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吞并河北(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丘力居的霸业》最新章节。
大同城内,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宛如末日降临。原来,城中隐藏着好几百乌桓精兵,他们在放火烧城后,迅速通过密道逃了出去。起初,火势尚在可控范围,但随着城内用煤炭铺就的道路、盖起的房屋以及特制的城墙相继被引燃,火势瞬间失控,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吞噬着城内的一切。
城外,曹操、孙策和刘备三人望着冲天大火,满心惊惧。孙策原本想要冲入城中,却被周瑜一把拉住。此时,城外仅剩下三四万人,加上刚逃出来的十二三万残兵,总共不到二十万人,且众人士气低落,如同霜打的茄子。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曹老板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如今,各路诸侯几乎死伤殆尽,只剩我们曹、孙、刘三家。我们定当赶回中原,重整兵马,以待来日。”孙策和刘备听罢,连连称是。
然而,祸不单行。众人突然看到又一片火光冲天,定睛一看,竟是大营方向。原来,乌桓骑兵趁乱偷袭了联军大营,如今大营被毁,粮草断绝,他们陷入了进退失据的绝境。曹操、孙策和刘备三人见状,立刻各自整顿兵马,同时还吞并了不少其他诸侯的残部。一番整合后,曹操得兵马八万,孙策和刘备各得兵马五万。这一番变故,曹操明显吃亏,而孙刘二人却赚了大便宜,打了一仗,兵马反倒增多了。
整军完成后,三路诸侯兵分三路南下。曹操原本打算直接收拢袁绍地盘,但因不知敌情,出于谨慎,一路抢夺了几座城池,补充粮草后,便直奔黄河而去。刘备和孙策则贪心不足,直奔邺城而去,一路上收拢了不少地盘。但也正因如此,他们耽误了回去的时间,被楼班提前布置在邺城的二十万乌桓大军团团围住。
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血战。刘备充分发挥出他那“逃命必定成功”的绝世神技,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竟然奇迹般地逃出了邺城。至于他是如何逃脱的,或许真如传言所说,他拥有主角光环吧。而关羽和张飞则没那么幸运,在混乱中被快速的乌桓骑兵抓住。孙策不愧是江东小霸王,面对乌桓大军,他爆发出了盖世神威,神挡杀神。这一战下来,孙刘联军全军覆没,但乌桓的二十万大军也损失了十四万,只剩下不到六万人。以十万换十四万,从某种意义上说,孙刘联军似乎“赢”了。然而,孙策也力战而死,身中数十箭。临死前,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救下了周瑜,嘱托他逃回江东,辅佐孙权继位。
楼班率领五万大军南下邺城时,被眼前的惨状狠狠吓了一跳。原本四十万精锐大军,一战下来竟损失了十四万,这无疑是惨重的打击。不过,当河北大地的百姓看到十一二万乌桓大军威武雄壮的身影时,心中又惊又惧。况且,乌桓军中原本就有不少汉人,再加上丘力居在世时,对待汉人一视同仁,颇为优待。于是,河北大地的许多郡县纷纷举旗投降。袁绍的几个儿子袁谭、袁熙和袁尚见大势已去,在楼班亲自许诺给予一个旗主之位后,也选择了投降。
楼班任命袁谭为镶黄旗旗主,让他带领袁家众人四处招纳原来袁绍的势力。得到河北之地后,乌桓军队很快又扩充到四十万人。楼班优先补充了损失最惨重的正红旗和正蓝旗。为了安抚河北的世家大族,楼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一口气娶了好几个原河北大家族的女儿。毕竟在这乱世之中,不牺牲一点色相,这些世家大族很难放心投奔。
这次虽然顺利占领了河北,但乌桓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楼班坚持死打硬拼的策略,乌桓大军损失了十几万人。若再来一两次这样的战斗,乌桓恐怕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此时,乌桓虽恢复到四十万人的规模,但战斗力明显大幅下降。为了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楼班不得不再次对八个旗的兵马进行全面整编。
同时,为了应对今后与中原的战事,楼班充分听取了丘力居生前的教诲:汉人众多,人才辈出,与汉人硬拼只会吃亏。于是,他大胆任命关羽和张飞为旗主。不仅如此,楼班还对旗主的任命实行任期制,最短五年,最长连续十年。这一举措旨在激励旗主们在任期内积极作为,同时也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在中原大地,局势也在急剧变化,与原本的历史轨迹有着相似之处。曹操返回许昌后,凭借着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雄厚的根基,很快恢复了实力。原本袁曹对峙的局面,如今变成了乌桓与曹操对峙,乌桓替代了袁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而刘备这边,由于失去了关羽和张飞的辅佐,在徐州很快就被吕布打败。走投无路之下,刘备只得投奔曹操。在曹操的帮助下,刘备再次击败了吕布。但这次,吕布并没有死在白门楼上,而是被高顺和张辽架着北上,投奔了楼班。楼班为了分化吕布的势力,任命高顺为正红旗旗主,张辽为镶红旗旗主,吕布为正镶白旗旗主,关羽为正白旗旗主,张飞为正蓝旗旗主,公孙度为镶蓝旗旗主,张燕领正黄旗,袁谭领镶黄旗。在乌桓的八旗体系中,两红旗的地位最高,如此安排,高顺和张辽的地位明显比吕布要高一些。
楼班深知,虽然乌桓如今占据了河北,看似风光无限,但实则危机四伏。曹操在许昌厉兵秣马,时刻准备着夺回北方的控制权;江东的孙权在周瑜的辅佐下,也在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对北方虎视眈眈。而乌桓内部,虽然军队人数得到了补充,但战斗力的恢复绝非一蹴而就。新加入的将领和士兵,需要时间来磨合和适应乌桓的作战风格和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楼班亲自督导军事训练,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他要求士兵们不仅要熟练掌握骑射和格斗技能,还要学习各种战术配合。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将领们的指挥能力,定期组织军事研讨会议,让将领们分享作战经验和心得。
