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借武吟诗巧遇豪杰》(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群侠谱》最新章节。
一夜无话,第二天众人起来。吃过早饭,聚在厅上商议攻打姥山岛之事。这时家人来报说:“巢湖西边来了十几艘船,不知是哪里的人马,在姥山岛西边下锚。正在讨敌骂阵。”
贠奉先听完,想了想道:“大人,不妨让草民出去看看。到底是哪里的人马。”楚凤斌刚然得救,怒气未熄。心下励志要剿灭贼寇。听报说有人打岛,正中心事。因道:“既然是攻打贼寇的。不管是谁,也一定是自己人。本官想亲自出去看看。或许能助他一臂之力。”贠奉先看了看众人。也只得答应。因此吩咐集合庄丁,列队到巢湖岸边。让头目人通知船手。整列船队,随时出发。
众人来到岸边,遥望湖心。就见湖心有一只船队,大小十几只战船。在姥山岛西边立锚停稳。船上锦旗飘摆,鼓声大作。又闻的骂阵之声不绝。怎奈离得太远,看不清是谁。
贠奉先差水手去打听。一时间水手回来报说:“这船队是巢湖西山螺丝峪樊家庄的人马。今天带队的正是樊家庄庄主。铁鞭玄坛霹雳火,樊登樊志明。”
原来,郑回从庐江府西门出来。独自一人边走边探听消息。路上郑回心中感慨万千。想当初弟兄四人同行江湖。虽不敢说叱咤江湖,扬州四侠的名头,在正邪两道也颇有些名望。兄弟四人行侠仗义半世,三弟却落得个自尽而亡下场。虽说全了兄弟的义气,想来好不悲哀。至今四弟也身有重伤。虽说性命无碍。想来也凄惨难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自己身在这江湖上的恩恩怨怨之中。真不知自己又是个什么下场。想到此处便忍不住又叹息了一回。由于边思边行,便不记路程。一时也不知走到了哪里。抬头极望,见不远处有个村庄。天色已晚,腹中又有些饥饿。便想寻些吃食。
想罢便行至村庄近前,仔细一看,只见好大的庄子。此庄依山而建,蜿蜒曲折。一眼竟望不到尽头。少说也有几百户人家。在庄头便有一家酒馆。酒旗迎风飘摆。门口写着三个大字“英雄店”。便径直进来,见院子旁边摆着一些练功用的石锁,石遁,立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兵器架。想来东家也是个练武之人。
郑回迈步进了店里。见静悄悄的并没有别人。只有一个店小二,坐在柜台里打盹。郑回便寻了的位置坐下郎声道:“小二哥,打点酒饭来,再烧两个菜吃。”
小二正在打盹,被这一声猛然惊醒。坐起来擦了擦嘴边的哈喇子,又揉了揉眼。细看了看。就见郑回笑呵呵,胖乎乎的坐在那里看着自己。似乎郑回搅了自己的好梦,一时犯懒。便不耐烦起来,也没站起来。满脸不高兴的只坐在那里不屑的道:“小店不卖吃食,您再换一家吧。”说完,又趴下睡觉。郑回听完,不觉得差异。因道:“小二的话好不通情理。你开的是店,我吃的是饭。哪有不卖于我的道理?难不成怕我不给银钱吗?”小二见郑回不走。这才懒洋洋的站起来,走到郑回面前。上下打量打量。双手抱着肩膀,拿眼神一领郑回歪嘴道:“看到没?小店不做生意。”
郑回扭头一看。就见门口左边立着一个牌子。上写两行字:“凭力气吃饭,靠本事饮酒。”郑回不解的问:“这是何意?”店小二道:“进店之时,您可看见院子当中那些练武的东西了吗?”郑回道:“这个倒是看见了。”小二道:“这就是了。在小店吃饭,不用掏钱。你得露两手本事,就有饭吃。”郑回听完,不觉差异,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因道:“这是哪家的规矩?”小二冷笑道:“这是我家东家定的规矩。”说着拉着郑回来到门口,一指石锁道:“看那石锁了没?您耍个三下五下的,有一碗白米饭。”又指着石遁道:“这个耍个三五下有盘素菜。会一趟拳脚的,我们给一肉一素两个菜。再加一壶好酒。”又指着兵器架子道:“这兵器,会一样者,一个肉菜。会两样加一壶好酒。若是都会,我们给您做上等酒席。现在您明白了吗?看您这样子,也不像会武术的,所以我才劝您换一家吃饭。”郑回听完,简直又气又笑。自己行走江湖多年。从未闻过这样的规矩。遂道:“你家东家好不通情理。难道他不知道江湖上有法不轻传,道不贱卖的道理吗?一身武艺,寒霜酷暑几十年。