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从江苏泰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院士之路》最新章节。
例如,他主持全军指挥自动化发展总体方案设计,建立全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等。
这些项目为他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使他能够深入了解指挥控制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关键问题。
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在研究所的工作中,李德毅接触到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等前沿领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即围绕指挥控制和人工智能开展研究。
这为他后来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奠定了基础。
例如他在国际上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方法,以及云模型等,都是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重要突破。
李德毅在研究所担任领导职务,他需要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这培养了李德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他能够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指挥与控制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德毅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和计算机学院院长,使他能够与高校的学术人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他可以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高校的理论研究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
在北邮,李德毅作为博士生导师,累计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超过一百人。通过培养学生,他不仅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传承下去,也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获得启发,促进了自身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
同时,他培养的人才也成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李德毅担任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他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机器人领域。
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这一任职使他能够更深入地探索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控制、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丰富了他的研究内容,也为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场景和应用案例。
机器人学院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等。
李德毅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推动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也为他从更广阔的视角开展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他能够在跨学科的研究中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
院士科研之路
李德毅院士是我国着名的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长期致力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和军队信息化工作。
在国际上,李德毅院士最早提出 “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
该理论描述了时间与空间的关联性,给出了基本图元、连接法则等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用于复杂系统的结构优化。
凭借此理论,李德毅获得1985年IEEE主席授予的计算机和控制类年度期刊最佳学术论文奖。
李德毅院士还提出了云模型、云变换、数据场等认知形式化理论。
该理论用于解决定性概念生成、相似度计算、不确定推理、智能控制等问题,用期望、熵和超熵作为数字特征实现概念的定性定量转换,为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和推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李德毅院士运用云模型理论,成功控制三级倒立摆各种动平衡的姿态,实现了三级倒立摆的各类动平衡姿态的灵活切换。
相关论文在1999年第14届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上获得杰出论文奖。
这是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成立42年来中国学者首次获得此奖项。
李德毅院士的代表性专着《不确定性人工智能》被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英国帝国理工等10余所高校列为研究生教材。
这些教材系统阐述了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方法,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李德毅院士出版了《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等相关着作,对空间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为解决自动驾驶的控制权由人到机器的转移过渡问题,李德毅院士提出了“驾驶脑”的概念。
“驾驶脑”可以向优秀驾驶员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能够使车辆具备类似人类驾驶员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李德毅院士领导团队研发了涵盖乘用车、公交车、物流卡车、低速电动车等十余种车型的猛狮系列智能车。
李德毅院士团队在国内首次完成北京至天津高速公路的全程无人驾驶,率先实现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郑州至开封的开放道路无人驾驶,并多次在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夺冠。
李德毅院士积极关注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发展,对自动驾驶量产所面临的问题、技术标准、安全标准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科研之路解码
李德毅院士的研究成果,为他后来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理论方面,他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给出一整套实现方法。
该方法用于复杂系统结构优化,获IEEE年度期刊最佳学术论文奖。
这展示了他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深厚造诣。
他提出的云模型理论,为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和推理提供新方法。
相关成果应用于三级倒立摆控制,解决了世界难题。
该成果获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杰出论文奖,彰显了其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开创性。
在智能驾驶领域,他提出“驾驶脑”概念及猛狮系列智能车的研发,推动了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这体现了他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引领作用。
此外,李德毅院士的代表性专着《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表示框架,被多所高校列为研究生教材,提升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这些研究成果涵盖多个领域,从理论创新到实际应用,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李德毅院士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后记
李德毅院士的出生地江苏泰县有着“诗礼传家,德才报国”的家风,这激励他投身科研、以身许国。
求学之路中,国内本科学习为他打下扎实的无线电工程基础,留学英国攻读博士让他接触国际前沿学术,开阔视野,为科研创新蓄力。
从业之路里,在总参研究所的工作使他能将理论用于军事实践,积累丰富工程经验,后在高校任职,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科研之路上,他在多个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提出的多种理论与方法,推动了指挥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学科发展。
以上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使他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