在政治方面,楼班努力平衡各方势力。他既要安抚好新归附的河北世家大族和原袁绍的旧部,又要确保乌桓本部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为此,他在行政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了多个部门,分别负责民政、财政、军事等事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行政效率。
在经济上,楼班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他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用乌桓的特产换取中原的丝绸、茶叶、铁器等物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然而,曹操并不会坐视乌桓在北方发展壮大。他暗中联络江东的孙权,试图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乌桓。孙权虽然年轻,但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周瑜的建议下,他决定与曹操合作。于是,一场新的大战,在中原大地上悄然酝酿。楼班得知曹孙联盟的消息后,并没有慌乱。他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方案。他深知,乌桓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他坚信,只要乌桓上下一心,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略,一定能够在这场乱世争霸中,捍卫乌桓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继续书写属于乌桓的传奇。
楼班在得知曹孙联盟的消息后,一面着手军事部署,一面深化内政改革。他将原本分散在各地的乌桓军队逐步集中,在河北边境构筑起坚固的防线。防线由一系列堡垒、壕沟和烽火台组成,日夜有士兵巡逻值守,确保能及时发现敌军动向。
在军事会议上,楼班与将领们商讨御敌之策。关羽提出:“曹军善用谋略,孙军熟悉水战,我军应发挥骑兵优势,主动出击,扰乱其部署。”张飞则拍着胸脯道:“怕他作甚!俺带着正蓝旗,定能杀他个片甲不留!”楼班听后,微微颔首:“关将军所言有理,我军骑兵机动性强,不可被动挨打。但也不可盲目冲动,需与防线配合,诱敌深入。”最终,众人决定采用“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战术。
为了提升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楼班亲自督战,组织大规模军事演练。各旗军队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战斗,从冲锋陷阵到迂回包抄,反复磨合。在演练过程中,楼班不断调整战术细节,确保各旗之间配合默契。同时,他还加强了情报收集工作,派遣大量斥候深入曹孙联军腹地,刺探军情。
在内政方面,楼班进一步完善行政体系。他在各个郡县设立了专门的税收机构,规范税收流程,确保财政收入稳定。为了提高地方治理效率,他选拔了一批有能力的官员,深入基层了解百姓需求,及时解决民生问题。在教育上,楼班效仿中原,设立学校,不仅教授乌桓子弟骑射技艺,还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楼班深知人才的重要性,除了重用关羽、张飞等猛将,还广纳贤才。他在河北各地张贴招募令,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前来投奔。这些人才来自不同领域,有的擅长军事谋略,有的精通水利工程,有的对经济发展有独到见解。楼班根据他们的特长,委以重任,为乌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曹孙联军这边,曹操和孙权在柴桑会面,商讨进攻策略。曹操道:“乌桓占据河北,势力渐大,若不早日铲除,必成大患。我军可从陆路进攻,孙将军则率水师从水路配合,两面夹击。”孙权点头表示赞同:“曹丞相所言极是,我已命周瑜整备水师,随时可出发。”
不久后,曹孙联军正式出兵。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抵达乌桓防线附近。孙权则派周瑜率领十万水师,沿长江而上,试图从侧翼突破。楼班得知联军来袭,沉着应对。他先命令防线士兵坚守阵地,利用堡垒和壕沟抵御曹军进攻。同时,派出小股骑兵不断骚扰曹军后方,切断其补给线。
曹军久攻不下,士气逐渐低落。曹操见状,决定改变策略,派出精锐部队强行突破防线。就在曹军发起冲锋时,楼班一声令下,埋伏在两翼的乌桓骑兵如潮水般涌出。正红旗和镶红旗从左侧杀出,正蓝旗和镶蓝旗从右侧包抄,将曹军精锐部队团团围住。关羽、张飞等将领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得曹军大乱。
在水路战场上,周瑜率领的水师也遭遇了乌桓的顽强抵抗。乌桓在江边设置了大量障碍物,阻碍水师前进。周瑜指挥战船灵活躲避,同时命令弓箭手向岸上射击。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死伤。
随着战事的推进,曹孙联军逐渐陷入困境。曹军补给线被切断,士兵疲惫不堪;水师也因地形不熟,难以发挥优势。而乌桓军队则凭借着坚固的防线和灵活的战术,逐渐占据上风。
最终,曹孙联军不得不撤退。楼班取得了这场防御战的胜利,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曹孙联军虽败,但实力犹存,未来还会卷土重来。于是,他开始着手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乌桓的军事和内政建设,为下一次的挑战做好准备。在这个乱世之中,乌桓在楼班的带领下,正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续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