只能在你这换些酒食,对武艺之道颇有些不敬吧?”小二听郑回这话,似懂非懂。他也是听东家指派才这样。因道:“这些道理小的我自是不懂。这是东家定下的规矩。我一个小二也不知道这敬不敬的。至于买饭这事儿,我也做不得主。只能委屈您再换一家了。”郑回听完,不气反乐道:“真真有些个意思。那我今天非得在这吃饭了。”店小二道:“如此说来,您会武艺?”郑回道:“武艺二字还不敢说,粗笨的功夫也练过几天。”小二又上下打量打量道:“客爷,您恕我直言。就您这一身肉,带着出来都费劲。还敢说会练武?”郑回听这话,更是啼笑皆非。笑道:“这是哪里话来,且不可以貌取人。不妨试上一试,我练上几手你看一看。”小二听这话倒一时来了兴趣。因道:“好嘞。”说着一指石锁又道:“既然您这么说,那就先耍耍这个怎么样?”郑回笑道:“好,那我就试一试,给你耍个把戏。”
说着来到石锁跟前。心里叹道:“圣人道“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帝王不用,卖于识家。识家不用,卖于地下。”别人卖艺,还能换点银钱。我小名也是个侠客。没想到一身武艺,只能换上一顿酒饭。他日传将出去,岂非被人耻笑。想来着实为难。若非跟这个规矩生气,哪里会办这事。”想罢,便轻挽袖面,又勒了勒裤带,扶了扶自己的肚子,做出笨重的姿态。小二却抱着肩膀在一旁发笑道:“就您这身肉,恐怕连腰都弯不下。还吹嘘自己会武,我倒要看看你怎么个练法。”
郑回只道:“小二,你上眼。”说完,抬左脚往地上一踢,“砰”的一声脚尖直没在石锁底下。登时脚下溅起一阵尘土。小二登时惊得瞪大眼睛细看。就见郑回脚尖微微用力一挑,这石锁少说也有一百余斤。竟像长了翅膀般凌空飞起一丈有余。往下一落,郑回平肘一接。微一用力,石锁二次飞起。此时抬右脚一踢,地上的石遁也凌空飞起。郑回脚踢掌接,两块石头此飞彼落,上下乱舞。同时还还打出一套太极拳法。直把小二惊的下巴都合不上。
郑回舞了一会儿。身子凌空纵起,接连踢出两脚。那石锁石遁,稳稳当当的径直飞落在房顶上。郑回稳稳的落在地上,掸了掸身上的土。双手一背笑道:“小二,我这力气可够一碗米饭么?”小二早就惊的不知所以。痴痴得道:“够,够了。”郑回道:“我也不坏你店里的规矩。给你耍几下兵刃瞧瞧。”说着,顺手拿起一把单刀,一口宝剑道:“你见过单练刀剑的,今日我来个刀剑双耍,你上眼。”登时就见刀剑乱舞,宛若银山一般,令人眼花缭乱。小二看的也是津津有味,虽说见过不少练家子。但是这样的武艺还从未见过。忍不住拍手乱叫。
郑回舞罢收招,笑呵呵的问小二道:“这可够一碗菜么?”小二忙道:“够,够了。您这哪是一般的武艺。”又道:“可说呢,您这么好的武艺。怎么没看见您的武器啊?”郑回见他兴趣正浓。一时兴起,便从包裹中拿出金如意。在手里掂了掂。笑道:“这就是我的趁手兵刃。”小二哪见过这武器,好奇的走过来。拿手摸着如意道:“这玩意不是都摆在家里吗?您怎么当武器用?”郑回道:“你不知道这武器妙处,自然有此疑问。先借谋家一坛酒喝。我给你耍上一耍如何。”小二见他如此兴奋,也不好拦他的高兴。本来也想看看这如意是怎样个练法。便道:“您少待片刻,我去拿酒。”说着转身跑回屋里,片刻间抱出个酒坛子来,坛子口上扣着一只大碗。取下大碗,慌着斟了满满一碗,递过来道:“您先来一大碗如何?”郑回笑道:“用它喝酒,也特已的麻烦。”说着便接过酒坛。就着坛子便畅饮了一番。
小二见他如此喝酒,更是惊的说不出话来。郑回饮了一回,开怀畅笑道:“好酒,好酒。真真的好酒。”把酒坛子放下,把金如意一分又道:“小二,你闪开了。”说完便拿胯一顶小二的腰间。小二本就不会武术,被这一个胯打。登时顶了一个屁股蹲坐在地上。也顾不得屁股疼,只抬头看郑回练武。
郑回多日来,腻事缠身。更监苦航圆寂,丁鹏受伤。一腔愤恨无处发泄。想自己练武半生,却不能有所作为。虽说痛饮了几口烈酒。心中郁闷还是难解。索性今日借物出气。一对金如意钩,砸,锁,挂,耍的风雨不透。借练武出一出心中的烦闷。边练口中吟道:
君不见,自古冬梅香彻骨,雪染刚魄有精神。
君不见,自古青竹节气重,风雨摇头不弯身。
从来壮志无人懂,
凄风残月算知音。
罄书难诉吞天志,
豪杰最爱博古今。
飞扬泪,跋扈情,
寄于天下众苍生。
血染征袍群雄栗,
慰我悠悠桀骜心。
他朝运筹天下势,
再问英雄有何人?
