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杀招尽出的朱允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帝国之我若身为建文帝》最新章节。

在众臣一声声圣明的贺拜声中,吕昶缓慢的起身借助身形的掩护悄悄地给打了一个朱允炆之前教给他“OK”的手势回到了队列之中。

这时候景清言辞激切地站出来说道:“对于燕王是否是被胁迫一事微臣存疑!眼下燕军已然占领北平兵锋直指保定,真定二府。若此两地失守华北将无险可守,眼下当误之急是派何人前去平叛!”

身为兵部尚书了齐泰已经被下狱了,魏国公去了宁国,曹国公没来上朝。对派何人出征最有发言权的几个人都不在一时间朝堂之上陷入了沉默。

“景爱卿,你便暂代兵部尚书一职吧!现在说说你的人选。”朱允炆开口问道。

“陛下,微臣以为当由长兴侯率三十万大军北上平叛。”

对于景清推荐的人选朱允炆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只不过历史上耿炳文是被燕王打得大败而归的。

说实话朱允炆内心更倾向于盛庸和平安二人,毕竟历史上他二人曾一度让燕王头疼不已。只不过现在他们二人资历都还是太浅了,在军中还没有什么威望怕是难以服众。

似乎看出了朱允炆的忧虑景清赶忙说道:“陛下,长兴侯功勋彪炳陈静仪羸弱之师驻扎长兴抵抗张士诚十年之久可堪大用啊!”

“长兴侯年岁已高,能经得起千里奔袭的劳苦吗?依朕看不如在军中挑选一年轻小将如何?

朕看山东的平安,盛庸就很不错。平安作为先帝义子平定之子,现在已经是济宁卫指挥佥事了在军中也有些资历。”朱允炆有些犹豫地说道。毕竟他对打仗还是一窍不通的,不想向后世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的微操大师一样瞎干预乱指挥。

耿炳文听到景清极力为自己争取,皇帝却有些犹豫。

在向景清投去感谢目光的同时也连忙跳出了为自己争取:“陛下,老臣先前追随岐阳王北伐之时便和燕王打过交道对其用兵方略也是有所了解。

其和岐阳王一样喜好用右翼骑兵骚扰佯攻,找出破绽后在率中军突袭破其一点。臣自有应对之法还望陛下恩准让臣带兵前去平叛啊!”

看着朝中大臣大多支持耿炳文出征,朱允炆只好将目光看向站立在人群之中假寐的吕昶只见他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也是一咬牙同意了耿炳文的请求:“长兴侯那朕便任你为征北大将军,率京中二十万大军前去北平平叛。同时平安作为副将辅助你,朕会让其率领山东十五万备倭军前往真定与你汇合在此之前你按兵不动驻守真定防止燕王偷袭。”

“老臣遵旨!”

随后朱允炆和大臣商讨了出征的各项事宜一直讨论了两个时辰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就在散朝之时,景清拉住了吕昶小声地问道:“吕大人,您不是说你毫不知情吗?为何在大殿之上您与陛下那么卖力的演着双簧。你说的燕王一事可是真的?”

“景大尚书,不该问的不要问这点道理你难道都不明白吗?”吕昶有些无奈的看着景清说道。

“吕大人,你就不要和我卖关子了。你我二人之间何必遮遮掩掩。你就告诉我是不是真的?”

“唉,景尚书真真假假有那么重要吗?

燕王靖难难道是真的因为朝中出了奸佞?是你?是我?还是一心为了压制藩王而削藩的齐泰、黄子澄?

一切只不过都是权力的遮羞布罢了,你何必纠结真假。他们老朱家的人都是一个性子,只注重结果不看重过程。”

吕昶示意景清上前附耳道:“陛下读书时和老夫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要不就不做,做就要把事情做绝!这是太祖高皇帝教给他的,至今陛下都奉为圭臬!”

听闻这些景清也是大吃一惊:“陛下一口气杀了这么多人只是为了给燕王扣上一个不义之师的帽子?可为什么又要说燕王是被胁迫的呢?下官实在看不明白。”

吕昶笑了笑,对着景清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便迈步离去。

“吕大人人你说陛下是为了杀燕王才说燕王是被胁迫的?”景清还想追问却被吕昶瞪住。

“慎言!今时不同往日你我心知肚明即可,记住以后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君心难测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吕昶低沉着声音警告了景清一番。

此时乾清宫中。

“大伴,这银耳莲子羹味道甚是不错,这酥饼也很可口给朕再来一点。”朱允炆正往嘴里送着糕点开口说道。

“遵旨!”魏贤赶忙命手底下人去尚膳监传旨。

“万岁爷今日胃口不错,但也不能吃太多得仔细您的胃别撑着了。”

“大伴,今日朕确实心情不错。前几日的积郁一扫而空。你可知为何?”朱允炆笑问道。

“是因为陛下与周王重归于好?”

