕、让她倾佩。可渐渐的,沈依乔发现,在重复的学习日常中,她会因为萧梓舟的存在而感到快乐,会因为他某日的缺席而感到失落。在艰难的学习过程中,萧梓舟是“诱使”她在理科班坚持的重要因素。沈依乔自己也分不清楚,她是将对理科5班这个集体的喜爱与依恋投注在了萧梓舟一个人身上,还是仅仅一个萧梓舟的存在,就能让她不想离开这个集体。
沈依乔和萧梓舟的座位距离不远,但当她遇到难题,首先会去找章晓菀——即便知道要忍受章晓菀的不耐烦。面对萧梓舟时,她很容易脸红——虽然她看不见自己的脸,但那种灼烧与滚烫的感觉让她知道,旁人一定会看到她脸红。她知道,自己表里如一,骗不过任何人。
那日自习结束与萧梓舟偶遇、倾谈,于沈依乔而言,是夏天的礼物,或者说,是老天爷奖励她终于可以清晰认识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她甚至为此感谢自己。而在此后的每一个夏夜中,沈依乔的脑海里都有那晚的风、月与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