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乌桓新篇:黑土崛起与辽东风云(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丘力居的霸业》最新章节。
新占领的黑龙江地区,广袤无垠的东北黑土地映入丘力居的眼帘,他的心情无比兴奋。放眼望去,这片平坦肥沃的土地,蕴含着无尽的潜力。此刻,虽说军队暂时不能投入大规模作战,两红旗的六七万人马聚集在此,凭借乌桓骑射起家的威名,乌桓突骑天下精锐,来去如风,别人也不敢轻易主动来犯。
然而,两红旗的将士们却一脸沮丧,毕竟从繁华的柳城来到这看似荒凉的黑龙江地区,心中难免失落。丘力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士气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于是立刻展开了安慰和鼓动。他站在高台上,对着将士们大声说道:“兄弟们!当年我们在贫瘠的柳城,靠着种粮,硬是把两三万乌桓人发展到了几十万人。如今,我们有六七万人,又坐拥这么大片平坦肥沃的黑土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干上一年,到时候二三十万大军那还不是信手拈来?再者说了,有粮在手,天下我有。到时候,两白旗还不得眼巴巴地来求咱们。那时,我们就把两白旗彻底整编一顿,将人口和兵力全都划拉到两红旗这里,让我们乌桓变得更加强大!”
丘力居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到将士们的心中,原本低落的士气渐渐被点燃。在中原大地讨董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之时,丘力居抓住时机,再次发动了粮食大生产运动。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和地盘明显强于柳城地区,这次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收获的粮食足够维持五十万大军的所需。
丘力居顺势对军队进行了扩充。他先是扩编两红旗,使其再次达到满编十二万人,军威大振。而后,他又组建了一个新的旗——正蓝旗。正蓝旗主要由新加入的鲜卑人组建,最初,鲜卑人被俘虏时抵触情绪很强,丘力居出于稳定的考虑,没有急于扩军。如今粮食大丰收,丘力居不仅让领地内的鲜卑人衣食无忧,还对他们照顾有加,大收民心。再加上用粮食作为引诱,又有好几十个鲜卑中小部落加入乌桓,使得乌桓境内的鲜卑人越来越多。为了让鲜卑人有归属感,丘力居以鲜卑人为主组建了正蓝旗,临时编制三万人。此时,乌桓共计拥有十五万大军。
与此同时,南方的两白旗,蹋顿和苏仆延同样拥兵十五万人。然而,他们的粮草却稍显拮据。两人心里明白,直接找丘力居要粮草,肯定会受制于人。一番合计之后,他们觉得两白旗兵力强盛,不如进军辽东,攻打公孙度,抢夺些粮食来解燃眉之急。于是,十几万两白旗铁骑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杀奔辽东而来,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
公孙度得知乌桓来袭,却丝毫不惧。他深知乌桓的勇猛,但他也有自己的底气。公孙度先是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将城外的粮草、百姓等全部迁入城中,让乌桓军无机可乘。而后,他迅速扩军备战,很快就集结了十万大军。公孙度安排六万精骑在外游荡,随时随地寻找战机,自己则率领其余军队依据坚固城池进行严防死守。
两白旗自恃人多,且乌桓人向来认为自身强于汉人,一路之上猛打猛冲,妄图一举扫灭辽东。但公孙度带领辽东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抵抗。既然正面打不过乌桓的强攻,那就拼命周旋,比拼粮食的消耗。蹋顿见此情形,意识到不能如此盲目进攻,必须改变策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于是,乌桓大军放弃原本攻打襄平坚城的计划,改为全力进攻玄莬郡。
这一策略让公孙度一下子陷入了两难境地。救玄莬郡吧,派出军队就会面临危险;不救吧,地盘就要丢失。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围点打援方略部署。公孙度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派出精锐骑兵六万人救援玄莬郡。蹋顿和苏仆延见公孙度出兵,大喜过望,立即调兵十万围杀辽东军。
然而,他们低估了辽东军的战斗力。乌桓军虽人数众多,但其中八万人是扩编不到一年的新兵,战斗力严重不足。而辽东军的六万人全都是东征西讨多年的精锐之师,战斗经验丰富。这一战打得异常惨烈,结果居然两败俱伤。辽东军六万人被乌桓骑兵包围,只能拼死冲杀,损兵四万五千余人;乌桓军队则直接损兵六万五,伤亡惨重。
公孙度在惊魂未定之下,连忙回师襄平。乌桓军队虽然伤亡过大,但仍想拿下玄莬郡,于是全力进攻城中一万五千人的守军。这一番攻城,乌桓军又损兵八千,辽东军损兵五千。余下的一万辽东军,见外无援兵,便烧毁粮草,破釜沉舟,开城与乌桓军血拼到底。这一战,辽东军一举杀掉七千乌桓军,最终全军覆没,而乌桓军队终于占领了玄莬郡。
但占领玄莬郡的乌桓军队,早已将丘力居当年要保护和团结汉人的军令抛诸脑后。他们因缺少粮草,开始在城中胡乱抢劫。这一战下来,乌桓两白旗前前后后损兵十万,且粮草溃决,处境岌岌可危。就在他们觉得大势已去之时,忽然听闻消息:襄平被丘力居攻克。
原来,丘力居在得知两白旗进攻辽东后,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打算。他一方面密切关注着辽东战场的局势,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筹备自己的行动。丘力居深知,辽东对于乌桓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能占领辽东,不仅能解决粮草问题,还能进一步扩大乌桓的势力范围。
丘力居先是派遣了大量的间谍前往辽东,深入了解公孙度的军事部署、城池防御以及粮草储备等情况。通过这些间谍的情报,丘力居对辽东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发现,公孙度虽然在玄莬郡和襄平布置了重兵,但在辽东的一些偏远地区,防御相对薄弱。
于是,丘力居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留下一部分军队在黑龙江地区驻守,以防鲜卑等势力的偷袭。自己则亲率两红旗和正蓝旗,共计十五万大军,悄悄向辽东进发。为了避开公孙度的耳目,丘力居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穿越山林,长途奔袭。一路上,军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抵达了辽东的边境。
丘力居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在边境地区安营扎寨,等待时机。他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公孙度的边境防线,制造出乌桓军即将大规模进攻的假象,吸引公孙度的注意力。公孙度果然上当,他以为乌桓军的主力都在边境,便将大部分兵力调往边境防守。
就在公孙度将兵力分散之时,丘力居抓住了机会。他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在边境佯攻,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绕过边境防线,直扑襄平。襄平城中的守军原本就不多,再加上大部分兵力被调往边境,此时城中空虚。丘力居的大军如神兵天降,迅速包围了襄平。
