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闲谈(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初入职场》最新章节。

“主人公的悲惨让人不得不说雨果的悲剧大师天赋。在主人公一次次与命运抗争时,最终被女儿的抛弃让主人公的生命接近尾声。但是在最后被接受,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问津。可以说,主人公在尝试融入上层社会,但是法网恢恢还在打破主人公的美梦。在与罪犯这个身份命运抗争成功后,也就是在警长面前刷新了好感后,又被女婿的背景伤到。后来,女婿知道主人公的恩情,也是故事的尾声。也许主人公在命运不公时,没有低头。教主的维护让主人公知道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所以,后来同情别人的遭遇,收养女儿,为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线索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比较有代入感。”纪晓夫用文学鉴赏的角度考虑《悲惨世界》。

“也就是你们认为悲惨世界不悲惨。你想社会不容他,警官追捕他,女儿抛弃他。仅靠教主的一个善举支撑了全剧,需要内心对爱多大的渴望。主人公用尽一生去证明自己不应该被人们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困住,而真正困住主人公的不是不公平,而是他自己。主人公也想像教主一样成为别人的救世主。结果,身份的约束,到死才能得到解脱。这也是作者对犯错的一种态度。犯错可以被原谅,但是需要付出许多。那要看对方的决心。第一印象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第一印象。被人遗忘,也许是主人公最大的痛苦。”罗峰不屑地说。

“接下来,我们说说故事的背景。那是当时法国的革命。我们在火车上已经玩过历史接龙游戏。那么关于外国的历史,有没有兴趣也来一个梳理。说不定,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名著。创作背景不能忽略。阿峰,你说呢?”邹学明看向罗峰。

罗峰笑着说,“我也怀念火车上的历史接龙。已经说过中国历史,那么就开始外国史。”

“这……”纪晓夫思考一下,然后说,“好。我舍命陪君子,和你们继续玩游戏。”

“那么先从我开始。”罗峰率先抢头条历史。

“好。”邹学明和纪晓夫异口同声说。

“你们按照刚才的顺序说。”罗峰又接着说。

“好。”邹学明和纪晓夫又应了一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在人类学中称为‘完全形成人’。中国人类学家把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再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其中早期猿人有肯尼亚1470号人和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有印尼爪哇人、德国海德堡人和中国北京人,早期智人有德国尼安德特人和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有法国克罗马农人和中国山顶洞人等。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示出来。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历史。人类最初的经历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早期阶段,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和原始,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极其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够生存。人们最初生活在几十人组成的小集体中。他们为了采集、狩猎、捕鱼,四处游荡,居无定所。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定居下来。人类社会形成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部落。因为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同时妇女在食物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女性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最先出现的是母系氏族。在这个时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但是生产力依然低下,人们仍然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当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相互分离。以后手工业又出现了,并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接着,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适合于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使男子在经济上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婚姻制度的进步使人们‘即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最终取代了母系氏族。在父系氏族里,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基本的社会和经济单位是家长制大家族,几个这样的大家族组成一个父系氏族。大家族的成员们共同居住、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从此,男子取得了社会上的支配地位,女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生产出的产品除去生活必需品外,开始有了剩余,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发展起来。剩余产品和个体劳动为私有制的产生打开了大门。生产工具、畜牧、农产品、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产。甚至公用财产也被家族长和氏族首领掠为私产,集体所有制开始遭到破坏。剩余产品多了,也激起对别人进行剥削的欲望。为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并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为奴隶。

私有制度和奴隶制度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中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差别不断扩大。原始社会末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氏族贵族和普通氏族成员间都出现了矛盾。同时,为掠夺邻人的财产、土地和人口,战争日益频繁和重要。一些近亲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在部落联盟中,领导军事、行政和宗教事务的贵族们地位日益显赫,发展成为统治阶级。

当阶级矛盾发展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时,奴隶主贵族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开始设置了一系列机构、组织和设施,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那么我就说说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巨型陵墓金字塔,就是他们权利的象征。那时的首都是孟斐斯,就出现今埃及首都开罗以南不远的地方,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就屹立在那里。

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埃及先后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还遭到外族入侵,但是,后来又都以南方的底比斯为中心重新统一起来。

公元前15世纪国王特莫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不断对外征战,疆土一再拓展,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但是二百多年以后,帝国由盛而衰。被征服的地区纷纷摆脱埃及的控制。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另一个是新月地带古国。位于亚洲西部,被称为‘新月沃地’的东部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苏美尔奴隶制小国。以后又出现了十来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它规定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汉谟拉比死后,王国逐渐衰落,两河流域重新分裂。其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反应奴隶生活悲惨经常逃亡的条文如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而法典条文共有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

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希伯来王国。后来它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公元前8世纪起,以色列被外族所灭。一百多年后,犹太王国也灭亡了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希伯来人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统称为犹太人。在沃地西部,腓尼基人曾建立关系一些奴隶制小国。他们擅长航海和经商,还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

