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再见君无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梦回春秋当大王》最新章节。
姬去疾的大婚结束之后,王叔过江,与雷隆汇合前往梓潼。
姬无患携带家眷南下江州,就任兵部尚书一职。
按照姬长伯的计划,待姬无患抵达江州,自己就传书黄婴将宗正之职任命给他。
姬无患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姬姓子弟入行伍,从小兵开始干起,有才能的提拔,没才能的继续干小兵。
姬姓嫡系,大多已经投奔姬伯越,留在国内的,基本都是庶出子弟,巴国财政养着这么一大群人,压力太大。
让他们进行伍历练,也确实是个路子,缓解财政压力,还能充实姬姓王族对军队的控制,对此,巴国朝堂都没有异议,该决议顺利执行。
而姬长伯本人则与送亲的褒国军一起上路,顺便带上了犹豫不舍的充国贵族移民。
此时已经抵达巴国北部重镇阆中,也就是江北总督,姬长伯麾下嫡系重臣君无器的治所。
如今的阆中城热闹非凡,往来商队络绎不绝,苍溪的产品大多送到阆中,转水路送往巴蜀各地。
此时君无器早已率一众阆中官员在城门口恭迎。
他见到姬长伯,忙上前大礼参拜:“臣君无器恭迎君上!”
姬长伯微笑着扶起他:“无器不必多礼,此次前来,还要多叨扰了。”
姬长伯看着眼前的中年人,双鬓已经斑白,显然这些年坐镇阆中,并不轻松。
“君上能回来看看,也是阆中和苍溪的福分,托公子前些年留下的政绩,如今苍溪和阆中,已经是路不拾遗,家家富足了。”
姬长伯笑道,“你倒是把自己摘的干净,全是我留下的政绩,你的功劳却是一句不提啊。”
君无器老脸一红,“臣……惭愧。”
姬长伯哈哈一笑,便随着君无器等人,登上了敞篷马车,进入阆中城。
如今的阆中城繁华更胜往昔,南来北往的商人都要在阆中驻足。
纸张,酒水,铁器,曲辕犁,等明星产品畅销各地。
大量的军事物资,如马具,连弩,铁质武器等,也都大量囤积在阆中码头的仓库里,随时准备顺江南下,支援各地。
进城后,君无器安排姬长伯等人住进了城中城主府的府邸。
但是姬长伯并没有答应,而是搬去了自己的产业,芈夫人的望东楼,因为姬长伯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红叶的望东楼为自己处理。
如今的望东楼,已经是阆中商部,君无器收编了望东楼,并将阆中部分官方的商业资源,给了望东楼,例如食盐和铸币的权利,都给了望东楼。
以此来扶持望东楼,而望东楼的利润,大部分也都上交阆中城主府,两边互利互惠,互相成就。
此时的望东楼,已经是阆中第一大贸易平台,每天在这里贸易成交的商客数不胜数。
来此参观的公子林,以及随行的南充贵族们如同乡下来的土包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场面。
一时间都有些晃了神,有种不真实感。
不理会他们的震惊,姬长伯在侍从的带领下,直接上了望东楼顶楼,红叶所在的居所。
“奴婢红叶,拜见君上!”
多年未见,姬长伯都有些认不出来红叶了,夫君米福安在外征战,红叶则留在阆中经商教子,当初的理事人,如今已经成了富贵的决策者,贵气逼人。
米福安的孩子,也都到了牙牙学语的年纪,姬长伯到来,红叶便让侍女将孩子们带了下去。
“起来吧,我有事找你商量。”姬长伯开门见山。
“公子请说。”
修路?红叶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姬长伯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这是水泥的配方。以石灰石、黏土为主材,煅烧研磨后与水混合,可速凝为石,坚不可摧。"
红叶接过竹简,指尖轻抚过那些陌生的配方比例,忽然抬头:"君上是要......"
"我要修一条从阆中经过,贯通苍溪和江州的官道。"姬长伯走到窗前,指着远处蜿蜒的嘉陵江,"水路虽便,但冬季枯水,夏季湍急。若能有一条平坦大道,商旅旬日可达,军报三日可至。"
红叶倒吸一口凉气。横贯巴国南北的官道,这工程比当年苍溪的水利还要浩大。
"奴婢算过望东楼账目,现有存钱三十万贯,若再调用商部储备......"
"不够。"姬长伯摇头,"我要的不是夯土路,而是全水泥路面。你先把阆中到苍溪这段修通,让商贾们见识见识。"
红叶忽然想起什么:"苍溪的造纸坊!若是能修通道路,原料运输成本至少减半......"她突然跪下,"奴婢请命主持此事,三年之内......"
"一年。"姬长伯打断她,"明年秋收前,我要看到第一批商队走水泥路南下。"
红叶额头沁出细汗,却见姬长伯忽然俯身,在她耳边低语:"米将军在蜀南练兵,这条路修成之日,就是米将军北上梓潼换防,与你夫妻团聚之时。"
红叶脸颊通红,公子这般年纪怎么会知晓这么些事,真是少年老成……
当夜,望东楼旗下产业的铁匠坊,灯火通明。
红叶召集数十名匠人,对照配方反复推演。天蒙蒙亮时,第一窑试验品终于出炉。
"成了!"老匠人捧着灰白色的粉末惊呼,"加水后真的硬如磐石!"
负责监工的侍从将消息传回望东楼,红叶大喜过望,开始按照姬长伯的规划适量生产。
七日后,阆中城南。
来自各地的商贩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段十丈长的灰白色路面。
红叶旗下的商队驾着满载货物的马车来回碾压,路面竟纹丝不动。
"此路不惧雨水,不生杂草。"红叶向围观商贾介绍,"载重千斤的货车,日行百里不在话下。"
公子林忽然挤到前排:"若修通到褒国汉中的道路,我们的漆器运到阆中能省三分之一的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