小二在地上早已看的呆了,一时竟忘了站起来。愣可可的坐在地上,张着嘴看着。除了他东家以外,他哪里见过这样的武术。
正练致酣处,就听有人高声喝道:“好!好武艺。”郑回听见有人叫好,便停招收势回身观看。就见不远处站定一人。此人不修边幅,天气已然转凉。却坦胸漏怀,袖面高挽。露出三指宽的护心毛直连脐下。身高八尺,肩宽背厚,四方大脸,面黑如墨,海下钢须,浓眉虎目,狮鼻大嘴。背着一只单鞭,真真好一条大汉。威风凛凛,气度不凡。站在那里鼓掌叫好。
郑回见不认识,收好武器拱手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小二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一边拍着土,一边说:“这就是我的东家,江湖人称铁鞭玄坛霹雳火,樊登樊志明。”郑回倒也听过樊登的名头,当即施礼道:“原来是樊庄主。失敬失敬。”樊登咧着大嘴笑道:“江湖上能把太极金如意练到这样好处的,寥寥数人而已。恕在下冒叫一声,阁下敢是扬州郑二侠么?”郑回笑道:“惭愧,正是郑回。”樊登走上前来。一把拉住郑回道:“真是贵人到此,未曾迎接,还请恕罪。”又道:“郑二侠哪里来的兴致,为何在此演武?”郑回听问,不觉脸上微红。笑道:“我走到此处,腹中饥饿。本想买些吃食。没想到小二不卖与我。非要我耍上几下,方给我酒饭。因此献丑,实在惭愧。”樊登听完,忍不住朗声大笑。因道:“此事怪我。这是我的无知,定下的规矩。我定下这个规矩,目的是为了招揽几个好手。助我樊登一臂之力。没想到竟然为难了江湖上的英雄。怠慢之处还望海涵一二。”又骂小二道:“瞎了眼的奴才。这是顶顶大名的扬州郑二侠。是我请都请不来的贵客。你怎能如此胡闹。还不快来赔礼。”又道:“赶紧去准备酒宴,我要与郑二侠好好饮上一杯。”
小二听说这是侠客爷,就知闯了大祸。赶紧过来跪倒请罪。郑回道:“庄主言重了。不可不可。”说着让小二起来。樊登拉着郑回进了店后的内宅。吩咐小二摆下酒宴。这才问:“郑二侠来到我小小的螺丝峪,所为何故?”郑回听问,不觉叹息一回。便把前后之事一说。
樊登性如烈火。听说完早已气的咬牙切齿。遥指姥山岛骂道:“胆大的汪百川。他在这为祸多年。早就该除了他。皆因我实力不足。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我也是日夜操练人马,现有二百多乡勇。正是灭了他的时候。明日咱们就去会会他。我到要看看他一个小小的汪百川有多大的能耐。”
郑回见他如此口吻,还真是个霹雳火,性急而烈。本想回到府衙,请来其他人,一块商量个办法,再打他的岛寨。见他这样,也不好阻拦,因道:“一个汪百川倒没什么。只是岛里还有个宇文山。这人武术高强,不易对付。”樊登身为侠客,焉能没听过宇文山的名头。话已至此,也说不得别的。只道:“虽说我樊登武艺平平。然身在故土,也有守土之责,已然放纵他们多年。今日恰逢是个机会。总说他的水寨难攻,不试试也难知真伪。管他有谁,我樊登也要先会上一会。虽说不能灭了他们,好歹也能探一探虚实。”说着便把小二叫来又道:“你回去,跟樊龙樊虎说,就说我的话。让他连夜准备船只人马,明天攻打姥山岛。”小二答应着去了。回头跟郑回道:“二侠明日跟我一块去。助一助樊某的威风。不知意下如何?”郑回见他这样,怎好推辞。又见他是个急性子,也没拦他的高兴。只道:“樊庄主帮我,我焉有不去之理。”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大早。郑回陪着樊登来到湖边。早有大大小小十几只船停在那里。船上也高矮胖瘦的站了二百多人。一个个拿着刀枪棍棒,鱼叉船桨等武器,倒也威风凛凛。这些人都是樊家庄的人。多多少少也是训练过的。樊登的两个儿子,也早就候在湖边。过来施礼道:“启禀爹爹,人马都已经准备齐备。随时都能出发。”樊登看了看众人。郎声道:“各位,我樊登游历江湖半生,在江湖上混出了一个小小的侠名。然数十载不曾回家。自己家里竟然出了盗贼。本就是我护土失责,登之罪也。这姥山岛,本就是咱乡民共有的地方。被贼人霸占多年。身为血性男儿,哪能视而不见。俗话说得好,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咱今日就要打跑贼寇。还一方太平,方不失男儿本色。今日,众乡亲助我杀敌。已赎我樊登之罪。杀敌数为首者,我樊登重重有赏。”
