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造纸,印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最新章节。

我弄出这表格,就是想让账目变得清晰易懂,一目了然。”

黄月英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她走近几步,目光紧紧盯着魏正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看穿:“你知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那些世家大族,靠着这复杂的账目,不知谋取了多少私利。

你这一改革,可是动了他们的根基,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魏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而后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我才来这偏远的地方做县长。

在这偏远之地,世家大族的势力相对薄弱,我才有机会推行这些变革。

若是在繁华的郡城,还没等我有所动作,就被他们打压下去了。

我从这里开始,一点点改变,就算前路荆棘密布,我也绝不退缩。”

黄月英柳眉轻蹙,眼中满是不解,轻声问道:“做事何须如此较真?

这世间事,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你这般执着,把这账目之事翻出来大动干戈,不仅会惹来诸多麻烦,还可能将自己置于险地。

以你的才学能力和祖荫,若是顺着这世道的规矩走,必定能平步青云,何苦去蹚这浑水呢?”

魏正脸上笑意不减,目光坚定地看向黄月英,认真说道:“师母,做事情恰恰就得较真。

老师若是不较真,大可投降曹魏。

先帝若是不较真,连荆州都不需要来。

眼下曹魏已有十州之地,大汉仅有一州,这个时候若还不较真,又哪里有一点成功的可能?”

黄月英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认真的魏正,一时间,竟有些恍然如梦。

恍惚间,时空仿若交错,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诸葛亮的身影在她的脑海中愈发清晰。

局势危急、被迫逃往南方的艰难时刻,诸葛亮神色凝重,却目光坚定,在颠簸的路途上,还在为日后的谋划殚精竭虑。

每一个决策,每一次与众人的商议,他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画面一转,又是前往益州的漫长征程。

那是诸葛亮第一次领兵,山路崎岖,蜀道艰难,可诸葛亮丝毫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

他穿梭于营帐之间,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详细了解行军路线、物资筹备等情况,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仿佛只要他足够用心,就能开辟出一条通往胜利的光明大道。

平定南中的日子里,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没有丝毫退缩。

他认真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制定出一个个巧妙的策略,以攻心为上,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为了给蜀汉的大后方带来长久的安宁。

而北伐中原的岁月,更是诸葛亮殚精竭虑的写照。

无数个日夜,他在营帐中挑灯夜战,审阅军报,排兵布阵,对每一次出征的计划都反复斟酌,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认真对待每一场战斗,每一个将士,每一份粮草的调配,每一次与敌军的周旋。

黄月英也曾问过诸葛亮,为什么如此较真。

诸葛亮的回答的事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这个时候若还不认真,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若是要浑浑噩噩一生,什么都留不下,那不如现在就死了。

如今看着眼前的魏正,那股认真劲儿,竟与诸葛亮如出一辙,黄月英的眼眶不禁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感慨。

实际上,诸葛亮哪里收过这个弟子啊,他倾注心血的是马良、马谡、杨仪......,甚至是姜维。

至于魏正,那是看在魏延的面子上。

毕竟诸葛亮麾下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是魏延了。

黄月英的眼眶微微泛红,视线有些模糊,却依旧牢牢地盯着魏正,喃喃低语,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与遥远的诸葛亮对话:“继承你遗志的,却是忠贤这孩子。”

“孔明,你看到了么?

你虽然走了,可有人继承了你的志向。

他和你一样,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做事情一丝不苟,认真执着。”

黄月英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魏正身上,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像是在探寻他灵魂深处的力量:“他还比你年轻,比你聪明......”

刘禅和魏正隔空斗法的事情,她自然也清楚。

低语之中,黄月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笑容里,既有对魏正的认可与期许,也饱含着对诸葛亮的无尽思念。

黄月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翻涌的情绪。

眼中的雾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与决然:“忠贤,你想怎么做?师母帮你。”

“弟子拜谢师母,”魏正执弟子礼,“师母,要推行这个记账法,有两个先决条件。

第一个是纸张必须要改良,要满足防虫防蛀的功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取代竹简和帛。

既然纸张的问题是防虫防蛀,那我们把黄蘖熬取汁液,然后用它来浸染纸张。

如此,纸张自然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

第二个是印刷术。

嗯,印刷术,是我从印玺和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中得来的灵感。

既然名字和碑文印,那文章和这种表格自然也可以印。

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记账的表格,自然也可以印,到时候就可以把表格发下去,大家记账必须采用这种表格。”

闻言,黄月英瞪大了眼睛,她心中无语至极。

这小子为了查个帐,直接改良了造纸术,又发明了印刷术......

她略带奇怪的问道:“若是还没有发明,来找我倒也正常。

你都想好了,自去安排董厥他们去做就是,又来找我做什么?”

闻言,魏正哪里好说我怕你想不开,给你找点事做呢......其实很多事情的发明和改良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种事情落到黄月英这种有爱好有天赋的人手中,自然事半功倍。

但,魏正自然还有其他的想法,于是道:“师母,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暂时:两章做一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