“不对,不对。周王才刚刚从宗人府放出来心中怕是怨气颇深怎么能轻易原谅朕。”今日心情不错朱允炆也乐意与这为心腹打着哑迷。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周王殿下即便心中有所委屈也断然不会对陛下心生嫌隙,毕竟陛下可是他嫡亲的侄子。”

“大伴就属你会说话,再猜!”朱允炆笑着打起了哈哈。

“那必然是因为陛下,将宫中包藏祸心的宵小都打发了。在皇宫之中寰宇之内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陛下了。”

“大伴,你心不诚今日朕杀得那些人里面可有好几个都是你的干儿子。你就一点儿也不怨恨朕?”

朱允炆话音还未落下,魏贤便已经跪倒在台阶之下:“万岁爷老奴不敢,那些人包藏祸心对万岁爷不忠,老奴只恨不能亲手教那几个狼心狗肺的小崽子千刀万剐!”

“起来吧,朕真的你的忠心。以后朕不叫你跪你便谁也不用跪!”

“再猜猜朕因为什么事而高兴!”

“老奴愚钝实在是猜不出来了,太祖高皇帝有旨宦官不得干政!”

“哈哈哈哈!大伴啊!大伴啊!这天下你便是最了解朕的那一个人。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朱允炆将碗筷放下悠闲的躺在椅背之上。

魏贤一边替朱允炆收拾一边回道:“万岁爷开心事出有三,其一便是拔出了燕王放在万岁爷身边的耳目;其二便是破解了燕王‘奉天靖难,以清君侧’的阳谋将燕王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若是燕王还不死心仍要起兵那便是不义之师而失了民心注定不会成功的;其三,便是狠狠得震慑了朝中那些心怀二心的大臣,让万岁爷的政令可以上行下达真正的将权力抓在了手中。”

“哈哈哈,大伴啊!你说得不错但还远远不够。朕还重开了锦衣卫,增设了东厂亲手造就了一个将会屹立在我大明历史中庞然大物。大伴你知道你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吗?”朱允炆闭上眼睛悠然开口道。

“老奴知晓,老奴愿为万岁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魏贤满脸感激眼神中透露着赴死般的坚毅。

“不!大伴你不知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你们将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文臣言官们的恶意攻讦,还有面对史官们的口诛笔伐。

将来历史上的你们会臭名昭著,你们将会被称作奸佞,被视为鹰犬。同时你们也要面临权力的腐蚀,在欲望中迷失自我。

你们要明白朕希望你们能做得事究竟是什么。不是为了与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礼义廉耻,长幼尊卑的腐儒们进行权力的拉锯战。

我要的是你们作为权力的监督者去剔除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这个官官相护的世道中,以一己之私行祸坏社稷的蛀虫。

皇爷爷曾告诉朕,大明与百姓共天下,不与士大夫共天下。

朕始终记得从不敢忘,现在朕也要你和你的后继者们牢牢记住。始终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百姓办事,站在人民史观的角度上去看待你将要面临的问题。

你的使命不是为某一个君王卖命,也不是为某一个王朝服务。”

朱允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于是乎说道:“大伴说了这么多你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但是朕希望你不要忘记。下去吧!朕乏了!”

魏贤也是湿了眼眶:“万岁爷,老奴心疼陛下。陛下有如此心胸能心系天下万民实乃我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老奴在此替天下所有的穷苦人谢过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奴自幼家境贫寒,暴元欺压我汉人。迫于生机无奈净身入宫,本想着能够保全一家老小性命结果还是被那元人屠戮,一家七口性命只赔了一头毛驴。

就在老奴绝望之际,太祖皇帝推翻了元廷让老奴有幸遇见万岁爷。得蒙万岁爷不弃,老奴愿和万岁爷一同努力将我东厂打造成一个万岁爷口中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地方。

让我大明再无饥民便是老奴此生最大的心愿。愿陛下能让老奴在死前看到那个盛世的大明!”

震惊于魏贤是觉悟,朱允炆心中本已熄灭的那团焰火,猛然燃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伴你我君臣二人往后便是同志,志同道合的朋友!哈哈哈哈!”朱允炆仰天长笑一滴泪水从他的眼角划过。

“万岁爷,是志同道合的君臣。老奴残缺之身不能折辱了万岁。”魏贤有些惶恐的说道。

“不!大伴身体的残缺并不能让蒙羞。你的灵魂是高贵的,因为你有了理想,有了健全的人格。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他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类。”

来到这方世界十七载了朱允炆终于有了归属感。心中暖流划过眼泪终是止不住的留下。

此刻的魏贤在朱允炆心中不再是什么卑贱的奴隶而是温暖了他内心的朋友,正是魏贤心中最朴素的情感让朱允炆穿越而来的灵魂不再感到孤寂。

看着泪流满面的朱允炆,魏贤也哭了。

因为他最尊敬的主子说他俩是同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说他是拥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尚的灵魂。

虽然他不明白这什么意思但他冥冥之中能感觉到自己走入了陛下的内心,朋友二字重逾千金。

乾清宫中,君臣二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但这可吓坏了,进来送膳食的小太监,一不留神便打翻了御案上的茶盏。

眼看魏贤就要发作朱允炆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无妨!一个茶杯而已!来来来,大伴你我二人同饮这碗羹!”朱允炆取过空碗,倒入一半递予魏贤。

“敬大明!也敬你大伴!”朱允炆笑着一饮而尽。

魏贤也学着朱允炆的模样,举碗:“敬陛下,也敬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