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破局之战与入关经略(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丘力居的霸业》最新章节。
柳城王帐内,众人正沉浸在对未来宏图霸业的热烈讨论之中,气氛高涨。突然,帐外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喊:“报……公孙瓒引兵来攻!”这一声通报,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帐内的热情,众人皆被惊得跳了起来,脸上满是惊愕与担忧。
“公孙瓒这贼厮鸟,是真不想让咱们活啊!”蹋顿愤怒地一拳砸在桌案上,眼中闪烁着怒火。众人皆知,公孙瓒对待乌桓手段狠辣,此次来攻,必定是一场恶战。
原来,公孙瓒得知黄巾军在张角的带领下发动起义,心中暗自担忧。他深知,一旦自己被调入中原镇压起义,乌桓极有可能再次起兵来犯。于是,他决定趁着乌桓刚刚被自己打得伤筋动骨、士气低迷之际,趁热打铁,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解决乌桓这一心头大患。
望着众人担忧的表情,丘力居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帐内回荡,众人面面相觑,满脸不解。丘力居收住笑声,缓缓解释道:“我笑公孙瓒小觑我等,这般着急,莫不是赶着投胎来了?不过,他这一来,倒是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借此良机,狠狠挫挫他的威风!”
丘力居神色一凛,接着说道:“诸位,此番公孙瓒携大胜之势前来,锐不可当,我们切不可与之正面交锋。然而,也正因他连胜之后的骄狂,所谓骄兵必败,他定然想不到我们还敢狠狠地反咬他一口。因此,我命令,利用汉军骄傲自满的心理,我们故意节节败退,一路将他们引到我们的腹地,一处山谷之处。到时候,我们派五千精锐绕到其后,余下兵马依托有利地形,打他个措手不及的伏击战,定能一举生擒公孙瓒!并且,我们还能借机与中原汉人接上关系,参加平定黄巾军的战斗,逐步完成我们的宏图霸业!”
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纷纷恍然大悟,不禁对丘力居的谋略佩服不已,齐声称赞:“大单于妙计!”
于是,一场针对公孙瓒的伏击战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乌桓各部迅速行动,按照丘力居的部署,佯装不敌,节节败退。公孙瓒果然中计,亲率三千前锋一马当先,骄横无比地一路朝着柳城追击而来。麾下不少将领极力劝阻,担心其中有诈,然而公孙瓒正沉浸在以往胜利的喜悦之中,全将这些劝阻当成耳旁风,直言乌桓士气已衰,此时正是一鼓作气将其消灭的好时机。
一天后,公孙瓒的三千前锋行至一处山谷。此处山谷两侧山峰高耸,谷内道路狭窄,正是绝佳的伏击之地。突然,喊杀声震天,两万乌桓突骑从四面杀来。原来,乌桓虽在之前与公孙瓒的交锋中损失惨重,但真正的精锐力量却并未伤筋动骨。三千对两万,兵力悬殊,结果不言而喻。
公孙瓒虽勇猛,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伏击,也顿时陷入了慌乱。他挥舞着长枪,试图组织士兵抵抗,但乌桓突骑攻势猛烈,汉军渐渐抵挡不住。就在公孙瓒苦苦支撑之时,他的三万援军赶到。然而,此时的汉军已经深陷困境,乌桓突骑利用熟悉的地形,不断袭扰,就是不与汉军正面硬拼。
丘力居见汉军援军已到,立刻下令两万突骑迅速远遁。汉军深入乌桓腹地,粮道也被五千乌桓骑兵截断,其余乌桓突骑不断骚扰,汉军陷入了断水断粮的绝境,好不凄惨。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甚至开始犹豫是否要杀马充饥。
就在这时,丘力居亲自引兵赶到。只见乌桓骑兵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与疲惫不堪的汉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孙瓒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绝望,不禁高呼一声:“天亡我也!”
