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门贵胄?(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六龙同朝,家父千古暴君?》最新章节。
高澄眉头挑起,见高洋那一脸温顺样更是神情得意答道:
“今之天下,名曰魏廷,实乃父亲汝一手缔造,吾身为汝子,治理国事,不过是吾分内家事尔。”
高欢闻言,脸色立即大变,一巴掌甩在高澄脸上,正色道:“陛下仍居神位,岂容汝言此大逆不道之语。”
高澄覆手掩住一脸吃痛的位置,颇不情愿地认了句错。
高澄暗里忍不住腹诽,高欢你至于天天这么演?整的你多么忠君爱国一样,上一个皇帝不也是说废就废了。
高欢长头高颧,目有精光,在人群中鹤立鸡群,十分出挑,不过片刻便与百官完全打成一片,唠家长里短,无愧是当代魅魔。
尔后高欢一脸殷切,径直走向崔季舒所在的方位,崔季舒面色红润,俨然做好受宠若惊姿态。
看着面前高王的一步两步,可谓是步步踏入崔季舒的心房,使之心脏砰砰砰跳个不停,兴奋得难以呼吸。
最终高王的脚步落定在一位正值壮年的儒生面前,高欢紧握住面前儒生的双手。
在旁的崔季舒大失所望。
高欢殷切劳慰道:“往日朝廷中并非没有法官,但却没人能真正尽心做到举报弹劾。
崔中尉汝尽心徇国,不畏强暴,遂使官场远迩肃清。
为了国家利益而冲锋陷阵者,大有人在;当官如汝这般正派,如今方才见到。
今天汝的荣华富贵乃是中尉凭借自身取得的,高欢父子们无以相报,唯有将此良驹赠送给汝,希望汝能在整肃贪腐的道路上继续如履平地下去。”
高欢目有精光,似是发现了旁侧崔季舒的不同寻常,亦是劝勉道:“之前将宫中礼乐交付给崔侍郎,果真没有交代错人!”
崔季舒神色方缓,作拜以谢,却忍不住目有羡色地看向那位与自己年岁相差无几的族侄。
而被高欢紧握住双手的壮年儒生正是时任御史中尉的崔暹。
崔暹与崔季舒同出博陵崔氏【名门望族】,很早便投奔了高欢,如今深受高澄的倚重,是高澄惩治贪贿的得力干将。
高欢此遭如此厚重对待崔暹无疑是在敲山震虎,是对高澄执政,打击不法权贵的最有力支持。
崔暹受宠若惊,五味杂陈,低头不敢直视高王。
两年前的高慎叛逃西魏,正是因为自己在旁推波助澜。
崔暹不满妹夫高慎废弃自己妹妹,改立李昌仪为妻,遂在好人妻的高澄面前多有推崇李昌仪美貌。
以至高澄突起歹念,高慎不堪其辱,蓄意叛逃。
而邙山之战后,不忍追究嫡长子责任的高欢将罪状归咎于崔暹身上,欲杀之,最终在高澄和陈元康的求情下幸免死罪。
而如今高王礼遇至此,崔暹不可谓不受宠若惊。
旋即高欢令人牵来良驹赠与崔暹,并扶其上马。
被高王亲自扶身上马的崔暹面色顿然红润,深感恩遇殊荣,慌忙下马,落地踉踉跄跄仍不忘拜谢高王:
“大丞相知遇之恩,崔暹没齿难忘。为人臣子,奉公尽职本就是分内之事,鄙人又哪里能贪图什么回报呢?”
崔暹下马时匆忙,身旁骏马仿若受到惊吓欲要跑走。
高欢眼疾手快拦下骏马,将骏马的缰绳重新放在崔暹的手里,两人前后翻身上马,两骑并行驰道,相谈甚欢。
紧随其后的是高澄,高洋两兄弟。
与来时不同的是,马上高澄的身前怀坐着一幼童,俊秀奇伟,宛若瓷娃娃。而高洋身边则是一少年,身骑高头大马,膀大腰圆,面容肃穆。
四者皆是高门贵胄,一母同胞。
高洋看着自己父亲对崔暹前后不一,截然相反的行为,不禁感慨,高王操弄人心,可见一斑。
而在邺城内,随着太原郡公府内的一声婴啼哭声贯彻府宅,一新生儿瓜瓜坠地。
少顷,一骑侍官钻进浩瀚的入朝队伍,直抵高洋所在,畔马禀告道:“恭喜郡公,贺喜郡公!是母子平安,是弄璋之喜!”
高洋闻言,自始至终紧锁的眉头方才缓释。
高欢大喜:“逝者如斯夫,转眼间侯尼于也到了为人父的时候,吾亦多当了一回祖父呀。”
壮少年面容肃穆,摩拳擦掌:“这可是二兄的第一个儿子,等他再长大点吾定会好好呵护他的。”
宛若瓷娃娃幼童,大眼眨巴地仰望身后的高澄:“大兄,什么是弄璋之喜?”
高澄挽指挑过身前幼童下裆处的劳什子,飒朗笑道:“这就是弄璋之喜。”
旁者闻言,尽恭贺之。
徒留瓷娃娃幼童双手护裆,面露羞赧。
而在城郊驰道旁,操劳农桑的百姓们也早已无影无踪。
棕黄色的润泥地上七零八落地扔留着数多粗布衣裳,弃若敝屣。
若是细究,不难发现这些弃衣,正是先前那群所似农夫身上穿有的。
最近的草堆背面则四叉八仰地放着数具只剩亵裤的皮包骨尸体。
而本盘旋在天空的秃鹫们,正如视珍宝,荒诞地啃食着地上的美味珍馐。
【武定三年(公元545年),三月十六日,东魏丞相欢入朝于邺,百官迎于紫陌。】
【是夜,大将军澄强幸邙山之战擒获得来的李昌仪】
【次日,魏帝元善见主宴于华林园,君臣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