众人大都是本地渔户,自从汪百川占据姥山岛,强行收税锁湖。便断了众人的命脉。这些年受尽了苦穷,早就把汪百川恨到骨头里。苦于没有一个人能带头攻打贼寇。今日樊登一席话说的众人激情沸涌。一个摇晃着武器大声的随和。樊登迈步上大船,下令擂鼓鸣锣。一时间大小十几只渔船,声势浩大的赶奔姥山岛。来至岛西,一字排开下锚稳船。樊登怀抱铁鞭,站立船头仔细观看。
就见岛西是一大片芦苇荡。这荡有二三里宽,正直深秋。芦苇泛黄,芦花纷扬。里面半是天然,半是人工。修得水道纵横。只有一条水道,可通姥山岛。其余水道,不是埋伏,就是暗桩。若贸然进岛,非困死在这片芦苇荡不可。再往里看,便是岛寨。周围都是用海碗粗细的毛竹,并排插入水中设的竹墙。随着地势,高低错落有致。高有三丈,猿猴难上。每隔数尺,便有一个垛口,只有尺半见方,是喽啰持弓立在垛口。纵是飞鸟,也难进岛。再往山上看,已是金斗寨。只见山寨房舍,旗帜乱舞。已然看不太清。但是在最高处立一杆大纛旗,杆有八丈,旗有三丈。数里可见。上写“安天立命”四个大字。
樊登看罢,手指金斗寨对郑回道:“小小的汪百川。竟有如此口气。真是夜郎自大,藐视天下英雄。”郑回道:“虽说他本事平平,借这岛有地理之便,方才如此。”樊登道:“这才几年,他竟然有如此气候。不除之,不足以平我之愤。”又吩咐道:“来呀,给我讨敌骂阵。”有人答应着,便有一条小船。冲出船队。船上有三个人,高声齐呼,命姥山岛出兵交战。
那汪百川带着众人从东林庄回到岛内。虽说抓了个小小贠衡,但也于事无补。再要捉楚凤斌,势比登天。眼见事态越来越大。也得想想护岛之事。众人正在厅上闲谈。就见水寨大寨主小灵狐王君宝从外边进来。
王君宝本在望月岛。被辛妙华大闹之后,便没了陶博雄的消息。自己一个人也难维持,便弃岛而去,来了姥山岛。皆因他懂的水防筑寨之事。又有些占岛的经验。这些年帮着汪百川建造水寨,颇有些功劳。便让他做了水寨的大寨主。今日正在巡寨,有人报岛西来了樊家庄的船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进来禀报。汪百川问道:“何人来犯我岛寨?”王君宝道:“像是樊家庄的樊登樊志明。”汪百川闻言大怒,豁然站起,手指西方骂道:“小小的樊登也敢来搅闹于我。我在此十几年,他们从未敢近岛半步。听说来了个钦差,他们竟然狗仗人势,领人攻岛真真可恶。难不成钦差就能把我汪百川如之奈何?真真可恶。”吩咐道:“集合水寨的兄弟,一块去会会这个樊登樊志明。”王君宝道:“寨主不必动怒,小小的樊登有何能耐?无需大寨主亲自出战。小的我一人带几百名弟兄对付樊登足矣。”汪百川看了一眼王君宝道:“你也太小瞧樊登了吧?”王君宝自从来了姥山岛,一直在做水寨防御工事,多年来从未用过。今日要显一显自己的手段。方不让人小瞧自己。因道:“寨主放心,若说动武。我确实难胜樊登,圣人云:‘兵不厌诈’。我做岛上防御工事多年。这自然得有些个用处。不能白白浪费。樊登不来还罢,若来了,我定让他葬身在芦花荡里。”汪百川听完,想了想道:“也好,给你五百弟兄。十五只战船,给我拿下樊登。”王君宝听得心里直痒,终于到了自己一展身手的机会。因道:“何需这么多弟兄。有一百人足矣。樊登不攻还罢,若敢进攻水寨。定让他葬身芦苇荡。”说完便高兴的领命去了。
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