丘力居见时机已到,立刻派人送上国书一封,表示乌桓愿意与大汉重归于好,并共同参与剿灭黄巾军,言辞恳切,诚意十足。公孙瓒虽心有不甘,不愿答应,但此时形势比人强,他深知自己已陷入绝境,若不答应,恐怕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随后,两军将领大摆宴席,一场干戈就此化于无形。丘力居深知,此次与公孙瓒的和解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实现乌桓更大的战略目标。于是,他迅速做出部署,自己领兵一万,苏仆延引兵五千,蹋顿引兵五千,随公孙瓒赶往幽州,与幽州牧刘焉大军会合,准备南下剿灭黄巾军。
此番入关,丘力居并非简单地入关打一仗、要点东西了事,而是带着巨大的使命感而来。他深知,这是乌桓融入中原、壮大自身的绝佳契机。想当年红军长征时条件那般艰苦,仍不忘走到哪里,就将革命的火种撒到哪里,为后来的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丘力居也决心在此次入关行动中,为乌桓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入关前,丘力居专门召集所有入关的将领以及两万士兵,反反复复地强调了约法三章。他严肃地说道:“此次入关,我们一定要给关内汉人百姓留下乌桓与汉人百姓是一家人的良好形象。大家务必做好宣传,让整个大汉百姓都知道,乌桓生活在大汉,是大汉的一份子,不是外人。等到天下大乱、百姓衣食无着时,可以投奔乌桓。再者,通过此次行动,我们要充分建立与中原诸多诸侯和商家的良好联系,方便以后中原内地与乌桓进行商贸往来。总之,一句话,我们要让大汉朝觉得乌桓是大汉的忠实盟友,哪怕此次进军有所损失,也能通过后续的合作轻松缓解。”
乌桓军成功混入了剿灭黄巾军的队伍,然而,幽州汉军的一众将领,如刘焉和公孙瓒等集团,对乌桓军极不信任。他们始终对乌桓心存戒备,认为乌桓反复无常,不可轻信。不过,这正中丘力居下怀。他心想,不信任也好,这样就不用跟随大部队行动,不用担心被人当炮灰用。
虽然军中派了几个人监视乌桓军,但丘力居本着变废为宝的原则,与这些监督者密切交流,礼遇有加,好处一个劲地送。他亲自与监督者交谈,言辞诚恳,表达了乌桓与汉军合作的诚意,还送上了珍贵的毛皮、骏马等礼物。很快,乌桓军就与这些监督者以及当地汉人打成了良好的默契。
一路上,乌桓军遇到了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丘力居下令,所有流民一律收留。乌桓士兵们帮助百姓搭建帐篷、分发食物,与百姓们亲切交流,向他们宣传乌桓与大汉本是一家的理念。百姓们看到乌桓军的友善举动,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对乌桓军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恐惧和排斥,转变为感激和信任。
从幽州打到冀州,丘力居利用自己前世知道的信息,为汉军提供了诸多帮助。他知晓黄巾军的一些部署和行动规律,提前告知汉军,使得汉军在战斗中屡屡占据先机,从而立下了不少功劳。在一次战斗中,丘力居得知黄巾军在前方山谷设有埋伏,便及时通知了公孙瓒。公孙瓒依计行事,成功避开了黄巾军的埋伏,并反戈一击,大败黄巾军。公孙瓒对丘力居的态度也因此有所改观,开始对乌桓军另眼相看。
随着战斗的推进,乌桓军在中原的名声逐渐传开。百姓们看到乌桓军纪律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还积极帮助汉军作战,对乌桓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许多中原诸侯和商家开始主动与乌桓军接触,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丘力居抓住这些机会,与他们建立了联系,为日后乌桓与中原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然而,丘力居心中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黄巾军势力庞大,剿灭行动绝非一蹴而就。在未来的战斗中,乌桓军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但他坚信,只要乌桓军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与汉军密切合作,就一定能够在这场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乌桓族的伟大复兴。
