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8章 年,全球有70个国家应用了转基因作物(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最新章节。

印度:抗虫(Bt)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到95%

2017~2018年度,印度的棉花种植总面积为1224万公顷,其中官方批准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占95%。由于成功抑制了未批准的抗虫(Bt)/ 耐除草剂棉花的扩张,在2018~2019年度,印度官方批准的抗虫棉种植面积增加到1160万公顷,比2017~2018年度增加了20万公顷,种植农户超过600万。应用率在2016年创下96%的历史新高,2017年下降到93%,这是由于印度报告称:在大约76万公顷的土地上种植了大约350万株未获批准的抗虫(Bt)/ 耐除草剂棉花,因此,2018年转基因棉花应用率重新恢复到95%,种植面积增加了6%,这表示农民恢复了对Bt棉花技术的信心,也意味着对批准下一代转基因棉花技术(包括具有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的棉花)的需求。全国范围内的红铃虫治理活动于2018年在种植棉花的各邦开展,此活动的重点关注对象是Maharashtra邦耕种旱地的农民。通过持续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农民教育计划以及有重大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研讨会、意识教育计划和培训计划使农民的认识得到提高,在2018年夏秋收获季,棉花的红铃虫发病率得到显着控制。然而,来自印度不同玉米种植邦的报告显示:草地贪夜蛾对玉米造成毁灭性侵害,导致印度南部玉米种植邦在早春收获季和夏秋收获季均遭受重大损失。印度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意识,这有可能推动抗虫玉米在印度的种植。

● 拉美10国种植了8193万公顷转基因作物

2018年,拉美10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总计达到8193万公顷,比2017年的7940万公顷增长了2.4%,占全球总种植面积的42.7%,包括:巴西(5130万公顷)、阿根廷(2390万公顷)、巴拉圭(380万公顷)、乌拉圭(130万公顷)、玻利维亚(130万公顷)、墨西哥(21.8万公顷)、哥伦比亚(8.8万公顷)、洪都拉斯(3.55万公顷)、智利(公顷)、哥斯达黎加(139公顷)。2018年拉美几国在种植面积和百分比绝对增长值方面都创造了新的记录,巴西以110万公顷(2%)的增长居榜首,其次是巴拉圭(80万公顷,27%)、阿根廷(30万公顷,1%)、乌拉圭(20万公顷,18%)、墨西哥(10万公顷,100%),最后是洪都拉斯(4000公顷,10%)。由于大多数拉美国家增加了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因此弥补了2017年爆发的大面积干旱导致的损失。此外,由于盈利能力增强,价格提升,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大豆和棉花种子技术的可获得性,农民在获得补贴信贷的同时还可获得来自业界的外国投资,再加上气候适宜,以及通过有效施肥改进农业耕种方式等等,这些因素鼓励了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洪都拉斯的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在墨西哥,农民需要经过一年轮作之后才能重新种植玉米,加上当地气候适合种植棉花,并且受棉花价格因素刺激,该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增长了100%。

由于更多技术带来不同品种的作物和不同的特性,使拉丁美洲有望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巴西首次在400公顷土地上种植了抗虫甘蔗。阿根廷政府批准了耐除草剂的低木质素转基因紫花苜蓿商业化(紧随美国和加拿大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做出批准的国家),还批准了耐旱小麦、耐旱大豆和新一代耐除草剂大豆以及不褐变苹果的田间试验。随着巴西和阿根廷的生产能力增强,以及对生物技术认识的提高,很可能成为其他拉美国家仿效的榜样。

● 亚太地区9个国家种植1913万公顷转基因作物

亚太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1160万公顷棉花),其次是中国(290万公顷棉花和木瓜)、巴基斯坦(280万公顷棉花)、澳大利亚(79.3万公顷棉花和油菜)、菲律宾(63万公顷玉米)、缅甸(31万公顷棉花)、越南(4.9万公顷玉米)、孟加拉国(2975公顷茄子)和一个重新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1342.59公顷耐旱甘蔗)。亚太地区2018年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总计为1913万公顷(与2017年相同),占全球1.917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0%。

