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兵临江州,益州的又一关键节点(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志11公孙熙》最新章节。

公孙绣成功占领垫江,麾下士气大振,整个势力在益州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然而,她深知,要彻底掌控益州,前路依旧漫长。下一个目标江州城,犹如横亘在她面前的一道雄关。江州城不仅是益州的军事重镇,更是连接益州南北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在永安城的都督府内,公孙绣召集庞统、田丰、赵云等一众智囊武将,共同商讨攻打江州城的策略。巨大的沙盘上,江州城周边的山川地形、道路分布以及敌军可能的布防情况清晰呈现。厅内气氛凝重,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沙盘之上。

田丰率先发言,他眉头紧锁,指着沙盘说道:“主公,江州城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且刘璋在此地派驻了重兵,由猛将严颜镇守。严颜作战经验丰富,为人忠义,恐怕不会轻易投降,强攻必然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庞统轻抚羽扇,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田兄所言极是。江州易守难攻,我们不可贸然强攻。我听闻严颜虽然忠勇,但性格刚直,我们可设法激怒他,引他出城决战,再以谋略取胜。同时,江州城周边水系发达,我们可以派遣水军封锁水路,切断其粮草补给和援军通道。”

公孙绣认真聆听着众人的建议,沉思片刻后说道:“两位先生所言有理。此次攻打江州,务必谨慎行事,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子龙,你率领两千精锐骑兵,在江州城外挑衅,引严颜出城。务必小心,不可恋战,一旦严颜出城,立刻按计划撤退。”

赵云领命后,迅速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向着江州城进发。到达江州城外后,赵云命士兵们擂鼓呐喊,竖起旗帜,大声叫骂,试图激怒严颜。严颜在城墙上看到赵云的部队如此嚣张,顿时大怒,立刻点齐兵马,准备出城迎战。

这时,严颜的副将劝道:“将军,敌军此举明显是想引我们出城,恐有诈。我们应当坚守城池,不可轻易出城。”严颜却说道:“我纵横沙场多年,岂会怕这些毛贼!今日定要出城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言罢,不顾副将的劝阻,打开城门,率领大军出城迎战。

赵云见严颜出城,心中暗喜,立刻率领骑兵佯装败退。严颜以为赵云胆怯,率军紧追不舍。赵云且战且退,将严颜的部队引到了一处山谷之中。

山谷两侧早已埋伏好公孙绣的大军,由黄忠和魏延率领。待严颜的部队全部进入山谷后,黄忠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山上的士兵纷纷扔下巨石,射出利箭,严颜的部队顿时陷入混乱。

严颜见状,知道中计,但他毫不畏惧,挥舞着大刀,率领士兵奋力抵抗。赵云见严颜被困,立刻率领骑兵回援,与黄忠、魏延前后夹击严颜。严颜虽勇猛无比,但面对三面围攻,渐渐抵挡不住。

就在严颜陷入绝境时,他的副将率领一支援军赶到,将严颜救了出来。严颜退回江州城后,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他深知自己中了公孙绣的计谋,心中懊悔不已。

公孙绣见严颜退回城中,便按照庞统的建议,派遣太史慈率领精锐水军,封锁江州城周边的水路。太史慈的水军训练有素,战船装备精良,很快便控制了关键的水路要道,将江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严颜在城中得知水路被切断,粮草补给和援军通道被阻断,心中十分焦急。他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人都面露难色,一时想不出破解之法。

此时,庞统又献上一计。他派人混入江州城,散布谣言,说严颜已经暗中投降公孙绣,准备献出江州城。谣言在城中迅速传开,士兵们人心惶惶,对严颜产生了怀疑。

严颜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但他也明白,此时必须稳定军心。他召集全体士兵,在城墙上大声说道:“我严颜一生忠义,岂会做出投降之事!此乃敌军的离间之计,大家切勿上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守住江州城!”

尽管严颜极力安抚,但士兵们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公孙绣见时机已成熟,决定再次发动进攻。她亲自率领大军,来到江州城下,指挥士兵们搭建攻城器械,准备强行攻城。

城墙上,严颜亲自督战,指挥士兵们奋力抵抗。他手持大刀,来回巡视,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公孙绣的军队推着攻城车,架起云梯,向城墙上的守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喊杀声震天,死伤无数。

在攻城的过程中,公孙绣发现江州城的东南角防守相对薄弱,于是集中兵力,重点进攻此处。赵云、黄忠、魏延等将领率领士兵们奋勇冲锋,终于突破了城东南角的防线,攻入了江州城。

严颜见城破,心中悲痛万分。他率领着最后的亲兵,与公孙绣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严颜虽然勇猛,但此时已无力回天。最终,严颜被公孙绣的士兵包围,他宁死不屈,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公孙绣得知严颜被围后,亲自赶到战场。她看到严颜如此忠勇,心中十分敬佩,下令士兵们不可伤害严颜,务必生擒。在公孙绣的命令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将严颜擒获。

