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指点江山(求追读)(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秦当支教老师》最新章节。
宦官迅速将嬴政的旨意传达到了朝中重臣。
未几,朝臣们陆续进入御书房,神色各异,皆带有几分紧张。
嬴政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炯炯,一一扫过在座的朝臣,沉声开口:
“方才蒙恬将军的急报传来,边疆又有匈奴异动!匈奴之患,牵涉国家安危,朕欲从根本上解决此患,众卿有何良策?”
朝臣们闻言,纷纷低头沉思,御书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丞相李斯率先站出身来,拱手奏道:“陛下,匈奴为我国长久之患,非一朝一夕可除。”
“臣以为,宜采取两手策略:一是加强边境防御,修筑更多堡垒,以固我边疆;二是派遣使者与匈奴和亲,暂缓其侵扰,为我军争取时间。”
嬴政听后,眉梢微微一挑,显然对李斯的回答不甚满意,遂转向御史大夫冯去疾,问道:“冯卿,你以为如何?”
冯去疾沉思片刻,答道:“丞相所言甚是,但和亲之事,恐非长久之计。”
“臣建议,除了丞相所言,还应加强对匈奴内部的分化瓦解,扶植亲秦势力,使其内部自乱。”
嬴政闻言,神色稍显缓和,然而仍觉冯去疾所提之计略显不足。
分化匈奴内部,扶持亲秦势力,此策大秦早已施行,然而成效微乎其微。
那些亲秦的匈奴首领,在大秦与匈奴关系融洽之时,固然倾向于大秦,但一旦大秦与匈奴交恶,边疆遭受侵扰之际,他们便会归附其本族,共同犯边。
实属养不熟的白眼狼!
嬴政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其他朝臣,缓缓说道:“李斯、冯去疾两位爱卿的提议,朕已悉心听取......”
“然而,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匈奴之患...解决匈奴之患,还需从根本上着手。朕有一策,或许能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众朝臣闻言,纷纷抬头,目光集中在了嬴政身上,等待他揭晓答案。
嬴政继续说道:“朕意欲倾举国之力,选派一位勇猛善战之大将,领精锐之师,深入匈奴腹地,一鼓作气,摧毁其根基。众卿以为此计是否可行?”
朝臣们闻言,面面相觑,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嬴政的提议非同小可,一旦实施,必将对大秦的国力造成巨大消耗,同时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御史大夫冯去疾再次出列,恭敬地回答:“陛下英明,此计甚是大胆,若能成功,确可一劳永逸。”
“然而,深入匈奴腹地,风险亦不可小觑。臣恳请陛下三思。”
李斯对深入匈奴腹地之策亦有担忧,忍不住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亦有一言。匈奴乃马上民族,其骑兵机动性强,善于游击,且对草原环境了如指掌。我秦军虽精锐,但在草原上与匈奴作战,恐难以发挥所长。”
“臣曾闻,匈奴人自幼习骑射,逐水草而居,无固定城池,一旦战事不利,便可迅速撤退,使我军难以追击。
而我秦军则以步骑为主,后勤补给线漫长,深入草原,补给将更为困难。此外,匈奴人善于利用地形,我军若孤军深入,恐有被围之险。”
嬴政听后,眉头紧锁,李斯的话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李卿所言,朕亦有所考虑。但匈奴一日不除,我国边疆一日不得安宁。若依李卿之言,难道就任由匈奴肆虐不成?”
李斯连忙回答:“臣并非此意,臣以为,我们可以采取更为稳妥之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修筑堡垒,如臣先前所言;
另一方面,积极训练精锐骑兵,以适应草原作战,同时派遣间谍深入匈奴,详细了解其内部情况,待时机成熟,再行出击。”
嬴政听罢,微微点头,似乎对李斯的建议有所触动。
他转向众朝臣,问道:“众卿以为李卿之策如何?”
朝臣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一一表态,大多赞同李斯的建议,认为应当慎重行事,不宜急于深入匈奴腹地。
见此情形,嬴政只得暂弃一举深入草原、歼灭匈奴之念,姑且采纳李斯之计,以应匈奴之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