公孙度得知襄平被围,大惊失色。他连忙调集边境的军队回援,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丘力居指挥军队,对襄平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乌桓军架起投石车,向城中发射巨石,砸毁了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又用攻城塔靠近城墙,试图强行登城。城中的守军拼死抵抗,但在乌桓军的强大攻势下,逐渐抵挡不住。
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襄平终于被丘力居攻克。公孙度见大势已去,率领残部突围而出,逃往其他地方。丘力居进入襄平后,立刻下令安抚百姓。他打开粮仓,分发粮食给城中的百姓,赢得了百姓的好感。同时,丘力居还派人清理战场,整顿军队,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当两白旗的蹋顿和苏仆延得知襄平被丘力居攻克的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一方面为丘力居的胜利感到震惊,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担忧。此时,他们损兵折将,粮草溃决,已经没有了与丘力居抗衡的资本。
丘力居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他的目标是让乌桓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两白旗,向蹋顿和苏仆延传达了自己的意思:“我们都是乌桓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今辽东已被我攻克,粮草充足。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可以重新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乌桓。”
蹋顿和苏仆延听了使者的话,心中十分感动。他们意识到,只有团结在丘力居的领导下,乌桓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于是,两人决定率领剩余的军队,前往襄平与丘力居会合。
丘力居在襄平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迎蹋顿和苏仆延的到来。在仪式上,丘力居宣布了新的军事和政治安排。他将两白旗的剩余兵力进行了整编,充实到各个旗中,使乌桓的军队更加统一和强大。同时,丘力居还任命蹋顿和苏仆延为重要的军事将领,负责辽东地区的防御和管理。
在政治方面,丘力居加强了对辽东地区的统治。他设立了各级官员,负责管理民政、税收和治安等事务。同时,丘力居还鼓励乌桓人与汉人通婚,促进民族融合。他在辽东地区开办学校,传授汉语、汉字和中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乌桓人的文化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桓在丘力居的领导下,逐渐在辽东地区站稳了脚跟。他们不仅解决了粮草问题,还通过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乌桓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了东北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然而,丘力居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不进则退。于是,他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他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准备带领乌桓人在这乱世中继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整合乌桓各部力量、稳固辽东统治后,丘力居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东北亚局势。鲜卑虽在之前的交锋中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残余势力仍在北方草原虎视眈眈;高句丽等周边部族也在暗中积蓄力量,随时可能对乌桓发起挑战。
丘力居决定先从内部巩固乌桓的根基。他大力发展辽东的农业和手工业,利用当地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开设各类作坊,生产兵器、农具和生活用品。这不仅满足了乌桓自身的需求,还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积累了大量财富。
在军事上,丘力居重新规划了军队的训练和部署。他将乌桓的骑兵优势发挥到极致,加强骑射训练,提高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同时,他还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攻城部队,配备先进的攻城器械,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城池攻坚战。为了提升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丘力居经常组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让各旗之间相互配合、磨合。
随着乌桓实力的增强,周边部族对其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中立的小部落,看到乌桓的崛起,纷纷表示愿意归附。丘力居对这些归附的部落采取了包容的政策,让他们保留自己的部分习俗和传统,同时融入乌桓的大集体。他还从中挑选出一些精锐力量,补充到乌桓的军队中,进一步壮大了乌桓的实力。
然而,丘力居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要想在东北亚长久立足,必须与中原势力保持良好的关系。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中原,向各路诸侯表达乌桓的友好意愿,并表示愿意在合适的时候提供支持。此时的中原,局势依旧动荡不安,诸侯们忙于争夺地盘,对于乌桓的示好,虽然心存疑虑,但也不想多树强敌,便纷纷与乌桓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在处理完外部事务后,丘力居又将精力投入到乌桓的文化建设中。他组织人力编写乌桓的历史和文化典籍,传承和弘扬乌桓的传统。同时,他还鼓励乌桓人与汉人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他的努力下,乌桓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既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又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
在丘力居的领导下,乌桓在这乱世中不断前行,向着成为东北亚霸主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