公孙绣见到严颜后,亲自为他松绑,并说道:“严将军,久仰大名。您的忠义和勇猛,令我十分敬佩。如今益州局势已定,我公孙绣志在统一天下,结束这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希望严将军能归降于我,我们一起共创大业。”

严颜看着公孙绣,沉默良久后说道:“要我投降,除非你能答应我一个条件。”公孙绣连忙问道:“将军请讲,只要我能做到,一定答应。”严颜说道:“我归降可以,但你必须保证不伤害城中百姓,善待刘璋。”公孙绣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严颜的条件。

严颜见公孙绣如此爽快,且有统一天下的志向,最终决定归降。公孙绣大喜,任命严颜为江州太守,继续镇守江州城。严颜感激公孙绣的信任,发誓要为她效犬马之劳。

占领江州城后,公孙绣立刻下令安抚百姓,恢复城中秩序。她减免百姓的赋税,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同时,她对江州城的政务进行了整顿,选拔有才能的官员治理江州,促进经济的发展。

公孙绣站在江州城的城墙上,望着这片刚刚纳入自己版图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江州城的占领,让她在益州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巩固,也为她进一步攻打成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她知道,成都城的刘璋不会轻易投降,未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然而,公孙绣毫不畏惧,她将继续率领着她的军队和谋士们,向着统一天下的目标奋勇前行。

占领江州后,公孙绣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迅速着手稳定局势,巩固统治。她深知,江州虽下,但成都的刘璋仍在负隅顽抗,且益州幅员辽阔,各地豪强大族态度不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局势再度陷入混乱。

严颜归降后,凭借着在益州本地的威望与对各方势力的了解,成为公孙绣治理江州的得力助手。在严颜的协助下,公孙绣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安抚民心,恢复生产。一方面,她将从刘璋府库中拨出的粮食分发给江州百姓,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给予农具和种子补贴,并承诺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一时间,江州的田野间又充满了生机,百姓对公孙绣的好感与日俱增。

在军事部署上,公孙绣在江州城周围设置了多个烽火台,与永安、垫江形成联防体系,确保任何一处有敌军动向都能及时传递消息。同时,她将新降的士兵与原有部队进行混编,安排经验丰富的将领加以训练,使其融入自己的军事体系,既增强了军队实力,又避免了降军哗变的风险。

此时,成都的刘璋得知江州失守,严颜归降,震惊之余,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绝望。他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然而,朝堂之上一片混乱,有人主张投降,以保益州百姓平安;有人则力主抵抗,甚至提出向曹操或孙权求援,以对抗公孙绣。刘璋心烦意乱,难以抉择,益州的局势愈发紧张。

公孙绣敏锐地察觉到刘璋阵营的动摇,决定趁热打铁,展开攻心战术。她派法正携带亲笔书信,再次潜入成都。法正凭借着与刘璋旧臣的关系,在成都城中四处活动,秘密联络那些对刘璋统治不满或对局势感到担忧的官员。他向这些人详细阐述公孙绣的雄才大略、统一天下的决心以及未来的宏伟蓝图,承诺只要他们归顺,不仅能保住荣华富贵,还能在新政权中施展才华。许多官员被法正说动,开始暗中与公孙绣一方联络,为日后的内应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公孙绣在军事上也没有松懈。她与庞统、田丰等谋士商议后,决定对成都周边的郡县发动小规模攻势,进一步压缩刘璋的势力范围,切断成都的外部支援。赵云、黄忠等将领奉命出击,率领精锐部队,接连攻克了成都周边的几座小城。这些胜利不仅削弱了刘璋的实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公孙绣军队的士气。

随着公孙绣的势力逐渐逼近成都,益州各地的豪强大族也开始重新审视局势。一些明智的豪强大族,看到公孙绣势如破竹,纷纷派遣使者前往江州,表达归顺之意。公孙绣对这些来投的豪强大族表示欢迎,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力,并鼓励他们协助治理地方,维持社会秩序。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豪强大族的支持,也进一步稳定了公孙绣在益州已占领地区的统治。

然而,并非所有的豪强大族都愿意轻易归顺。益州南部的一些豪强大族,凭借着地势险要和自身的武装力量,仍在观望,甚至有部分暗中支持刘璋,试图顽抗到底。公孙绣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先礼后兵。她派使者前往这些豪强大族处,晓以利害,劝说他们归顺。若使者劝说无果,便准备派遣军队进行征讨。

在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后,公孙绣将目光再次聚焦到成都。她知道,成都城高墙厚,刘璋必定会集中所有力量死守。要攻克成都,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精妙的谋略和周密的计划。公孙绣与庞统、田丰等谋士日夜商讨,制定了多套攻城方案,并不断根据新获取的情报进行调整。

此时,曹操在中原地区密切关注着益州的局势。他深知公孙绣在益州的崛起将对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插手益州事务。而江东的孙权,也在观望益州局势,试图寻找机会,从中谋取利益。公孙绣面临的不仅是刘璋的抵抗,还有来自曹操和孙权的潜在威胁。但她毫不退缩,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稳步推进着自己在益州的攻略,向着统一天下的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