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事孝悌者,仁之田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小夫子在上》最新章节。

王铮愿意帮忙,周承叙求之不得,点头答应。

王铮提笔写下三道题目:“这是三道经义题目,一题三百字,二题五百字,三题八百字,明日中午来交,能行?”

周承叙扫了一眼,重重点头。

第一题,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二题,克己复礼为仁。

第三题,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就三句话,其他的一个字也没有。

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可同样充满不确定性,一句话说不对,可能就会触着考官的雷点。

说是释义,其实更像议论文,也就是经义题,不是简单地解释解释这三句话的含义那么简单。

就算县试,难度不高,也能刷下一大批学子。

不过四书五经就那些内容,自唐代大规模推广科举考试以来,最著名的句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有大量优秀答卷可以借鉴。

普通人接触不到优秀试卷。

豪门子弟却不同,不但能接触到,还能通过玉简铭刻法作弊。

他也能作弊。

当然,说是作弊,其实就是借鉴而已。

但是,思路可以借鉴,文字却不能雷同,更不能抄袭,县学教谕有礼部下放的儒道法宝可以鉴定抄袭,有些教谕甚至用不着法宝也能鉴定抄袭与借鉴。

他看到题目,立刻在师大小姐给的题库中搜到相同的考题以及上百份优秀答卷,其中包括许多历史名人的答卷,如欧阳修、王安石、程颢、王阳明、杨慎,全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离开县衙,返回张二郎家。

安慰丫丫和张二郎几句,开始答题。

借鉴思路,自行组织语言,并转化为文言文,以标准的答题格式写出来。

写完,自己审阅一番,感觉思路还是有些激进。

考试是手段,目的是考个好名次,早日出仕,而非阐述思想理念。

真想阐述、弘扬自己的思想理念,只靠考试中的几百字可远远不够,需要实践与躬行,如王阳明所言知行合一。

王阳明弘扬心学,也是在龙场悟道之后,以自身言行践行“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

考试,只以取得好名次为目的。

答卷,只以获得主考官喜爱为目的。

目标明确,心志坚定,手段自可应机而变。

周承叙调整思路,重新答题,一点点调整自己的思路与风格,努力向那些优秀答卷靠拢,出彩但不逾矩。

三篇,一千六百字。

他一直写到天色微亮。

仔细检查,确定没有疏漏,这才起身。

小狐狸立刻惊醒:“小夫子,去打水我这就。”

打来温水,为小夫子洗脸洗脚,铺开床铺,服侍他上床躺下,收拾好,这才化作狐狸,盘在床头,一同入眠。

……

周承叙入睡时。

一只金雕落在师家大小姐的马车上。

丫鬟雁子捉住金雕钢铁铸造一般的爪子,自竹筒内取出信纸,缩回车内,递给小姐:“小姐,老程的信。”

小姐睡眼朦胧,迷迷糊糊地从流水般的锦被中伸出白嫩细长的玉臂,白晃晃,细嫩嫩,还有点肉乎乎,不见丝毫瑕疵。

抬起手臂的同时更撑起被子,露出半截修长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媚态隐现。

拿到信纸,吃力地撑起眼皮子,露出一丝缝儿。

只看了一眼,却豁然起身,立刻精神,连锦被滑落也浑然不管,任由胸膛露在空气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