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鲜卑来袭(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丘力居的霸业》最新章节。

在东汉末年那混乱动荡、群雄逐鹿的时代,北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也陷入了权力更迭与领土纷争的漩涡之中。当丘力居刚刚将乌桓内部事务梳理整齐,正摩拳擦掌准备向高句丽发起进攻,以拓展乌桓的势力范围时,鲜卑部落的首领弹十回突然离世,他那野心勃勃却又略显稚嫩的儿子和连继承了首领之位。

新即位的和连,满心都是要在众人面前树立威望,展现自己的能力。他急于通过战争来证明自己,于是意气风发地开始谋划对外征伐。当他的目光向东望去,发现乌桓竟然在鲜卑山附近“肆意妄为”。在和连眼中,乌桓区区十五万人马,竟敢占据着这片他认为本该属于鲜卑的土地,实在是不可容忍。“岂有此理!”和连愤怒地咆哮着,“一个小小的乌桓,也敢如此嚣张,我定要让他们知道鲜卑的厉害!”

和连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调集了二十万鲜卑铁骑,浩浩荡荡地向着满洲里城进发。他心中充满了自信,觉得凭借这二十万精锐铁骑,定能轻松踏平乌桓,将其领地纳入鲜卑版图。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边军队还未抵达,消息就已经被大量心向乌桓丘力居的鲜卑人传到了丘力居的耳中。

丘力居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商讨进攻高句丽的事宜。听到探马来报,他手中的酒杯猛地一颤,酒水洒出了些许。“鲜卑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丘力居心中暗自叫苦,他深知此时敌强我弱的态势极为明显。在最初的惊慌之后,丘力居迅速冷静下来,脑海中开始飞速思考应对之策。他首先想到的是退兵,向东北腹地退却,然后采用两翼迂回的战术,集中兵力攻打鲜卑军的一个薄弱点。

然而,麾下的将士们却与丘力居的想法截然不同。他们在之前的一系列战斗中,虽然有胜有负,但总体上胜仗居多,而且乌桓的地盘一直在不断扩大,士气正处于高昂状态。这些将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一心想要与鲜卑来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展现乌桓军的勇猛。“大单于,我们不怕鲜卑!这些日子我们打了这么多胜仗,将士们都有信心战胜他们!”一位年轻的将领激动地说道。

丘力居看着这些士气高涨的将士,心中十分欣慰,但他也明白,冲动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他沉思良久,觉得直接退兵确实会极大地挫伤士气,而且满洲里到黑龙江内地都是乌桓重要的粮食产地,这些地方人口密集、农田遍布,与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完全不同。一旦让鲜卑野蛮人进入,那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可是,直接与鲜卑硬拼,以目前的实力来看,肯定是不行的。

经过反复权衡,丘力居最终决定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一方面,他立即下令将满洲里附近的百姓和部落全部迁入内地,把满洲里彻底改造成一座军事重镇。他深知,这座城市将成为抵御鲜卑的第一道防线,即便会遭受一些损失,也必须坚守。他安排士兵们加固城墙,储备粮草和箭矢,打造各种防御器械,准备与敌人死磕到底。

另一方面,丘力居开始紧急调集重兵。他命令正蓝旗留下一万人马守卫襄平,确保后方的安全,然后让其余八万人马一路西进,抵御鲜卑的进攻。同时,踏顿的镶白旗留下一万人守卫热河郡,另外两万人则迅速向黑龙江集结。这样一来,前线的乌桓军兵力达到了十三万。丘力居还将整个黑龙江郡和热河郡都组织起来,一旦兵力不足,就立刻大规模征兵,准备扩充到十五万兵力,他相信,有了这些兵力,对付鲜卑就更有把握了。

此时的丘力居心中明白,最主要的策略是先把鲜卑军队拖得疲惫不堪,然后再寻找机会突击。或者等待敌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之时,再发动偷袭。但他也清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如果一味地死守,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不禁想起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下的蒙古铁骑,每次作战都能以少胜多,靠的就是智谋百出。“如今,也到了我丘力居展现智慧的时候了。”丘力居暗暗给自己打气,他实在不想打硬仗,但如果形势所迫,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此时,鲜卑军已经抵达了战场。和连看着严阵以待的乌桓军,心中也不禁有些惊讶。他原以为乌桓军会望风而逃,没想到他们竟然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和连仔细观察着乌桓军的部署,发现他们的精锐主力全部到齐,防守十分严密。如果硬攻的话,恐怕鲜卑军会遭受不小的损失。而且乌桓军队大多是骑兵,一旦鲜卑军受挫,乌桓军追击起来,鲜卑军将很难摆脱。再加上丘力居这个人诡计多端,特别喜欢断人后路、断人粮草,这不得不防。

于是,鲜卑军与乌桓军就这样对峙了起来。双方一箭未发,僵持了整整三天三夜。在这三天里,双方的斥候不断在周围活动,刺探对方的情报,寻找对方的破绽。和连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这样僵持下去对自己不利,于是准备分兵,从侧翼迂回进攻乌桓军。然而,他的这一计划刚一制定,就被乌桓军得知。丘力居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作势要全面反攻。和连无奈,只好又将分出去的兵力召回。

丘力居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打出当年秦将王翦六十万秦军灭楚的气势来。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乌桓的生死存亡,也关乎自己的威望和乌桓未来的发展。但他也明白,鲜卑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对手,想要战胜他们绝非易事。