各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均有增长,其中印度增长了20万公顷(2%)、中国增长了10万公顷(4%)、越南增长了4000公顷(9%)、孟加拉国增长了2975公顷(24%)。全球棉花价格上扬对印度和中国的转基因棉花应用率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孟加拉国,转基因茄子以清洁、无危害生产获得公众接受,激励了更多农民种植转基因茄子。在越南,由于进口玉米的价格较低,从玉米向其他高附加值作物转移成为总体生产趋势,这使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增长甚微。同时,巴基斯坦(减少20万公顷,约7%)、澳大利亚(减少10万公顷,约11%)、菲律宾(减少 1.2万公顷,约2%)和缅甸(减少1万公顷,约3%)的转基因作物面积减少。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重新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该国种植了一个转基因耐旱甘蔗新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产量可比亲本品种高出20%~30%。种植转基因耐旱甘蔗是为了缩小国内的糖类供需差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糖进口国。由于气候变化,降雨量似乎将会更少,干旱天气也会更加频繁出现,而这种耐旱特性将使农民在低降雨量时期也能种植甘蔗。

目前有许多新品种的转基因作物和性状正在准备投入商业化生产,包括: 主要作物黄金大米、抗晚疫病马铃薯、不同转基因性状的小麦、抗虫(Bt)茄子,用作畜禽饲料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以及含有抗虫(IR)和耐除草剂(HT)复合性状的棉花品种。

亚太地区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中国、越南和菲律宾迟迟未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和性状。这些国家实施监管准则并有效管理转基因产品的时间已有十余年,但是,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强烈的批评意见成为转基因作物贸易和商业化的强大障碍。

● 埃斯瓦蒂尼王国(前斯威士兰)是非洲新兴的第三大转基因棉花种植国

非洲大陆仍然是最有潜力从现代化农业生物技术带来的好处中受益的地区。在2018年,非洲大陆实现了破记录的增长,其中南非种植了27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继续保持其在过去20年里 “十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中的排名;另外,尼日利亚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转基因豇豆的国家,使全球的转基因作物菜篮子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转基因作物;一个新出现的国家——埃斯瓦蒂尼王国(前斯威士兰)开始在原有的250公顷土地上商业化种植抗虫(Bt)棉花,这使目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非洲国家重新达到3个。这三个国家分别是南非(270万公顷)、苏丹(24.3万公顷抗虫棉花)和埃斯瓦蒂尼,总种植面积达到314万公顷。另外,埃塞俄比亚与尼日利亚这两个国家发放了环境释放批文,其中,埃塞俄比亚为Bt棉花发放批文,尼日利亚发放了棉花和豇豆批文。在此之前,肯尼亚和马拉维也曾发放环境释放批文,并努力在短期内实现转基因棉花商业化。

● 两个欧盟国家继续在12.1万公顷的土地上种植转基因玉米

由于预见到欧洲玉米螟带来的虫害,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欧盟国家始终在坚持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含有转化体MON810,这是欧盟唯一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转化体),总种植面积为公顷,比2017年的公顷减少了8%。西班牙种植面积为公顷,占公顷转基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95%;葡萄牙的种植面积为5 733公顷。

提高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程度仍然任重道远。由于欧盟市场更偏爱非转基因原料,因此在欧盟国家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动力不足。从阿根廷、巴西和美国进口的原料主要是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制品3000万吨,玉米1000万至1500万吨,油菜籽或油菜250万至450万吨。由于欧盟监管条例未做修改,而且目前仍未签发种植批文,并且抵制转基因作物的情绪仍然高涨,因此,这种情况预计还将持续下去。

在2018年年初,有6种转基因作物获准进入欧盟市场用于粮食和饲料加工,其中包括4个大豆转化体、1个油菜转化体和1个玉米转化体批文更新。2018年年终之前,2个玉米新品种和3个现有的玉米及甜菜批文更新已经获准用于粮食和饲料用途。

