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云下的旷野(3)羌塘无人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张汉相的散文与诗》最新章节。

户外大神杨柳松当年单枪匹马77天徒步横穿羌塘无人区,第11天,他夜宿月牙湖畔,对海拔5100米的月牙湖介绍惜墨如金,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遭遇了一头黑棕熊,巨石一般,吓人到怪。

当晚,我也在月牙湖边扎营过夜,距离岸边十米,能听见野风的低吟和浪潮的倾诉。

太阳刚埋头,月牙湖东岸的雪山便迫不及待地盛装出席。我爬上车顶平台,朝摄影师兼领队小范同志高喊:我出不了神山了…你带一朵雪莲走吧……

他连忙端起摄影器材,给我留下了一段珍贵的“旱地拔葱”影像。

老牟特别羡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别说爬车顶,让他走远点撒泡尿都十分费劲,只能背着人在自己的车轮上解决。一上5000海拔,他便嘴唇发紫,行动迟缓,给人一副随时准备接受天葬的坦然。

当然,我爬完喊完以后的状态,并不比他强多少,这时候才相信民丰房车营地那个老康说的:海拔提升太快,有可能会要了我的老命!

是夜,羌塘的星空是全世界最接近大地的,钻石一样掉在月牙湖里,镶进我的眼睛,但我无暇顾及。

我的注意力全在隔壁车里的老牟身上,透过星光,我若能看到他挣扎着用氧气瓶对准口鼻,心里的石头也随星辰掉入湖面。

车是万万不能下去的。

羌塘的夜风带刀,氧气更加稀薄,分秒便能杀人。

万一野狼棕熊嗅到我陌生又罪恶的肉体,它们可不会像德令哈的蚊子一样,给我留几个红肿的包。

它们一定会把我连皮带肉打包。

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留意老牟,一边数自己的呼吸。

从一呼一吸到一呼两吸再到一呼三吸……

其实氧气瓶就在脑袋底下,翻身一抽,插上管子拧开阀门就能解决头痛欲裂的难题,但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只要翻身一抽,不等插管子,就会因极度缺氧晕厥过去。

这一夜超级老实,手指头都没敢用力多动几下,大脑自动催眠,自我修复。清晨醒来还是因为腹痛难忍,可我仍然咬着牙坚持不动。

车外一片死寂。

“老牟………”我内心涌出一股不详的预感,“他怎么连一声咳嗽都没有?”

想呼喊领队小范,但昨夜在车顶的呼喊让我吃了大亏长了记性:高反的情况下,你喊出来的不是你的声音,而是你的性命。

忍着腹痛纠结了一会儿,小范终于有了动静,哼哧哼哧从车上下来,“砰”的关门声叫醒了沉睡的羌塘,也叫醒了在我内心“牺牲”了无数次的老牟。

后来小范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是那天早上发现有人死在车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连人带车推进月牙湖,虽不如天葬体面,但匹配我们罪恶深重肉身,绰绰有余……

因此,我个人觉得,国道216不建议反向穿越,若非要反穿,务必从民丰早起出发,当晚就抵达改则,尽量别在羌塘腹地宿营。

顾不上吃早餐,狼狈逃离月牙湖,在海拔5266米的胜利达坂下车仓促拍照,飞也似的与黑云山(海拔5890米)擦肩而过。

接下来,海拔便一米一米往下降。也许是心理原因,也许是可乐加持(可乐真是对付高反的好东西,亲身体验),路过野马滩后,竟然饥饿难耐,于是寻了一片安全区域停车,开始生火煮面,把户外生存体验的仪式感彻底拉满。

(这篇就写这么多吧…后来遇到的人和地域,我还得仔细斟酌斟酌再发。《云下的旷野4》,题目应该是——羌塘无人区之遇见英雄)