和连见此计不成,又开始思考新的策略。他越看越觉得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准备转向攻打热河。丘力居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做出反应,调兵十万提前赶往热河进行防守。丘力居心中有自己的原则,他不想与鲜卑拼人命,只想凭借有利地形进行防守。他知道,只要坚守住阵地,乌桓军的损失就会远少于鲜卑军。等到鲜卑军疲惫不堪的时候,就是乌桓军反攻的好时机。

和连见攻打热河的计划也难以实施,心中十分懊恼。此时,大军的粮草已经消耗了不少,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会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和连决定趁着大军还有粮草,退兵返回草原。然而,丘力居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乌桓军队见鲜卑军要走,马上黏了上去,采取“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策略,紧紧咬住鲜卑军不放。和连几次想要摆脱乌桓军的追击,都没有成功。

就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和连终于忍无可忍。他一咬牙,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扔下十万最疲惫、最虚弱的大军,让他们留下来牵制乌桓军队,自己则率领余下的十万精锐逃回草原。丘力居看到鲜卑军的这一行动,心中大喜。他立刻下令乌桓军队以泰山压顶之势向那十万鲜卑军压去。

这十万鲜卑军原本就疲惫不堪,士气低落,面对乌桓军的猛烈进攻,很快就陷入了绝境。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发现很多鲜卑人都在说跟着丘力居能过上好日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鲜卑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丘力居万万没想到,这场战争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取得如此大的收获。他看着这些投降的鲜卑士兵,心中充满了喜悦。虽然这十万人大多是老弱病残,但他们来自整个五部鲜卑,人脉极为宽广。丘力居深知,接受了他们,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鲜卑的人心。

丘力居立刻吩咐手下,要好吃好喝地招待这十万投降的鲜卑士兵。他还亲自去看望这些士兵,向他们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善意。在安顿好这些士兵后,丘力居让他们联系自己的部落,大肆宣传丘力居的英明、伟大和公正。一时间,鲜卑各部落都听说了乌桓的好,很多人开始对丘力居产生了好感,甚至有一些部落开始考虑前来投奔乌桓。

这场战争过后,和连的威望急剧下滑。他原本想要通过战争树立威望,没想到却弄巧成拙,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而鲜卑在这场战争失败后,并没有吸取教训,又多次攻打大汉。结果,他们不仅没有取得多大的收获,还被并州的军阀狠狠教训了一顿。和连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他的统治也开始摇摇欲坠。

而丘力居则凭借着这场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乌桓的地位,也让乌桓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深知,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有信心带领乌桓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丘力居开始着手整顿军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与周边部落的联系和交流,为乌桓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成功收编这十万鲜卑降军后,丘力居的乌桓势力迎来了短暂的安稳发展期。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意识到,此次战胜鲜卑只是阶段性成果,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头。

为了将这十万降军真正融入乌桓体系,丘力居展开了一系列举措。他挑选出其中威望较高、能力出众者,委以小头目之职,负责管理各自原本的同部落士兵,同时在每个小队中安插乌桓老兵作为监军与指导,既确保降军忠诚,又能传授乌桓军的作战技巧与纪律规范。在生活安置上,他将降军分散至各郡县,与乌桓百姓杂居,发放土地、农具与牲畜,鼓励他们从事农耕与畜牧,融入乌桓的生产生活节奏,促进双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从根本上消除潜在的对立情绪。

随着乌桓实力的增强,周边一些小部落纷纷投来橄榄枝,希望能在乌桓的庇护下谋求发展。丘力居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扩充势力的良机,他热情接纳了这些部落,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与发展机会,将其编入乌桓军队的预备役,定期组织训练,充实了乌桓的后备军事力量。

在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丘力居也不忘关注经济建设。他深知,强大的经济基础是支撑战争与政权稳定的根本。于是,他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组织人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设施,确保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商业上,他开辟了多条贸易路线,不仅与周边部落互通有无,还通过与大汉边境的贸易往来,换取了大量中原地区的先进物资与技术,如精美的丝绸、优质的铁器以及先进的纺织技术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乌桓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和连在退回草原后,整日谋划着复仇。他深知自己威望受损,若想重振雄风,必须再次击败乌桓。于是,他一方面在鲜卑内部进行改革,整顿军队纪律,加强士兵训练;另一方面,四处拉拢盟友,试图组建一支更强大的联军,再次向乌桓发起进攻。

丘力居通过安插在鲜卑的眼线,得知了和连的这些举动。他没有丝毫懈怠,立即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对策。将领们纷纷表示,要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在和连准备好之前给予其沉重打击。但丘力居却认为,此时主动出击风险太大,鲜卑草原广袤无垠,后勤补给困难,且和连既然在积极准备,必然有所防备。

最终,丘力居决定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他进一步加固了乌桓边境的防御工事,在各个战略要地设立烽火台,构建起严密的预警体系,确保能第一时间知晓鲜卑的动向。同时,他继续加强乌桓军队的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技能与战术素养,还研发了一些新的武器装备,如改良版的投石车,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

在等待和连行动的日子里,丘力居也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他派使者前往与鲜卑有矛盾的其他部落,加深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试图从外部孤立和连。他还与大汉边境的一些势力保持密切联系,虽然名义上向大汉称臣,但他深知在这乱世中,多一份助力就多一分胜算,与大汉边境势力维持友好关系,既能避免腹背受敌,也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获得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