3,用于粮食、饲料、加工和耕种用途的转基因作物转化体批准状况

总计70个国家/地区(42国家/地区 + 欧盟28国)为那些用作人类粮食、动物饲料以及商业耕种用途的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颁发了监管批文(表2)。自1992年以来,这70个国家/地区的监管当局已经批准了4349项批文,涉及27个转基因作物(不包括康乃馨、玫瑰和牵牛花)的387个生物技术转化体。

在这些批文中,2063项涉及粮食(直接使用或加工)、1461项涉及饲料(直接使用或加工),825项涉及环境释放或耕种。美国批准的转基因转化体最多,其次是墨西哥、日本、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欧盟、哥伦比亚和巴西。玉米仍然是转化体获批数量最多的作物(35个国家/地区批准了137个转化体),其次是棉花(27个国家/地区批准了63个转化体)、马铃薯(13个国家/地区批准了49个转化体)、大豆(31个国家/地区批准了38个转化体)和油菜(15个国家/地区批准了37个转化体)。

耐除草剂玉米转化体NK603获得的批文数量仍是最多的(在28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61个批文),其次是耐除草剂大豆GTS 40-3-2(在28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57个批文)、抗虫玉米MON810(在26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55个批文)、耐除草剂和抗虫玉米Bt11(在25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54个批文)、耐除草剂和抗虫玉米TC1507(在25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53个批文)、抗虫玉米MON(在24个国家/地区 +欧盟28国获得51个批文)、耐除草剂玉米GA21(在23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50个批文)、耐除草剂大豆MON(在25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45个批文)、耐除草剂大豆A2704-12(在24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45个批文)、耐除草剂和抗虫玉米MON(在23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45个批文)、抗虫棉花MON531(在20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44个批文)、抗虫玉米MIR162(在23个国家/地区+欧盟28国获得43个批文)、耐除草剂玉米T25(在20个国家/地区+ 欧盟28国获得43个批文)。

表2 用于粮食、饲料、加工和耕种用途的转基因作物转化体批准状况

图表

(链接略)

* 美国仅批准单一转化体。

** 日本的数据来自日本生物安全信息交换中心(JBCH,英文和日文)以及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的网站。然而,从获批金字塔状转化体衍生的中间转化体如果未出现在MHLW中,那么这些中间转化体则不包括在我们的数据库中。此外,从1992年开始,已经过期失效的批准纳入我们的数据库中,而JBCH的记录始于2004年。

*** 尽管日本已经批准耕种,但目前还没有种植转基因作物。

4,结论

《2017年全球粮食不安全性报告》显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UN-MDG)在2015年结束时并未实现。在2016年以来受粮食危机影响的48个国家中,仍有1.08亿人口面临危险或严峻的粮食不安全风险(粮农组织,2017年7月23日)。此外,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饥饿人口连续三年(自2016年以来)持续上升,目前的饥饿水平已重回10年前。该报告还强调:在应对儿童发育迟缓和成人肥胖等多种营养不良问题方面,由于进展速度非常缓慢,使数亿人口面临健康风险。这些研究发现可以总结为一条明确的警告:必须加快行动速度,在2030年之前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申一下,在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第23个年头,全球对转基因作物应用(用作粮食、饲料和加工用途的耕种和进口)的增长可以证明:转基因作物不仅在农业、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均产生良好收益,而且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改善了营养水平,使1700万多农民(其中小农户和消费者占95%)感到满意。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可能有助于减轻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

为确保转基因作物带来的效益不仅仅满足当前需求,还能够持续下去、符合未来利益,我们需要以科学为基础,采取谨慎的、前瞻性的监管措施,批判性地看待效益而不是风险,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关注农业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应考虑数百万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线的人口,他们急需各种资源。

(作者:合成小旋旋,本文刊载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年第8期,转载引用请注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 39(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