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败之罪在姬信(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商周奋战录》最新章节。
周国位于黄土高坡之上。主要住宅是山丘上的窑洞。在窑洞前面是井田。
王浩然以为的井田是分成9块的田地。真的看到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象与现实差距很大。
井田的9块划分,是一种划分理念。在现实中,井字格中间的“公田”未必在田地正中央。至少王浩然看到的公田,是最容易得到灌溉,产量最高的那块地。各家耕种的是耕种难度较高的土地。
至于庄稼的情况,21世纪城市青年王浩然憋住了没吭声。在没有铁器的商周时代,农具以纯木质为主,骨器与石器数量都算不上主流。指手画脚地点评,是真的不礼貌。
姬信不是诸侯,也没有分到土地,但姬信得到了居住地公田中一部分土地的收入。相应地,姬信在居住地出现重大矛盾的时候要出现,为当地的头头镇镇场子。平日里姬信也得经常出来遛遛,证明周国政府在当地始终存在。
下午时分,姬信按照惯例到井田旁边溜达一圈。春耕早已结束,田地里的庄稼都在茁壮生长。姬信转了一圈,就看到远处有大队车马向镐京城门赶。看了一会儿,姬信回到家就开始擦拭武器与甲胄。
只要出现这样大规模的诸侯集结,就意味着要打仗了。姬信对此很有经验。
被姬信看到的这批周国贵人,领地距离周都城镐京最远。他们在赶往镐京的路上相遇,就结伴同行。
进了镐京后,诸侯被安顿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参加了朝会。
由于诸侯人数太多,大殿里容不下,朝会在王宫庭院中开会。密密麻麻跪坐一地的人,让侍卫们都得紧贴墙壁站着。
周王姬发开门见山地讲述了半年内可能要遭到商军进攻的事情,说完后,姬发暂时等待一阵,让诸侯们消化消化这个消息。就在此时,一位老头子站起身来。
姬旦这些天真的没有闲着,他仔细调查分析周国贵人的情况。看到站起的这位诸侯,姬旦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相关信息。
姬丰。姬昌的堂弟,姬旦的叔叔,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此次牧野之战中,姬丰叔的三个儿子全部参战,还都因为殿后,被留在了孟津北岸。
姬信下令,兄弟俱在军中,兄归。姬丰的长子得以离开队列。另外两个儿子一个战死,一个受伤被俘。交换战俘的时候被换回,据说前一段时间伤势发作而死。
姬旦见这位叔叔神色气愤,想来他定然要说些不中听的话。
“大王,臣恨不得杀尽商国狗贼!”姬丰悲愤地说道。
姬旦期待着姬丰能够表达更强烈的伐商态度。此次牧野之战以失败告终,姬发为代表的激进派们受到很大打击。在激进派再次获得大胜之前,姬发已经不能主动表示继续伐商。
但是姬丰并非激进派,如果是他强烈表示伐商的话,对姬发颇有助益。
姬丰对着姬发继续说道:“大王,臣听闻,姬信最先对大王与太宰谏言退兵。可有此事?”
听到这里,不少诸侯中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大部分周国诸侯都没有关注过姬信这个女仆生的孩子,很多诸侯甚至不知道有姬信此人。两个月前姬信在孟津北岸领兵殿后,才算是真的出了名。不仅周国诸侯都知道了姬信,800诸侯中大半都听闻了周王姬发的庶弟姬信很能打仗。
但绝大多数诸侯都不知道姬信居然是那个最先提出退兵的人。
姬发并不想接这个话茬,但姬信是当着众多周军士卒大声说出退兵的看法。既然姬丰敢这么问,肯定是从亲历此事的士卒那里听到了准确消息。
迟疑一下,姬发点头答道:“确实如此。”
听姬发亲口承认,诸侯们的议论声更大了。
姬丰继续问道:“大王,臣听闻姬信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赶来的骑兵乃是三花娘娘部众,并告知太宰。可有此事?”
姬发此时确定姬丰准备得很充分,索性承认了此事。
姬丰没有继续发言。直到听周围诸侯们中不少人认为姬信有眼光,才冷笑道:“呵呵。大王,请问姬信是如何知道三花娘娘骑兵厉害?”
姬丰声音响亮,庭院内所有周国诸侯都听到了。一时间,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不少人露出了愕然的神色。至于那些已经想到这个问题的周国诸侯,则坐直身体,准备听听姬丰接下来要怎么说。
“诸位,孟津之战,若非姬信领军,一万五千周军恐不得过河。吾三子皆在孟津北岸殿后。姬信下归家令,吾长子得归。诸位家中子弟,定有人因此得以归家吧?”姬丰向着诸侯们大声询问。
诸侯们纷纷点头。不仅他们家中有子弟因为姬信的命令得以不用殿后,不少周国诸侯也是因为姬信的归家令得以过河。
在孟津北岸的惨烈防御战进行的时候,姬信还让殿后军第三队先撤,使得一些周国诸侯得以全家团圆。听姬丰这么问,诸侯都觉得姬丰对姬信并无偏见。
姬丰转向了姬发,“大王。此次退兵,士卒死去万人。牧野之战,吾军眼见可擒杀商王子受。若姬信率领三千士卒,以孟津北岸之法抵御。三花娘娘骑兵不过三百,吾军再辅以二百战车,便是不胜,也定可抵御。姬信既知三花娘娘骑兵厉害,为何不在战前讲出?非待三花娘娘骑兵赶到,才阻拦大王亲自出战。二百战车战败之后,姬信为何不提防御之法,却只是向大王谏言退兵?”
问出一连串不合理之处后,姬丰暂时停顿片刻。周国诸侯们此时听得神色大变,心中也是念头翻涌。
姬丰悲愤地说道:“大王。臣以为,姬信定然投奔商国,为商国奸细。此次战败之罪,罪在姬信!”
听到这里,周国诸侯们都愣住了。片刻后,一阵惊叹声响起。有些人怀疑,有些人已经愤慨地表示“原来如此!”
也有不少诸侯认为姬信应该不是商国奸细的诸侯。但此时想到姬丰所说的种种,觉得貌似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一时脑子混乱,不知该如何反对姬丰所讲述的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