在协助汉军剿灭黄巾军的征程中,丘力居带领的乌桓军愈发深入中原腹地。一路上,他们不仅与黄巾军激烈交锋,还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逐渐站稳脚跟,拓展着乌桓在中原的影响力。
随着战事推进,乌桓军来到了青州地界。此地黄巾军势力盘根错节,且青州豪强众多,局势极为复杂。丘力居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扩大乌桓影响力并与当地势力建立联系的绝佳机会。他一面派人打探黄巾军的虚实,一面主动与青州当地的世家大族接触。
其中,青州的田氏家族在当地颇具威望,掌控着大量土地和人口,其家主田丰更是智谋过人。丘力居亲自拜访田丰,表明乌桓军协助汉军平叛的决心,同时提出乌桓与田氏家族合作的意向。田丰起初对乌桓人有所疑虑,但丘力居言辞恳切,详细阐述了合作的益处,不仅能助力田氏家族在战乱中保全实力,还能在战后共同发展青州的经济。田丰被丘力居的诚意和长远眼光所打动,答应暗中支持乌桓军。
在与田氏家族达成合作后,丘力居获得了诸多便利。田氏家族为乌桓军提供了情报,让他们对黄巾军的部署和行动了如指掌。凭借这些情报,乌桓军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多次出奇制胜。一次,他们得知黄巾军主力将经过一条山谷,丘力居便提前设下埋伏。当黄巾军进入山谷后,乌桓突骑从两侧杀出,打得黄巾军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激战,乌桓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然而,乌桓军的频繁胜利引起了其他汉军将领的嫉妒和猜疑。一些将领在刘焉面前进谗言,称乌桓军心怀不轨,故意抢功,日后恐成大患。刘焉本就对乌桓军有所保留,听了这些谗言后,对丘力居产生了戒心,开始削减乌桓军的物资供应,并限制其行动范围。
丘力居察觉到了刘焉的态度转变,他深知若不妥善处理,乌桓军将陷入困境。于是,他再次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智慧。丘力居挑选了几名能言善辩的部下,带着乌桓族最珍贵的礼物,前往刘焉营帐。见到刘焉后,他们诚恳地表达了乌桓军对汉室的忠诚,解释乌桓军的胜利只是为了更快地平定黄巾军,为大汉百姓谋福祉,并无抢功之意。同时,丘力居还主动提出,乌桓军愿意将一部分缴获的粮草和兵器上交给汉军,以表诚意。
刘焉见丘力居态度诚恳,又有实际行动,心中的疑虑逐渐消除。他不仅恢复了乌桓军的物资供应,还对丘力居的识大体表示赞赏。经此一事,乌桓军与汉军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随着对黄巾军的持续打击,战局逐渐朝着有利于汉军的方向发展。但丘力居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胜利,他深知,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乌桓族要想真正在中原立足,必须在文化和经济上与中原融合。于是,他在乌桓军中推行汉化教育,选拔一些聪明伶俐的年轻士兵,让他们学习汉语、汉字以及中原的礼仪文化。同时,丘力居还鼓励乌桓士兵与当地百姓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在经济方面,丘力居利用与中原诸侯和商家建立的联系,大力发展商贸往来。他组织乌桓的商队,将乌桓的特产,如毛皮、骏马、药材等运往中原各地,又从中原购入先进的农具、兵器和生活用品。这不仅丰富了乌桓族的物质生活,还促进了乌桓经济的发展。
随着黄巾军逐渐式微,剿灭行动进入尾声。丘力居知道,这是乌桓族向中原展示实力和诚意的最后机会。他亲自率领乌桓军,对黄巾军余部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丘力居身先士卒,带领乌桓突骑冲锋陷阵,一举击溃了黄巾军的最后抵抗。
战后,朝廷论功行赏,乌桓军因战功卓著,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丘力居也因此声名远扬,不仅在乌桓族中威望大增,在中原地区也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和尊重。然而,丘力居明白,这只是乌桓族崛起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们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