接着就是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河南流,夏季,上游高原积雪融化,两岸土地肥沃。约公元前2500年,这里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部落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但是,古代印度不久又陷入了分裂。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上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古代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个阶级即梵天的四级婆罗门主要是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刹帝利主要是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的国王、武士、官吏,吠舍主要是向国家纳税和向神庙上供及供养第一、二等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主要是几乎没有权利和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及从事最低贱的职业的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其中对制度最满意的是婆罗门,其他三等级皆不满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种族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佛教诞生。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就必须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这些说法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是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称为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中的一支是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的佛教,称为南传佛教。

中国也是古文明国家,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在约公元前2070年前的国家即夏,也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其中,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后来,这些符号也表示一定的音节,埃及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奠定了基础。

古代西亚广泛使用楔形文字,它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是苏美尔人创造的。后来,它在两河流域周围广泛传播,很多西亚民族对它略加修改后,作为自己的文字长期使用。

腓尼基人的古代文字,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它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再加5天,全年共计365天。这种历法以后几经修改,成为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历法。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经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了太阴历。现在的星期制度,也源于古代西亚。

古代埃及人还建造许多神庙,多用巨大石块、石柱建成,其中卡尔纳克神庙最为壮观。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过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这些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有了阿拉伯数字的说法。古代印度人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计数法。古代埃及人能计算多种形状、包括圆的面积,他们推算的圆周率为3.16。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使用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把圆周分为360度。

古代埃及人把人和某些动物的尸体保存下来,形成干尸‘木乃伊’,现存的埃及木乃伊中,有些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代印度产生过《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古代两河曾流传洪水神话,经过人们不断改编,形成了‘诺亚方舟’的故事,被收入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里。

中国古代天文学十分发达,对天体有细致的观察。夏朝有管理天文的专职官员,夏朝的历法很著名。商朝青铜器不仅显示了我国工艺制造的高度水平,更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说明我国古代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成熟程度,西周的宗法制和井田制,都说明古代中国文明的高度发展。从仰韶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一脉传承的演变与发展,就是中国历史文化汉字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然还有西方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即爱琴文明就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的中心又转到迈锡尼。爱琴文明约历时八百年衰亡。

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地处希腊南部,来自北方征服者的后代在这里居于统治地位,他们称为斯巴达人,被征服居民都沦为国家奴隶,被分配给斯巴达人,并为他们种地。斯巴达尚武,社会如同军营,它用强兵威胁邻邦,扩张势力。雅典地处沿海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尚文,人们视野比较开阔,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取得希波战争的希腊空前繁荣起来,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斯巴达的农业完全依靠奴隶,雅典的手工业生产也普遍使用奴隶劳动。这时的雅典不但是希腊最繁荣的城邦,还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但是,盛世没能维持多久,希腊内部矛盾渐渐激化。斯巴达和雅典相互争霸,各挟持一些城邦长期内战,彼此消耗,最后雅典战败,希腊的极盛时期也随之一去不复返。

正当希腊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南侵的马其顿军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死后,帝国随即分裂,虽然亚历山大帝国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希腊文化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接下来该阿夫同志了。我从原始社会到几大文明古国。那么西方国家的发展就该好好说说了。”

“好,我讲公元前509年,位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成为共和国。最初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着统治实权。它是奴隶主贵族专权的国家。你们知道‘法西斯’的来源吗?”纪晓夫好奇地询问别人。

“不知道。”罗峰直接说。

“听你讲。”邹学明笑着等待说。

“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的最高长官由12名卫士相随。他们每个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棒子用来施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都是权利的象征。‘束棒’在拉丁语中的读音是‘法西斯’。罗马人推崇军事英雄,出征得胜的将军,都在凯旋仪式上受到隆重欢迎,第一个攻上敌城的战士授予金冠。

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军队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接着,罗马又同迦大基展开长期争霸,并取得胜利,它还向东征服了一些国家。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角斗奴隶不堪忍受,在斯巴达克领导下举行大规模起义,震撼了共和国统治者。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因为他的某些政策触动元老贵族的利益被谋杀。公元前27年起,屋大维独揽国家各项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1世纪,罗马帝国继续扩张,到2世纪,帝国版图基本确定下来,它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开始的约二百年间,在历史上叫做‘罗马和平’。帝国初期繁荣背后,要有隐患。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国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住在北方的日耳曼人,也向帝国境内发起进攻。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

其中古希腊人通过探索、思考和想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罗马人吸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并将它广泛传播,希腊和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最高天神希腊名是宙斯而罗马名是朱庇特,太阳神都是阿波罗,智慧女神希腊名是雅典娜而罗马名是弥涅尔瓦,爱情女神希腊名是阿弗洛狄特而罗马名维纳斯。荷马的《荷马史诗》,维吉尔的《伊尼特》。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的《历史》,李维的《罗马史》。”纪晓夫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