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烽火连城:党争暗流与边关急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之再创盛世》最新章节。

“八大王当真疯了!”副将李锐抹去脸上泥浆,指着远处火光,“连自家营寨都淹了,这是要玉石俱焚!”顺着他手指方向,可见张献忠的“孩儿营”正驾着小舟,将淋满鱼油的流民尸体推向襄阳水门。

林羽攥紧马鞭,耳边忽然响起汤若望月前的警告:“明人的堤坝经不起暴雨,更何况是人为决口。”他望向东南方黑沉沉的南京城,那里此刻定有温党在庆功宴上抚掌大笑。

“取我的狼筅来!”林羽突然调转马头,“传令火器营,把库存的毒烟球全部搬上城墙!”

---

襄阳西门

江水已漫过第一道瓮城,守军踩着浮尸搭成的“渡桥”且战且退。张献忠的赤马营踩着竹筏跃上城垛,九环大刀砍在包铁木盾上火星四溅。忽然一阵东南风起,城头飘来数十个陶罐,在流寇阵中炸开青紫色烟雾。

“闭气!”林羽高喝,手中狼筅横扫,将三个呛咳不止的赤马兵挑下城墙。这是他按戚继光《纪效新书》复原的狼毒烟,掺了砒霜的毒雾顺着风势灌入敌阵。正要攀城的“孩儿营”少年们抓挠着溃烂的咽喉跌落护城河,水面顿时浮起翻白的鱼群。

江心楼船上,张献忠独眼通红,九环大刀劈断桅杆:“放火船!给老子烧光这群酸儒!”但见上游漂来数十艘满载硫磺的草船,火把映得江面血红。眼看火船就要撞上水门,城头忽然响起机括转动声——汤若望带人推出的二十架“一窝蜂”同时点火,箭雨穿透火船风帆,将燃烧的草料反吹向流寇船队。

---

紫禁城文华殿

坤兴公主的缠臂金钏撞在青玉案上,叮当声惊醒了假寐的崇祯帝。她展开襄阳血书,朱砂写就的字迹在烛火下如泣如诉:“......臣等以毒烟御敌,实乃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若因此获罪,恳请陛下先斩温体仁,以谢天下!”

龙椅上的天子剧烈咳嗽,药汁溅湿了袖中密报——那是东厂刚截获的温党书信,写着“待流寇破襄阳,即坐实林羽通贼”。王承恩扑通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汉白玉砖:“老奴这就去传旨,调黄得功部驰援......”

“晚了。”崇祯突然惨笑,指着窗外东南方冲天的火光。众人望去,但见玄武门城楼燃起三支绿色焰火——那是林羽离京前与公主约定的暗号:襄阳仍在死守!

---

汉水畔,黎明

左良玉的援军踏着浮尸登陆时,正看见林羽立在齐腰深的江水中挥动令旗。残存的襄阳守军将最后一批毒烟球绑在门板上,顺流漂向张献忠的旗舰。八大王在亲兵簇拥下仓皇后撤,九环大刀不慎落水,激起丈高浪花。

“林大人!”左良玉抛来酒囊,“温体仁今晨被罢相了!”林羽仰头痛饮,喉间火辣不知是酒还是血。他望向南京方向,城头飘动的“林”字旗下,工匠们正用铁链捆扎新的闸门——那些铁链上铸着的“崇祯十六年襄阳局造”,在朝阳下闪着微弱却执拗的光。

---

三日后,襄阳府衙

钱谦益用折扇挑起染血的战报,斜睨着堂下五花大绑的细作:“温阁老倒是舍得下本钱,连自家侄儿都送来当死间。”那细作忽然暴起,袖中寒光直刺林羽咽喉,却被李锐的腰刀格住,刀锋入肉三寸,血溅上《武备志》残页。

汤若望捧着新制的铜制铳机匆匆闯入:“林!我在城西火药库发现这批硫磺——”他抖开布包,灰白粉末中赫然混着细碎的石英砂,“有人故意掺了杂质,若非查验及时,火炮炸膛足以毁掉半座瓮城!”

林羽摩挲着铳机上“泉州府造”的铭文,忽然冷笑:“备马,去会会那位‘忠君体国’的郑总兵。”他抓起案头弹劾奏章,其中“私通海寇”四字被朱笔圈得刺目——那是郑芝龙亲笔所书,墨迹还未干透。

---

长江口,郑家水寨

郑森独眼上的铁甲映着跳动的火把,手中倭刀挑起林羽的官袍下摆:“林大人带着棺材来谈判,倒是比温体仁痛快!”棺盖轰然掀开,露出成箱的佛郎机炮图纸与《火攻挈要》手抄本。

林羽负手立于船头,江风卷起他染血的披风:“郑将军可知,红毛番的夹板船已换上三层铁甲?若还靠着火攻之术,明年此时,你我怕是要在热兰遮城的地牢里叙旧了。”他弹指敲了敲棺木,“这里装的不是林某性命,而是大明海疆的活路。”

桅杆上的鸥鸟突然惊飞,远处海平面浮现三桅帆船的轮廓。郑森独眼瞳孔骤缩——那船首像竟是衔着郁金香的铜狮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在晨雾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